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春幼兒園教案15篇

春幼兒園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幼兒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幼兒園教案15篇

春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2、難點: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今天,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紙,看看春姑娘都帶來是什麼顏色的紙?那綠色代表什麼?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後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

三、比較“春”字

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1、師:今天春姑娘一共給你們幾張紙?現在還剩下幾張紙?是多了還是少了?我們可以用哪種計算方法來表示?爲什麼用減法?

老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並在等號後寫上答案。

3、提問:你爲什麼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活動反思:

剪紙“春”是我結合季節特徵和剪紙的深厚藝術文化設計、開展的一個藝術活動。我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內容,不僅是因爲現在正值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春天,更是想讓幼兒通過欣賞、感知和動手剪紙,感知春天的美、體會到剪紙的快樂和魅力!

1、選材新穎獨特——激發幼兒興趣的策略。

剪紙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而且能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大班幼兒在使用剪刀上已經比較熟練了,而且在嘗試窗花、雪花等剪紙活動後,對剪紙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對剪紙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結合季節特徵設計了這個剪“春”字的活動,不僅想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獲得動手、語言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傳承我國的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藝術。從幼兒剪紙的作品來看,他們對此次的剪紙活動很感興趣,能認真地欣賞剪紙作品、大膽地構圖和嘗試剪紙,剪出了一個個色彩鮮豔、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發了他們剪紙的興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紙技能。

2、作品鮮豔精美——讓幼兒獲得美的薰陶策略。

此次剪紙活動,我爲幼兒準備了紅色的手工紙,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紙。

春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浸了醋和沒有浸醋的蛋殼,瞭解酸會腐蝕牙齒。

2、使幼兒懂得飯後漱口,早晚刷牙能保護牙齒,初步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通過活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被醋浸着的蛋殼和沒有被醋浸過的蛋殼各一個。

2、PPT1、PPT2。

3、牙模型、牙刷一把,小鏡子。

4、請專業牙科醫生到活動現場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播放PPT1,幼兒觀看。

2、提問:動畫中的牙齒怎麼會有小黑洞呢?

二、幼兒觀察討論怎麼會有蛀牙的?

1、請幼兒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怎麼樣?

2、請幼兒互相觀察同伴的牙齒,看看牙寶寶上有沒有洞洞。

3、討論:怎麼會有洞洞的?

三、通過觀察,瞭解酸會腐蝕牙齒。

1、請幼兒觀察浸泡在醋裏的蛋殼和沒浸泡在醋裏的蛋殼。

2、說一說它們有什麼不同?

3、討論:爲什麼浸泡在醋裏的蛋殼會變黑、變軟呢?(提醒幼兒聞一聞醋的味道)教師小結:酸能腐蝕蛋殼中的鈣,所以蛋殼放在醋裏會變黑變軟。

4、播放PPT2,瞭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5、請出專業牙科醫生講解,進行小結:我們吃過東西后,嘴巴里會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來,不馬上漱口的話,時間長了,這些食物就會變的和醋一樣很酸,牙齒就象剛纔的蛋殼一樣,會變的又黑又軟,時間一長,還會出現洞洞。

四、請小朋友談談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會怎麼樣呢?

五、討論:怎樣保護自己的牙寶寶?

1、早晚刷牙,進食後漱口。

2、健康飲食,不食過硬、過冷、過熱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3、定期檢查牙齒。

六、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1、利用模型,邊示範,邊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上面的牙齒從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從下往上刷,咬合面來回刷。刷的時候裏裏外外都要刷,裏面也要上下刷。

2、幼兒徒手演習刷牙的方法。

春幼兒園教案3

設計意圖

我園地處黃河人海口,這裏資源豐富、風景優美。在這塊人傑地靈的沃土上,還生長着許多被現代人視爲美味佳餚的野菜,在生活質量飛速提高的今天,野菜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飯桌上,成爲人見人愛的綠色蔬菜。可孩子們對野菜又瞭解多少呢?於是我設計了此活動,意在讓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學會觀察,學會收集資料,學會交往與合作,使幼兒更多地瞭解自己家鄉的特色,進而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與家長親自去找、挖野菜,認識幾種常見野菜,瞭解其名稱、外形特徵、用途,體驗與父母共同勞動的興趣,增進親子感情。

2、能合作設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並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烹製。

