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彙編15篇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彙編15篇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能與同伴交換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互相玩玩具,發現可以用交換、輪流、合作的方法玩到更多的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周圍的同伴一起玩的。學習初步的社交方法。

3、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初步懂得互相謙讓、愛護玩具。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個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自帶玩具,教師:小朋友都帶來了好玩的玩具,每一樣玩具都很好玩,現在請你們帶着自己的玩具去玩。[點評:讓幼兒在自由愉快的玩耍中主動地嘗試與同伴交往。]

2、組織幼兒討論。教師提問:你帶了幾樣玩具?剛纔玩玩具時,你玩了幾樣?哪些小朋友玩了許多玩具?怎麼玩的?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同伴一起玩的,教師引導幼兒從中發現、

總結出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並表揚互相謙讓的幼兒。[點評:讓幼兒從自己的實踐中找出方法並與全班小朋友交流,給幼兒互相學習的機會。教師適當總結,幫助幼兒學會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

3、請幾組幼兒上來演示一下剛纔玩玩具的情況,讓幼兒互相學習如何一起玩玩具。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愛護玩具。玩“玩具寶寶我們愛護你”的遊戲,讓幼兒對着玩具寶寶說,增加活動的遊戲性。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活動,嘗試與別人交換、輪流、合作玩玩具,教師巡迴指導。要求:

(1)鼓勵幼兒主動與別人交換玩具,能夠互相合作、謙讓。

(2)在玩耍中注意指導幼兒愛護玩具。

[點評: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通過實踐,主動交往能力得到了培養。]

日常教育

活動滲透:

在幼兒看圖書時,區角活動時,喝水、分點心引導幼兒輪流、合作、互相謙作,使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

家園同步:

家長提供機會,讓幼兒嘗試、輪流、合作和互相謙讓,不要處處以孩子爲中心。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說教的傳統教法,採取讓幼兒從玩耍中自己找方法,總結經驗,調動了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l.能主動嘗試、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

2.喜歡與同伴合作遊戲,願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3.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輪胎若干,音樂磁帶(向前衝),錄音機,寬敞、平坦的塑膠場地。

2..經驗準備:認識輪胎,部分幼兒有初步操作輪胎的經驗。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在音樂伴奏下,幼兒同教師做熱身操。

分析:首先是熱身環節。以音樂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全身得到充分的活動,爲後面的話動做好準備。隨後教師引出輪胎,帶領幼兒在輪胎上走一走、跳一跳、爬一爬,初步引起幼兒對輪胎的興趣。

2.初步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

教師將輪胎擺成不規則圖形,引導幼兒在輪胎上自由玩耍。

師:孩子們,有那麼多好玩的輪胎,咱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輪胎有很多玩法,你們想不想和它做遊戲?比比誰的玩法最多。

幼兒分散玩輪胎,教師觀察指導。

分析:幼兒初步探索輪胎的多種玩法。孩子們分散玩輪胎,自由探索,各自創新,這一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探索出輪胎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創造力。這時教師要做好觀察者、指導者。

在這個環節中,我觀察到幼兒只專注自己的玩法,缺少與同伴的交流、共享,因此我隨機加入了一個自由交流玩法的環節。請幼兒坐到輪胎上,自己來當小老師,在休息的同時又達到了互相學習的目的。

3.嘗試不同玩法

教師引導幼兒:可以試一試自己沒有玩過的方法,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輪胎。

分析: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嘗試自己沒有玩過的方法.並探索與他人合作的玩法,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自由遊戲

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同幼兒一起以不同方式擺放輪胎,引導幼兒在輪胎上嘗試不同的玩法。幼兒在遊戲中自然結束。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3

託班語言案例:大家一起玩

背景、緣起:

現今社會,獨生子女的數量越來越多,隨着環境和家庭教育的變化,孩子得到了長輩們的百般疼愛,他們的無理要求總會得到家長的認可,導致現在的孩子養成了自私、孤僻、霸道、不合羣等種種不良行爲。在家裏,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形成了他們比較任性的脾氣。一旦他們要和同伴們一起生活時,就不容易和同伴進行相處。這樣的狀況如果一直延續下去,就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社交能力和所從事的事業。就拿本班幼兒來說吧,有幾個孩子就非常內向,整天一個人坐着,當然就沒有朋友了;有的孩子比較霸道,經常動不動就打小朋友,也沒有孩子跟他一起玩。沒有了朋友,就會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光彩。下面我就描述一下關於一個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時所發生的情況。

