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1.《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資源,以用貝殼、螺殼、樹葉等輔助材料給石頭化化妝爲主線,將自然資源引入幼兒園課程當中,體現了課程的生活化、發展性。

2.在藝術活動中,常常會出現“教與不教”兩個極端。一是害怕傳授技能就抹殺了孩子的創造力,舉步不前,也就流失了很多教育契機,使孩子得不到發展;一是傳統的你教我學,依葫蘆畫瓢,把“技巧”當做衡量孩子的標準,孩子沒有發揮想象的空間。本活動考慮到大班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藉助石頭特有的外形,利用材料進行裝飾,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力,積累表達技能,發展創造力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石頭的外形發揮想象。

2.嘗試運用輔助材料裝飾石頭,發展個性化表達能力與創造力。

3.體驗在石頭上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形狀的石頭。

2.水粉顏料,皺紋紙、泡沫膠、吸管、棉籤、樹枝、樹葉、毛線、布料、橡皮泥、貝殼、螺殼等輔助材料。

3.人手一張墊板,一個紙盒。

4.有關石頭彩塑、塑造的圖書、圖片資料以及教師製作的欣賞範例。

5.課件:鵝尾神石園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以啓發孩子回憶參觀鵝尾神石園引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去過鵝尾神石園嗎?(利用演示文稿激起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昨天,老師也去了神石園,看到了很多神奇的石頭,還用照相機拍了下來,請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看,這些石頭到底有什麼神奇。

師:(逐一出示畫面)你們看到了什麼?

幼:烏龜、大象、拇指、犀牛、河馬……

師:你看到的景象都是什麼組成的?

幼:石頭。

師:這是什麼?(把幻燈定格在五指山景象)

幼:手。

師:對,今天也請小朋友用靈巧的手爲我們大班建個神石園。

(反思:美術創作來源於生活,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孩子熟悉的鵝尾神石園.更容易引發孩子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慾望。)

二、引導討論,啓發想象

1.交流、想象

師:(隨意出示一塊石頭)這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頭,你們看它像什麼?

幼:臉蛋兒、烏龜、蝴蝶、頭、大象、金魚、蝸牛、青蛙、魚……

師: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你能告訴大家,你想用哪些材料把它裝扮成人的臉蛋兒、烏龜、蝴蝶、金魚呢?

幼:用橡皮泥做成眼睛,用毛線做尾巴,粘在石頭上就成了金魚。

幼:用牙籤做須就可做成蝴蝶。

幼:用小海螺做眼睛就成了烏龜。

反思: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發現,原來利用石頭的形狀和一些材料,可以創作出不同的作品,他們暢所欲言,躍躍欲試。)

2.教師適時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

師:(出示兩塊石頭)小朋友能用兩塊石頭變成什麼呢?

幼:變成人,一塊當臉蛋,一塊當身體。

幼:長頸鹿、老虎、船、小山、小樹、草地……

師:你用什麼材料把兩塊石頭粘起來?

幼:透明膠、雙面膠、白乳膠、橡皮泥……

師:這些方法待會兒請小朋友都去試一試,看行不行。

師:我今天還帶來一種材料(泡沫膠),也可以把兩塊石頭粘在一起。(演示方法)

(反思:在一種面向全體幼兒的藝術教育中,技能技巧的培養應該不是最主要目的,它們應作爲幫助幼兒保持活動興趣、進行創造的手段。)

師:小朋友想一想,你在給石頭化妝時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嗎?

幼:怎樣才能把蝴蝶的須粘在石頭上。

師:哪個小朋友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幼:先用橡皮泥粘在石頭上,把牙籤插在橡皮泥上就行了。

(反思:創作過程中凸顯出的技能技巧問題不容忽視,當孩子思索怎樣把兩塊石頭粘在一起時,教師的啓發與引導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師:請小朋友看看區角架上有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你準備用哪些材料。

(反思:作爲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要求:(1)先想好要用哪些材料,再拿一個盒子去取材料,在墊板上操作。

(反思:材料的投放給了孩子直接進入創作角色的機會,孩子在選擇時就非常明確自己要做什麼,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做。)

(2)先觀察石頭的形狀像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然後再進行裝扮。

(反思:引導幼兒根據石頭特有的外形,選擇合適的輔助材料裝飾石頭,表現真實物體的主要特徵,提高作品的美感。)

(3)安靜操作,注意衛生,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師:我在區角架上放了一些老,師創作的作品,每個小組的桌上還有一本畫冊,待會兒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小朋友可以先去看看(爲想象、創作有困難的孩子提供幫助)。