3、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製作食品的快樂。

4、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設計一張自己喜歡的野菜書籤。

活動準備

1、物色好長有各種野菜的地方,準備挖野菜的用具:人手一隻裝野菜的小籃,人手一把小鏟刀或者一把小剪刀。

2、與家長聯繫,爲幼兒準備一雙輕便鞋、一頂太陽帽。

3、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制作的多樣菜餚。

4、鍋、鏟、勺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料,雞蛋、豬肉適量。佈置書籤展覽。

5、壓膜機一臺,壓膜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親子活動:一起挖野菜

1、觀看課件《好吃的野菜》,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挖野菜的願望。

小朋友,影片中的野菜你吃過嗎?他們看起來味道怎麼樣?你知道這些野菜的名稱嗎?它們長在哪裏?是什麼樣子的?現在老師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帶你們去尋找這些野菜。

2、組織幼兒和家長到野外認識野菜、挖野菜。

(1)向家長、幼兒交代途中注意事項。

(2)請有經驗的家長分別介紹曲曲菜、蒲公英、薺菜、灰灰菜等各種野菜,觀察瞭解各種野菜的生長特徵。

(3)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挖野菜,學習正確使用剷刀和剪刀,體驗勞動的辛苦與喜悅。老師輪流指導,與家長和幼兒共同分享經驗。

(4)讓幼兒把各自挖的野菜分類放好,集中起來,欣賞勞動成果。

3、韻律活動“挖野菜”。

小朋友,你們挖了這麼多的野菜,心裏一定很開心,老師爲你們編了一首“挖野菜”的'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唱一唱、跳一跳,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表現出來。

4、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挖了這麼多的野菜,一會兒我們就把這些新鮮的野菜拿到幼兒園,一起做成可口的菜餚,讓大家品嚐。

二、科學活動:美昧野菜湯

1、組織幼兒擇洗野菜。

提出活動要求:小朋友擇菜時,要把黃葉子擇去,把根去掉。洗的時候要輕輕搓一搓,把土洗乾淨。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擇菜,一組洗菜。摘菜時注意將黃葉子擇去,洗菜時要浸泡並清洗乾淨(教師在旁指導)

2、製作野菜湯。

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烹調:先放油——放蔥花、姜——放人野菜——炒野菜——放水——水開後放雞蛋(雞蛋提前打碎)——放鹽、香菜、味精——美味野菜湯完成。

3、師幼共同品嚐野菜湯。

教師將幼兒製作好的野萊湯擺放在桌上,組織幼兒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嚐野菜湯,體驗勞動的快樂。

4、師幼共同小結:野菜很好吃而且非常有營養,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粗纖維,我們以後要多吃野菜。

三、藝術活動:野菜書籤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對書籤的興趣。

師:小朋友快來看看我的書裏有什麼祕密?

幼:有個紙片。

幼:那叫書籤。

幼:我爸爸看書就經常夾書籤。

幼:我定的《幼兒畫報》贈給我一個紅袋鼠的書籤。

小結:書籤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用來做標記,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到看書的頁碼,爲我們節省時間。

2、欣賞書籤展,交流、小結。

師:我們看了這麼多的書籤,你喜歡哪一種書籤?爲什麼?

幼:我喜歡海綿寶寶的書籤。

幼:我喜歡紅葉的書籤,原來葉子也可以做書籤啊。

幼:我喜歡貝殼書籤,真漂亮!

幼:我喜歡臉譜書籤,因爲我爺爺喜歡聽京劇

3、指導幼兒用野菜製作書籤。

師:我們欣賞了這麼多好看的書籤,這些書籤是用各種材料做成的,有葉子,有貝殼,有卡紙,還有的是用絲綢做成的,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別致的書籤,放到自己的小書裏面?

幼:想!

師:我們這幾天挖了野菜,又吃了美味的野菜湯,今天我們還要用野菜做成精美的書籤,好不好?

(1)請幼兒分成蒲公英組、曲曲菜組、灰灰菜組、薺菜組、苦菜組、馬生菜(馬齒莧)組等幾組,自由選擇野菜。師: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野菜組,然後選擇剪子或彩筆等工具進行製作,可以把喜歡的圖案畫出來剪下來,還可以用多個野菜拼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大家看一看、比一比誰的野菜書籤最特別、最漂亮,還可以給你的野菜書籤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呢!

