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1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開始對身邊的科學現象感興趣,並表現出主動探索和發現的慾望。但是需要老師給與正確的引導與激勵。一次,我和同事說話時,不經意地將手中拿着的一把小椅子一條腿着地轉了起來,孩子們吃驚地看着我,充滿着好奇和興奮,並在下課的時候模仿起來,但是很難成功,我想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要保護,孩子們探索的慾望與行爲,我們要正確引導。我又想起我們小時候,經常用青黴素藥瓶的橡皮塞子,中間插一根火柴桿,做陀螺玩,還有男孩子自己做木頭陀螺玩,知道孩子對旋轉的好奇與當自己通過努力讓物體轉起來是,那種成功的喜悅與興奮,讓我覺得有必要爲孩子組織一次關於探索讓物體轉起來的活動,於是經過自己的充分的準備,包括材料準備、孩子已有經驗的分析,孩子的興趣點和能力所能達到的高度等。實施了這節大班科學活動《奇妙的旋轉》。

活動目標

1、對旋轉現象感興趣,能積極主動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並記錄探索結果。

2、知道一切物體在外力作用下都可以轉起來,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探索使物體旋轉的方法並記錄探索結果。

2、難點:能讓所有的材料都轉起來,知道一切物體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轉起來。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

材料一:各種線形、長條形物品:毛線、布條、樹枝等。

材料二:各種平面的物品:紙片、毛巾等。

材料三:各種立體物品:積木,珠子、盒子、瓶子等。

2、記錄紙每位幼兒一張,記錄筆、大風車一個、小風車每位幼兒一個。

3、操作區域和集體活動區域分開。

活動過程:

一、感知發現

1、導入教師和小朋友每人手裏拿一個風車,和小朋友邊唱邊走進活動室:“大風車吱呀吱溜溜地轉,這裏的風景呀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還有一羣快樂的小夥伴!”

“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的風車轉轉轉節目就要開始了,風車你們玩過嗎?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玩風車。(幼兒玩風車)

2、探討:“你是怎麼讓風車轉起來的?”

教師:我們不用這些方法的時候,風車會轉嗎?

教師:對啦,是我們用嘴巴吹,用手撥打,或者利用風吹,風車纔會轉起來。

教師:你還見到過哪些東西是可以轉動的.呢?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轉起來的嗎?

3、教師小結: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風車是靠風吹轉起來的;而旋轉木馬和摩天輪是用電的,叔叔按的開關就是電的開關;自行車的輪子是騎車的人用腳蹬纔會轉,原來啊,這些東西轉起來都要外界給它力才能轉起來。

二、嘗試探索。

師:老師這裏還有很多材料想請你們去找找看,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的?老師這裏有記錄紙,你們看。

(教師講解記錄紙的用法:記錄紙都是用圖案符號表示的,不是用文字表示,各種物品用圖形表示;“猜”是一個娃娃頭像一個問號表示;“嘗試”是用小手錶示)

1、幼兒先猜測每種物品是否能轉動,在“猜”的一欄中記錄。

2、幼兒動手實驗,看到底能不能轉動,並在嘗試一欄中進行記錄。

3、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問:你在玩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讓它轉動的?

4、教師小結:立體的物品容易轉動起來,線狀和平面的物品不容易轉動。

三、再次探索師:剛纔我們讓立體的東西轉動起來了,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想辦法,能不能讓那些剛纔沒有轉動的東西轉動起來呢?你覺得什麼辦法能讓那些物品轉起來呢?把你的想法畫在第三欄裏。

1、幼兒再次嘗試,(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材料進行輔助),並把自己的探索結果記錄下來。

2、集中交流、演示自己的發現:說說你的辦法。師: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是怎麼讓你的那些物品轉起來的,有的小朋友還沒有找到方法,我們教教他們吧!(教師根據剛纔的指導與觀察,請幾個幼兒講述並演示自己的方法。)

四、實踐歸納

1、請小朋友去嘗試剛纔沒有嘗試的物品,你可以試試剛纔大家介紹的辦法,也可以想想其它辦法。

2、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進一步嘗試使物體旋轉的多種辦法。

3、交流歸納。

五、拓展體驗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麼會旋轉?

