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6篇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家裏的聲音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猜猜的遊戲中分辨家中常用物品的聲音,知道聲音的作用。

2、鼓勵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來模仿各種會發聲音的物品。

3、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4、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流程:情景導入——猜猜這是什麼聲音

一、情景導入

1、今天老師要一起帶你們到美羊羊家去做客,剛纔你們在朋友家裏看見了什麼?這些東西都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2、電話鈴響了告訴我們什麼?你們打過電話嗎?打電話給誰?會說些什麼哪?

小結:我們家裏的聲音可真多呀,有電話、電視機、洗衣機等等好多的聲音。

二、猜猜這是什麼聲音

1、猜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它在對我說什麼呀?我們一起看看洗衣機是怎麼幫助我們的?

2、還有幾個聲音比較難你們再猜猜看

3、老師再做幾個動作你們猜猜是什麼?

小結:聲音真有趣,不同的聲音告訴我們要去做不一樣的事情,我們回家再去找找家裏面有趣的聲音吧!

  活動反思:

生活中隨處可以聽到聲音,對孩子們而言,聲音是熟悉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同時聲音又恰恰是奇妙的,充滿幻想的,通過《家裏的聲音》這一主題的開展,讓孩子在感受辨別各種聲音的同時,瞭解聲音帶來的信息,然後漸漸引發孩子關注周圍人與事物的興趣。 正因有了前期的這些經驗,所以,這個階段我們的孩子對聲音特別敏感,對聲音特別關注。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認知桔子,明白桔子的顯然特點。

2、學習獨立地剝桔子皮的方法。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PPT,音樂:小熊請客,桔子,籃框,布,盤子,熊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去小熊家做客

1、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小熊家裏做客,你們想不想去啊?

2、教師交待做客禮儀:

(1)待會兒去小熊家時,見到小熊要說什麼?對了,要有禮貌的打招呼:"小熊,你好!"

(2)小熊待會兒請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別忘了說"謝謝"

3、在《小熊請客》音樂聲中,來到小熊的家

(1)(出示小熊家門口的圖片)師:小熊家到啦,我們一起來敲門吧。"咚咚咚,小熊在家嗎?"

(2)(出示小熊圖片)小熊說:"歡迎,歡迎,請進"師:"小熊課真有禮貌啊,我們一起跟小熊打個招呼吧"鼓勵幼兒說:"小熊,你好!"

(3)小熊請幼兒進屋,並用桔子招待幼兒(出示小熊拿出桔子的照片)

二、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桔子?

1、讓幼兒摸摸籃子裏的桔子(隔着布)引導幼兒說出桔子的主要特徵:圓圓的,軟軟的

2、取出看,顏色、形狀

3、聞:桔子的香味小結:原來小熊今天用桔子來招待我們,桔子是圓圓的,它的顏色是桔紅色的,摸上去疙疙瘩瘩的。

三、學習剝桔子的方法

1、師:那這個桔子應該怎麼吃呢?

引導幼兒剝桔子的時候會從凹進去的地方開始剝,勉勵幼兒自個兒動手剝桔子,叮囑幼兒將剝下來的果皮放入盤中。

2、品嚐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說一說品嚐後的感覺。

(充實詞:又酸又甜)

3、啓發幼兒一同分享,品嚐其他人的桔子

活動反思:

秋天來了,桔子是幼兒較爲常見也較爲熟悉的一種水果,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讓孩子自己拿一個桔子觀察,通過讓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聞一聞,比一比這些方法,讓小朋友們對桔子的外形特點更加的瞭解。到了第三個環節,小朋友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尤其是在剝桔子時,引導幼兒知道桔子是一瓣一瓣的,還請幼兒數一數有幾瓣?並在剝的時候提醒幼兒要把桔子皮扔在小筐裏,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同時活動中讓孩子有自己動手剝桔子的意識,可以鍛鍊一下幼兒的小肌肉力量,但是在幼兒自己剝桔子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只是按了一個小洞,讓孩子根據小洞將桔皮向外剝。孩子們對於品嚐桔子的環節都非常的開心,品嚐後有的小朋友說桔子酸酸的,有的小朋友說桔子甜甜的,小朋友們充分感知了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最後一個拓展環節是讓幼兒說一說你還吃過什麼東西也有桔子的'味道,通過出示圖片幼兒都很主動積極的在說。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去海邊遊玩的相關準備內容。

2.能結合已有生活經驗準備材料。

3.體驗情境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手提包》遊戲卡和去海邊所需物品的小粘貼(見幼兒操作包)。

◎帳篷、一盆沙、玩沙用具、去海邊的用品。

◆活動過程:

 ☆操作

在粘貼頁找到去海邊需要帶的物品,粘到《小手提包》遊戲卡上。

教師:想一想,去海邊應該帶些什麼東西?