(2)指導幼兒把選擇好的幾種野菜捋平,用工具進行繪製、裁剪,並擺出自己喜歡的造型,輕輕放進書裏壓平。

(3)教幼兒把擺好的野菜造型輕輕放進壓膜紙,把壓膜紙放平,放進壓膜機進行壓膜。

(4)野菜壓膜結束後,指導幼兒沿邊剪下野菜書籤。

(5)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製作的書籤,進行精品書籤展示,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小朋友,拿着自己親自做的書籤,開心嗎?幼:開心!師:你的書籤叫什麼名字?是用什麼做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嗎?幼:我的書籤叫雲寶寶書籤,是用曲曲菜做的,我很喜歡它。幼:我的是奧特曼書籤,是用蒲公英和灰灰菜擺成的,我的很厲害!幼:我的是小兔子書籤,是用馬生菜(馬齒莧)做的,看它多可愛!(6)小朋友,現在我們自己製作了野菜書籤,都非常漂亮,請你把書籤夾在自己喜歡的書裏,等再看書的時候就非常方便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利用本地區的自然條件,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認識了多種野菜,學習了挖野菜,參與了做菜,使教學活動變得開放、直觀、生動,大大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和願望。既擴展了幼兒的知識面,又通過幼兒的自主活動,並與他人分享成果和快樂,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中心的現代教育觀念,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主動的、積極的。

春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深理解春天的景色。

2、樂於學兒歌《春姐姐變戲法》,能愉快的和大家一起說兒歌。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兒歌的最後一句。

【活動準備】

大幅背景圖片及能活動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夥伴,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是誰?那麼請小朋友坐好。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春姐姐”,這個春姐姐很神奇,會變戲法哦!

二、出示背景圖片。

提問:圖片上都有什麼?(只有一顆大樹,而且沒有樹葉)

噓!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春姐姐要變戲法了,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出示小的活動圖片。

春姐姐變戲法後,大地怎麼樣了?小草怎麼了?柳樹怎麼了?誰——飛回來了?

兒歌:春姐姐變戲法

沙沙沙,沙沙沙,春姐姐變戲法。

她放下雨簾子,悄悄的變呀變。

她收起雨簾子,哇!

大地變美了,小草兒青了,

柳樹綠了,小燕子飛回來了。

春天來到了。

三、請小朋友分組說兒歌。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自己動手畫春天的美麗景色。

【活動反思】

我上的是語言課《春姐姐變戲法》,目的是讓孩子進一步加深瞭解春天的景色,樂於學兒歌《春姐姐變戲法》,能愉快的和大家一起說兒歌。本節課是一節生成課,領孩子在做戶外活動《尋找春天》時,孩子發現草堆下面小草綠了,小燕子飛回來了……特別的興奮,爲了讓孩子加深瞭解春天的景色,所以設計了這節課。

本節課師生互動非常好,課堂氣氛活躍,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作爲教師能夠巧妙緩解,孩子因爲羞澀不回答問題的尷尬,教具設計新穎並很好的爲教學服務。

如果教師教授兒歌時,能夠和孩子一起探索,加入表演成分會更好,如小燕子飛啊等等。教授兒歌人之前加入事先錄好的兒歌,讓孩子自己聽,如此就能動靜結合,而不是一味的老師說、孩子說、一起說。教師的提問過於侷限,若改爲:剛纔老師說的兒歌,你聽到了什麼?“會更好,充分的展開孩子的想象空間,給孩子語言表達的機會,效果會更好。

春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2、在音樂情境體驗中,初步感應曲式ABACADABACA。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掛圖P4、(草帽7大1中2小、2張小鳥、2張小魚、1張閃電)圖卡、背景圖、木魚槌、水袖、紗巾、手套、軟墊,結合語言課本《勤勞的人們》認識春天田野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1、介紹圖片名稱

2、(出示掛圖P4)師:春天到了,寶寶帶着他的玩具熊到花園裏去玩,春天的花園可真美,寶寶好開心。那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樣的呢?(請幼兒依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二、主題賞析

1、師:春天會有哪些好聽的聲音呢?(幼兒依生活經驗講述,教師可結合掛圖P4引導幼兒觀察春天小鳥在唱歌、流水的聲音等)

2、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描寫春天田野景色的曲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春》,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維瓦爾第寫的。你們注意聽聽看,音樂裏都有哪些聲音?

3、提問:

聽出來了嗎?音樂裏都有哪些聲音?(幼兒講)

三、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師:春天是個耕地播種的季節,大農夫在地裏忙着鋤地,小農夫在忙着播種,音樂裏他們是怎樣鋤地和播種的,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完整地欣賞全曲,教師作律動)

A段:音量強——大農夫鋤地

音量弱——小農夫播種

其他段落:聆聽狀

1、提問:

(1)剛纔聽着音樂王老師在做什麼?(學大農夫鋤地、學學小農夫播種)

2、感應A段,聽辨強弱。

師:現在我們聽着音樂來學大農夫鋤地和小農夫播種的樣子?注意聽聽看,大農夫出來鋤地的音樂是怎樣的?小農夫出來播種的音樂又是怎樣的?(請幼兒圍圈站好)