2、試試你的身體會旋轉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猜測——探索——再猜測——再探索的過程中完成了對物體旋轉現象的一個初步的瞭解,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知道了:任何物體只要有外力的作用,都可以旋轉起來的科學道理。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周圍的科學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探索活動產生了積極的態度,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動手操作過程,就是對剛纔活動中自己的探索、操作而產生的零散的經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和正確概念,孩子對這樣的認知的掌握比教師的講解和灌輸的效果要強很多,是孩子把剛纔學到的知識內化爲自己的固有的認知的一個過程;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個人經驗轉化成大家共有的集體經驗,使得活動重點多次突出,難點再次被突破。活動目標得到了很好的實現,孩子也是在愉悅的情緒中進行了主動探索的活動過程,認知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2

活動目標:

1、知道陀螺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並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齒輪炮彈自制一個陀螺、齒輪炮彈玩具若干。記錄紙、筆人手一份。多媒體、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同伴之間相互觀察並玩一玩,啓發幼兒說出陀螺有三部分組成:發射器、發條、陀螺。

二、幼兒結伴玩陀螺,在講講、玩玩、比比中探索影響陀螺旋轉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說一說自己的陀螺是什麼形狀、什麼樣?

(2)玩一玩,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想一想爲什麼陀螺會轉?

2、幼兒結伴遊戲,記錄遊戲結果。

3、交流記錄情況,談談影響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因素。

提問:爲什麼有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有的轉的時間短?怎樣使你的陀螺轉的快而時間長?

(使用長的`發條、拉發條時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

小結:就象小朋友自己說得一樣,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可使用長的發條且在抽拉時要用力和速度快,這樣陀螺在旋轉時會快而時間長。

4、探索發現:一樣的陀螺轉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設計疑問討論、個別幼兒比賽、驗證。

小結:陀螺應有中心支撐點,旋轉應有力度,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用力的大小、方法有關係。

三、嘗試改變原有陀螺,比較改變前後轉動的結果。

1、提問: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轉面邊緣的一端多拼插或減少一個齒輪炮彈,結果會怎樣?

2、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猜想,嘗試驗證後再將結果記錄。

小結:陀螺旋轉面應以支撐點爲中心對稱。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旋轉面是否對稱有關。

四、開展"陀螺高手"比賽活動,在愉悅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不同接觸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繼續探索發現並記錄交流。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發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現象。

2.爲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在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旋轉木馬

2.玩具車、陀螺、筷子、積木、圓片、吸管、牙籤、碗、杯子、毛巾、硬幣等。

活動過程

一、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猜謎引出風車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很好玩的東西,

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你能猜出來它是什麼嗎?

2.幼兒探索操作

(鼓勵幼兒發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

教師:除了風車能轉,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嗎?

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

玩具車、陀螺、硬幣、紙片、吸管呼拉圈。

它們能轉嗎?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交流

(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同伴)

教師:你玩的是什麼?你是怎樣讓它轉起來的?

小結:我們用嘴吹,用手轉,有手推,想出了那麼多轉動的方法。

二、操作,探索

(引導幼兒用兩種不一樣的`東西使其中的一樣東西轉起來。)

1.教師:今天我們班要開展一個“轉轉轉”的展覽會,你們能不能讓這些東西轉起來呢?

2.請大家用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種東西能轉動起來。

3.誰來說說你用了哪兩樣東西,是怎麼玩的?

三、延伸活動

1.遊戲“迷迷轉”,引出身體的轉動。

“迷迷轉,迷迷轉,大風停了我不轉。”

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身體怎樣了?”

(原來發現我們的身體也會轉動的,真神奇。)

2.那請小朋友找一找在我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會轉動起來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刀剪硬質物品,學習用廢舊乒乓球製作旋轉的小花。

2、通過探究小花旋轉,鍛鍊動手操作能力。

3、產生對科學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旋轉帶來的快樂。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廢舊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每桌一份。

2、錄音機,歡快音樂。

3、幻燈片。

4、魔袋一個,不同材質的小花。

活動過程:

一、"變小花",導入活動。

教師扮魔術師,從魔袋中變出出不同材質的小花,導入活動。

二、幼兒製作旋轉的小花並探究旋轉的奧祕。

1、幼兒闖第一關"觀察關"。

播放幻燈片1,幼兒在觀察乒乓球小花外形的基礎上說一說其製作方法。

(1)這些小花是用什麼材料做的,誰能說一說是怎樣做成的?

