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錦集十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幼兒特調皮,經常到處亂跑,課外活動時,不注意就溜走了,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和大家在一起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3:讓幼兒體會到父母的`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懶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黑貓警長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聽故事

1:教師有感情講故事。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3:教師提問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師幼互相交流

1:說說離開大家的危害。

2:如果和大人走丟該怎麼辦?

3:父母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會怎樣?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從事了十三年的小學教育,現來到幼兒園工作,在組織幼兒活動中,經驗不足,感覺這節課不是那麼滿意。

這節課的設計還是不錯,通過教學,幼兒不但知道離開大家的危害,還學會了怎樣保護自己。在活動中幼兒也能積極配合,不管是聽故事,還是交流,他們都能很快進入角色。

整個活動中,教師激情高,語言也很兒童化,但老師在有些過程中不夠耐心,引導經驗不足,活動中出現的現象不能及時合理處理。如果現在來上這節課,我會讓幼兒盡情地說,還要鼓勵他們說,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他們。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從小參加勞動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確實勞動不止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現在的孩子對成人的依賴性日趨漸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則越來越差,缺乏勞動的概念,更缺乏對勞動的體驗。於是我設計、組織了“給椅子洗洗澡”的.社會活動,本活動來源於《幼兒園課程指導》中班(上),我以“爲椅子洗澡的情節”貫穿於整個活動, 本活動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於樂,在玩中培養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在做中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快樂的思想,讓幼兒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表達勞動的過程,感受勞動的快樂。

2、鼓勵幼兒學習勞動方法,即使用清潔工具有順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重點:

教育幼兒要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點:

學習使用清潔工具洗椅子,感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椅子每人1張;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數量和幼兒人數相同)、音樂、“椅子”錄音。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椅子哭了

●錄音:“嗚嗚……”師:是誰在哭呢?

●椅子:“嗚嗚……”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們身上都很乾淨,你們看,我的身上很髒,我身上爲什麼會這麼髒呢?

●你們能幫我洗個澡嗎?

二、我來給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師:你們願意幫助小椅子洗澡嗎?那我們用什麼來給小椅子洗澡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們請它們來幫忙。怎麼樣才能把小椅子擦乾淨?(每個地方都要擦到)

●幼兒嘗試用抹布開始擦洗椅子,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快樂。

2、交流

你是怎麼洗椅子的?鼓勵個別幼兒來示範並用語言表達洗椅子的過程。

3、總結

●胡老師還把擦椅子的步驟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擦椅子,這樣我們會把小椅子擦得更乾淨。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擰一擰;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腳,擦一擦;椅子檔,擦一擦,小椅子,開心啦!)

●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還應該怎麼更好地愛護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謝謝你們把我洗得這麼幹淨,以後你們要好好的愛護我噢!

●我們去看看小椅子幹了沒有,我們帶小椅子一起回活動室吧!

創設情景,幫助產生想幫助小椅子的慾望。

開拓幼兒的思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用什麼材料與方法去進行清潔小椅子。

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勞動的快樂,並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合兒歌,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驟。

通過討論培養幼兒愛護小椅子,輕拿輕放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前評析

在生活中我們一見到殘疾人就覺得心裏怪怪的,在路上看到了不是同情一下就是遠遠的躲開了,其實,我想他們要的不是你的幫助你的同情,他們更需要的是你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待他們。他們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一視同仁。你能做的工作,他也可以做到;你能擁有的生活,他也可以擁有;你能享受的幸福,他也可以享受,他是有資格享受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心理的芥蒂,和他們平常的聊天平常的交往,沒有鄙視,沒有特殊。我們不能高高在上的自己的幫助,幫助他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因此,我們要學會偷偷的、不動聲色的幫助他們。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的'。

二、活動目標

1、 知道殘疾人是跟我們一樣普通人,我們應該跟殘疾人多接觸、多幫助他們、多尊重他們 更增強對他們的愛。

2. 瞭解體驗殘疾人的生活,學習他們的克服困難、堅強勇敢、熱愛生活的。

三、活動準備

殘疾人生活圖片12張、殘疾人生活影像片斷、眼罩、耳罩、鈴鼓。

四、活動過程

(一)看殘疾人生活圖片。

看完圖片後, 教師: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我們叫他們稱殘疾人。

教師、幼兒相互交流。

● 這些殘疾人怎樣生活? 怎樣與人交流?

