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優秀】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優秀】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優秀】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授課教師:劉莉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能認識一些簡單的水果;喜歡參與遊戲活動,特別是“開火車”遊戲;對兒歌的韻律、節奏非常感興趣;我抓住幼兒的這些特點,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仿編兒歌、體驗樂趣。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內容,能用簡短的語言回答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 願意與老師、同伴交流,能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講話。

3、 樂於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音樂、PPT、小火車圖片人手一張,記號筆人手一支

活動重點:理解兒歌的內容

活動難點:仿編兒歌

活動過程:

1、 以遊戲進入情景,熟悉兒歌

(1)先聽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誰開過來了?(播放《火車開啦》(伴奏)是火車開過來了(邊說邊出示火車)。原來是西瓜爺爺開着火車準備去旅行啦,我們和西瓜爺爺打聲招呼吧。(西瓜爺爺你好!)師邊說邊有節奏的拍手:“西瓜爺爺開火車,卡嚓卡嚓去旅行。”誰知道旅行是什麼意思?卡嚓卡嚓又是什麼聲音?(開火車的聲音)

(2)西瓜爺爺還請了其他的水果寶寶一起去旅行,我們來看看都有誰吧,(出示蘋果)是誰啊?(蘋果)老師要用好聽的話請蘋果寶寶上火車,小朋友們仔細聽:“蘋果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師幼一同請蘋果上火車)

(3)小朋友,穿着黃色的衣服,長得像月亮的水果是誰啊?(幼回答香蕉,教師出示香蕉)那誰會用剛剛我們學的好聽的話請香蕉上火車呢?(請個別幼兒回答後全體小朋友一起念一遍)

(4)老師這還有一個謎語,你們猜猜是誰來了。它長得圓圓的,有好多好多顆圓圓的,穿着紫色的衣服,是誰啊?(葡萄)原來是葡萄,那位小朋友用好聽的話請它上火車啊?(請個別幼兒回答後集體念一遍)

(5)西瓜爺爺請水果寶寶們坐上了火車,咔嚓咔嚓,水果寶寶去旅行。

2、播放PPT,完整欣賞兒歌

(1)西瓜爺爺請了這麼多的小客人去旅行,它可高興了,它一高興就給我們唱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他的名字叫《水果寶寶去旅行》:西瓜爺爺開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蘋果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水果寶寶去旅行。(師邊念邊播放音樂)

(2)小朋友們好聽嗎?現在,我們看着西瓜爺爺開的火車一起來學唱這首兒歌吧。(師

幼隨音樂同念兒歌一遍)

(3)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老師要請幾個小朋友們上來表演了?誰願意請舉手。(請個別小朋友上臺念兒歌)

3、仿編兒歌

(1)小朋友們你還想請什麼水果上火車啊?你們可要用好聽的話請它上火車哦。(請個別幼兒回答)

(2)現在老師給大家一人一輛小火車和一隻神奇的筆,你要用神奇的筆把自己喜歡的'水果請上火車一起去旅行。準備好後老師還要請小朋友像西瓜爺爺一樣唱一首好聽的歌。(幼兒繪畫後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活動反思:

在組織活動時,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將水果擬人化,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充分地吸引了幼兒,不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我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經驗,將認知內容巧妙地融人各種遊戲之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啓發引導,探索發現,形成了“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教育效果顯著。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活躍了氣氛,拓寬了教學途徑,符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活動中我充分地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說、敢說、願意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的環境。不足之處是,孩子仿編的水果有一定的侷限性,一般都是常見的、常吃的那幾種。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學習怎樣做客和接待客人。

2、嘗試把動物和他喜歡的食物進行一一對應。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重難點:

嘗試吧動物和他喜歡的食物進行一一對應。

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學習怎樣做客和接待客人。

難點形成原因:

孩子們對如何正確做客和做小主人缺乏經驗。

難點解決策略:

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情景表演。

設計依據:

回憶新年做客經驗,引起談話的興趣,激發孩子們的已有經驗。

將做客的禮儀融入到情境表演中,讓孩子們在情景表演中自然的學習做客的和招待的基本禮貌用語,是孩子們的獲得有效的經驗,印象更加深刻。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幼兒回憶過新年做客的情境

新年的時候,你去誰家做客了?他們是怎麼招待你的?

新年的時候,誰來你家做客了?你是怎麼招待客人的?

2、招待小動物客人

逐一出示小熊、小狗等動物圖片,師幼談話:誰來了?我們應該怎麼問好?

學說:“XX你好,歡迎你來我家做客”“請坐”等禮貌用語

討論:客人來齊了可以怎麼招待他們?