(反思:投放有關石頭的圖片、畫冊,使幼兒獲得技能技巧與表現形式的間接經驗;投放製作的石頭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如何根據石頭本身的形狀變出有趣的造型,並在欣賞中明確:要想將石頭變得更形象,就要將動物和其他東西的主要特徵表現出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孩子自由選擇材料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作品;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引導幼兒個性化地表達。

師關注一:俞超小朋友要將兩塊石頭粘在一起時,先在石頭上刷顏料,再嘗試用橡皮泥、白乳膠、萬能膠、透明膠等來粘,都不成功;最後改成先用泡沫膠將兩塊石頭粘上,再給石頭刷顏料,終於成功了。

師關注二:心如小朋友在區角架旁來回走了幾次,都是空手而歸。我在她的墊板上看到,她用石頭做成了金魚的身子,用小海螺做成了金魚的眼睛,顯然她是在尋找用什麼材料做金魚的尾巴。我便牽着她的小手來到區角架旁取出樹葉、皺紋紙、卡紙等,請她試試。她遲疑了一會兒,高興地揀起一片樹葉,用小剪刀認真地剪起來……

師關注三:張濤小朋友手拿一塊石頭,反覆翻看着,眼神一片茫然。“張濤,你想出來要做什麼了嗎?”張濤搖搖頭,“你可以看看這些石頭作品畫冊,也可以到區域裏去看老師做過的一些作品,好嗎?”“好的。”張濤高興地拿起作品畫冊,開始了他的創作。

(反思:教師根據孩子的創作情況,關注個別差異,當幼兒遇到麻煩,受到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干擾時,應該適時提供可靠的支架,讓幼兒獲得恰當的幫助。這樣有助於幼兒獲得相關的經驗,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提升美術創造力。)

五、交流、分享

1.製作好的作品陳列在展臺上,引導孩子與客人老師共同欣賞

師:請小朋友把做完的作品放到我們班的“神石園”裏,沒有做完的作品插上一面黃旗也放到裏面,我們一起看看小朋友把石頭裝扮成什麼了。

幼:這是蝴蝶;這是螃蟹;這是帆船、鯊魚、昌魚、金魚……(孩子有的興奮地分享着,有的難免有些失落……)

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棒,盈盈用石頭做蝸牛身體,將海螺固定在石頭上做蝸牛的殼;吳宇用樹葉剪成兔子的耳朵,用小螺和卡紙分別做出了眼睛和嘴巴;雨婷用吸管做螃蟹的腳;怡穎雖然還沒完全做完,想法也很好,用兩塊石頭粘成了小人兒……

2.未製作好的作品待區域活動時繼續完成

(反思:評價幼兒美術活動時,不應過分強調最終完成的作品,而是把重點放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看到孩子情感和表現上的差異,以積極評價爲主,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達。讓每個孩子都把作品放在展臺上,讓人人都有成就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這種個性化的注重主體參與的評價方式有利於孩子學會自尊和尊重別人。)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目的:

1.運用顏色和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對稱裝飾鱗片。

2.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快樂。

準備:

1.在畫紙上畫一條沒有魚鱗的大魚,幼兒人手一張半圓形紙。

2.魚鱗範畫三張,紙製小魚(作教具)三條。

過程:

1.情景導入

小魚的生日到了,美人魚問小魚需要什麼禮物。黃色小魚看到美人魚身上閃閃發亮的魚鱗,就說:“要是我身上也有像你一樣美麗的魚鱗,那該多好呀!”美人魚就取下一片魚鱗送給它。

2.欣賞討論

①討論:魚鱗上的顏色是怎麼排列的?

②桔黃色小魚也想要,美人魚也送給它一片。這片魚鱗和剛纔的那片有什麼不同?除了顏色不同,還有什麼不同?(排列方法不同。)

③粉紅色魚也想要美人魚送給它一片。這片魚鱗的顏色是怎麼排列的?圖案的排列又有什麼規律?