● 每位小朋友都要說己的想法。

教師:這些殘疾人也是跟我們一樣的。殘疾小朋友也是想上幼兒園、玩遊戲。我們應該跟他們多接觸、多交流,關心、幫助人們,與他們成爲好朋友。

(二)教師介紹我們延邊地區一位很優秀的殘疾學生—金蓮花

※ 金蓮花是我們延邊地區失去雙手的一名優秀學生。9年,她以579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

● 觀看金蓮花姐姐的生活影像片段。

(1)金蓮花姐姐用寬膠皮將筆纏在手臂上,認真練寫字的場面。

(2)金蓮花姐姐用殘缺的手彈電子琴、操作計算機、文的場面。

(3)金蓮花姐姐克服困難跟同學們堅持軍訓的場面。

(4)運動會時金蓮花姐姐幫參賽選手做後勤工作,並在前面帶領同學做啦啦對的場面。

● 觀看影像片段之後,讓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金蓮花姐姐是延吉市二中失去雙手的一位殘疾學生。她是一位認真學習,不怕困難,助人爲樂的很優秀的姐姐。我們應該學習金蓮花姐姐不怕失敗的頑強毅力,學習她的像正常人一樣對待每一項事情的健康的。

(三)體驗殘疾人面臨的種種困難。

(1)體驗盲人:全體幼兒蒙上眼睛聽鈴聲找到老師,並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體驗聾啞人: 如果我們不會說話會遇到什麼困難呢?

(3)體驗肢體殘疾人:失去雙腿或雙手的殘疾人,又會是怎麼樣呢?

● 體驗後互相討論幫助殘疾人的方法。

幼兒1:我要跟殘疾小朋友在沙灘上玩遊戲。

幼兒2:我幫盲人阿姨過馬路。

幼兒3:我攙扶肢殘人乘坐公共汽車。

幼兒4: 不讓我哥欺負他們,跟哥哥一起幫助他們、尊重他們。

幼兒5:我要學啞語,跟聾啞人說話。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小朋友,想了這麼多的辦法跟殘疾人交流,有了你們的尊重,有了你們的關愛,他們不會感到孤獨。 小朋友們記住,殘疾人和我們是朋友。

(四)一起聽聽大家喜歡的歌曲“愛的奉獻”。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序 動畫片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藝術表現形式,它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孩子們從動畫片中學知識,學做人的道理。我們這些成年人也是在不同種類的動畫片中成長起來的。

把動畫片中孩子們熟悉的動畫人物與音樂聯繫起來,這是我們正在大膽嘗試的內容,通過動畫片孩子們對音樂的認知和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活動名稱:白雪公主

年齡班:中 班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會議“白雪公主”動畫片中的主要人物,瞭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外形特徵;

2、聽辯小三、大二、減三和絃,並與“白雪公主”中的人物相聯繫,感受各種和絃的特點;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準備:

1、“白雪公主”的錄像帶; 2、彩虹紙、剪刀、膠棒、亮紙、黑色塑料袋、棉花等

教育過程:

一、啓發提問

1、與幼兒一起回憶“白雪公主”中都有哪些人物?

幼兒1:老師,我知道有“白雪公主和王子”。

幼兒2:有王后。

幼兒3:有七個小矮人。

2、老師:那王后是個什麼樣的人?她穿什麼樣的衣服?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這些人物在片中的外形和衣着有什麼特點?請幼兒用詞語來形容一下這些人物

幼兒1:王后有點像女巫。

幼兒2:是個邪惡的人。

老師: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她邪惡了?