案例描述:

一次上午玩區角活動的時候,孩子們都分散在各個區域中活動,突然,建築角傳來了樂樂的尖叫聲,我以爲發生了什麼事,就連忙跑過去看個究竟,原來她和佳佳正在槍一塊積木,這時佳佳大聲地說:“這是我的,她槍我的積木。”我看了看旁邊,找了一塊相同的積木給樂樂,勸解了兩個人的爭吵。不一會兒,在拼搭區中又傳來了樂樂的尖叫聲,我一看,她和棟棟兩人在爭搶一個空盒子,當她發現棟棟不肯放手時,竟然揮手打人了,而此時我看見地上有好幾個相同的空盒子,我一看這情況,忙跑上去制止了她的行爲。

分析:

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生活的空間就是自己的家庭,而在家裏由於獨生子女的原因,他們要什麼就有什麼,成了皇帝與公主,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而形成了他們比較任性的脾氣。一旦他們要和同伴們一起生活時,就不太容易和同伴進行交流和相處,樂樂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得知:孩子是由奶奶照顧的,因此比較寵愛,養成了孩子任性的壞脾氣,而且由於老年人不太會陪着孩子玩,所以經常讓孩子看電視,以減少孩子的吵鬧。因此樂樂到了幼兒園後,她看到幼兒園有這麼多家裏沒有的玩具,很高興,這個也想玩,那個也想玩,但卻不知道怎麼玩。一旦發現同伴有好的玩法,她就認爲這是好的玩具,就去槍同伴手中的玩具,哪怕是自己的手中已有了一個和同伴相同的玩具。另外,她還不懂得怎樣跟小朋友交流,因爲在家裏任性慣了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爲中心的霸權,缺乏了用語言來表達她的想法。以上案例中的小主人公,就是不懂得表達,不會用:“times;times;我跟你一起玩,好嗎?”而是直接用槍的,這中間很容易就會引起她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因爲她缺乏和小朋友之間用語言來溝通。針對以上這一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在遊戲活動時,多關注樂樂的行動,讓她拿和同伴相同的玩具,引導她看同伴怎麼玩,自己也學着怎麼玩,同時讓她多與同伴說說話,多溝通、多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懂得如何與同伴溝通與交流的方法。

2、在自由活動時,多帶樂樂一起玩,讓她體驗不同遊戲的樂趣,同時也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情趣。

此外,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教師的辛勤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也要注意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教育,爲孩子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儘量多抽點時間陪孩子玩,教孩子一些玩遊戲的方法,讓孩子感受相互遊戲的樂趣。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讓幼兒知道玩具要大家一起玩。

2、願意參與集體活動,能跟着老師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請大班幼兒作情景表演

經驗準備:幼兒常玩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組織活動。

(出示各種常見的積木)這是什麼?寶寶要怎麼玩積木?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大哥哥和大姐姐,他們也在玩積木,我們寶寶仔細看,哥哥姐姐是怎麼玩積木的?

環節分析:我出示寶寶平時熟悉和愛玩的積木,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問:“這是什麼?寶寶怎麼玩積木?這種直接導入式提問,符合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爲下一環節作準備。

二、寶寶觀看情景表演。

1、表演至哥哥搶姐姐的積木,姐姐哭了。

提問:

(1)哥哥和姐姐在幹什麼?姐姐爲什麼哭?

(2)寶寶說說看,積木要怎麼玩?

環節分析:讓寶寶在觀看了情景表演後,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是幼兒前期活動的再現,以便幼兒結合自身的'活動經驗,說說:姐姐爲什麼哭?再請寶寶說說該怎麼玩積木?哥哥這樣做對嗎?

2、表演後半段:哥哥和姐姐一起玩積木。

提問:

(1)哥哥對姐姐說了什麼話?

(2)他們倆現在是怎麼玩積木的?

