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本階段,我班開展了“從頭到腳”的主題活動,在“我的身體”這一版塊中,我們發現,通過一個階段的資料收集,師生共同分享交流經驗、探討問題,孩子們對自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不僅對身體各部的名稱及功能、用途,以及對身體怎樣進行自身的保護有了具體的認識。而且對畫人特感興趣,尤其是畫各種姿態的人、各種多變的臉,非常開心。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用開化裝舞會的形式來表現出來。我又結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提出了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讓幼兒在看看找找貼貼的過程中,認讀動物的名稱,進行配對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發揮想象,使得語言方面也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在橢圓形紙上畫自己喜歡的人物、動物等,從而做成面具。

2、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聲音響亮。

3、繼續學習着色、接色等技能,探索各種構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要求顏色鮮豔、畫面對稱。

活動準備:橢圓形紙、繪畫工具、老虎、獅、熊的面具以及耳朵,磁帶等。一老師扮演小老虎。

活動過程:放音樂

一、放生日歌:

師:問幼兒這是什麼歌曲?(生日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說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慶祝小朋友的生日,吹蠟燭時許了一個什麼願……。看看今天的小壽星是誰(請一老師扮演成小老虎),“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舉行一個舞會,請小朋友參加,好嗎”。可你們知道嗎,今天真正的壽星是誰,(老師脫下面具)原來是高老師,我們給高老師說一句祝福的話。老師謝謝小朋友,想請大家參加她的舞會,有一個條件,一定要化裝……。

二、講解示範

師:(一)出示獅子面具(正確的)

1、探索各種構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畫面對稱。

2、繼續學習着色、接色等技能,強調顏色鮮豔。探索各種構圖,使畫面均衡又變化。

(二)出示小熊面具(不正確的)

讓幼兒指出不對的地方,講出怎樣畫纔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會根據實物圖片用三句話講出圖意。

2、幼兒會根據各種實物圖片的內容列出算式。

3、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物圖片若干張;分組活動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複習順數,按要求數數。(從4—13、17—29、56—65)

2、碰球遊戲,複習9的分解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實物圖片,教師啓發幼兒逐幅觀察圖片,並用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用三句話講述)例: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請幼兒列出算式,並把算式讀兩遍。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看花瓣顏色記錄。第二組、第五組:看算式寫答案。

第三組:圓點塗色記錄。 第四組:看圖填算式。

第六組:看圖編應用題。

三、結束部分:

活動評價。

(1)請玩第六組活動的幼兒講述活動結果。

(2)表揚活動時遵守規則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學情分析:

爲了更好的鞏固幼兒對10以內的家教發的掌握,我設計了本次數學活動,旨在通過有趣的角色遊戲,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

本次活動我嘗試打破傳統的集體教學模式,把幼兒的計算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根據《綱要》中"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等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融入有趣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地去探討學習。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心形、菱形、三角形信件若干,寫有算式的信件若干,寫有10以內加減法算式的題卡(不同的形狀、顏色、與幼兒人數相等),數字卡片,闖關的背景圖6張。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10以內的數,並學過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森林郵局要開業了,可是郵局的熊貓局長卻告訴我郵遞員還不夠,他很着急,讓我幫他招收郵遞員。歡迎小朋友報名參加,想參加的小朋友請舉手。哇,這麼多小朋友要參加,我實在太高興了,可是到底要選誰呢?我要出幾道題考考你們,看看誰的本領最大,誰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郵遞員2.複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1)我們郵遞員每天都會收到很多信件,第一關就是查收信件①心形信件上午收到5封,下午收到1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5+1=6心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9封,送走3封,還剩幾封?

9-3=6②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3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3+4=7菱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8封,送走4封,還剩幾封?

8-4=4③三角形信件上午收到6封,下午收到4封,今天一共收到幾封?

6+4=10三角形信件今天一共收到10封,送走2封,還剩幾封?

10-2=8(2)邀請幼兒做考官,設計題目請郵遞員查收信件一名幼兒做考官設計題目,其他幼兒列出算式並算出答案。

分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引導幼兒發現出題的方法。先收到,再收到就是加法;先收到,再送走就是減法。

(3)看算式寫郵箱師:恭喜小朋友都順利地闖過了第一關,但一個合格的郵遞員不僅要會查收信件,還要具備良好的分信能力,怎麼分信呢?就是利用郵編來區分。小動物把郵編都寫成了很多算式,你們來試着破譯一下吧!看誰最快!幼兒分組遊戲,將信件的郵編計算出來後,再進行分類。

(4)請幼兒將信件送到小動物家,互相檢查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郵編的算式,鞏固加減運算3.結束師:小動物很感謝小朋友把信給他們送去,他們邀請我們去森林裏玩。請小朋友兩個好朋友手拉手,我們一起去做客!

