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把發問權交還給孩子》有感範文

讀《把發問權交還給孩子》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把發問權交還給孩子》主要講的是批判了現代教學的填鴨子式的教學弊端,鼓勵教育者應該與學生一起合作學習,體現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教學理念。

讀《把發問權交還給孩子》有感範文

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中,高考中考看得比什麼都重,更有的聽聞有的學校爲了高考的本科率,鼓勵甚至慫恿學生讀藝術類,因爲在藝術類方面來說,高考考上本科甚至重本的機率會更大。就這一事件而言,可以看出了教育機構爲了應試而盲目地灌輸一些錯誤的思想,根本體現不了以學生爲主這樣的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班上孩子長遠利益的深切關心之中,在教師曾經所受的的教育中,教師發現由教師主導的提問纔是讓所有孩子都學到知識最有效、最快速的策略。只有靠提問,所有人才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一個人身上;也只有教師一人有提問權,才能保證孩子們的目光集中。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或者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提問學生,有其他問題可以提出來的時候,往往是鴉雀無聲的。那究竟是教師講得夠透徹了還是學生足夠聰穎呢?其實我們會發現答案是不然的。那麼我們的教育者是否該反思一下,是孩子們天生就不好問問題還是本來孩子們就具有這種天性而這種天性卻被扼殺了呢?

在傳統的長老統治中,長者擁有絕對的權利,幼者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是一種教化性權威。在教室裏,也存在着長老的影子——教師和學生身份的區隔。透過身份區域這個機構,教師自動擁有了絕對的提問權。所以,在我們教室裏,老師就代表絕對的權威,更有的是發生學生在明知道教師是有錯的情況下也不敢提出來。在這樣的無聲的冷暴力中,學生就漸漸形成了老師是對的這樣的思想,自熱而然,學生也不會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還有時間的制約,大部分的教師都有拖堂的行爲,明明到了下課時間卻要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如果是這樣,學生的時間都用在聽了,根本沒時間發問。

我們作爲新一代的教育者,我想大部分的我們都遇到過以上所有這樣的情況,這些都是學生被扼殺發問權的原因。所以在我們潛意思裏,我們都是有以教師爲主學生爲輔的錯誤理念了。但通過讀了這篇文章更直觀地告訴我們,我們應該改變這樣的現狀,不應該把我們學生變成冷冰冰的應試機器。我們應該更多引導學生,把發問權交還給學生。那麼我們該如何把發問權交還給學生呢?首先,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提問。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些學生苦笑不得的提問,但是我們不要忽略了一點,學生的世界或許是天馬行空的,“不切實際”的,但是這些也正是他們的天性。如果我們面對學生某些“頭疼”的問題加以批評,那麼我們就是在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發問權。但是換之,我們對於學生的提問加上一句,“這位同學問題很有想法”或者是與之相似的鼓勵性的話,學生也是在無形中被鼓勵,變得有積極性。

還有的是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夠多提問的時間。有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課堂上的前20分鐘是比較集中聽教師授課,其餘時間都是不知其所然的。那麼既然是這樣爲什麼教師是非要把教學內容硬性講給學生聽呢。教師何不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發,自己的問題呢?這樣也充分地體現到以學生爲主的理念。教師就應當是學生的“蘇格拉底”,學生就是充滿求職慾望、充滿發問精神的人。學習,不僅在做中學,聽中學,他們還在問中思考,在文中學。我們會發現,在問中,學生會學得更多。所以教師可以嘗試,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多這樣的一個環節:在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之前,學生可以自由地設計有關這節課的問題。這樣學生養成這樣的提問習慣,學生就不會出現有問題不會問,提問卻出現各樣的問題了。

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但是如果只是填鴨子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說只是過眼雲煙的,毫無深入到實際中。然而,通過學生的提問,學生更會學會思考,纔會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所以,作爲每一個教育者或者將要成爲一名教育者,都應該思考把發問權交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