(3)哥哥和姐姐玩積木真好,我們給他們拍拍手,和哥哥姐姐打招呼說:“再見”。

環節分析:讓寶寶再看一遍哥哥和姐姐現在又是怎麼玩積木的?把問題先拋給寶寶,讓寶寶們帶着問題觀看,哥哥對姐姐說了什麼話?他們現在是怎麼玩積木的?這種讓大班幼兒情境的方式,既形象又逼真,符合託班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情景表演將寶寶直接引入到幼兒現實的活動中去,感受大家一起玩的開心。

三、教師簡單小結,用兒歌的方式讓寶寶知道大家一起玩。

環節分析:讓寶寶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進行交流。我們寶寶應該怎麼完積木?用兒歌的方式結束活動,與哥哥姐姐說再見,使整個活動比較流暢地結束。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讓幼兒知道玩具要大家一起玩。

2、願意參與集體活動,能跟着老師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請幼兒作情景表演

經驗準備:幼兒常玩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組織活動。

(出示各種常見的積木)這是什麼?寶寶要怎麼玩積木?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大哥哥和大姐姐,他們也在玩積木,我們寶寶仔細看,哥哥姐姐是怎麼玩積木的?

環節分析:我出示寶寶平時熟悉和愛玩的積木,引起幼兒的興趣。提問:“這是什麼?寶寶怎麼玩積木?這種直接導入式提問,符合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爲下一環節作準備。

二、寶寶觀看情景表演。

1、表演至哥哥搶姐姐的積木,姐姐哭了。

提問:

(1)哥哥和姐姐在幹什麼?姐姐爲什麼哭?

(2)寶寶說說看,積木要怎麼玩?

環節分析:讓寶寶在觀看了情景表演後,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是幼兒前期活動的再現,以便幼兒結合自身的活動經驗,說說:姐姐爲什麼哭?再請寶寶說說該怎麼玩積木?哥哥這樣做對嗎?

2、表演後半段:哥哥和姐姐一起玩積木。

提問:

(1)哥哥對姐姐說了什麼話?

(2)他們倆現在是怎麼玩積木的?

(3)哥哥和姐姐玩積木真好,我們給他們拍拍手,和哥哥姐姐打招呼說:“再見”。

環節分析:讓寶寶再看一遍哥哥和姐姐現在又是怎麼玩積木的?把問題先拋給寶寶,讓寶寶們帶着問題觀看,哥哥對姐姐說了什麼話?他們現在是怎麼玩積木的?這種讓幼兒情境的方式,既形象又逼真,符合託班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情景表演將寶寶直接引入到幼兒現實的活動中去,感受大家一起玩的開心。

三、教師簡單小結,用兒歌的方式讓寶寶知道大家一起玩。

環節分析:讓寶寶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進行交流。我們寶寶應該怎麼完積木?用兒歌的方式結束活動,與哥哥姐姐說再見,使整個活動比較流暢地結束。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願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圖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玩具,導入活動。

1、讓幼兒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獨佔、不爭奪。

2、引導幼兒討論,大家一起玩玩具帶來的愉快。

二、鼓勵幼兒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啓發幼兒想辦法:一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可以怎樣玩?

(1)輪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後玩

(2)交換玩

(3)進一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快樂的情緒體驗。

2、教師: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你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說說,畫面上的小朋友是怎麼樣玩玩具的?

2、爭搶玩具的孩子畫面上的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你喜歡誰?爲什麼?

四、幼兒玩玩具鼓勵幼兒積極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一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反思:

在家長配合上,孩子對幼兒園活動的情緒、態度,與家長有密切關係,我們平日裏積極地與家長溝通,請家長配合、鼓勵孩子帶玩具來園,與同伴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使孩子們在遊戲中感知與同伴共享玩具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節奏與旋律,嘗試將歌詞中的第一人稱的"我"與第二人稱的"你"進行互換。

2、能積極參與創編歌詞,大膽地演唱及表演創編的歌曲。

3、通過演唱歌曲,體驗表達愛的情感。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熟悉《愛我你就抱抱我》的音樂,能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2、《愛我你就抱抱我》音樂節選。

活動過程:

1、小遊戲:你問我答(大約3分鐘)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我嗎?(認識)我是誰呀?(趙老師)可是趙老師還不認識你們呢。現在你們來向趙老師介紹一下你們自己,好嗎?怎麼介紹呢?當趙老師站到你的面前問你"我是趙老師,你是誰"的時候,你就站起來回答:我是誰。好嗎?(與幼兒遊戲)剛纔小朋友的表現真不錯。老師給你們掌聲

2、傾聽音樂,理解歌曲的內容。

今天趙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們認真聽,想想歌曲是誰唱的,是唱給誰聽的。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仔細傾聽音樂。回答問題。

歌曲是誰演唱的?(小朋友)唱給誰聽的呢?(唱給爸爸媽媽聽的)他唱了些什麼?