教師自評:

本活動自始至終鼓勵幼兒探索,讓幼兒在遊戲、觀察和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得出結論。幼兒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學習狀態,動手操作,大膽思考,教學目標得到了圓滿達成。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解決本節活動的重難點時我運用了遊戲法和操作法,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讓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他們就能自覺地排出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活動開始時,我就運用了情境感受法,創設了森林郵局的情境,這樣就很自然地邀請小朋友參與到了遊戲中來,孩子們的興趣就能調動起來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進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但是對事物圖形進行二次分類有點困難。

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二次分類”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爲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並以此爲基礎講解基本的數學概念,而實際上,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

“圖形二次分類”主要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通過圖形的特徵進行一次分類,再進行第二次分類,等幼兒初步掌握好二次分類的方法後,我們再進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類,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2、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徵,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活動難點: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徵,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三、教學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人手兩份,磁性板(板上畫好房子、房間)、含兩種特徵的圖形、標記。

四、教學方法

整個活動採用了三種方法:遊戲法、語言討論法、嘗試操作法。

1、遊戲法:通過“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爲主動。即使知識上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引導幼兒先討論用什麼方法分類,操作後,再一次請幼兒討論。這樣,通過不斷的交流與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二次分類的概念。

3、嘗試操作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纔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纔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最後的操作活動中,給幼兒投放了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並通過商量,一個分一個記錄的環節進行互助學習,對二次分類再一次進行經驗歸納。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圖形之家”來了一些新朋友,你們看一看,新朋友是誰?

生: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

評析:設計了“圖形之家”這個大家庭,讓圖形寶寶們順利的帶上了擬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兒。

(二)、幼兒操作,複習鞏固一次分類。

1、請幼兒根據圖形娃娃不同的顏色或者不同的形狀,給圖形娃娃分家。

師:咦?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們它們幾個呆在同一個房間,實在是太擠了,於是發生了爭吵,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分分家,好嗎?首先,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師:那麼,我們在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時候,可以按照什麼特徵來給它們分類呢?

幼:按形狀分,按顏色分。

2、幼兒操作,進行一次分類,教師巡迴指導。

師:請你根據你喜歡的方式,來給圖形寶寶分家吧?

3、講解,演示。

師:你是按什麼特徵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有沒有誰也是這麼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並貼上相應的標記。

師:誰有不一樣的分法呢?上來解釋一下你是按什麼特徵給圖形寶寶來分家的?爲了讓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它在另外一個“圖形之家”上也進行演示並貼上相應的標記。

4、小結:現在,請你看一看,現在每個房間裏的圖形寶寶一樣嗎?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評析:此過程是幫助幼兒鞏固圖形的一次分類,教師一邊記錄一邊運用語言跟進,爲幼兒下一步的分組活動奠定基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來初步感知分類,在第一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動參與中感知了通過圖形的特徵來分類。

(三)、學習二次分類。

1、找出這些圖形的不同特徵。

師:“剛纔,小朋友們都幫圖形寶寶找到房間了,可是,剛剛我還是聽到了爭吵聲,原來,它們還是覺得房間太擠,還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家,你們願意嗎?“看看紅房間裏的圖形寶寶,它們的顏色都是紅色的,可是,它們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形狀不一樣。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來分呢?對,現在我們可以按照他們的另一個特徵——形狀再來幫他們分家。

2、幼回答,師根據幼的回答進行操作演示。

3、誰來給綠房間裏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呢?幼上臺操作。

4、現在,請你給你們操作紙上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吧,操作的時候要記住你是按什麼特徵來進行分類的哦。

5、幼兒進行第二次分類操作,師巡迴指導。

評析:清楚講述操作要求,讓幼兒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類,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圖形的二次分類,更好的分組操作。

6、講解:讓幼兒說說是怎樣爲圖形進行分家的。

(1)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一步,你是按照什麼特徵來給圖形寶寶分家的?分下來之後,你發現了什麼?

(2)再請另外一種分法的幼兒上來介紹一下。

(3)觀察,最後的4個小房間裏的圖形寶寶有什麼特徵?(它們一模一樣)

7、總結:

今天,我們給圖形寶寶分了幾次家啊?(2次)像我們今天這樣,按圖形寶寶兩種不同特徵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叫做圖形的二次分類。其實,我們剛剛做的操作紙中間那一部分是我們的過度環節,我們可以把紙折一下,把中間的房間藏起來,就出現了這個圖(師邊說邊演示),這就是把我們圖形寶寶按照它們的兩種不同特徵直接分到那4個小房間裏時的樣子。

(四)、幼兒再次操作,鞏固二次分類的方法。

(1)師:現在,還有許多圖形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家呢,你們願意嗎?分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有什麼特徵,他們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大小怎樣的,再進行分類哦。

(2)幼兒再次操作,直接給圖形寶寶二次分類。

(3)介紹,你是按圖形寶寶的哪兩種特徵來進行分類的?