給客人唱歌跳舞,表演節目

討論:客人肚子餓了,他們吃什麼?

使用小朋友的`書《數學》第一頁“喜歡吃的食物”,讓幼兒聯繫根據動物愛吃的食物進行連線。

3、遊戲“客人來了”

教師扮演“客人”,到小朋友家做客,小朋友接待。

請幼兒扮演客人,另一位幼兒扮演主人,接待客人。

活動反思:

新年剛過,對新年中發生的情境幼兒一定都還歷歷在目,因此本次教學活動適時抓住了教學契機。整個活動通過小動物做客的情景貫穿,讓幼兒親身體驗學習。

活動導入,請幼兒回憶新年的做客場景,引起談話的興趣,激發孩子們對做客的原有經驗,爲活動的開展做經驗鋪墊。然後以擬人化的情境表演作爲貫穿,並將做客的禮儀融入到表演中,在實踐了做客禮儀的同時,也鍛鍊了對話表演的自信,引導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表演,使孩子們的獲得有效的經驗,印象更加深刻。表演讓活動氛圍輕鬆,幼兒在自然的對話中得到了認知,真正體現了遊戲的有效價值。

不足之處:

1、提問不夠明確清晰

在活動的導入環節,我通過兩個問題的談話來引出話題,但幼兒對問題的理解似乎模糊不清,回答的內容都一樣,思維沒有擴散,無法體現導入活動的價值;

2、操作活動的細節關注不夠

對於練習內容,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是較豐富的,但操作中的連線,許多幼兒畫得不夠清晰,隨自己主觀意願來畫,教師對這一現象的關注不到位,應將操作規則表達更清晰準確。

小百科:客人指前來拜訪或作客的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學會主動與客人交流,並使用禮貌語言。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設計思路:

《神奇的報紙》是小班教材主題四《有趣的紙》中的一個故事活動。雖說是一則故事,但相對小班其他故事內容比較枯燥,原因是故事缺乏角色對話,旁白式的陳述性語言不利於幼兒表演參與,引導幼兒複述故事難度也較大,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教師更不好組織。一不小心便將目標定位爲健康或社會領域中“引導幼兒克服膽怯心理,大膽與人交往”,失去了語言活動的功能。結合教材和本班幼兒實際,我將活動目標適當降低,不要求幼兒講述故事,但要通過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並鼓勵幼兒學會用禮貌性語言主動與客人交流。小班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形象直觀”,爲了讓孩子們形象直觀地理解故事內容,我準備了圖片、頭飾等,讓幼兒在遊戲中獲得情感體驗,發展語言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展示故事圖片和演示實物報紙,結合教師講述、提問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在音樂遊戲中,鼓勵幼兒大膽主動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樂意主動與別人交流。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主動與客人交流,並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五張老鼠頭飾一個報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導入。

1.師拿出一張廢舊報紙,與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報紙)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吧!

2.與報紙玩遊戲:

(1)將玩具小猴的臉從報紙的小洞露出來,讓幼兒猜猜報紙後面的小動物是誰?並請小猴大方地走出來與小朋友問好。

(2)將玩具小熊的臉從報紙的小洞露出來,讓幼兒猜猜報紙後面的小動物是誰?請小熊大方地走出來問好。

(3)小老鼠躲在報紙後面,既不好意思打招呼,更不敢出來和大家交朋友。

二、藉助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這是一隻膽小害羞的小老鼠,它不敢見陌生人(將小老鼠圖片貼在白板一角)。大家看(出示圖一),今天小老鼠家來了一位客人阿姨,小老鼠好害怕,怎麼辦呢?大家快幫幫小老鼠吧!(幼兒自由發言)

2.師:小老鼠自己想了一個好辦法(出示圖二),它躲在一張有小洞洞的報紙後面,這下客人阿姨看不見它了,它有點不害怕了(教師將有小洞的報紙覆蓋在小鼠圖片上,只露出小老鼠的眼睛)。

3.師:第二天,(出示圖三)客人阿姨在看報紙,阿姨看上去很漂亮,小老鼠覺得洞洞太小了,看不清楚,就把洞洞挖大了一點,露出了半邊臉(將有稍大一點洞洞的報紙覆蓋在小老鼠圖片上,露出老鼠的半邊臉)。

4.師:第三天,(出示圖四)客人阿姨在看電視,阿姨看上去好溫柔呀,小老鼠又把報紙的洞洞挖大了一點,小老鼠的腦袋都從洞洞裏鑽出來了(將有大洞的報紙覆蓋在小老鼠圖片上,露出小老鼠的整個腦袋)。