幼兒2:女巫給白雪公主毒蘋果的時候,她的眼睛。

幼兒3:王后總穿黑色的衣服。 老師:那皇后爲什麼總穿黑色的衣服呢?

幼兒4:因爲黑色讓人覺得心裏不舒服。

幼兒5:黑色的衣服,在王后黑天做壞事的時候不容易被人發現。

3、老師:白雪公主是什麼樣的人?

幼兒1:讓人覺得很美

幼兒2:善良

幼兒3:我覺得白雪公主像雪花一樣。

4:老師:七個小矮人長的什麼樣呀?他們是一羣什麼樣的人?

幼兒1:帶着小帽子。

幼兒2:每種帽子的顏色還不一樣。

幼兒3:六個小矮人有鬍子,一個年輕的沒有鬍子。

幼兒4:我覺得他們有點愛開玩笑。

二、聽音辯人物

1、老師:今天,老師把“白雪公主”中的人物請到了班裏,在他們出來之前,都會有一段音樂,咱們小朋友猜一猜這是哪個人物來了。

2、請配班老師彈奏大三和絃。(注:三種和絃在同一音區,出現的方式、節奏相同)

幼兒1:七個小矮人。

幼兒2:不是,像王子和公主。

幼兒3:好像就是白雪公主。(幼兒出現爭議,相互在下面議論)

老師:“彆着急,再聽一聽下面這段音樂,你們認爲是誰?”

3、演奏小三和絃

幼兒1:這是七個小矮人。 老師:爲什麼?

幼兒1:因爲這段音樂比剛纔的聽起來細、尖。

老師:爲什麼聽起來細、尖的就是七個小矮人呢?

幼兒2:因爲小矮人小,細、尖的音樂讓人覺得年輕。

幼兒3:小矮人很淘氣,這段音樂聽起來讓人覺得高興。

4、老師:請幼兒比較大三和絃和小三和絃。

幼兒1:第一段音樂像白雪公主,因爲聽起來很美。

幼兒2:讓人覺得心裏舒服。

老師:請出白雪公主,(在大三和絃的伴奏下)“白雪公主”肯定幼兒的說法。請出“七個小矮人”(在小三和絃的伴奏下),肯定幼兒的`說法。

5、彈奏減三和絃 (幼兒有的捂耳朵,有的打了個哆嗦,有的哎呀呀的叫)

老師:這是誰來了?

幼兒:是女巫。

幼兒1:好可怕呀!

幼兒2:可真難聽。

老師:出示女巫(在減三和絃下)

6、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三種和絃的音質特點,請幼兒多聽。

三、動手操作:

1、引發幼兒要表演“白雪公主”的通話劇的興趣 (老師:三位主要人物都到氣了,你們想不想也演一次白雪公主的故事呀?)

2、幼兒分成小組進行主要人物的道具製作。

活動評價:

教師能從幼兒的特點和興趣出發,把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人物與音樂、美工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在回憶故事情節時,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詞彙的運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豐富。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積極的思考,努力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活動表現出的興趣很大。通過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使幼兒分別明白了大三、小三、減三和絃音質特點,以及不同的音樂能刻畫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來這樣比較抽象的概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核心導讀:

【活動目標】

1、感受主人公胖胖對角色扮演活動的認真與投入。

2、知道無論是主角、配角,認真努力地表現都值得肯定。

【活動準備】

故事PPT,角色頭飾:白雪公主、王子、王后、小矮人,一塊地

【活動目標】

1、感受主人公胖胖對角色扮演活動的認真與投入。

2、知道無論是主角、配角,認真努力地表現都值得肯定。

【活動準備】

故事PPT,角色頭飾:白雪公主、王子、王后、小矮人,一塊地墊,一籃蘋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裏有誰?

2、師:你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嗎?

3、師:如果讓你表演故事,你想演哪個角色?爲什麼?

4、師:在故事中,主要的人物叫主角,次要的人物叫配角,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誰是主角?

5、師:有一個幼兒園,今天晚上要演《白雪公主》的.故事,有個小朋友叫胖胖,你們猜他演了什麼角色?