(1)聽A段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大農夫鋤地,小農夫播種的動作。(鋤地時動作幅度要大,播種時動作要輕)

(2)提問:

大農夫出來鋤地的音樂是怎樣的?(大聲,音樂很強)

小農夫出來的音樂是怎樣的?(輕、小聲,音樂很弱)

(3)師:這回你們來自己聽音樂,音樂裏什麼時候大農夫出來鋤地,什麼時候小農夫出來播種,聽到了就請你用動作做出來,好嗎?(播放全曲,在幼兒表演有困難時教師給予提示。)

A段:音量強——大農夫鋤地

音量弱——小農夫播種

其他段落:聆聽狀

四、律動感應曲式:ABACADABACA

師:剛纔我們聽的這首好聽的音樂裏有誰和誰?(幼兒說,老師出示角色圖卡,並向幼兒介紹大草帽代表大農夫,小草帽代表小農夫)

1、現在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音樂裏大農夫、小農夫、小鳥、小魚、雷聲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播放全曲)老師邊聽音樂邊出示各種角色圖卡。

大小大小——小鳥——大——小魚——大——雷聲_——中大——小鳥——大——小魚——大小

2、依次提問,引導幼兒練習音樂裏各種角色的動作。(大農夫、小農夫、小鳥飛、覓蟲、梳洗羽毛、小魚遊、雷聲等)

3、律動扮演

師:這麼好聽的音樂,我都想跟着音樂跳舞了。(聽音樂帶領幼兒做律動)

A段:農夫/鋤地、播種

B段:小鳥/學小鳥覓蟲、飛翔、梳洗羽毛

C段:流水和微風/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雙手如微風吹拂溫柔地揮動。

D段:打雷與閃電/用手抱頭或兩人相擁。

4、道具扮演

師:你們跳得可真美,如果再用上道具來跳就會更美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1)逐一介紹各種道具名稱。

(2)將全班幼兒分成五組,

大農夫::木魚錘小農夫:鈴鼓小鳥:水袖小魚:手套雷電:兩個軟墊互拍

(3)幼兒聽音樂在原地進行角色表演。

(4)如幼兒掌握得較好,可再讓幼兒走動起來表演一次。

結束: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回家以後也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看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對音樂課的教授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想讓寶寶學會歌曲首先要幫助幼兒很好的記憶歌詞。我想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會繼續努力,去探索發現更好的記憶歌詞的方法。

春幼兒園教案6

音樂活動:春之奏鳴曲

活動目標:

1、感受鈴鼓的不同單音色,學習用各種方法使用鈴鼓。

2、能在老師的提示下,感受樂曲中的不同情緒,嘗試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來表現樂曲。

活動過程:

1、節奏小火車

師用鈴鼓敲打出節奏型,幼兒模仿(一個幼兒模仿一種)。

2、師講故事,引出各種伴奏方法。

有一天,太陽和小鳥玩起了遊戲,太陽跑啊跑XX XX | XX XX |(拍鼓面)。小鳥追呀追 XX | XX | (做飛翔動作)。後來,小雨聽見了,也跑來了 XX XX | XX XX (用手指點鼓)。閃電也來了 (搖鈴鼓)。它們在一起玩得真高興。

3、傳樂器:一個接一個輕輕傳鈴鼓,不發出聲音。

4、師:我們也一起來做遊戲吧。(師繼續講故事,邊講邊一起用樂器演奏)。

有一天,太陽和小鳥玩起了遊戲,太陽跑呀跑,小鳥追呀追,太陽跑呀跑,小雨聽見了,也跑來了。太陽真高興呀,閃電也來了,太陽也很高興,笑着歡迎閃電,小雨的聲音真好聽。太陽聽了真開心,小鳥圍着太陽飛呀飛,太陽樂得笑呵呵。(邊說也貼圖邊示範)

5、師:現在,老師指到什麼,小朋友就用鈴鼓來把它表現出來。

6、師:上次,我們聽了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到音樂裏去找找它們吧。(邊聽音樂邊指圖譜)。聽完後師問:“你從音樂裏找到它們了嗎?”