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揹包,還有很多小粘貼,請你找到去海邊需要帶的東西,然後粘到小揹包上。

☆講述

1.展示小揹包,請幼兒講一講去海邊準備帶的物品。

教師:小朋友,你都想帶什麼東西去海邊?帶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小結:去海邊的時候,要帶很多東西,如游泳衣、游泳圈、遮陽傘、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玩沙用具、水、食物等。

2.瞭解去海邊遊玩的安全。

教師:你們和誰去過海邊玩?在海邊都做了什麼?

在海邊遊玩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小結:我們在海邊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能一個人亂跑,游泳時要戴上泳圈,要有大人陪着。

☆體驗

教師將活動室創設成海邊的情境,請幼兒想象自己在海邊,模仿穿泳衣、塗防曬霜的動作,一起玩沙、模仿游泳等。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穿上泳衣,再塗點防曬霜,一起去海邊玩吧。

 ◆活動建議:

本活動結合了大連海濱城市的特點,通過讓幼兒準備去海邊的所需物品、講述物品的作用,創設海灘遊玩的情景,體驗去海邊遊玩的快樂。

在活動的講述環節,教師要重點引導幼兒講述選擇這些物品的原因,瞭解這些物品的作用,充分喚起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還要重點讓幼兒瞭解海邊遊玩的安全。在體驗環節,教師可在教室的一邊支起一個帳篷,另一邊放沙盆和玩沙用具,其他地方裝飾成大海,創設海邊遊玩的情景,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如果幼兒園室外有沙池,教師可以在沙池中創設海邊的情景,讓幼兒在沙池中體驗海灘遊玩的快樂。此活動可以延伸到家庭活動,讓家長帶幼兒到海邊親自體驗在海邊玩耍的樂趣。

游泳圈、遮陽傘、太陽鏡、遮陽帽、防曬霜、玩沙用具、水、食物等。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理解懶惰蟲的含義,並感受和表現歌唱中的弱起節奏。

2、藉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歌曲中的幽默。

3、初步形成勤勞、不依賴他人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

1、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教師站在圓圈裏。

2、幼兒用書:《懶惰蟲》。

  活動過程

1、在遊戲的情景中,引導幼兒感知歌曲《懶惰蟲》節奏並聽教師念兒歌。

教師邊念兒歌,邊按這首歌曲的節奏依次無摸幼兒的頭:“你是小小雞,你是小小雞,你的衣裳真美麗-------”。兒歌唸完,教師給最後一個被摸到頭的幼兒帖上紅花。

2、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的內容。

教師故意停頓片刻,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後按歌曲節奏念歌詞給幼兒聽。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是懶惰蟲,爲什麼懶惰蟲到處都是痛?

教師邊唱歌曲邊玩點懶惰蟲的遊戲,歌曲唱完後,教師問最後一個被點到的幼兒:“你願不願意做懶惰蟲?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語氣表示:不願意做懶惰蟲。

3、學唱歌曲,並學玩“點懶惰蟲”的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邊學唱歌曲,邊玩點懶惰蟲的遊戲,教師對不願意當懶惰蟲的幼兒給予正面的肯定。

請個別幼兒當小老師,大家一起唱歌曲,玩遊戲。

4、引導幼兒仿編歌詞歌曲。

教師:你們都不願意當懶惰蟲,那我們就一起來唱不當懶惰蟲好嗎?那我們怎麼樣纔不是一個懶惰蟲呢?

教師將幼兒所說的內容串成歌詞,然後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唱歌曲《不當懶惰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我三歲”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喜歡和同伴一起慶祝生日、分享禮物,但在拆開禮物的包裝時,大多會出現問題。於是,我們就設定了一個特定的情境,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大膽嘗試去打開各種包裝,並感知盒子、罐子和袋子等不同包裝物體的區別。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打開盒子、罐子和袋子,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對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大盒子一個(內有罐子、袋子各一個;袋子裏裝有糖果等禮物)。

2.有蓋的盒子、罐子和袋子若干個,裏面裝有各色禮物。

活動過程

一、猜禮物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波波熊家做客。(出示大盒子)這是給波波熊準備的禮物。猜猜看,裏面裝了什麼?(可用多種方法:看、聽、掂等)誰能幫我打開箱子看一看?(幼兒取出箱子裏面的罐子)這是“罐子”(可比較罐子和箱子在形狀、材質上的不同)。罐子裏面裝了什麼呢,誰能打開罐子子阿?(幼兒打開罐子)哦,裏面還有個袋子啊!(可比較罐子和袋子的不同材質)誰再來打開袋子呢?(幼兒打開袋子)啊,裏面是糖果。我們給波波熊準備的禮物是糖果。

二、找禮物

(一)(電話鈴聲響起)喂,是波波熊啊?你今天有急事要出去,不能等我們啦!你給我們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就藏在你家院子裏,讓小朋友自己去找是嗎?好的,我們一起去波波熊家找禮物。

(音樂響起,幼兒找禮物;教師觀察不同月齡幼兒活動情況。)

(二)你找到什麼禮物啊?(個別引導幼兒用正確的詞彙說出禮物的包裝、形狀和材質。)

(三)誰拿到了方方的盒子?我們一共找到幾隻方盒子?(教師和幼兒一起數數,下同)誰拿到了圓圓的罐子?我們一起數數有幾隻罐子?誰拿到了軟軟的袋子?有幾隻袋子?

