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1

看完《做自己的心理醫生》這本書後,我覺得這本書講得非常好,內容通俗易懂,也令我有許多感慨。

其實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無組織行爲明顯增加,加之又過分地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視局部利益,導致失敗的機率較高,內心易失去平衡,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許多心理專家們都一致認爲:”一個的心理狀態常常直接影響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直接影響到他的某個具體行爲。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心理衛生比生理衛生顯得更位重要。“其實,一般的心理問題都可以自我調節,每個人都可以用多種形式自我放鬆,緩和自身的心理壓力和排解。面對”心病“,關鍵是自己如何去認識它,並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它。雖然這比找心理醫生看病起來,還不能象看感冒發燒那樣方便,但只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自我調節,學會心理適應,學會自助,每個人就可以在心理疾患發展的某些階段成爲自己的”心理醫生“。

首先是掌握一定的心理科學知識,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其次是能夠冷靜清醒地分析問題的因果關係,特別是主觀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對己對人都負責任的相應措施;另外,恰當地評價自我調節的能力,選擇適當的就醫方式和時機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處世觀,擁有正常睿智的思維,避免走入心靈的誤區。

首先要加強修養,遇事要泰然處之。要清醒地認識到生命是由旺盛走向衰弱直至消亡,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應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平靜地接受生理上的種種變化,並隨之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主動地避免生理變化而對心理造成的衝擊。事實上,那些擁有寬廣胸懷、遇事想得開的人是不會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擾的;其次是要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多種興趣。人在無所事事的時候最容易胡思亂想,所以要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適度緊張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實,而充實的生活可以改善人的抑鬱心理。同時,要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廣泛者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生活豐富多彩就能驅散不健康的情緒,並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具有意義。

還有幾點也是很重要的:

一、盡力尋找情緒體驗的機會。一是多想想你所從事的事業,時時不忘創新,做出新的成績,躍上新的臺階;再者要關心他人,與欽佩、同事同甘共苦,無論悲歡、離合,都是對心理的撼動,它會使人頭腦清醒,心胸開闊;三是多參加公益活動,樂善好施,爲子孫造福。最好是學會一門藝術,無論唱歌彈琴,還是寫作繪畫、集郵藏幣,都會人進入一種的新的境界,產生新的追求,在你的愛好之中尋找樂趣。

二、持心理寧靜。面對大量的信息,不要緊張不寧,焦急煩躁,手足無措,要保持心情寧靜,學會吸收現代科學信息的方法,提高應變能力。最後,要儘量多地設想出獲取它們的可行途徑,並選擇一個最佳方案行動,從而減輕個人的心理負擔,又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適當地變換環境。一個人在一個缺乏競爭的環境裏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過於安逸的環境反而會更容易引發心理失衡。而新的環境,接受具有挑戰的的工作、生活,可以激發人的潛能與活力,變換環境進而變換心境,使自己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四、正確認識自己和社會的關係要根據社會的要求,隨時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爲,使之更符合社會規範。要擺正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正確對待個人得失、成功與失敗。這樣,就可以減少心理失衡。

最後引用著名心理健康專家Dr。GeorgeStephenson總結的11條保持心理健康的的方法,可以給各位朋友參考下:

1、當苦惱時,找你所信任的,彼此談得來,同時頭腦也較冷靜的知心朋友傾心交談,將心中的抑鬱及時發泄出來,以免積壓成疾。

2、當遇到更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敗而陷入自我煩悶的時候,最後離開你所面臨的環境,轉移下注意力,暫時迴避以便恢復心理上的平靜,將心靈的創傷填平。

3、當情感遭到激烈震盪是,宜將情感轉移到其他活動上去,忘我地去幹你喜歡乾的是,如寫字、打球等,從而將你心中的苦悶、煩惱、憤怒、憂愁、焦慮等情感轉移或替換掉。

4、對人謙讓,自我表現要適度,有時要學會當配角和後臺工作人員。

5、多替人別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滿意足。

6、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終。當面臨很多難題時,宜從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入手,逐個解決,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7、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從心的事情,並避免超乎常態的行爲,以免緊張的、焦躁,心理壓力過大。

