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5W 次

《中國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義》,由國學大師辜鴻銘的一系列英文論文結集而成,是東西方文化比較的早期代表作品。下面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了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1

在辜鴻銘先生所著《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有一篇名爲《中國的婦女》的文章,其中對於中國“女性理想”進行了闡述,得出了中國女性歸屬於無私的“忘我教”,具有溫柔、靦腆、忍耐的性格特點——並以此爲榮。

當時,飽經戰火的中國正處於衰敗之中,形象被西方極度扭曲,本書則有力的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於中國的偏見,就這一點而言,我十分欽佩辜先生,並折服於其文字的力量。但是,論及其中內容,我卻無法全部接受,尤其《中國的婦女》一文,讓我忍不住在此反駁。

文中用大量篇幅圍繞中國納妾這一現象進行討論,認爲納妾並不與夫妻之愛衝突,也並不會影響家庭幸福,反而是一種促進。男性對妻子的保護與愛,就體現在讓妻子免受妾的責罵、侮辱。這不免就有些可笑了,如果男性沒有納妾,也就不會存在妻子被家中另一個女子辱罵甚至奪位的可能性,又何來保護一說?如此愛護不過是亡羊補牢罷了。

作者認同納妾——接納另一個女人與自己共享一夫、共同生活,是一件會令人生氣的、難以接受的事情,但他卻通過“忘我教”這樣一種看似高尚的讚賞,武斷的認爲中國女性因無私而不會有上述心理感受,更不會與自己的丈夫大鬧——就這樣用一個“高帽子”把納妾一事再次合理化了。在我看來,這便是一種“道德綁架”,是對納妾這一劣習的狡辯。在做出女性屬於“無私教”的時候,已經將男女置於不平等的地位上,再冠以如此高名,讓女性承受來自社會的道德壓力,稍有反抗,便會被加上莫須有的不良不淑的罪名。無奈低頭的女性,默默忍耐着丈夫納妾一事——這樣乖順的行動,又強化了人們對“無私教”的認可,惡性循環下,納妾一事最終成了全社會認可的合理的行爲。“道德綁架”下,可憐的女性也只能無私忘我了。

文中作者批評了彈着鋼琴唱着歌、出入社會的女性,他堅定地相信女性的美德就是照顧家庭。我很認同家庭在中國人心中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照顧好家庭固然是一種美德,但這樣的美德必須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如果是被時代所迫、被社會道德所迫而只能一心照顧家庭,操心每日飲食起居,這便不能稱作美德了。何況,將女性捆綁於家庭之中也會造成男性被捆綁於社會之中,個人興趣被壓抑,不能遵從自身意願的生活,總會帶來煩惱和矛盾。

每個人依據個人意願而各在其位,對於提高生產力,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將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不過,對於一個生活在清末的老先生來說,儒家文化薰陶下寫作而成的文章,有一些我們現代人不能認可的觀點是情有可原的。本書的價值,也並不在於將其中觀念照搬至當今社會,恢復所謂“中國真正的文明”。爲晚清之後的中國挽回文化尊嚴,這纔是我們應當從中學習的——用我們的文字,在現代社會,消除西方對我國的偏見,塑造文化中國的形象。

  中國人的精神讀後感2

在黨校學習推薦的閱讀書目中,《中國人的精神》一書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不爲別的,就因爲作爲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民族的精神,歷史偉人對我們民族精神的評價與分析極其重要,通過對其學習和認識,我們不僅能對作者所處的社會狀態有所瞭解,還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對一個民族發展的影響。

自從看了辜鴻銘老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這本享譽度很高的著作,書裏他提及到的幾個地方讓我印象很深刻,感觸很深刻。對於裏面的一些觀點,有些是表示贊同的,但有些是覺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節裏,辜先生寫到的“在中國,一個人不覺得需要用自然力量來保護自己,因爲他確信每個人都認識到公正和正義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個人都認爲道德義務是必須得到服從的東西。”,這句話高度的褒揚了中國人民由古至今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與此同時,他也把中國人的精神與西方的傳統文化做了對比,寫出了自己對此的看法,我很是贊同。他認爲,西方人相信傳統“性惡”的理論,進而懼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強制力去進行約束,耗費了大量的財物去供養牧師,軍隊等,更是對人本身造成了強大的約束,這種約束進而促使人走向極端,延伸到國家機器上就形成軍國主義。我想,這也是對20世紀初的列強覬覦中國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國主義歷史上發動那麼多災難性戰爭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國則不一樣,中國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約束,進而延伸到其最高的義務,即忠誠的義務。中國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過牧師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維持國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條法則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愛的法則是愛父母,正義的法則是忠誠,忠君。於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既具有博學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華精神是源遠流長,不可磨滅的。

作者另一個關於儒學的觀點也十分鮮明。他認爲,儒學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們不再需要宗教。對此,作者將儒學中的“仁”“孝”“禮”“愛”分別與西方宗教中的思想進行對比,並引用了《論語》《中庸》中的大量觀點和西方宗教和哲學家的言論進行比較,得出了中國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軍隊來維護國家秩序的結論。需要提出的是,這或許是針對作者當代的社會環境和實際情況作出的對比與結論,但到現代,我個人不很是贊同這一觀點,因爲我們也有軍隊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約束。西方的宗教對於一些國民來說,起碼是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說可能只是作爲一種信仰,他們信仰了宗教會使他們心理感受好一點,或者這僅僅只是一種傳統,而並不因爲他們的道德過不去纔出現這樣的情況。相反,有中國著名作家指出,中國之所以出現那麼多的食品安全,生產安全,貪污,恰恰因爲中國人缺少了信仰。

誠然,我們需要堅持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來思考問題。或者說,在辜老先生的那個年代,社會情況確切如老先生所說那樣,但我們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裏上有偏心於自己祖國的愛國情愫,甚至有對西方某些地方不滿而將其誇大甚至將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現的問題的情況。

總而言之,從《中國人的精神》一書裏面,我得到的東西還是不少的,從中我可以瞭解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以及對待西方的態度。但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辯證的分析與思考,中華民族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兼容幷包,需要客觀的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這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精神永葆活力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