評析:加入新的圖形的特徵,讓幼兒直接進行圖形的二次分類,引導幼兒藉助了標記,仔細看清圖形的特徵,成人看似簡單的操作,對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幹,幫這麼多圖形寶寶分了家,現在它們都舒適地住在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爭吵了。它們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去圖形王國做客,你們願意嗎?那我們出發吧!

(六)、活動延伸:給更多的圖形寶寶進行二次分類。

六、活動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纔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纔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各種紅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擺弄後,嘗試找到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經驗歸納,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自主來進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個“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故事貫穿始終,孩子們便於理解,也十分願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並加以引導,逐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徵,讓他們充滿激情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自制花的轉動方法。

2、樂於與同伴交流,大膽表達自己探索過程和結果。

3、體驗探索成功的樂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塑料片片、蘿蔔片、竹籤、作好的花、水和盆、杯子

活動過程:

一、導體

1、小朋友,你們喜歡什麼花?我這裏有一朵神奇的花,你們想不想看?

2、(教師出示花並示範)這朵神奇花神奇在什麼地方?與你平時看見的花一樣不一樣?這朵神奇的花爲什麼會轉起來?

二、探索

1、今天,我爲你們準備了一些塑料片片、蘿蔔片、竹籤等材料,請你們也來試一試,做一朵會轉的神奇的花。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有的小朋友製作的神奇的花已經轉起來了,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幼兒集中坐下)那些小朋友的花已經轉起來?請***來轉給我們看看。(幼兒示範)你的花爲什麼沒有轉起來?哪個小朋友上來幫幫他?(幼兒之間互相幫助)你再試試看能不能轉起來。(失敗的幼兒再次嘗試)

4、請花沒有轉起來的小朋友再試試,花已經轉動的小朋友請再試試能不能使花轉動的再快一點?(幼兒再次操作)

三、小結

今天,我們小朋友真是太能幹了,做了一朵神奇的會轉的花。現在請幼兒回到教室再試試看,還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使花轉起來?

活動反思:

花是同學們喜愛的植物,真實的花給人們帶來了美麗的環境,美好的心情。裝飾花卉又稱花卉圖案。圖案本身來源於自然,又不同於自然。自然形象雖然很美,但它還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人們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藝術形象進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變爲裝飾形象的過程,也就是圖案變化。本課花卉圖案設計是在對花卉熟悉的基礎之上,對自然花卉物象的藝術加工。本課內容重點是設計應用。

這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比較合理,電教手段的運用使學生比較直觀地瞭解了圖案設計的過程與方法,學生學到了圖案設計的有關知識。另外,在課上發現學生創作不夠大膽,能夠馬上示範並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業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由於時間關係,教師在圖案創作方法的講解上還有些粗糙,學生學習得不夠深入,解決方法是讓學生帶有花卉圖案的生活用品進行小組分析討論),當時是怕學生畫不完就把這個環節去掉了,教學方法還不夠靈活多樣,師生互動不夠。

總的來說,我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還算比較滿意,今後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實備課,爭取把課上得更好一些,使學生受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律動參考動作

A段:幼兒四散遊走,找朋友。

B段:喜歡你、親親你(與同伴做出親一親的動作)

喜歡你、抱抱你(和好朋友互相擁抱)

喜歡你、誇誇你(對好朋友做出誇一誇的動作)

喜歡你、逗逗你(1、扮個鬼臉逗好朋友開心。2、做出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都更多的'小夥伴開心。)

遊戲玩法建議

A段:幼兒四散遊走,在最後一句“我可喜歡你”時快速找到一個好朋友。

B段:和找到的好朋友面對面做出語詞中相應的動作。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幼兒模仿學習說唱部分的動作。

2、能隨音樂變化找到朋友並做出相應“喜歡”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表達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親親我》剪輯音樂片段。

2、《我喜歡你》進行歌詞替換。

3、提前拍好的幼兒遊戲活動照片。

【活動過程】

 1、遊戲《找朋友》,初步感知音樂

要求:在唱完歌曲時,找到一個好朋友。

 2、感知音樂變化,學習B段動作

(1)提出問題:你找到好朋友了嗎?是誰?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會怎麼做呢?