(2)熟悉音樂,鼓勵幼兒根據歌詞作出相應的動作並大膽表演。

這是一首小朋友唱給爸爸媽媽聽的歌,希望爸爸媽媽能多多的愛我們。我們也一起來嘗一嘗吧。(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3、師幼互動,初步嘗試將第一人稱"我"和第二人稱"你"互換。

(1)老師示範將"我"與"你"互換。

小朋友們剛纔唱的真好聽。這首歌是你們唱給爸爸媽媽聽的,想要爸爸媽媽多多的愛你們。實不但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趙老師也很愛你們。你們想不想聽聽趙老師是怎樣對你們的?(請一位幼兒上來,教師對着幼兒唱:愛你我就陪陪你,愛你我就親親你,愛你我就誇誇你愛你我就抱抱你。如果真的愛你就陪陪陪陪陪陪你,如果真的愛你就親親親親親親你果真的愛你就誇誇誇誇誇誇你,如果真的愛你就抱抱抱抱抱抱你)

(2)引導幼兒嘗試將"我"與"你"進行互換。

沒有發現老師唱的有什麼不同?(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剛開始我們唱的時候是對爸爸媽媽們唱的,是希望爸爸媽媽們多多愛我們。剛纔趙老師唱的是對小朋友的愛。你們跟我一起唱一下吧。

4、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動作,向小夥伴表達自己的喜愛。

我們小朋友都已經長大了,不僅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愛與你們一起遊戲的好朋友。現在找到你的好朋友,對着他隨着音樂一起唱起來吧。記住,要通過你的表情和動作,讓你的夥伴知道你很喜歡她哦。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現在讓我們到教室裏把愛送給更多的好朋友去吧。

活動反思:

這堂課的選材很好,幼兒對這首歌曲很喜歡。並且在演唱時,都能加上自己創編的動作。這堂課的不足之處,在準備圖譜時,可以直接就使用圖片,簡譜不用加上。在打擊樂器的使用時,有的幼兒還不知道節奏,在這裏時應該再更加的強調一下。並且上課時要更加的關注全體小朋友。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8

設計意圖

擁有健康的體魄、積極的精神、靈敏協調的身體動作是孩子身體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發揮集體活動的優勢,讓孩子感受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從而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到體育集遊戲活動中來。在學會玩常見的運動器械的同時,努力激發幼兒參加體育遊戲的主動性、積極性。

活動目標

1.會玩常見的簡單運動器械。

2.會鑽、爬、滾、攀登等動作。

3.感受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墊子、圈、竹梯子、體操棒、沙包、玩具、輪胎、攀登架、球等若干,動物頭飾若干。

過程建議

1.創設情境:教師、幼兒均扮演成動物。

教師提示:森林要開運動會啦,小動物們和我們一起來鍛鍊身體,準備參加比賽吧。

2.師生共同商議:想一想小兔最喜歡玩什麼?(跳躍)小貓、小狗、小猴呢?師生共同商議將適合小動物鍛鍊的器械放在場地上。

3.場景佈置:師生選擇最適合的器械,共同佈置場地。

4.集體練習活動:

(1)分散活動:幼兒嘗試各種器械的玩法,教師注意安全保護。

(2)集中活動:小猴摘桃(攀登架)和小烏龜爬爬(墊子),讓幼兒示範各種不同玩法。

(3)分散活動:動物寶寶們,剛纔的哪些器械還沒玩過,或想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玩法,可繼續玩!鼓勵幼兒變換花樣玩、玩盡興。

延伸提示

1.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經常組織幼兒玩一些綜合運動器材。

2.要求家長在雙休日帶孩子到社區休閒場所嘗試玩一些大型運動器械。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9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幼兒合羣、樂羣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圖、磁帶、錄音機、積木、玩具輪胎

活動過程:

1、導入:寶寶們,我們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吧,(聽兒童歌曲《幸福拍手歌》做各種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我們做動作真開心呀。有個叫蘭蘭的小朋友也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看看蘭蘭在幼兒園玩的開心嗎?