(2)師生小結乒乓球小花的製作方法,強調剪刀剪硬物的技巧。

2、幼兒闖第二關"動手關"。

播放幻燈片2,

(1)幼兒動手製作小花,教師巡迴指導。

(2)幼兒自由探索:請你試一試,如何讓你的小花轉起來。

3、幼兒闖第三關"探索關".

播放幻燈3,藉助學具讓小花旋轉起來。

(1)提供泥工板、清水,讓幼兒再次嘗試。

(2)小結幼兒操作,肯定幼兒的探究。

4、幼兒闖第四關"揭祕關"。

播放幻燈片4,初步瞭解水的吸附力作用。

(1)幼兒討論:小花爲什麼一直轉,不容易掉下來。

(2)師生小結:必須有水,小花纔不容易掉下來,水的吸附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傾斜度決定小花的旋轉速度。

5、遊戲"看誰轉的.快",幼兒親自嘗試如何讓小花轉的更快。

師:現在我們來比賽,看看在規定的時間內,誰的小花轉的又快又穩,不會掉下來。

三、聯繫生活,感受旋轉的快樂。

1、幼兒尋找生活中旋轉的物品。

2、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小花,感受旋轉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5

設計意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旋轉現象無所不在,有的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有的給小朋友的遊戲帶來了樂趣,如:家裏的電風扇、洗衣機;馬路上的車輪;小朋友玩的呼啦圈等,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有情節的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我充分利用幼兒生活環境中的一些物品,創設了一個寬鬆、活潑的教育氛圍,旨在通過幼兒自身的動手操作、與同伴的交流以及遊戲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旋轉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體驗探索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傘、積木、陀螺、飛盤、風車等。

2、飛機、洗衣機、汽車、微波爐等圖片。

活動過程:

1、感知旋轉。

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從旋轉王國來的,你們可以叫我旋轉姐姐!你們有沒有到過旋轉王國呀?在我們旋轉王國裏,所有的東西都會旋轉。小朋友你們想到旋轉王國去嗎?可是進入我們旋轉王國必須有一個條件,每個人都要帶一樣可以旋轉的'東西。你們看,在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風車、積木、陀螺、雨傘等等,請你們動動腦筋想一想,玩一玩,把這些東西變成可以旋轉的,這樣你就可以進入旋轉王國啦!

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來使各類物品進行旋轉。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並演示自己的探索發現。

師:你是怎樣讓它轉起來的?

2、感知旋轉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這些東西經過小朋友的幫忙都能旋轉起來了,看來旋轉姐姐一定要帶你們到旋轉王國去大玩一場了。哎呀,可是旋轉姐姐還忘了一件事,離開旋轉王國的時候,我答應我的好朋友要帶一些可以旋轉的東西回去送給他們,可是我第一次來到你們這裏,不知道什麼東西是可以旋轉的,怎麼辦呢?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我,好嗎?我的朋友都喜歡會旋轉的東西,在你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旋轉的呢?

幼兒討論後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說出旋轉起到的作用。

3、遊戲:尋找會旋轉的東西

小朋友你們在教室裏找一找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旋轉的,我們可以把它作爲禮物送給旋轉王國的新朋友。(引導幼兒在幼兒園內尋找可以旋轉的東西)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爲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旋轉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6

活動目標:

1、探究發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

2、在討論、記錄、交流中積累和提升有關轉動的經驗。

3、樂意針對問題做進一步的探究,體驗愉快的情緒和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紙片(中心有小孔)、可製作陀鏍的火柴棒、蠟筆等各若干。

2、猜測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1、展示各種圖形,幼兒觀察講述都有哪些圖形和我們玩轉陀螺的遊戲。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什麼形狀的紙片比較適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發現圓形的紙片在轉動時也是圓形的

1、提出製作與觀察的要求:先選一張圓形的紙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2、幼兒製作、玩耍陀螺,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3、請幼兒說一說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歪歪斜斜、搖搖擺擺、先慢後快再停下、轉起來也是圓形的、形狀有點模糊)