(2)播放照片,引導幼兒說出並嘗試“喜歡你抱抱你、喜歡你親親你、喜歡你誇誇你、喜歡你逗逗你”的動作。

(3)幼兒完整隨音樂練習。

3、跟隨音樂嘗試交換朋友

(1)老師示範找朋友時做的動作。

(2)老師帶領個別幼兒嘗試練習。

(3)幼兒互相帶動練習。

(4)幼兒分組互相邀請完整遊戲,嘗試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4、幼兒集體四散自由找朋友

要求:唱到最後一句歌詞時找到一個新朋友。

 5、發散創編“逗”的動作

要求:每次要用不同的動作逗小夥伴開心,並大聲對好朋友說“我喜炊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相反的概念。

2、 通過動作和表情表現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

3、 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準備:

故事《吉吉和磨磨》、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 教師運用故事圖卡講述故事《吉吉和磨磨》注意根據故事情節加快和放慢語速,並運用不同的語氣語調錶現兩個主人翁不同的生活特點,讓幼兒感受快慢節奏。

2、 提問,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吉吉的說話的特點是什麼?磨磨說話的特點呢?故事中吉吉和磨磨做的那些事是相反的?(如吉吉說話快,磨磨說話慢等)

3、故事表演:請幼兒模仿故事中人物的特點。

4、和幼兒討論:除了快和慢以外,生活中還有什麼相反的現象?可以用什麼詞語來表達?(多和少、大和小、長和短、粗和細)(長尾巴、短尾巴,高個子、矮個子,大西瓜、小草莓,多一些、少一點,)

5、 相反詞遊戲:

運用拍手打節拍的方式與幼兒玩問答遊戲。(可以先從大和小的事物開始,讓幼兒熟悉玩法,如大公雞和小公雞,大門牙和小門牙。當幼兒熟悉玩法後,再換爲長短、高矮、胖瘦等相反詞。)教師可視具體情況改變打節拍的方式,如用腳踏地、用手拍膝等。

吉吉和磨磨

吉吉是個小兔子,磨磨是個小烏龜。吉吉說話好快好快,磨磨說話呢,好慢,好慢。磨磨說一句話的時間,吉吉可以講完一個故事。但是,他們說話都很清楚。

吉吉喜歡長得很快很快的花,磨磨喜歡長得很慢很慢的花。吉吉種的花開了又謝了,磨磨種的花纔剛剛要開呢!但是,他們的花都非常好看。

吉吉看書好快好快,磨磨看書呢,好慢,好慢。吉吉一本接一本的看了好多書,磨磨才仔仔細細的看完一本書。但是,他們都學到了許多東西。

吉吉打鼓咚咚咚咚,磨磨打鼓咚—咚———咚————咚。吉吉敲三角鐵叮叮叮叮,磨磨敲三角鐵叮————叮————叮—————叮。這樣的音樂不合拍,吉吉和磨磨都不喜歡聽。

怎麼辦呢?他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吉吉和磨磨知道了,這樣合奏起來真好聽!

從此以後,吉吉和磨磨學會了同心協力做一件事情。他們一起參加“兩人三腳”的賽跑。一、二,一、二,吉吉跑得稍微慢一點,磨磨跑得稍微快一點,他們還得了第一名!

吉吉很快,磨磨很慢,可是,吉吉和磨磨是很好的朋友。

活動反思:

在《吉吉和磨磨》活動中,幼兒對活動很感興趣,通過圖片的觀察、故事的講述,孩子感知了故事中蘊含的相反關係,從而對“相反”概念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玩 “相反詞配對”遊戲時,我讓幼兒在相關物品、生活中找找、說說反義詞,並通過一系列的遊戲,讓幼兒知道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相反的現象。但整個活動動得太少。在一點就是前期的準備不充分,故事不夠熟悉,所以在講第一遍的時候漏掉了一點(9)大班語言教案《牙齒旅行記》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初步瞭解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其功能,感受人體消化過程的奇妙。

2、積累正確的保護人體消化器官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對於身體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認識嘴巴、胃比較常見的器官。

2、教學課件:《牙齒旅行記》PPT。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故事情景

1、討論:看圖片猜猜,洋洋是個怎樣的女孩?

2、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饞嘴的女孩洋洋身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牙齒吞下去之後會怎麼樣?

二、 初步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和作用

1、結合ppt分段講述故事(認識消化器官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重點討論:

1)胃的形狀像什麼?胃有什麼作用?

2)小腸的工作是什麼呢?

3)大腸喜歡做什麼?食物被大腸吸完水分以後會變成什麼呢?