(四)讓我們打開禮物來看一看,波波熊爲小朋友準備了哪些東西呢?

(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打開包裝;重點觀察幼兒打開包裝的方法。)

(五)你是怎麼打開罐子(盒子、袋子)的?

小結:用不同的方法打開不同的包裝擰開蓋子、掀開蓋子、拉開拉鍊。

三、好吃的禮物

(一)波波熊把許多好吃的東西作爲禮物送給了我們,我們就不客氣了,一起來嚐嚐吧。

(幼兒自己動手撕開包裝紙,品嚐食物,教師給予個別幫助。)

(二)你們能說說是怎樣打開包裝紙的嗎?

(引導幼兒用準確的詞彙表述,如拇指和食指、緊緊捏、輕輕撕、好吃的食物就露出來了,等等。)

(三)波波熊回家啦!讓我們一起謝謝波波熊,並邀請波波熊和我們一起做遊戲。(音樂起)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初步的理解故事。

2、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小動物和風兒經過會響的小路的情景。

3、享受聆聽樹葉發出的聲音的樂趣,萌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想象並嘗試表達 。

難點:樂意聯想並嘗試用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猴玩具一隻、樹葉路一條、故事圖片。

經驗準備:與爸爸媽媽有過拾落葉的經歷,認識落葉的顏色,並踩過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組織幼兒活動室外站好隊,出示小猴:小朋友們,它是誰呀?(小猴)它請我們上他

家玩,你們想去麼?(想)

2、讓我們一起去吧。組織孩子們走進活動室的樹葉小路。

3、咦?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幼兒回答)

4、樹葉怎麼會有聲音?(踩到上面就會響了)

5、教師組織孩子傾聽老師和幼兒走到樹葉上的聲音的不同(單、雙腳交替跳,踮起腳尖快走、慢走,用力踩踏等),讓幼兒充分體驗樹葉發出聲音的不同,並跟老師學說 表示聲音的詞語(嘩啦嘩啦、踢踏踢踏、窸窣窸窣等)。總結出走路方式不同則聲音不同。爲聽故事作鋪墊。

二、聽故事。

1、出示小猴;歡迎歡迎,請你們到屋裏坐吧。(組織幼兒入座,進行活動)

2、小猴:剛纔,我聽小朋友們在樹葉小路上玩得很高興 ,一會嘩啦嘩啦、一會踢踏踢踏、一會窸窣窸窣,小路是怎麼發出這些聲音的呢?(請個別孩子回答走過小路 的姿勢與發出的聲音)

3、小猴:這條小路不僅能發很多的聲音它還有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麼?

4、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5、提問: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我來學聲音,你們來猜是 故事中的哪個小動物來了,像在幹什麼?教師分別學習小刺蝟和小白兔的,出示掛圖幫助理解。(引導幼兒關注兩者不同的走路方式)。小蚱蜢跳進小路後是什麼聲音?(引導幼兒說出小蚱蜢很小,把樹葉當成了小牀)

三、遊戲:模仿小動物走進小路

1、小猴:小朋友們,會響的小路上走過了小刺蝟窸窣窸窣、小蚱蜢吱嘎吱嘎、小兔 踢踏踢踏,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走過小路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下(組織孩子一起出來體驗並學說聲音詞語)。

2、組織孩子到小路上去體驗小動物走在小路上的聲音,教師對幼兒的詞語進行提煉, 小羊的篤的篤,小烏龜窸窣窸窣,組織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孩子學說。

3、結束:好了,玩了這麼久了,小朋友一定累了,下面咱們要回家啦,讓我們一起 跟小猴說“再見”。

活動總結

本活動順着創設的情境,孩子們挺投入,在活動開始,我以“這條小路爲什麼有聲音?的問 題引出故事,大部分幼兒對於小路會響表達出很大的好奇心,都是睜大眼睛認真的傾聽。第二部分主要是瞭解故事的內容,模仿裏面小動物走在小路上發出的聲音,走在樹葉路上的狀態。這個環節的裏面,幼兒雖然在表述方面不多,但是在動作模仿表演這一部分能夠和老師互動起來。在這節活動裏,我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1、樹葉小路上還會有誰走過?會發出什麼聲音?

2、如果你走上樹葉小路,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由於小班幼兒能力有限,教師應對 幼兒的回答進行提煉,如“小鴨走過小路,踢噠踢噠”,“小羊走過小路,的篤的篤”等,儘可能讓幼兒在自身表達的基礎上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