6、師:他到底演了什麼角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

二、傾聽、理解故事,感受主人公胖胖對角色的認真與投入。

1、教師講述故事《胖石頭》,講到“當然演了!你們沒有看見嗎?”時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2、師:你們知道,胖胖演的是誰嗎?

3、師:胖胖到底演的是誰?我們繼續往下聽。

4、故事講完後提問:

胖胖演了一個什麼角色?

爲什麼其他小朋友都不願意演?

你覺得胖胖演得好不好?爲什麼?

5、教師總結:大家都不願意演的角色,胖胖卻願意,而且演得非常好,告訴我們,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只要我們認真去做,都會值得別人的肯定。

6、師:如果讓你來演,你能演好大石頭嗎?

7、師:讓我們一起扮大石頭試一試。大石頭從故事的什麼地方開始扮演呢?(故事一開始,就要扮演好大石頭不能動了)

8、師:故事結束了,請你談談你扮演大石頭的感受。

9、教師小結:胖胖能夠認真、堅持做好一件事,是一種很好的品質,我們要向胖胖學習。

三、聯繫幼兒生活。

1、師:小朋友在平時活動或遊戲中,哪些地方也可以向胖胖學習?

2、師:在遊戲中,有的角色沒有人扮演,只要你能認真做好,也會得到別人的表揚與肯定。我要表揚我們這些小朋友。別人在回答問題的時都能認真地聽。回答問題的孩子是主角,其他小朋友就是配角,能認真聽,也是值得我們表揚的。

四、扮演角色,體驗角色的認真與投入。

1、師:我請幾個小朋友也來演一演這個故事,誰願意來表演呢?

2、請五個孩子上來,請他們自己商量自己要演什麼角色。

師:給你們10秒,商量一下你要演什麼角色?

3、師:老師給大石頭準備了一塊墊子,大石頭可以怎麼扮演呢?

4、師:當我們在看錶演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看?(保持安靜,不能講話。)

5、教師講述故事的大概內容,演員按照老師說的順序出場。

6、師:你們覺得大石頭演得怎麼樣?

7、師:我們爲他們精彩的演出鼓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明白拾到東西就應還給失主,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情緒,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這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難過的情緒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情緒。

提問: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樣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樣做的(他說了什麼)

羣衆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忙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狀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麼心裏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樣做的心裏怎樣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忙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忙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樣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麼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那怎樣辦呢我們一齊幫忙他們(請問,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樣辦

(2)幼兒幫忙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樣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樣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纔我們幫忙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必須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貌,笑一笑)

(5)提問: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樣辦呢

(三)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故事內容

2.進一步瞭解大豆的廣泛用途,產生探索豆類植物的好奇。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故事、各種生活中的豆製品、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麼?(出示蛋糕)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特殊的生日patt,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是誰過生日?

師:(出示圖片:老豆爺爺)今天是老豆爺爺的生日,豆子寶寶們想給爺爺個驚喜,想把爺爺所有的子孫都叫來,可是豆寶寶們不知道家族中還有誰?於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小朋友。

師:小朋友猜一猜,除了豆寶寶外還會有哪些是老豆爺爺的子孫?(討論)

二、初步欣賞故事,結合圖片欣賞故事。

師:有一個有心的豆寶寶也在努力的尋找,它在網上找了很多老豆爺爺的子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爲什麼小豆不讓他們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

三、帶着問題再次欣賞故事。

師:爲什麼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爲老豆爺爺過生日呢?