8、對別人要寬容大量,不強求別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辦事,原諒別人的過錯,給別人以改過的機會。

9、保持人際關係的和諧。

10、自己多親自動手,破除依賴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觀望階段。

11、制定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實可行的修養身心的計劃,給自己以盼頭。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2

如果你自己的形氣一直處於低落的狀態,那麼你就真的會覺得情緒很差。你要怎麼改變呢?擡頭挺胸,臉上堆滿笑容。

如果你真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每天早、中、晚對着鏡子笑一分鐘。

有錯就改,是件好事,人卻常常改掉正確的,留下錯誤的,結果是錯上加錯。

使人有轉變的主要因素就在於:動作會引動情緒。

身體四肢的運用往往會決定我們對於各種事物的不同感受,即使是我們臉部極小的表情變化,或一個不爲人察覺的小動作,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感受,因而產生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最終影響了我們人生的變化。

小練習,看看形氣對我們的感受會有多大影響:

先假裝是個嚴肅且呆板的樂團指揮,手臂正一前一後地晃動,做這個動作時要很慢很慢,千萬不可有勁,同時臉部作出十分睏倦的樣子,這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好了,現在我們換另外一種動作,請你把雙掌用力地合拍兩下,臉上堆滿極爲高興的笑容,並且大聲地喊些能鼓舞士氣的叫聲,這時你的感覺是不是一下子便跟先前不一樣了呢?

當你快速地作出一些動作,藉着身子和聲帶,你的感覺很快便會改變。每一種感覺或情緒都繫有一種固定的形氣,這些形氣包括姿勢、呼吸、動作、面部表情等,特別是當一個人感到沮喪時,這些形氣就顯得特別明顯。一旦知道什麼樣的情緒是什麼樣的形氣時,當你想改變某種不想要的情緒,便可立即藉着形氣的改變而得到所想要的情緒。

似乎是很簡單,然而絕大多數人的形氣只有習慣常用的數種,生活中常常不期然的便會出現,殊不知僅僅就這幾種形氣對我們日常的行爲便造成很大的影響。若要包括身體和四肢,那麼其影響之大就難以估計了。

由於大部分人所能運用的形氣都不多,結果不得不受控於這些有限的情緒反應。例如一個人在一週內可能會產生的情緒反應有疲倦、不安、痛苦、愛、沮喪、孤獨、快樂、興奮、生氣、無聊、鬆弛、難過。

我們應該像是去吃自助餐一樣,儘可能去嘗試一些新的菜色,你何不試試熱情、渴求、感激、和氣、溫柔、幽默、夢想、快活、好奇、周到、自信、敢試、突破……這些是不是能使你的名單更長一些呢?只要你能改變運用習慣了的形氣,那麼便可以經歷到上述的各種情緒,譬如說你只要在臉上綻放出笑容,便能很快感覺到自己的信心。

有句老話這麼說:“當有一天回顧今天的`種種,你便會覺得好笑。”如果這句話確有道理,那麼你今天爲什麼不就開懷大笑呢?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喚醒你的身體,學習不管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令你處在奮起的狀態下的技巧。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3

自從我讀了一些心理學的書之後,發現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大或小,或輕或重。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在當衆講話的時候會感到緊張?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會不會面紅耳赤,不知道說什麼?其實這都是一些很小的心理問題,不算很嚴重,但它對我們的生活卻產生了實實在在的不良影響。其實我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面對很多人的場合說話,我會感到很緊張,本來在臺下想好的很多詞彙很多句子,一上臺就不知道說什麼了。這種緊張的情緒深深的影響到了我。在生活中,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很好的,和朋友和同學交流十分順暢,也能很好的輸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會感到絲毫的緊張。