3.鼓勵獨創

①美人魚把身上的魚鱗全送給了小魚,小魚們就商量着要幫助美人魚穿上新裝。

②及時發現幼兒富有創意的間隔方法,啓發幼兒嘗試多種排列方法。

③展示作品,請幼兒將自己裝飾的魚鱗粘貼在大魚上。

 評析:

在傳統的裝飾畫教材中,最常見的是裝飾窗簾、桌布、服裝之類的題材,這些內容往往缺乏情趣,難以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致使幼兒對裝飾畫毫無興趣。而這一活動因其有趣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積極性。

首先,活動一開始,教師就創設了優美動人的故事情境,符合幼兒愛想像的心理特點。接着,教師在組織幼兒觀察、討論範例的過程中,採用不同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觀察顏色和圖案間隔排列的變化,使幼兒自始至終處於美麗動人的故事情景之中,並把幫助美人魚穿上新衣這一美好的願望自覺地、持久地傾注於創作之中。最後,當幼兒將作品全部組合起來,使美人魚穿上五彩奪目的新裝時,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助人爲樂的美好情感,順利實現了教育目標。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美人魚穿新衣

 一、活動目標:

1、運用線條和顏色的有序間隔排列的方法裝飾鱗片。

2、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每組一籮筐(內放人手一張半圓形紙、三個固體膠);每人一盒蠟筆。

2、在畫紙上畫一條沒有魚鱗的大魚,魚鱗範畫三張,紙製小魚三條。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新年快要到了,小朋友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的時候小朋友們還能收到自己喜歡的禮物呢!魚寶寶們也盼望着新年的到來,希望能夠收到自己喜歡的禮物。一天,一隻美麗的美人魚來到它們身邊,問魚寶寶需要什麼禮物,小魚們看到美人魚身上閃閃發亮的魚鱗,說;“要是我們身上也有像你一樣美麗的魚鱗,那該多好呀!”於是,美人魚就取下身上的魚鱗一片片送給它們。

(二)欣賞討論

1、黃色魚寶寶來了,美人魚摘一片魚鱗送給它。

討論:魚鱗上有什麼顏色?顏色是怎樣排列的?

2、橘黃色寶寶也想要,美人魚也送給它一片。魚鱗上有什麼顏色?

討論:這片魚鱗和剛纔的那片有什麼不同?(顏色不同、排列形式不同、線條不同)

3、粉紅色魚也想要,美人魚送給它一片。這片魚鱗的顏色是怎樣排列的?上面有怎樣的線條?

(三)鼓勵獨創

1、美人魚把身上的魚鱗全送給了小魚,小魚們就商量着要幫助美人魚穿上新裝,做爲送給美人魚的新年禮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它們好嗎?

2、幼兒作業,老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和顏色有序排列裝飾魚鱗,注意個別引導。

3、展示作品:

幼兒將裝飾的魚鱗粘貼在魚美人身上,相互介紹自己是怎樣設計魚鱗的,幼兒相互欣賞,體驗助人爲了的情感。

他人中獲得自我滿足,獲得成就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先前已在生活活動和集體學習活動、遊戲活動中積累了有關風的經驗,故本次活動主要是將自己找到的“風”記錄下來後,向大家介紹交流,用個體經驗去豐富集體經驗。

並嘗試用吸管吹畫,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風這一自然現象的認識,體驗不同材料作畫的快樂。萌發幼兒深入探索和學習的願望。

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對風已有的經驗和感受進行交流,並嘗試用吸管吹畫表現風的特徵。

2、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先讓幼兒記錄自身感覺器官如身體、四肢、臉、眼睛等對風的感受。

2、幼兒吹畫用的材料:顏料、盤子、吸管、繪畫用紙等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分享記錄:感受風的特徵

1、前幾天,大家完成了一個“請大家找找風”的任務,並把自己找到的“風”的記錄下來,今天我們一起來介紹一下吧。

2、幼兒介紹自己找到“風”的記錄。

3、師:雖然我們看不見也摸不着風,但是,我們可以用眼睛、用耳朵、

用我們的'身體感受到風的存在。

(二)多媒體欣賞:感知我們身邊的風把幼兒通過記錄感受的風,用多媒體的形式表現出來。

對幼兒的經驗進行提升。

(三)創作吹畫:感受風兒的影子

1、師引發創作慾望:請小朋友一起來扮演風,用吸管吹吹,把五彩的顏料變呀變,看看風兒會把五彩的顏料變成什麼。

2、作吹畫,進一步感受風的特徵。

3、分享、交流:我的風兒把五彩的顏料變成了。

反思:

1、孩子們能把自己身體、四肢、臉、眼睛等對風的感受大膽地表達出來,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孩子們說到了:眼睛、小臉、耳朵、小手、頭髮等。

運用多媒體課件對孩子們的經驗進行歸納:

根據畫面孩子們能迅速判斷——用眼睛找到了風:紅旗在飄動;煙在飄動;窗戶裏的窗簾在動;樹葉從樹上飄下來等等。用耳朵找到了風:龍捲風、颱風、暴風雨等。身體找到了風:鼻子呼吸有風的感覺;電風扇吹動身體感覺涼快;嘴巴吹蠟燭等。

2、運用吸管進行作畫,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個個按耐不住欲試的激情:可以玩顏料嘍!