師小結:原來啊肥皂、油漆、輪子、帽子都是用大都做成的,都是豆爺爺的子孫,所以來給老爺爺過生日。

四、故事表演,活躍氣氛。

1、理解故事,帶領幼兒討論:小豆長大了能做什麼?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大豆做成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小豆呢?我們來邊聽故事邊表演吧。

3、 教師小結:大豆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而大豆做成的食物品種更是繁多,比如:豆腐、豆皮、豆腐腦、臭豆腐、豆芽菜等,他們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豆類食品,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更高!更壯!更漂亮!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區域中觀察、比較已投放的各種豆類,如:綠豆、扁豆、豌豆、蠶豆等,瞭解其用途。

2、收集有關大豆用途的信息。

小結及反思:幼兒對農貿市場很陌生,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買菜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買菜,因此,我設計了《農貿市場真熱鬧》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更多蔬菜的種類,營養與價格,同時讓幼兒自己去買菜,自己問叔叔阿姨菜的價格等等。幼兒非常感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愉快的社會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本次活動很滿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2.嘗試用各種方式學習互助與合作的技能,體驗團結互助的成功和喜悅。

3.初步萌發集體主義情感,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

1.《螞蟻搬豆》故事的桌面教具(小螞蟻、大樹、黑洞、黃豆)。

2.重紙箱五個,各種豆子混在一起的操作盤每組兩份。

3. 生活中人們團結合作做事畫面的PPT。

4.雙簧表演視頻。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看啞劇表演,理解故事內容、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教師逐一出示桌面教具,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什麼?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表演。

2.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的前半部分。

(1)你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前半部分。

(3)小螞蟻該怎麼辦呢?請幼兒幫忙想辦法。

3.教師操作桌面教具,演示故事的後半部分。

(1) 小螞蟻用了什麼好辦法呢?

(2)教師用歌唱的形式演唱故事的後半部分。

4.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1)故事中的小螞蟻爲什麼一開始搬不動,後來又搬起來了呢?

(2)你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嗎?爲什麼?幫助幼兒提升故事含義,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鼓勵幼兒也要象小螞蟻一樣學會團結,學會合作。

二、設置情景,進一步理解團結、合作的意義。

1.情景表演,感受團結合作能解決困難。

(1)我要把這個箱子搬到那邊去搬不動,怎麼辦呢?

(2)鼓勵幼兒動腦筋發表意見。

(3)所有小朋友一起幫忙搬箱子,終於很快就把所有的箱子全搬好了。

(4)小結:我搬不動箱子時,熱心的小朋友們幫助了我,我真高興,謝謝幫助我的小朋友。(“謝謝。”“不用謝”)你們幫助了我心理感覺怎樣?(很開心)對,團結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們遇到困難時也要團結起來,互相幫助。

2.開展比賽,體會人多、合作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老師不小心把赤豆、花生、黃豆和綠豆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忙幫我撿出其中的黃豆

(2)交代任務要求:

五個人一張桌子。每張桌上有相同的兩份任務。一份任務由一人單獨完成,另一份任務由四人合作完成。

(3)相同時間裏,那一份任務完成得快?爲什麼?

(4)小結:相同的任務,人多了,大家合作了就完成得快。

(三)遷移經驗

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麼事情也需要很多人來幫助,才能將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呢?

活動延伸:看雙簧表演

合作的好處真是太多了,如果表演中加上了默契的合作會有怎樣的效果呢?一起來看一看:雙簧表演。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 (他說了什麼?)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麼? 心裏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麼做的? 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麼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 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廚師的工作特點和職業裝扮。

2、嘗試畫出廚師的工作特徵。

活動準備:

教學資源、《你好、廚師》、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運用教學電子資源中的相關照片,引導幼兒展開談論,加強對廚師這個職業的瞭解。

1、你們知道廚師是幹什麼的?

2、他們會在哪裏工作?

3、你身邊有從事廚師這個職業的人嗎?

4、廚師的工作服是什麼樣的?

5、爲什麼頭上要戴帽子呢?

6、他們的工作內容包括哪些?

7、你覺得什麼樣的廚師是一個好廚師呢?

8、你感覺他們的工作有什麼比較難的地方?

二、請幼兒畫一個廚師的'形象,可以想象這爲廚師正在做什麼菜?糕點等。

三、將幼兒完成分享的作品進行分享,看一看畫面上的這些廚師都在忙着做什麼?教師再分享幼兒的作品時,可以進行簡單的遐想遊戲。

1、朵朵畫的廚師正在做西紅柿湯,哪位客人想要點那道菜?