7、用樂器進行伴奏。(2遍)

8、結束。(找朋友)

春幼兒園教案7

目標:

1、認識甲型流感,知道其傳播途徑及危害。

2、加強自我保護,預防甲型流感。

3、明白流感並不可怕,建立戰勝流感的信心。

4、瞭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5、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準備:

1、廣泛收集網絡,報刊,影視等關於流感的圖文資料。

2、洗手、開窗、戴口罩等相關的動作圖片。

過程:

一、認識甲型流感。

談話:在地球上,有一個叫墨西哥的國家,前一段時間,那裏的人們過得很不好,原來,有一個叫甲型流感病毒的在那裏危害着大家。(播放介紹疫情的視頻)

(向幼兒介紹這種病還沒有藥可以醫治,而且會傳染。)

幼兒討論。

甲型流感爲什麼那麼厲害?它是怎麼傳染的?

二、甲型流感

1、甲型流感這麼恐怖,你們害怕嗎?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甲型流感呢?

(勤洗手,勤開窗,人多地方我不去,出門戴口罩,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2、如果病毒來到我們的身體裏,你要怎麼辦?

(及時就醫,要到正規的大醫院)

我們身體有一支叫免疫系統的軍隊,他們會勇敢的和病毒作戰,保護小朋友。怎樣讓這支軍隊變得更加強大呢?

幼兒學習五做到:做到睡眠充足,做到攝入安全豐富的營養,做到鍛鍊身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做到避開咳嗽噴嚏者,自己打噴嚏用只紙巾捂住口鼻。

3、甲型流感非常兇猛,你們知道預防的方法,現在還怕不怕?

小朋友非常勇敢,讓我們一起戰勝流感!

春幼兒園教案8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要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現在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設計這一課讓幼兒懂得怎樣預防感冒,瞭解預防感冒的基本小知識,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希望幼兒學習之後,更懂得講衛生,愛清潔,多鍛鍊身體等,讓感冒遠離自己。

二、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傳播途徑。

2、懂得預防感冒的小常識,積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經驗。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幼兒懂得預防感冒的小常識。

2、難點:瞭解感冒的傳播途徑,積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經驗。

四、活動準備

相關圖片。

五、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

(1)教師有班級點名活動引出今天的教學活動。

“這些天,某某小朋友爲什麼沒來呀?”

(2)幼兒相互交流各自對感冒的感受與體會。

“你得過感冒嗎?感冒的時候人會有什麼感覺?”

(3)教師小結:感冒的時候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狀。

2、瞭解感冒的傳播途徑:

(1)教師介紹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傳播的主要途徑。

“人們一般是由於什麼患上感冒的?”“除了着涼以外,感冒會不會是別人傳染給你的,又是怎麼傳染上的呢?”

(2)教師歸納。

不注意冷暖或身體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還可以通過吐沫、痰等傳播。

3、掌握預防感冒的小常識:

(1)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預防感冒的方法。

“我們應該怎麼來保護自己,儘量不讓自己和別人患上感冒?”

(2)教師出示圖片,幼兒瞭解預防感冒的具體方法,師生一起進行歸納小結。

不隨地吐痰、常開窗通風、勤洗手洗臉、經常鍛鍊身體、適當吃點醋及大蒜、洋蔥。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間,幼兒要儘量減少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如果已患上感冒,則打噴嚏時要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而且要側轉身,不能對着他人打噴嚏。

春幼兒園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創設情景,在跟隨春娃娃"串門"的過程中學說故事中的話,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

2、鼓勵幼兒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與認識。

二、設計思路:

"二期課改"要求把課程內容視爲幼兒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重視幼兒原有的學習經驗,是幼兒能夠理解和體驗到的,強調幼兒已有興趣、需要及知識經驗。

這次我們的主題是"春天來了",爲了讓孩子儲備春天的經驗,我們前期就通過親子活動遊《長風公園》,讓家長根據調查表上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有目的地遊公園。孩子們發現了春天柳樹長葉子了、小草長出來了,公園裏好多花開了,並能講出一些花的名稱,如:桃花、茶花、鬱金香等,他們覺得長風公園很美,這是孩子們對春天的第一個感覺。在幼兒園裏,我們利用戶外活動、餐後散步時帶領幼兒找找幼兒園裏的春天。在教室裏我們通過提供材料、創設環境,讓幼兒在區角操作和自由活動中進行觀察和了解,同時又通過談話、歌曲、兒歌等預設性的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春天的祕密。孩子們對春天的花呀、草呀、小動物呀都是非常的感興趣,有時他們會問:春天還有什麼呢?小蝸牛在哪裏,我們怎麼找不到?等問題。針對我班孩子的興趣、需要和經驗,我選擇了故事《春娃娃》。