5.師:小老鼠不再害怕了,它扔掉報紙和客人阿姨一起玩耍(出示圖五)。

6.提問:是誰讓小老鼠變得不再害怕陌生人了?(報紙)對,是神奇的報紙,那報紙上的小洞洞是誰挖的?(小老鼠自己)它爲什麼要在報紙上挖洞洞呢?(因爲它害怕陌生人)報紙上的洞洞一天天越變越大,小老鼠的膽子也一天天越變越大,最後它不再害怕,還和客人阿姨做起了遊戲。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報紙排排隊:

報紙上的洞洞真有趣,它們從小慢慢變大,我請三個小朋友來給報紙排排隊,要求是按小小洞——小洞——大洞依次排列。(幼兒手舉報紙排隊)

2.請一名幼兒扮演小老鼠(戴頭飾),三名舉報紙的的幼兒分散站開,師完整講述故事,“小老鼠”根據故事情節,表演露出一隻眼睛——露出半邊臉——露出腦袋。

四、遊戲“找朋友”鼓勵幼兒大膽與人交往。

師:膽小害羞的小老鼠變得大膽又活潑了,你們瞧(出示小老鼠圖片)它還敢和小朋友打招呼呢?(師躲在圖片後面模擬老鼠的聲音:大家好!我是小老鼠,認識你們我很高興!)“小老鼠”(戴頭飾的小朋友)你敢跟後面的客人老師問好嗎?(鼓勵幼兒主動上前與某位老師問好)小朋友們,你們見到客人害怕嗎?敢不敢和客人打招呼、做遊戲呢?讓我們隨音樂跟客人老師一起玩遊戲吧!(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在這裏,在這裏,我的朋友就是你!)

遊戲規則:邊唱歌曲邊走到客人老師跟前,當唱到“我的朋友就是你”時,要握起客人老師的手,對客人老師說:你好,歡迎你到我們班做客,認識你我很高興……

五、總結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大膽與人交往,見到認識的人有禮貌的稱呼、問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採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組織,以《綱要》爲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設計程序爲:情境導入—故事講述—情境體驗—角色表演—活動延伸。

《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通過遊戲“猜猜我是誰”導入活動,讓幼兒在有趣而又充滿神祕的狀態中專注地參與活動;運用直觀的的教具——報紙、插圖、老鼠圖片一遍講述一遍直觀演示,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內容;並通過音樂遊戲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地與客人老師問好,交流,讓幼兒在親身實踐中客服膽小害羞心理,掌握了一些與客人交流的禮貌用語,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

同時也存在幾點不足之處:一是教學語言不夠簡練,隨意性強;二是缺乏教育機智,不敢超越“教學設計”而是自始至終嚴格按教案執行。比如:有的小朋友就是膽小的幼兒之一,在音樂遊戲中,抗拒與客人老師交流,我擔心分散其他幼兒注意力而沒有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引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主動探索滾球、自拋自接、拍球、傳球等玩球的方法和技能。

2、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玩球的興趣。

3、提高幼兒控制能力,鍛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鍛鍊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活動準備】

圈、皮球、體操墊、小椅子、球架、磁帶、紅黃綠大球若干。

活動重難點:練習自拋自接球;按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情景:皮球廠生產了許多皮球,現在請小朋友幫助他們把皮球運到超市的球架上去,由於球總是亂滾,所以小朋友要想辦法把球行走,放到對面的椅子上,看誰辦法最多?

一、開始部分

導入遊戲:教師邊演示邊對幼兒說:“大皮球真好玩,拍一拍,它就跳,滾一滾,到處跑,踢一踢,就前進。”(引發幼兒玩球的願望)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玩球的方法。幼兒自由玩球鼓勵幼兒想出多種玩球的方法,並讓幼兒做示範(拍球、滾球、拋接球等)。

2、教師表演花樣玩球,吸引幼兒組織幼兒練習玩球的方法。

3、《奪球遊戲》:三分之二的幼兒有球,要有球的孩子保護好球,沒球的孩子動腦筋把別人的球奪過來。

情景表演:《趕小豬》

隔壁王大爺家的養殖場的小豬跑出去了,他打電話給老師讓咱小朋友去幫忙,我們要助人爲樂,幫王大爺把小豬趕回家。這裏有一羣小豬(紅黃綠若干大球),你喜歡什麼顏色就參加哪個隊,想各種辦法把小豬趕回家。