2、出示掛圖,幼兒觀看。

圖一、這個小朋友叫蘭蘭,你們看她在幹什麼?(搭積木),她和誰在玩?你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了呢?請看下圖。

圖二、蘭蘭怎麼了?她爲什麼生氣了?鼓勵幼兒想辦法: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她快樂起來呢?(幼兒說自己的辦法)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讓我們看看蘭蘭的小夥伴是怎樣做的

圖三、小夥伴哄她(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了),蘭蘭聽到小夥伴的道歉還生氣麼?對,不生氣了。那後來會怎麼樣呢?寶寶們,你們猜一下?(幼兒自己說)下面我們看一下你們猜的對不對?

圖四、蘭蘭和小夥伴一起玩,真快樂呀!

3、老師提問:

你們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還是大家一起玩快樂?你喜歡一個人玩還是和大家一起玩,當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遊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碰壞了別人搭好的積木時,你該怎麼辦呢?(個別幼兒回答)對了,要說對不起,要向別人道歉,這樣別人就不生氣了。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玩具,要大家一起玩,看看是不是很快樂呢?

4、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迴指導幼兒,如發現一個人玩玩具,教師引導幼兒和大家一起玩。

5、請小朋友說:你剛纔是怎樣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樂嗎?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樂,以後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塊吃,現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們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吧!

活動結束:

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現在,我們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塊出去做遊戲吧。(播放《幸福拍手歌》帶出)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理解分享的概念。

體驗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好朋友一起分享》動畫視頻;“大家一起玩”組圖;背景音樂。

材料準備:每個小朋友從家中帶一樣喜歡的玩具。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1》,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導入主題。

老鼠皮皮和企鵝娜娜爲什麼爭吵呢?(搶積木)

只剩下一塊積木了,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2、3》,引導幼兒瞭解分享的概念,感知分享的快樂。

1、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2》,引導幼兒瞭解什麼是分享。

美美老師看到皮皮和娜娜在搶積木,說了什麼?(好朋友要一起分享!)

你知道什麼是分享嗎?

皮皮和娜娜後來是怎麼做的?

小結:分享就是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給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

2、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3》,引導幼兒感知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裏的其他小朋友和好朋友分享了什麼?

他們和好朋友分享後,心情怎樣?

小結:和好朋友一起玩一個皮球、用一盒蠟筆、撐一把傘、唱一首歌。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真快樂呀。

出示組圖“大家一起玩”,引導幼兒瞭解更多和好朋友分享玩具的方法。

除了一起玩,還有哪些和好朋友分享玩具的好方法呢?

小結:除了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外,輪流玩玩具、交換玩玩具,這些都是分享的好方法。

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組織幼兒分享帶來的玩具,體驗分享的樂趣。

今天每個小朋友都從家裏帶來了自己的玩具,大家想玩嗎?

請拿出你的玩具和班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一起玩吧!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1

一、教學主題:

小班幼兒剛入學不久,彼此之間還不時很熟悉。再加上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了諸如自私、任性、專橫、孤僻、脆弱等的性格特點。我們開展活動《我們一起來玩》主題活動,利用玩具和圖書等媒介,對幼兒進行品質教育,樹立幼兒集體意識,培養他們愛護玩具和圖書的良好習慣,從而形成尊重、關心他人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目的:

1、掌握並學會使用班級裏常用的物品。

2、發展幼兒動作協調能力,培養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3、幼兒養成友善謙讓的良好品德,懂得和小夥伴友好相處。

三、教學網絡:

美術:寶寶的小花被我們都是好孩子看圖講述:搭積木玩具交換玩玩具寶寶要回家我的玩具大家一起玩玩具好朋友玩具回家(認識顏色標記)玩具找朋友(認識形狀標記)

