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8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遊戲設計

傳統遊戲《搶椅子》是孩子們耳熟能詳、非常喜歡的遊戲,在發展幼兒動作靈敏性的同時,還能鍛鍊他們的反應能力、注意傾聽的能力等。

有一次在課間發現孩子們正在自發地玩此遊戲,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當優優被淘汰時,還懶着不肯出局,心情還有些沮喪。

當時我就有個想法,能否改編遊戲規則與策略,使每個孩子動作發展的同時也能獲得成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呢?

因此對照《綱要》:“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並根據中班幼兒的能力水平,我就將《搶椅子》這個老遊戲設計了新玩法。

既保留了“搶”這一競爭的形式,又避免了遊戲者被“淘汰”的遺憾,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解決人多位子少的問題,從而來發展孩子們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遊戲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信號開展搶椅子游戲,提高身體動作的靈敏性和速度。

2、在遊戲中解決人多位子少的問題,發展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體驗遊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遊戲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椅子若干把。

2、音樂播放器與音樂播放CD

3、活動場地佈置。

遊戲過程

一、聽信號做動作。

幼兒聽着歡快的音樂圍着椅子做相應的熱身動作。

師:好,接下來老師要考一考你們的反應能力,請小朋友做和老師相反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快快走、慢慢走)

小結:小朋友真棒,反應都很快。

二、利用多種感官分辨信號進行搶椅子的遊戲。

師:接下來的遊戲我們要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小眼睛最亮,小耳朵最靈,速度最快。

(一)交代規則。

幼兒面對椅子在線上站成一列橫隊,小朋友不管是聽到的還是看到的信號必須是“3”才能快速奔跑至對面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誰的反應快。每一次遊戲老師都會拿掉椅子,沒有搶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到旁邊休息。

(二)幼兒遊戲。

1、用聽覺來分辨信號。

2、用視覺來分辨信號。

3、用多種感官有效辨別各種信號。

老師根據當時幼兒表現情況進行小結。

三、讓幼兒想辦法,探索在不同條件下都能坐下。

(一)適當減少椅子一至兩張,鼓勵幼兒相互照顧,啓發幼兒想辦法,讓全體幼兒都能坐下來。

師:現在我要拿掉兩張椅子,這次搶椅子有一個要求,大家不僅要自己搶到位子坐下了,還要想辦法幫助沒有搶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不能讓一個小朋友站着,否則算全體失敗。

師:你們是怎麼幫助沒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的?(幼兒嘗試)

師:原來大家可以擠擠坐。這個方法真好,下面我要繼續拿掉椅子,一直到你們擠不下去爲止。(教師繼續減少椅子,直到孩子們並排靠攏無法坐下。)

(二)嘗試幾個幼兒坐一張椅子。

師:現在椅子越來越少了,擠也擠不下了,但是還是必須要坐下來?怎麼辦呢?(提醒幼兒幾個好朋友的屁股不一定都要碰到椅子,但必須是坐下來的,提示幼兒一個接一個地疊坐,互相擁抱,在橫向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想辦法增加縱向空間,完成任務。)

四、慶祝勝利,放鬆身體結束活動。

師:謝謝你們,能在椅子減少的條件下,互相幫助、共同想辦法解決困難,因爲大家都是好朋友,讓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聽音樂做放鬆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兩種物品(或一種物品有大小或顏色等差異)有規律地進行交替排序。

2、能發現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兩種物品排列的規律。

3、能愉快地參與操作活動,初步體驗製作窗簾的快樂。

4、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商場或家中的窗簾。

2、有規律交替排列的窗簾圖案範例,如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如此交替排列2-3組;各種大、小樹葉各2-4片。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觀察窗簾,激發幼兒的興趣。

看窗簾、說窗簾。

教師呈現有規律排列的窗簾圖案範例。

教師:瞧,這是什麼?

教師:這幅窗簾上有些什麼?說一說,窗簾上面的花紋是怎樣排列的呢?

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窗簾上花紋的排列規律,如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

2、瞭解、學習交替排列的方法。

教師:窗簾上的樹葉排列很整齊,真漂亮呀!你們喜歡嗎?誰來試試做一幅美麗的窗簾呢?

請3-4名幼兒嘗試粘貼樹葉。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其粘貼樹葉的方法,如先貼一片大樹葉,再貼一片小樹葉。或引導幼兒說出先貼小的,再按一個小、一個大,一個小、一個大的順序粘貼。

3、引導幼兒嘗試用交替排列的方法裝飾窗簾。

師幼共同打開幼兒用書第18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教師:這是娃娃家的窗簾,上面有什麼?這些樹葉的排列有什麼不一樣呢?(如一片紅樹葉,一片黃樹葉等)瞧,最上面一排樹葉是怎樣排列的?