三、在猜猜、試試、說說中發現不同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呈現出圓形

1、出示記錄表,介紹記錄方法:“問號”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試一試,把我們的猜想畫在問號下面,等一會兒把嘗試後的結果畫在小手下面。

2、、橢圓形、正方形的紙片轉動起來是什麼形狀的,並把自己的猜想記錄在表格中。

3、幼兒個別介紹自己的猜想。

4、實驗驗證並記錄結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不同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是什麼形狀的,並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5、表達與講述。一方面請猜想與實驗結果一致的幼兒進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請剛纔猜想錯誤的幼兒到上面來展示自己的驗證結果,從而幫助幼兒自我建構正確的知識。

6、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簡單小結。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7

活動目標:

1、在試試,玩玩,做做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發現轉動的很多有趣現象。

2、爲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設計意圖:

現實生活中轉動的現象隨處可見,風車的轉動、電風扇的轉動、車輪的轉動……在成人看來是理應如此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卻深深吸引着我們的孩子,轉動的奧祕讓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慾望。爲了順應孩子的心理,我選擇了《旋轉的物體》這一科學探索活動來幫助幼兒去發現探索轉動、體驗轉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具車、陀螺、筷子、積木、圓片、吸管、牙籤、碗、杯子、毛巾、硬幣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驗。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來猜猜它是什麼?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現轉動的各種有趣現象。

師:那除了風車能轉,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的?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玩具車、陀螺、硬幣、紙片、吸管呼拉圈,它們能轉嗎?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同伴,鼓勵幼兒爲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師:你玩的是什麼?你是怎樣讓它轉起來的?

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用嘴吹,用手轉,有手推,想出了那麼多轉動的方法,老師真爲你們感到驕傲!

(二)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導幼兒用兩種不一樣的東西使其中的一樣東西轉起來。

1、今天我們班要開展一個“轉轉轉”的展覽會,老師還想讓你們來玩一次,不過這次有點難度,你們怕不怕?

2、請大家用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種東西能轉動起來。

3、誰來說說你用了哪兩樣東西,是怎麼玩的?

4、小結:中二班的小朋友真會動腦筋,想出了各種辦法讓桌子上的東西轉動起來了,真棒!

(三)延伸活動:遊戲“迷迷轉”,引出身體的轉動。

1、老師爲了表揚你們,我們一起來做“迷迷轉”的遊戲。“迷迷轉,迷迷轉,大風停了我不轉。”“咦,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身體怎樣了?”(哦,原來發現我們的身體也會轉動的,真神奇。)

2、那請小朋友找一找在我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會轉動起來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8

設計意圖:

現實生活中轉動的現象隨處可見,像風車的轉動,車輪的轉動……,在我們成人看來是理應如此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卻深深吸引着我們的孩子,轉動的奧祕讓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慾望,爲了順應孩子的心理,我選擇了轉陀螺這一科學探索活動來幫助幼兒去發現探索並體驗轉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觀察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2、探索學習彩色陀螺的製作方法。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彩色陀螺。

2、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

3、在科學區提供陀螺供幼兒探索、遊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彩色陀螺。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玩具,你們看這是什麼?

2、出示陀螺。讓幼共同觀察陀螺玩具,你們看這個陀螺它們上面有什麼圖案?用了哪些色彩?

3、把幼兒分成五組玩陀螺,讓幼兒感受陀螺旋轉時色彩的變化。

陀螺快轉時與不轉時色彩有什麼不同?(陀螺不轉時有七彩色,快轉時色彩會混在一起)

(二)討論製作方法。

1、師:你們願意製作好玩的陀螺嗎?(願意)

討論:有趣的陀螺怎麼做呢?先看一看陀螺是什麼形狀的?

2、師幼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1)用中心對稱的方法在圓形紙上進行裝飾,並均勻塗色。

(2)將裝飾好的圓形剪下。

(3)在紙的中心先用大頭針截一個洞,再把火柴插入洞內。

(三)設計製作。

1、每組幼兒分發火柴棒、大頭針、較硬的圓形紙。

啓發幼兒運用七種顏色大膽設計地進行裝飾,畫出各種與衆不同的圖案。

2、老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塗色均勻、顏色鮮豔。提醒幼兒使用大頭針時注意安全。

(四)陀螺旋轉比賽。

1、讓個別幼兒展示自己設計的陀螺,供幼兒欣賞

2、讓幼兒在桌子上進行比賽看誰的陀螺轉動的快,轉得時間長,啓發幼兒思考:爲什麼靜止時能看到七彩色,一轉動就看不見了呢?快轉時你會看到什麼現象?(變成白色)

3、讓幼兒同伴比較不同的陀螺旋轉時有什麼不同,爲什麼?