2、點點畫的廚師在做包子,誰想要吃包子?請問這個什麼掐兒的包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並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瞭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瞭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並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佈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麼本領嗎?他們去採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麼用具?”引導幼兒瞭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幹什麼?”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幹什麼?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麼想問些什麼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採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願意採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採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麼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採訪的人。”

7.“採訪完後,我們開個‘新聞發佈會’把採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爲了工作和聯繫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採訪用具去採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採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採訪時,“工作人員”佈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後,集中幼兒開“新聞發佈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並宣佈“新聞發佈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採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採訪工作的支持,並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遊戲,遊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並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遊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爲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製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採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並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中班社會活動:《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特殊的電話號碼(119、110、120)感興趣,在活動中感知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樂意學習撥打特殊電話並正確描述情境,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海報背景圖三幅,正面分別寫着110、119、120,背面貼有雙面膠的卡片若干,活動記錄表張。

2、自制課件,不同的電話機、手機。

活動過程:

一、感知辨別

1、引出特殊的電話號碼

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不同的電話機和手機。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時發現,家裏的電話號碼有8位數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有11位數字。黃老師還知道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只有3位數字,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使用的,你們知道是哪三個號碼嗎?(110、119、120)

小結:我們班有小朋友知道這三個電話號碼。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個數字,這樣記起來容易,撥起來也快。

2、配對遊戲

課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場景圖與三個電話號碼,請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

師:這裏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師:發生這樣的危險和緊急情況該撥打什麼電話?房子着火了該打哪個電話?

幼119。(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操作課件,將號碼119與着火的房子相配。)

師.原來,發生了火災要打火警電話119。那有人生病了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120。(根據幼兒回答操作課件,110與病人的圖片配對失敗,120配對成功!課件中響起歡呼聲、)

師.這次對了。原來有人突然生病或受傷了要撥打急救電話120。那馬路上有人打架要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配對成功。)

師:對l如果有人打架,周圍的人可以打報警電話110。

拉拉(幼兒喜歡的卡通形象、天線寶寶拉拉j.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知道爲什麼說這三個電話是特殊的電話號碼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幼.因爲這三個號碼是三個數字的。/因爲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時用的。/因爲這三個號碼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師:哦,我也有一個理由,這三個電話號碼在我們國家的每個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時我們不能隨意撥打這三個電話。拉拉,我們說得對嗎?

拉拉小朋友和黃老師都說對了,告訴你們,之所以說這三個電話特殊,還因爲它們都是免費的。好了,現在我們起跟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做個“誰不見了”的遊戲吧(教師播放課件,先同時呈現三個號碼.點擊讓其中一個突然消失,請幼兒說出消失的是哪個號碼,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熟悉並記住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

拉拉、黃老師,你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這麼快就記住了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那麼你們會用這三個電話號碼嗎?

二、模擬實踐

1、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師:拉拉問我們會用這三個號碼嗎?你們會嗎?讓我們試試吧

師:(播放課件,幼兒園大門口的真實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門房間着火了。看,這裏發生了什麼事?誰願意來打電話?

師:記得要像上次火災逃生演習一樣快,要不小火很快就會變成大火。(播放課件,出現電話的圖像,請一個幼兒用真實的電話機邊說邊拔119。幼兒撥完後,課件裏的電話鈴響起,消防員出現在畫面中。)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並瞭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着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瞭解小貓丟了東西着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後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麼?心裏怎麼樣?(着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麼做的? (他說了什麼?)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着見小貓這麼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麼? 心裏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裏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麼做的? 心裏怎麼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麼事,小動物們爲什麼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裏怎麼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麼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裏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裏怎樣? 那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纔你們在哪裏玩的?) 我們到走廊裏、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麼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怎麼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麼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纔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裏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纔你撿到了什麼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麼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爲什麼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着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三) 結束:

中班社會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充滿了愛的故事,字裏行間瀰漫着濃濃的親情。作者以他獨特的思維和想像力,讓兩隻兔子相互表達着自己的愛,不管小兔子是怎樣靈感疊出地表達,而大兔子總是輕而易舉地超過它,因爲,它對小兔子的愛超過一切。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故事是由小兔子開始的——猜猜我有多愛你。如果我們的孩子也能象小兔子這樣,那有多好!