開始部分,角色導入直奔主題,引起孩子們想跟隨春娃娃去串門的興趣。第二部分,我創設親身體驗的活動環境,通過請孩子們去布穀鳥家、柳樹家、桃花家串門,鼓勵孩子們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最後通過歌曲小結內容、提升經驗。第三部分遷移想象,嘗試結合自己已有經驗說說春天的變化。

三、活動準備:

創設布穀鳥、柳樹、桃花的家;幼兒扮演布穀鳥、柳樹、桃花;草地故事內容創編的歌曲錄音四、 教材分析:

重點:感知春天動植物的變化。

難點:願意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四、活動過程

(一)角色導入(激發興趣、理解"串門")

1、(老師扮演春娃娃)"孩子們你們好,我是春娃娃,你們知道春娃娃來了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今天春娃娃帶你們去"串門"。(理解"串門")

(二)遊戲體驗

(感知理解春天動植物的變化,願意用語言或動作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1、春娃娃帶着孩子們來到布穀鳥的家:"這是誰的家?布穀鳥在幹什麼?啊呀!布穀鳥在睡覺,她不知道我們來了怎麼辦呢?(想辦法、學說故事中的話)2、你們知道布穀鳥爲什麼一直"布穀、布穀"的叫。

3、孩子們和春娃娃一起邀請布穀鳥去柳樹姐姐家"串門"。

4、請一孩子去告訴柳樹姐姐春娃娃來了。(柳樹姐姐快出來,春娃娃來了)5、春娃娃幫柳樹姐姐梳頭髮(幫助孩子理解由短變長)。

6、同樣方法去桃花家"串門"。

7、春娃娃:"孩子們我累了和我一起到草地上休息一會吧!"8、播放故事歌曲:"誰在唱歌,他們唱了什麼?"9、跟春娃娃一起念兩遍,跟唱兩遍。

(三)遷移想象

(嘗試結合自己已有經驗說說春天的變化)

1、你們還想跟春娃娃一起去"串門"嗎?

2、到誰家去呢?(自由交流)孩子們走吧,"串門"去嘍!

春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粗細、曲直、長短不同的線條,表現春天裏的樹。

2、感受春樹的形態美,能夠積極大膽的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彩砂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樹也換上新衣服。你們都知道哪些樹呢?你們心中的樹是什麼樣子的呢?

二、欣賞圖片。

1、尹老師準備了一些春天大樹的圖片,瞧,照片上的樹看上去怎麼樣?

2、大樹身上都有哪些顏色?

2、大樹的樹幹、樹枝都有哪些特點呢?

小結:你們觀察的可真仔細,是呀,大樹的樹幹有的是筆直的,有的是彎曲的;長長的細細的樹枝上開滿色彩絢麗的花朵,柔柔的彎彎的枝條上長出嫩綠的新芽......

三、欣賞作品:《春樹》

1、有一位畫家把這些樹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畫的。

2、看,你最喜歡哪幅畫呀?爲什麼喜歡這幅畫?幼兒分析畫作。

小結:春天的樹多姿多彩,五顏六色,粗粗的樹幹從泥土裏長出來,樹幹上長滿了細細的樹枝,直直的、彎彎的,就像上面的樹枝和下面的樹枝在打招呼呢,還有的手拉着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春天的樹可真美呀!

四、師生共同創作,體驗繪畫的樂趣。

孩子們,剛纔我們走進畫裏欣賞了美麗的大樹,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動手把美麗的春樹畫出來?今天我們就在彩砂紙上來畫一畫美麗的春樹!

作畫要求:

1、畫畫的時候,要注意樹幹、樹枝的粗細不同的變化。

2、用你喜歡的線條與色彩,畫出你春樹最美的姿態。

五、評析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說說你最喜歡的樹,介紹自己的樹,說一說春樹的美麗和迷人,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在日常活動中,教師帶着孩子們捕捉春天的信息。今天孩子們繪畫的是出心中最喜歡的樹,是孩子在生活經驗所有積累下糅合他自己的創造畫出來的樹,不是概念化的樹。每一幅作品都別具一格。繪畫欣賞環節,教師給孩子欣賞2幅畫,一幅是以向上生長的姿態,一幅是以向外生長的姿態,樹的組成部分是相同的,只是樹枝的生長方向不同。直觀清晰的讓幼兒理解了樹的構成形態。課堂上孩子們對春天的樹的色彩關注很多,這與本次活動預設的重點有些出入,此時正是展現教師與幼兒對話銜接的智慧時刻,確實春天的樹最大的特點就是新葉與花開的色彩,教師可以體現色彩的畫面局部放大,色彩馬上就會體現出來,就能幫助幼兒看出很多春天的樹是很多色彩交織在一起,表現春天豐富多彩的感覺。在教學活動中老師用最精簡的話,幫孩子去概括,然後幫助他們用眼睛去積累,這就是藝術活動的生命!