四、教學環境:玩具的家

1、自帶玩具。

2、幼兒交流討論標記的設計,並按照標記把玩具放好。

3、製作花串,裝飾牆壁。

五、教學日常活動。

1、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認識標記,排座位,幼兒嘗試自己走入教師。並會運用英語“Goodmorning”和“ByeBye”和老師和小夥伴打招呼和告別。

2、聽說遊戲:猜猜我是誰以遊戲形式繼續讓幼兒猜猜小朋友的名字,熟悉同伴的名字。

六、家園聯繫:

1、鼓勵幼兒自己收拾玩具,家長不包辦。

2、鼓勵幼兒和小夥伴交流、玩耍、和小夥伴分享。

3、鼓勵幼兒把家裏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小夥伴一起分享。

七、區域活動。

生活角:喂小動物,穿珠子,扣鈕釦,提高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美工角:用紙撕小汽車;紙團印畫;捏橡皮泥(提供泥工板、模具等,供幼兒印、壓、搓。)

益智角:給瓶子配瓶蓋;找朋友,把生活中配合使用的物品兩兩配對。

語言角:提供圖書,幼兒閱讀;提供電話機,幼兒交談。

八、教學預設:

1、蒙數:玩具要回家,認識顏色標記。

2、社會:交換玩具玩一玩。

3、歌曲《漱口》

4、美術:畫泡泡。

5、體育:靠扶梯走。

6、語言:《公雞和小鴨子》

7、聽說遊戲《找朋友》

8、故事《小兔子拔蘿蔔》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2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之間找到更合適的相處方式,每個人都能融入集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萌生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識,學習各種與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並能樂意分享,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2、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各種各樣幼兒自帶的玩具。

3、人數安排:沒帶玩具的幼兒佔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圖例:一起玩交換玩等着玩。

活動過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溫玩具帶來的快樂

二、在與同伴的玩樂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三、在再次的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1、師:原來一起玩有這麼多好方法,那就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樂些,好嗎?

1、老師:小朋友,現在你們玩得快樂嗎?

2、老師:真奇怪,一個玩具兩個人玩,能告訴我你們是怎麼一起玩的嗎?

1、老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帶玩具來了嗎?是什麼玩具,能告訴大家嗎?

2、老師:你們的玩具都很好玩,現在我們都來玩玩吧。

教學反思

1、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2、強化幼兒的合作情感體驗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3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逐步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 懂得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徵得別人的同意,學習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 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二、 重點與難點

1. 玩具大家玩。

2. 友好地玩。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1. 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 大皮球若干(如全班人數)。

3. 與大班老師聯繫,擬定和大班幼兒共同玩皮球的計劃。

四、 設計思路

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和別人一起玩。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玩,在活動過程中,使其體會分享的快樂,並從中激發幼兒交往的願望,培養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

本設計僅僅是一種思路。在日常教育中,老師可抓住時機,多設計這類活動,使幼兒在反覆的情緒體驗中,形成正確的觀察。

五、 活動流程

激發情緒,介紹玩具,看別人玩——體驗情緒,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一) 介紹各人的玩具

1.讓每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麼,怎麼玩)。

說明

(1)教師可讓幼兒邊介紹邊示範玩,以激發 幼兒玩的興趣和願望。

(2)教師可邊介紹邊將玩具歸類,如電動玩具、長毛絨玩具等等。

(二) 玩玩具。

1. 幼兒相互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說明

老師不提示,讓幼兒自然地交換玩具,互相交往。

2.講評。

說明

(1)你們每人帶來幾件玩具?你玩了幾件玩具?怎麼能玩到那麼多的玩具?

(2)請玩得多和玩得少的幼兒都來作一下情境表演,讓幼兒討論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該怎麼辦?