本次活動,我們試圖沿着營造——體味——抒發——回報的脈絡,將幼兒與父母之間原本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讓每一個孩子既能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成長,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愛他人(首先是父母),讓孩子因愛而感動,爲愛而行動!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作品中小兔子與大兔子之間愛的情感及愛的表達方式。

2、培養幼兒愛家人,愛老師,愛同伴的情感。

3、鼓勵幼兒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動作表達對周圍人的愛。(包括父母、老師、夥伴)

活動準備:

1、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PPT。

2、幼兒自帶一個小禮物。

3、彩色愛心卡片,黑色記號筆。

4、大海、樹、山、月亮、星星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表達愛的慾望

小朋友,能說說你們愛誰嗎?有多愛?誰愛誰多一點呢?

(引導幼兒用很、非常、最等形容詞來表達自己愛的程度)

師小結,導入故事:說了這麼多,我們都想把有多愛說清楚,能不能說的更清楚呢?有一隻小兔子和一隻大兔子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一起來欣賞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

二、欣賞作品,感受愛的氛圍

⒈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⒉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

(1)小兔子要上牀睡覺了,它緊緊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問了什麼?(要大兔子猜什麼)

(2)小兔子和大兔子是怎樣互相表達愛的?

誰來說說小兔子有多愛大兔子?大兔子呢?幼兒可邊做動作邊回答。

教師總結:小兔子希望自己比大兔手臂長,比大兔子跳得高,跳得遠。它們都在竭盡全力地愛着對方。

三、拓展思維,遷移作品

1、師提問:在生活中有沒有像大兔子一樣愛你們的人呀?他們是怎麼愛你的?

2、說一說,我對爸爸媽媽的愛。

當我們愛爸爸媽媽的時候,可以大聲說出來,還可以用擁抱、親吻、贈送禮物、送鮮花……

3、說一說對老師、同伴的愛。

教師出示大海、大山、大樹、星星、月亮等圖片,先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到臺前來選擇其中一張圖片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表達對老師的愛。再請部分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同伴到臺前來互相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對對方的愛。

4、同伴之間相互贈送自己的小禮物。

5、操作活動:愛心卡

小朋友們將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愛分別畫在兩種顏色的愛心卡片上進行展示,體現孩子與父母之間相互的愛。

附故事:

小兔子該上牀睡覺了,可是他緊緊地抓住大兔子的長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聽他說 “猜猜我有多愛你”他說大兔子說:“喔,這我可猜不出來”“這麼多”小兔子說,他把手臂張開,開得不能再開大兔子的手臂要長得多,“我愛你有這麼多”他說嗯,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小兔子說“我的手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大兔子說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麼長的手臂就好了 小兔子又有了一個好主意,他倒立起來,把腳撐在樹幹上“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頭”他說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來,甩過自己的頭頂,“我愛你一直到你的腳趾頭”“我跳得多高就有多愛你!”小兔子笑着跳上跳下“我跳得多高就有多愛你”大兔子也笑着跳起來,他跳得這麼高,耳朵都碰到樹枝了這真是跳得太棒了,小兔子想,我要是能跳得這麼高就好了 “我愛你,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麼遠”小兔子喊起來“我愛你,遠到跨過小河,再翻過山丘”大兔子說這可真遠,小兔子想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東西了他望着灌木叢那邊的夜空,沒有什麼比黑沉沉的天空更遠了“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裏”說完,小兔子閉上了眼睛“哦,這真是很遠”大兔子說,“非常非常的遠”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葉子鋪成的牀上,他低下頭來,親了親小兔子,對他說晚安然後他躺在小兔子的身邊,微笑着輕聲地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裏,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