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心理問題呢?通過大量的閱讀,我得知這是我們人類在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形成的本能反應,這種緊張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並不能算作是一種心理疾病,人人都有這種表現,那麼就不能算作是病。既然是人的本能反應,那爲什麼有的人在上臺講話的時候就不會緊張呢?其實這樣的人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我發現,他們是經過大量的不斷的練習才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他們不會錯過每一次上臺講話的機會,臺下他們也會積極的思考,積極的準備,不打沒有準備的仗,從不做沒有準備的演講。

你可會說,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依然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就像一句名言所說的:道理我都懂,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在這兒我分享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調整心態。調整心態怎麼講?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講,並把自己帶入到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之中,想象臺下有好幾萬人在聽你演講,通過不斷的換位思考來打造自己全新的心態。或者採取迂迴戰術,上臺緊張的根本原因是不自信,那自信從哪裏來?你可以通過努力學習自己擅長的方面,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自信,爲應對演講做好準備。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的人和自己喜歡的女孩或者顏值較高的人說話會緊張,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我們可以先和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女孩或者並不出衆的人進行交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還是要提高自信,做到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我們與他人交流就不會有問題了。

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正視自己的這種心態,很正常,而且你並不孤獨,每個人都會產生這樣的心理,只不過應對方式或嚴重程度不同罷了。不要覺得自己有這種心態很丟人,很不好意思,心態端正,就會應對自如。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積極的反思自己的心理狀態,爲自己的心理把把脈。不斷的提升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4

如果不學習,心理的疾病有時自己都不會覺察,更不會自愈。有幸讀到此書,並且用這種方式總結自認的精華。

消除猜疑心需要:優化個人的心理素質、擺脫錯誤思維方法的束縛、敞開心扉增加心靈的透明度、無視“長舌人”傳播的流言、當我們開始猜疑人時,最好先綜合分析一下他平時的爲人,經歷以及與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現,這樣有助於將錯誤的猜疑消滅在萌芽狀態。

嫉妒之心不可有,嫉妒是來自地獄的一塊嘶嘶作響的灼煤。它像一條蛆蟲,蛀蝕和毀害着他人和自己。

像空氣一樣輕的小事,對於一個嫉妒的人,也會變成天書一樣的確證;也許這就可以引起一場是非。

生來就具有某些偉大品質的人的最可靠標誌是生來就沒有嫉妒。嫉妒的人常自尋煩惱,這是他自己的敵人。

解決不嫉妒的途徑:自我認知,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開闊心胸,寬厚待人、學會正確的比較方法、充實自己的生活,尋找新的自我價值,使原先不能滿足的慾望得到補償、昇華嫉妒,化嫉妒爲動力。

是人不是神,有之不好的一面很正常,但如何化解此問題是一門終身必修課。

  《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讀後感5

心境很重要。我們內心的平靜和我們生活所得到的快樂,並不在於我們在哪裏、我們有什麼,或者我們是什麼人,而在於我們的心境如何。

困難人人都會遇見,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該選擇積極的態度,用心去找問題的根源,然後果斷的採取各種措施加以解決,而不至於發瘋似的在小圈子裏打轉,像一艘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小船。一個人如果能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在衣襟上插着花,昂首闊步地向前走,那麼他永遠不會成爲失敗者。思想的運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獄變成天堂,把天堂變成地獄。

人的一生很像在霧中行走,遠遠望去,只是迷茫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凶。可是當你鼓起勇氣,放下悲傷和沮喪,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每走一步,你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點。

一個人不管他經受了多少苦難,一旦愛的陽光照耀在他身上,他便能治癒創傷,便能獲得希望,哪怕是在荒涼惡劣的環境裏,也依然能夠放射出自己的光和熱。

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挑戰自己,生命中其他敵人都容易戰勝,唯獨自己是最難戰勝的。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被自己感動了,是一種心靈的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大凡說服了、感動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試着向上看——燈光總是那麼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