4、小朋友如果陀螺是方形的會不會轉動?爲什麼?

(五)活動結束。

1、教師簡單講評:小朋友今天你們設計的彩色陀螺非常棒,以後能設計出別具一格的彩色陀螺,帶給老師和小朋友看。

2、下課後帶着你的陀螺和小班的弟妹玩好嗎?

活動反思:

陀螺玩具貌似普通,顏色不算漂亮,外表沒有電動玩具有吸引力。可是他憑什麼能流傳至今呢?一直是小朋友心愛的夥伴。到底陀螺玩具藏着什麼祕密,讓孩子們越玩越留戀?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不停地變換角度實踐與思考,挖掘着陀螺玩具豐富的內涵。我們也一同分享着我們共同擁有的快樂與幸福。當我第一次出示陀螺,孩子們不以爲然,我請他們說說第一眼看見陀螺的.感覺。“很小、普通、平凡、不漂亮”是陀螺的代名詞。“對,普通的陀螺也有他的用途。就是……”我捏緊了陀螺的把柄,用力一轉,放手,陀螺自己一個人在桌子上旋轉起來,轉呀轉呀,速度減慢,最後停了下來。“陀螺有什麼用?”“能轉起來。”“陀螺旋轉的祕密有很多,需要小朋友仔細看。這回,看誰的眼睛跟孫悟空一樣?”孩子們的情緒逐漸高漲,現在興致勃勃地觀看起來。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玩陀螺,陀螺在小朋友的手中千變萬化。有的轉速較快,有的轉速較慢,快速飛轉的片刻就摔倒在地,慢性子的不急不慢忽忽悠悠的,彷彿玩的心滿意足才罷手……小朋友的心情也隨着陀螺的變化而變化着,平靜的引子,跌宕起伏的高潮,餘猶未盡的曲終人和……“老師,陀螺轉起來沒有顏色了?”“老師,陀螺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老師,XX轉的時間很長,XX轉的時間很短。”你們發現了這麼多的祕密,想想這究竟爲什麼呢?自己討論商量,能否找到答案?於是孩子們小鳥蜜蜂似的喳喳喳喳起來。

現在,孩子們都成了研究專家,有的拿着陀螺轉呀轉,有的邊商量邊玩……望着這一切,我感觸頗深:別小瞧一件普通的東西,往往深藏着許許多多的可貴之處。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嘗試各個部位的活動,體驗自己在旋轉時的感受,初步瞭解旋轉是物體運動的一種方式.

2、通過自由玩會轉的玩具,與同伴相互交流的活動,初步瞭解物體的一些旋轉方式。

3、通過轉動理髮店標記牌、小鳥紙環、轉轉卡等玩具的活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旋轉中物體圖案的視覺變化,激發製作轉轉卡的興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轉轉卡、理髮店標記牌、小鳥紙環、各種會轉的玩具、牙籤、水彩筆

教學過程

1、聽音樂做運動,轉動身體各部位

2、幼兒講述自己身體那些部位轉動了剛纔我們做運動時發現身體有很多地方可以轉動,我想請小朋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發現

3、幼兒玩會轉的玩具,相互交流,講述這個玩具哪裏會轉動

今天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許多玩具,請小朋友去玩一玩,找一找,看看這些玩具會不會轉,它是怎樣玩的,你去選一樣,玩好後來告訴小朋友(幼兒自由玩玩具後交流)

4、出示理髮店標記牌、小鳥紙環

你們在哪裏看見過的?老師把它轉起來,你們看一看花紋有什麼變化?你們覺得怎麼樣?反過來轉你們又覺得怎麼樣?

5、出示轉轉卡,激發幼兒製作風轉的興趣

這張轉轉卡上有什麼圖案?這些圖案轉起來和不轉時有什麼不一樣?