用吸管來畫畫,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顏料來吹畫,真是好高興哦!通過吸管的吹動,使自己喜歡的顏料跑動起來,並變出各種圖案像……

整個交流過程,孩子們輕鬆自然愉悅。

很好地體現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及同伴間的互動。

找風並記錄的結果是孩子自我感受和檢驗的過程,老師把幼兒的記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記住“山上有個木頭人”的遊戲兒歌,知道“山、上、三”的正確發音。

2、能正確發出“山、上、三”等字音,區別s和sh,an和ang等音,並能聽懂“山上有個木頭人”的遊戲規則,能按指令作出相應反應。

3、積極參與遊戲,體驗聽說帶來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拉線木偶玩具一個。

2、幼兒已經學習過s和sh,an和ang的發音和山、上、三等字。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人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以小木偶的吻向大家自我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木頭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接着,教師邊操作木偶拉線,邊念兒歌,幫助幼兒瞭解遊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後,教師繼續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纔我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遊戲兒歌,正確發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上”“三”。

2、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必須念兒歌,並可自由做動作。兒歌唸完後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出了聲響,就必須將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因爲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然後邊拍同伴的手心邊說:“一、二、三。”遊戲結束。

3、教師以遊戲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一起遊戲,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兒歌唸完後,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後伸出一隻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遊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遊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遊戲。

活動延伸:

讓幼兒用“鐵皮人”“石頭人”“稻草人”等改編遊戲兒歌,課後與家人或者小朋友一起玩這個遊戲。

遊戲兒歌: 山上有個木頭人

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三,三,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幼兒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體驗“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格。

活動準備:

木偶(小狗、小雞、小螞蟻、小貓)。

食品車(餅乾、糖、蘋果片若干)

小插片一些。

活動過程:

1、木偶表演:“神奇的食品車”。交待故事名稱、內容。[點評:通過觀看木偶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爲情感體驗做了鋪墊。]

2、教師提問,組織幼兒討論。

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有哪些小動物?發生了什麼事?

3、讓幼兒觀看第二木偶表演,引導幼兒思考。[點評:1、一看邊一邊想,能使幼兒積極體驗木偶劇中小動物的快樂情感。2、第二遍在孩子們中間表演與第一遍在小舞臺的表演有所區別。爲表演增加趣味性和親和性。]

小狗得到神奇的食品車後想到了誰?他是怎麼麼做的?

小雞得到了小蟲後,怎麼做的?

小螞蟻得到了餅乾後,怎麼做的?

小貓得到了魚後,怎麼做的?

4、角色遊戲。[點評:幼兒分角色表演,創造性地進行角色模仿,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木偶劇中小動物分享的快樂,激發了幼兒願與他人分享的情感。]

5、

感謝小朋友們的表演,我這裏有許多吃的、玩的,送給你們,我要把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教師說。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可供幼兒分享的內容很多,如去了一個好玩的

地方、學會了一個好玩的遊戲等,日常活動中,教師可拓展幼兒分享快樂的範圍,鼓勵幼兒讓自己和別人都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家園配合:

通常家長是從語言上肯定孩子能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來分享,但卻忽略了表情上的體現,應讓幼兒從家長興奮愉快的表情中具體感覺自己給別人所帶來的快樂。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傳統的教師說教方法,採取“演示—討論—模仿—遊戲體驗”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附故事:

神奇的食品車

小狗沙沙得到了一輛神奇的食品車,他一邊走一邊喊:“好朋友們快來呀!”

一隻小雞跑來了,問沙沙:“有蟲子螞?”“有呀”,沙沙從車上拿了一條長長的小蟲,對小雞說:“這是一條長長的小蟲,味道好極了。”小雞接過小蟲,說:“這條小蟲真長呀,帶回家去和哥哥姐姐一起吃”。

一隻螞蟻爬過來,問沙沙:“有餅乾嗎?”“有呀!”沙沙從車上拿了一塊大大的餅乾,對螞蟻說:“這是一塊大大的餅乾,可香了。

螞蟻接過接餅乾說:“這塊餅乾真重呀!帶回家去和爺爺奶奶一起吃。”

一隻小貓走過來了,問沙沙:“有魚嗎?”“有呀!”,沙沙從車上拿了一條魚,對小貓說,“這是一條扁扁的魚,味道可鮮啦。”

小貓接過魚,“這條魚真大,帶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吃。”

小車,小車,骨碌碌的轉呀!沙沙推着車邊走邊想,我還要送給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