(3)老師小結:要玩別人的玩具,先要有禮貌地向他借,徵得對方同意後才能拿,並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3. 幼兒多次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說明

教師可小結:大家交換玩具,一起玩是很高興的,以後還可把自己的玩具帶給大家玩。

教學反思:

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都可進行這類活動教育。幼兒只有在不斷的情緒體驗中,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小百科:玩是一個漢字,本意是以手玩弄,通過獲得非直接利益來娛樂自身,玩耍,玩弄等。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能與同伴交換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互相玩玩具,發現可以用交換、輪流、合作的方法玩到更多的玩具,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周圍的同伴一起玩的。學習初步的社交方法。

3、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4、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帶一個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玩自帶玩具,教師:小朋友都帶來了好玩的玩具,每一樣玩具都很好玩,現在請你們帶着自己的玩具去玩。[點評:讓幼兒在自由愉快的玩耍中主動地嘗試與同伴交往。

2、組織幼兒討論。教師提問:你帶了幾樣玩具?剛纔玩玩具時,你玩了幾樣?哪些小朋友玩了許多玩具?怎麼玩的?請幼兒說說自己是如何和同伴一起玩的,教師引導幼兒從中發現、總結出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並表揚互相謙讓的幼兒。[點評:讓幼兒從自己的實踐中找出方法並與全班小朋友交流,給幼兒互相學習的機會。教師適當總結,幫助幼兒學會交換、輪流、合作等大家一起玩的方法。

3、請幾組幼兒上來演示一下剛纔玩玩具的情況,讓幼兒互相學習如何一起玩玩具。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愛護玩具。玩“玩具寶寶我們愛護你”的遊戲,讓幼兒對着玩具寶寶說,增加活動的遊戲性。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活動,嘗試與別人交換、輪流、合作玩玩具,教師巡迴指導。要求

(1)鼓勵幼兒主動與別人交換玩具,能夠互相合作、謙讓。

(2)在玩耍中注意指導幼兒愛護玩具。[點評: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通過實踐,主動交往能力得到了培養。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在幼兒看圖書時,區角活動時,喝水、分點心引導幼兒輪流、合作、互相謙作,使幼兒的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鞏固。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設計讓幼兒先玩自帶的玩具,然後再借別人的玩具玩,並在借別人玩具時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因爲現在的幼兒在平時生活中不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不喜歡和其他幼兒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感受快樂。達到了活動目標。

大家一起玩幼兒園教案15

【活動前評析】

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在玩中發現身邊的科學,並嘗試運用生活中常見的蘿蔔等農產品作爲實驗材料,探索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激發幼兒對探索的興趣,積累探索的方法。

當我問到幼兒“你們想設計什麼樣的陀螺”時,發現很多幼兒的回答是“圓形”,的確,在幼兒的印象中,不管是電視裏看到的、還是平時自己買過的陀螺,形狀基本都是圓形的。

所以我繼續追問幼兒“爲什麼你們看到的都是圓形的陀螺呢?”

“可不可以設計成其他的形狀呢?其他形狀的會轉動嗎?”……帶着這些問題,孩子們的操作慾望被大大的激發起來。

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教師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發現轉動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引起幼兒對轉動這一現象的興趣,激發幼兒玩陀螺的願望。

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藉助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操作和交流,調動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激活幼兒的思維,從而使他們發現影響陀螺轉動變化的一些因素。

第三個環節是活動延伸,因爲影響陀螺轉動的因素有許多,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只可能發現其中的幾個因素。

教師的提問能激發幼兒再探索的願望,拓展幼兒的思維。

【活動目標】

1.體驗陀螺轉動的樂趣。

2.用符號等方法記錄探索過程和自己的發現。

3.感知陀螺轉動的不同現象,掌握自主製作陀螺的方法。

【重難點分析】

重點:自主嘗試用材料做陀螺。

難點:探索發現怎樣讓製作的陀螺轉的快且時間長。

【活動過程設計】

一、導入直接出示陀螺範例,啓發幼兒對“轉動現象”的聯想師:說到“轉動”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麼?

你能用一個動作表示出來麼?

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

這些轉動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1.出示陀螺,引出話題。

師:

我們發現生活中有許多轉動現象,這些轉動有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比如電風扇、洗衣機、微波爐;有的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比如陀螺玩具、山東省實驗幼兒[emailprotected]故事磁帶、遊樂園大轉盤等。

2.你們看這是什麼?“陀螺”“它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至今已有4千年的歷史了呢!我們的祖先真聰明、真棒啊!”你們知道陀螺怎樣玩嗎?

是不是要轉動?

你見過的陀螺是什麼樣子的?