請小朋友一起來做轉轉卡,老師介紹做法

6、相互交流,欣賞做的轉轉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猜測——探索——再猜測——再探索的過程中完成了對物體旋轉現象的一個初步的瞭解,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知道了:任何物體只要有外力的作用,都可以旋轉起來的科學道理。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周圍的科學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探索活動產生了積極的態度,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動手操作過程,就是對剛纔活動中自己的探索、操作而產生的零散的經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認知和正確概念,孩子對這樣的認知的掌握比教師的講解和灌輸的效果要強很多,是孩子把剛纔學到的知識內化爲自己的固有的認知的一個過程;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個人經驗轉化成大家共有的集體經驗,使得活動重點多次突出,難點再次被突破。活動目標得到了很好的實現,孩子也是在愉悅的情緒中進行了主動探索的活動過程,認知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幼兒園大班科學《旋轉》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主動參與探索,用各種方法瞭解旋轉。

2、能大膽嘗試讓紙條旋轉起來的方法。

3、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回家收集會旋轉的玩具。

2、生活中能旋轉的玩具圖片製成課件。

3、旋轉的玩具若干:旋轉飛機、陀螺、風扇、呼拉圈等。

4、畫有實線的長方形和有圓心的圓片紙片人手一份、剪刀、牙籤、回形針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T:你知道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旋轉嗎?爲什麼會旋轉呢?

1、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

2、這些物品怎麼會旋轉起來的?

二、玩能旋轉的玩具,瞭解玩具的旋轉

T:今天,我們帶來了許多玩具,它能不能旋轉起來?爲什麼能旋轉起來?

我們來玩一玩,發現讓它旋轉起來的祕密。

三、小結:旋轉的玩具真好玩

T:你的玩具有沒有旋轉起來,怎麼會旋轉起來的?

小結:因爲他們都有一箇中心點。

四、嘗試操作:我來做旋轉玩具。

1、T:這兒一張長方形的紙條和圓片紙,你能讓它旋轉起來嗎?請你來試一試。

2、幼兒操作

幼兒小結:T:紙條爲什麼不能旋轉能?請幼兒自由回答並示範給大家看。

3、探索怎樣讓紙條和圓片旋轉起來。

T:紙片上有什麼,你們發現了嗎?你覺得要讓你的紙片旋轉起來,需要什麼材料?

教師小結:要讓紙片旋轉起來,首先我們要找到他們的中心點,我會提供給你們剪刀、回形針、牙籤,結合這些材料找到他們的中心點,你的'紙片就會旋轉起來。

五、幼兒再次操作。

幼兒經驗交流分享:我是怎樣讓紙片旋轉起來的!

六、幼兒自主玩或交換玩:我的旋轉的玩具真好玩

活動建議和延伸:

1、家園共育

家長帶着孩子尋找生活中能旋轉的玩具、物品等積累有關物體旋轉的經驗。

2、環境創設

(1)主題環境:提供各種旋轉物體的實物及圖片

展示幼兒手工製作的成品

(2)科學探索區:提供多種能旋轉的玩具:陀螺及各種旋轉玩具

3、活動延伸

手工區:提供畫有實線和中心點的長方形及圓片紙;回形針、小夾子、牙籤等供幼兒活動結束後繼續操作。

4、日常活動

引導幼兒繼續尋找生活中會旋轉的玩具及物品。

活動反思:

在上本課時,教師應注意準備稍微結實一點的線,不能太細,準備的鈕釦要稍微大一些且是2個孔或4個孔的,在用線穿孔時教師應做詳細的指導說明,不然幼兒自制的玩具就沒有辦法轉起來。美術教學過程主要是在教師的啓發和指導下幼兒積極參與體驗美術的過程,沒有幼兒的主動、熱心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美術課堂教學。本節課是一節兒童非常喜歡的遊戲課,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用自制的會轉的玩具吸引住了幼兒生,激發幼兒的興趣,並讓孩子玩一玩老師帶來的玩具,讓孩子產生非常濃厚的嘗試和遊戲的慾望,這時教師進行指導教學,讓幼兒在學習基本的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嘗試將自制玩具進行變形、裝飾,使它更有趣味性,讓幼兒在愉悅的心情和環境中自由地玩耍,在玩耍中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整節課的評價應該是活動過程的評價,幼兒能積極地參與,快樂地活動着,這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