(1)集體趕:分三路縱隊進行滾球接力,哪隊先完成爲勝。

(2)個別趕:請幼兒探索多種玩法趕小豬。

三、結束部分

播放音樂做放鬆活動。(教師領幼兒做皮球韻律操)

多元價值分析:

1、通過玩各種遊戲,啓發幼兒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

2、通過遊戲培養了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有助於幼兒的良好個性發展。

3、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參加各種遊戲,使幼兒的肌肉不同層次的得到了發展,幼兒也體驗到了玩球的樂趣。

活動反思

“助跑跨跳”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以往我們都是通過示範、講解和練習的方式教幼兒學習,幼兒既不瞭解學習的意義,又對單調的練習不感興趣,所以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育活動目標,我班嘗試設計並開展了以學習“助跑跨跳”基本動作爲主要內容、以情景遊戲以“袋鼠運球”爲主要形式的體育活動,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播放背景音樂《袋鼠媽媽有個袋袋》――利用音樂和模仿動作激發幼兒學做袋鼠跳的積極性。來到戶外,我告訴孩子們玩學做袋鼠跳的遊戲。孩子們臉上洋溢着自豪感。隨着節奏輕的音樂,孩子們自然地挺起胸脯擡起頭,精神抖擻地排好隊伍,開始了準備活動。在音樂的伴奏下,我帶領孩子們學着媽媽樣子練習雙腿跳,情境逼真,具有鮮明特點的'準備活動,激發了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袋鼠運球”――讓孩子在體驗中領會動作要領我以袋鼠媽媽的身份給孩子們佈置了“袋鼠運球過河”的任務。我讓“袋鼠們們”自選分成兩組,嘗試跨兩種“運球”。孩子們一聽跨“運球”,都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的任務剛佈置完,他們就分組進行了嘗試。助跑跨跳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學會用力蹬地,向前邁腿,這是我們在備課和親身體驗中摸索出的經驗。爲了讓幼兒自己感受到這一點,我用書包做成袋袋,提供給孩子們運球,在初次嘗試中,孩子們多是對跨跳信心不足或能力弱的孩子,經過兩次訓練,孩子們感覺好多了。

在試跳兩次以後,我及時組織孩子們進行交流,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運過去的,跳寬的和跳窄的有什麼不同。他們總結了經驗,共同分享了成功的喜悅。交流時,成功運球的孩子們表現得既興奮又自豪。那些沒有跳過去的孩子聽了別人的經驗也受到了啓發,有的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但是,再次試跳時,仍然有幾個孩子跳不過去。於是,我又引導他們觀察同伴的動作,分析跳不過去的原因。

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6人一組自由組合,分成4隊進行雙腿跳運球的比賽。比賽開始了,聽到口令後,“袋鼠”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跳過障礙物,旁邊的“袋鼠”在不停地爲自己的朋友加油,場面非常熱烈。可是,因爲孩子們求勝心切,有的顧不上用力蹬地邁腿跨跳就弄跨障礙物,影響了動作的完成。於是,我引導幼兒重新調整了規則。新的規則規定,弄跨障礙物的不算數。這樣一來,孩子們將注意力轉向了跨越障礙物的動作,使遊戲真正達到了鍛鍊的目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製作意圖:

活動區活動是目前我國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於集體教學活動,更符合課程改革所追求的以幼兒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幼兒書面語言的學習,主要包括字學習和閱讀學習。傳統的.觀點是不贊成幼兒時期進行識字和閱讀教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爲,可以對嬰幼兒進行有效的識字與閱讀教學。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說,單純利用字卡,圖片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是不夠的,因此我製作了“袋鼠找媽媽”教具。

教育價值:

我創編的“袋鼠寶寶找媽媽”的識字遊戲,很適合小班幼兒。不僅培養他們的識字興趣,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發展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選用材料:

廢舊紙盒、袋鼠媽媽的大圖片、正面是字背面是小袋鼠的字卡若干、塑料袋、即時貼、針線

製作方法:

1、先將袋鼠媽媽的圖片,小袋鼠字卡圖片壓膜。

2、在袋鼠媽媽肚子上用針線把塑料袋縫上,當作袋鼠的大袋子。

3、把紙盒貼在袋鼠媽媽背上,用紙做的草裝飾在盒子上。

應用年齡和地點:適合於2―4歲幼兒使用,可以作爲教師活動時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在語言區,識字區供幼兒操作。

教具功能:

識字區:幼兒拿着有袋鼠寶寶的字卡,念出來袋鼠寶寶身上的字,再去找袋鼠媽媽。把字卡放進袋鼠媽媽的袋子裏。這樣袋鼠字寶寶就找到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