二、展開:自主探索,製作會轉動的陀螺。

1.提供幼兒製作陀螺的材料,鼓勵幼兒嘗試製作。

指導語:老師爲大家準備了一些特殊材料,請你嘗試做一個陀螺(製作過程中注意使用工具材料的安全),並想辦法讓它轉動起來,怎樣做才能讓你做的陀螺轉起來?

注意觀察陀螺的軸應該在什麼位置?

並把它記錄下來。

2.幼兒自主嘗試製作陀螺,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做好記錄。

3.幼兒轉動自己製作的陀螺。

4.提問:你是怎樣做的,你發現了什麼?(重點引導幼兒發現棉籤應插在圓形蘿蔔切片的中心點,陀螺才轉的穩)三、動手試驗,自主探索。

再次製作不同形狀的陀螺,在觀察、比較中發現不同的現象並記錄、交流。

怎樣做才能讓你的陀螺轉的更穩?陀螺的軸應該在什麼位置?

你們動手試驗吧!一定要做好觀察記錄!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把棉籤插在中心位置的陀螺比較容易轉。

3.交流、分享,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牙籤在陀螺上的位置一樣。

師:

輔助性問題:

(1)圓形蘿蔔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

三角形陀螺片上的小洞洞在什麼位置?

(2)牙籤插在蘿蔔片的中心和插在蘿蔔片的旁邊做出來的兩個陀螺在轉動時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牙籤插在蘿蔔片上的位置有關係。

3.玩陀螺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玩陀螺,玩陀螺前老師要提幾個問題。

(1)陀螺轉動時,從上方看是什麼樣子的?

(2)陀螺快速旋轉後表面顏色發生了什麼變化?

(3)陀螺快速旋轉後它的外形發生了什麼變化?

(4)在玻璃板、木板、毛巾上面,哪一種轉的更快,時間更長一些?我們可以猜測一下,馬上得到驗證。

我們大家一齊帶着問題去玩陀螺,老師還在桌子上準備了毛巾、玻璃板、木板,你再上面轉一轉陀螺,觀察一下在什麼上面轉的時間更長,速度更快。

準備!

玩陀螺的時候要注意觀察。

4.教師總結要素,幫助幼兒梳理蒐集到的信息。

山東省實驗幼兒[emailprotected](1)接觸面不同,旋轉速度不同。

在玻璃板上轉的時間更長,更快,更穩。陀螺接觸的材料不同,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所以轉動速度也不同。

(2)陀螺快速旋轉後表面顏色發生了變化。

(3)陀螺旋轉後,原本棱角分明的外形看上去呈圓形。

5.承上啓下,引出任務。

師:我們玩過了會轉動的陀螺,也知道了關於陀螺的一些知識。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好的)。你想用什麼材料製作陀螺?(紙板、塑料片、木頭、鐵片、橡皮泥、瓶蓋、)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製作一支簡易的陀螺,並讓它轉動起來。

(二)轉動比賽,發現問題問題:怎樣轉的快,並且轉的時間長。用水彩筆在蘿蔔片邊緣上畫一個紅色圓點,作爲記號。

1.師:大家都選擇了形狀一樣的陀螺來參加比賽,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做的陀螺轉得穩。

2.幼兒找同伴進行比賽,教師觀察指導,啓發幼兒思考:爲什麼你的陀螺比他的陀螺轉得穩(或不穩)?

3.師:現在你們陀螺上的棉籤都插在蘿蔔片的中心,爲什麼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穩,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得不穩呢?

(幫助幼兒發現有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的上方,有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的下方,大家在轉動陀螺時用力方法也不一樣。

)輔助性問題:

(1)看看比賽的兩個小朋友的陀螺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中間,塑料片離桌面遠:

一個小朋友的陀螺的蘿蔔片插在牙籤下方,離桌面近。

)(2)爲什麼同樣一個陀螺有時轉得穩,有時轉得不穩呢?

4.教師總結要素:原來陀螺的轉動和蘿蔔片在牙籤上的位置有關係,也和轉動的方法有關係。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在做陀螺、玩陀螺時發現了這麼多關於陀螺轉動的祕密。這裏還有水彩筆和彩色紙片,我們給陀螺畫上彩色之後,轉動起來有什麼變化嗎?

有什麼辦法讓這些陀螺轉得更穩呢?

我們可以到活動區去探索,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