春幼兒園教案11

活動名稱:欣賞散文《春雨的色彩》

活動目標:

1、知道春雨使花草樹木開始發芽、長葉子、自然界變的更美麗了。

2、提高幼兒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性,發展其連貫性語言的表達能力。

3、學習理解新詞:萬紫千紅―形容春天到了,百花齊放,顏色豔麗的美麗景色。

4、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錄有小鳥叫聲的磁帶、錄有散文《春雨的色彩》的磁帶、錄有歌曲《春雨沙沙》的磁帶各一盤及錄音機一臺。

2、動物頭飾:小白鴿、小燕子、小麻雀、小黃鶯。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錄有小鳥叫聲的磁帶,並用談話引出主題,導入活動。

2、教師配上輕音樂,有感情的朗誦散文《春雨的顏色》。

3、提問幼兒:

這首散文詩的名字叫什麼?

你們聽到了什麼?

小鳥爭論的是什麼事?

請幼兒繼續欣賞錄有散文詩的錄音。

1、學習新詞:萬紫千紅――形容春天到了,百花齊放,顏色豔麗的美麗景色。

2、讓幼兒分角色扮演散文詩中的角色:小白鴿、小燕子、小麻雀、小黃鶯,複述對話。

3、讓幼兒進一步探討春雨以及春天萬紫千紅的美麗景色。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音樂《春雨沙沙》的伴奏下,即興表演,並帶幼兒到室外感受春天

春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兒歌,理解詞:孤孤單單。

2、通過兒歌,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快快樂樂的在一起。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一條魚,兩條魚,許多魚。

2、課件-音樂《How lucky I am!(我多幸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凸眼睛,闊嘴巴,尾馬要比身體大,碧綠水草襯着它,好象一朵大紅花(金魚)

二、展開。

1、課件聲音:嘆氣。

你們聽到了什麼?(嘆氣聲),知道是誰在嘆氣嗎?

2、課件-照片:金魚。

(1)噢!原來是金魚呀,它爲什麼嘆氣呢?(引導幼兒說出,一條小魚孤孤單單)

教師:一條小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在發愁。

(2)你想幫助小金魚快樂起來嗎?怎樣幫助它呢?(引導幼兒說出,找些好夥伴)課件-照片:兩條金魚。

我們幫它找到了好朋友,現在有幾條小金魚了?它們會怎樣呢?(教師動作:搖尾,點頭)

教師:兩條小魚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

3、我們再幫小魚找朋友好嗎?課件——照片:許多小金魚。

(1)又來了幾條小金魚呀?(許多)

(2)許多小金魚在一起會怎樣呢?(豐富詞彙:親親熱熱、快快樂樂)

教師:許多小魚水裏遊,快快樂樂做朋友。

4、欣賞兒歌《小金魚》。

現在,我們來聽一首《小金魚》的兒歌好嗎?

教師完整朗誦一遍。你聽到兒歌裏說了些什麼呀?引導幼兒跟隨老師學接兒歌下半句。

一條小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在發愁,)

兩條小魚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

許多小魚水裏遊…(快快樂樂做朋友。)

5、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這首好聽的兒歌,好嗎?(教師可演示課件,配合幼兒朗誦)

【活動結束】

請幼兒扮演小金魚,伴隨音樂《How lucky I am!(我多幸運)》表演,自然結束。

附兒歌:小金魚

一條小魚水裏遊,孤孤單單在發愁,

兩條小魚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

許多小魚水裏遊,快快樂樂做朋友。

春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 能運用多種感官,有目的地感知春天來到時動植物的變化。

2、 學習運用各種方式記錄和表徵自己的觀察結果,並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相機一部,記錄表、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1、 組織幼兒進行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怎麼感覺到春天的,激發幼兒的活動願望。

2、 幼兒在幼兒園的院子裏找春天,並運用相機進行拍攝,感受春天的變化。

(1) 教師和幼兒一起體會春天吹在身上和太陽照在臉上的感覺。

(2) 引導幼兒尋找並觀察幼兒園內的樹木、小草、小花有什麼變化。

3、 教師帶領幼兒到幼兒園附近的田野或社區公園走走,看看春天有哪些變化。

4、 回到活動室,指導幼兒用繪畫或符號的方式記錄尋找到的春天的信息。

5、 組織幼兒交流自己的觀察記錄,進一步感知春天來到時周圍環境的變化。

(1) 請幼兒結合記錄表中的內容說一說自己找到的春天。

(2) 提示其他幼兒認真傾聽,共同分享同伴的發現。

6、 把幼兒的觀察記錄、圖畫和教師拍攝的照片張貼在班級主題牆或在走廊佈置“春的訊息”展覽,加深幼兒對春天特徵的整體感知。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觀察、記錄春天的變化,將不同時間段的觀察結果進行對比,感知春天的變化過程