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樹葉交替排列的規律,如一片黃葉、一片紅葉,一片黃葉、一片紅葉,一片黃葉、一片紅葉……教師:哎呀!娃娃家的窗簾還沒做好呢?怎麼辦?我們一起來做窗簾吧!

幼兒完成操作活動"做窗簾啦"。

教師:想想,娃娃家的窗簾還缺什麼呀?(樹葉)引導幼兒用交替排列的方法在窗簾上粘貼樹葉。

幼兒製作,教師觀察知道。

4、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師:誰願意來說一說,你窗簾上的樹葉是怎麼樣排列的呢?

延伸活動:

物品排列規律是有變化的,在生活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大街上、商場裏的地磚等是怎樣排列的`,鼓勵幼兒在遊戲活動中探索多種排列規律。

教學反思:

本活動通過遊戲形式讓孩子在玩玩中掌握新的知識:先讓孩子扮演角色進行比賽理解先和後?”此遊戲即讓孩子複習了已學過的知識,同時也在潛意識裏向孩子灌輸新的知識點(先後);接着爲了感謝小朋友當裁判,小動物們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精美的禮物,呀!是個漂亮的盒子,在取禮物的同時讓幼兒進一步辨別先和後。此環節大大提高了孩子游戲的興趣,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樂於參與到活動中來,並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到知識點(先後);最後讓孩子結合日常生活,擴散幼兒對先後的認識。讓遊戲在高潮中結束。這節課我基本的教學思路和流程沒有大的的問題,但在細節方面存在不少的問題。想的太少,沒有考慮到孩子們回答問題會千奇百怪的,只考慮最基礎的。在以後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個細心的人,上一節課不但要注重細節,要多想,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到,還有學會創造教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皺紙搓、捏變成皺紙球的方法來裝飾孔雀。

2.積極參與活動,正確使用膠水,並儘量保持畫面的整潔。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每組各色皺紙一筐,孔雀畫紙人手一張、人手膠水一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孔雀。

1、教師出示孔雀圖片,提問:這是誰呀?它的衣服漂亮嗎?你看到了什麼顏色?

2、出示空白孔雀圖片,提問:這個孔雀漂亮嗎?爲什麼?

指導語:是的,它沒有漂亮的衣服,它的心裏很難過,希望我們小朋友來幫幫它,爲它穿上一件最美麗的花花衣,你們願意嗎?

二、嘗試給孔雀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師示範皺紙揉搓黏貼的方法

出示皺紙團裝飾的孔雀範畫,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裝飾畫的美麗,激發操作興趣。

2、幼兒嘗試皺紙團貼畫

幼兒空手練習揉搓皺紙的'方法。

教師:我們把自己的手指伸出來,兩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把它搓一搓、揉一揉變成一個的小紙團,再把小紙團用膠水黏貼在孔雀的身上。

3、幼兒作畫。

幼兒在畫紙上進行揉搓皺紙貼畫,教師鼓勵幼兒使用不同顏色的皺紙來裝飾孔雀,注意畫面的飽滿。

三、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作品張貼在展示板上,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教師做簡單評價並給予表揚。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2、讓幼兒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活動準備:

1.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水桶等。

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請客吃糖: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麼呀?(教師出示芝麻糖,讓幼兒品嚐)

“老師帶來的糖好吃嗎?哎呀,你們的牙齒怎麼了呀?(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引導幼兒之間相互觀察自己的牙齒)。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辦法。

4、教師總結:

牙齒髒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裏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那誰在家裏漱過口的,請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示範漱口)

4、請幼兒討論漱口的方法是否正確。

5、集體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擡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3)、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5、漱口,幼兒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水桶裏。

6、照照鏡子,比一比,誰的牙齒最乾淨。 漱口習慣的養成,光靠幼兒園是不行的,所以,學習活動結束後,應將漱口要求及兒歌內容告之家長,請家長在家裏也督促孩子養成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飯後漱口雖是生活小事,但它關係到孩子今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確立,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前一週我們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但總是有個別孩子跟你“捉迷藏”,能逃則逃,逃不脫則敷衍了事。

自從那次觀察活動後,孩子們漱口積極多了,不用老師提醒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認爲我們應給孩子創設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體驗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