2、結合人體模型圖鞏固消化器官的順序和功能

小結:原來女巫從嘴巴里進去,經過了食道、胃、小腸、大腸,最後從肛門裏出來了。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這些工作後食物才能順利地進入下一個器官。

三、 遊戲:問問答(提供認識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護它們的問題)

遊戲規則:自由分成人數一樣多的兩組進行輪流回答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並能複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嘗試用語言、表情、動作來表現故事中人物、動物的形象特徵。

3、能主動、大膽參加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表演的樂趣。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表演道具:房子、動物頭飾等

2、桌面教具:故事場景、動物桌面教具等

3、音樂:快樂、舒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陳老師的故事會開幕了,今天故事的名字叫《金色的房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部分,學習對話教師:這麼美麗的房子裏住着誰?來了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麼說的?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述小姑娘與小動物的對話,並能用各種動作、表情來表現小動物的特徵。

2、欣賞故事第二部分,感受小姑娘的心情變化。

教師:小動物看到這麼漂亮的房子,都想進去玩,小姑娘會同意小夥伴的請求嗎?爲什麼?

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並運用提問、對話表演等方式,幫助幼兒瞭解小姑娘態度轉變的原因。

3、欣賞故事第三部分,體驗分享的快樂。

教師:小動物們玩的很開心,小姑娘會這麼做呢?小動物願意嗎?爲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講述故事結局

三、完整欣賞故事。

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加深對故事主題的理解

四、故事表演

1、介紹表演道具

2、講解表演要求

3、角色扮演

4、評選最佳小演員

活動延伸:

1、小劇場進行故事表演

2、語言區進行故事複述

3、棋類區進行故事棋製作。

活動反思:

1、在“金色的房子”學習活動中,多數幼兒對這個故事內容非常好奇,樂於參於其中。少數幼兒注意力不集中,還故意去打擾同學。因此,在以後教學中教學具準備充分,

教師還應多關注後進生。

2、在講述、分析故事中小姑娘的心理變化時,還待加強講解。

3、以後還應多爲幼兒設計同樣的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嘗試單根皮筋和雙根皮筋魔術的幾種變法,培養對事物細小變化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2、學習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猜想和操作結果,萌發對魔術奧祕的探究興趣。

3、感受魔術的神奇與趣味,體驗成功的快樂。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硬幣一個、 杯子一隻、三種不同顏色的皮筋、展板、操作卡等。

2、幼兒有觀看魔術表演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以"魔術"引發幼兒的興趣。

1、老師以"魔術師"的身份出場。

2、紙杯魔術展示。

二、神奇的皮筋魔術,嘗試單根皮筋和雙根皮筋魔術的幾種變法。

1、學習單根皮筋魔術。

(1)引出疑問。

如果我把一根皮筋套在兩根手指上,握住拳頭,等我再打開時會怎樣?(幼兒隨意猜測,教師記錄)

(2)揭曉祕密,引發幼兒思考。

(3)幼兒學習單根皮筋的魔術。

(4)小結:其實魔術裏面藏了許多的祕密,魔術師動作比較快,許多魔術裏還需要一定科學原理,所以讓我們感受到了魔術的神奇。

2、探索雙根皮筋魔術,掌握雙根皮筋的三種變法。

(1)出示雙根皮筋,同樣握拳引出疑問。

(2)幼兒探索操作,並記錄自己的想法或結果。

(3)通過幼兒的探索學習雙根皮筋的前兩種變法。

(4)幼兒再次探索,重點學習較難的一種變法。

(5)交流探索結果並小結。

三、結束活動,進一步萌發幼兒對魔術奧祕的探究興趣。

1.小結:原來,魔術也是一種藝術,只不過有些魔術裏還藏了一些科學道理,在加上魔術師精彩的表演,就呈現出神祕的效果了。

2.鼓勵幼兒將學會的魔術表演給更多人欣賞。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出示一些魔術道具及魔術操作卡,供幼兒探索學習,萌發幼兒對魔術的興趣。

親子活動:請家長帶孩子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簡單的魔術表演。

活動反思:

魔術一直是充滿着神祕,魔術表演也是人們比較喜歡的娛樂節目,把魔術帶入教學中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本次活動從剛開始的魔術表演導入主題,一下子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爲後面的單根皮筋和雙根皮筋的探索奠定了基礎,單根皮筋的探索比較簡單,孩子們學習的較快,後面的雙根皮筋的探索上讓孩子自己發現了兩種變化,在此基礎上提高難度,根據孩子的能力差異,提供了兩種層面的操作展板,讓孩子探索操作。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孩子們都很投入,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探索和操作,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但在小結語句上,對活動重點單根和雙根皮筋的科學性原理解釋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