春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甲型流感,知道其傳播途徑及危害。

2、加強自我保護,預防甲型流感。

3、明白流感並不可怕,建立戰勝流感的信心。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廣泛收集網絡,報刊,影視等關於流感的圖文資料。

2、洗手、開窗、戴口罩等相關的動作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甲型流感。

談話:在地球上,有一個叫墨西哥的國家,前一段時間,那裏的人們過得很不好,原來,有一個叫甲型流感病毒的在那裏危害着大家。(播放介紹疫情的視頻)

(向幼兒介紹這種病還沒有藥可以醫治,而且會傳染。)

幼兒討論。甲型流感爲什麼那麼厲害?它是怎麼傳染的?

二、甲型流感

1、甲型流感這麼恐怖,你們害怕嗎?有什麼辦法可以預防甲型流感呢?

(勤洗手,勤開窗,人多地方我不去,出門戴口罩,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2、如果病毒來到我們的身體裏,你要怎麼辦?(及時就醫,要到正規的大醫院)

我們身體有一支叫免疫系統的軍隊,他們會勇敢的和病毒作戰,保護小朋友。怎樣讓這支軍隊變得更加強大呢?

幼兒學習五做到:做到睡眠充足,做到攝入安全豐富的營養,做到鍛鍊身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做到避開咳嗽噴嚏者,自己打噴嚏用只紙巾捂住口鼻。

3、甲型流感非常兇猛,你們知道預防的方法,現在還怕不怕?小朋友非常勇敢,讓我們一起戰勝流感!

春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春天的明顯特徵,感受春天的美麗。

2、能說出紅、黃、藍、綠常見色名稱。

3、學唱歌曲《春天》。

4、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顏色。

5、感受季節帶來的色彩變化和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瞭解春天的特徵,學唱歌曲《春天》。

難點是學唱歌曲《春天》。

  活動準備

1、歌曲《郊遊》、《健康歌》《春天》。

2、課件(三幅春景圖)。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郊遊》,師生拉手進活動室。“春天來了,讓我們去找春天吧”。

2、出示春景圖1,讓讓幼兒觀察春天的樹、草、天空的變化。

問:路邊有什麼?

樹是什麼顏色?草是什麼顏色?

天空什麼顏色?天上誰在飛?

“春天來了,小鳥也高興得出來玩了,讓我們在這美麗的春天裏做做運動,活動活動身體吧”。播放《健康歌》,師生做運動。

運動後,“運動運動身體,我們更有精神了!讓我們繼續去找春天。”

3、出示春景圖2,讓幼兒觀察柳樹、河水、花的變化。

4、播放《郊遊》,繼續走一走。出示春景圖3。

“春天真美呀!讓我們坐下來好好欣賞一下這美麗的春天吧。”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幼兒滲透歌詞。

“春天的天氣真好,陽光暖暖的,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着我們搖呀搖,就像給我們彎彎腰。看,美麗的花把誰引來了?(蝴蝶、蜜蜂)請幼兒學學蝴蝶、蜜蜂的動作。

還有誰也出來玩了?(小白兔)小白兔怎麼走路的?(幼兒學動作)。

真美麗的景色呀!老師來唱一首歌吧。

教師範唱歌曲《春天》,問:你喜歡歌裏面的誰?(分句教唱)

5、師生演唱歌曲。

“讓我們爲美麗的春天唱歌吧”師生演唱《春天》。

6、結束

“讓我們到外面繼續尋找春天吧”。在《春天》的歌聲中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根據我的活動重點,爲了讓孩子有參與的熱情,整個活動過程我讓孩子在動中進行,以郊遊爲活動主線,邊走邊觀察春天的景色,既爲學歌曲作了鋪墊,又加深了對春天特徵的認識。根據活動情況來看,幼兒對我的這種方式還是很喜歡的,對歌詞記憶的也比較快。不足之處;由於一節課的時間關係,我給孩子們展示的春天圖景有限,前面的節奏也快一些,有趕時間的感覺。如果能給孩子充分的時間欣賞感受美麗的春天感覺更好。

小百科:四季之一。從節氣意義上講,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在歐美,春季從中國的春分開始,到夏至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