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操作活動,感知空氣的存在,初步瞭解空氣的特徵及作用。

2.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讓幼兒初步認識空氣,讓幼兒在自己的身邊尋找空氣的存在。

2.(物質準備)每人一個裝有三分之一水的透明杯子,吸管,粉筆人手各一份,塑料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一個已經吹起來的氣球,直觀演示引出課題,請小朋友們看一看,氣球爲什麼是胖胖的?(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吹起來的氣球裏面有空氣

2.出示問題,幼兒猜想。

氣球娃娃爲什麼扁了?(幼兒回答)那空氣寶寶到底去哪兒了呢?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猜一猜?(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引導:小朋友們的想法可真多,那空氣寶寶到底去哪兒了呢?會不會跑到我們的身體裏呢?下面我們一起玩一個有趣的遊戲“找空氣寶寶’。

二.實驗操作

(一)身體裏的空氣

1.明確操作要求:

(1).首先要把吸管插入水中,然後向裏面吹氣,注意吸管只能用來吹氣,不可以洗水。

(2).吹的時候要認真觀察看看發生了什麼?

(3)吹的時候力氣不要太大,不要把水弄灑。

2.請幼兒把吸管插入水杯中,用力吹氣,感知身體裏空氣的存在,幼兒把看到的現象進行交流。

3.教師小結:我們的身體裏有空氣。

(二)粉筆裏的空氣

1.明確操作要求:把粉筆慢慢的放入水中,認真觀察看看發生了什麼?

2.幼兒分別把少量粉筆慢慢放入杯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並將自己看到的現象進行交流。

3.教師小結:粉筆裏也有空氣。

(三)身邊的空氣

1.教師引導,幼兒示範抓空氣。

2.幼兒分別拿塑料袋進行操作,感知身邊的空氣,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空氣。

  三.親身體驗,感知空氣的作用。

1.小朋友知道空氣的作用嗎?下面請你和老師一起做一個小遊戲,請你閉上嘴巴,用手捂住嘴巴,用手捂住鼻子,有什麼感覺?(憋氣,不舒服)

2.教師小結:其實不光我們人類需要空氣,小動物和小花小草也需要空氣,那你知道空氣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嗎?教師出示放風箏,降落傘的圖片。空氣寶寶真能幹,可以做這麼多的事情,小朋友都想和它成爲好朋友。

  四.延伸活動:

小朋友們用塑料袋到戶外抓空氣,感知空氣無處不在。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長方體。

2、感受形與體的不同,發展空間知覺。

3、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幼兒預先收集各種各樣的盒子。

2、幼兒操作材料:正方體、長方體;膠水、棉籤。

活動過程:

1、看一看

T:看,這些東西,你們都見過嗎?他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玩一玩

T: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請你們每人選擇一樣玩一玩,看看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

3、說一說

T: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盒子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

T:有的說有正方形,有的說有長方形,那你的一個盒子上合起來有幾個圖形組成呢?

4、認識正方體

T:看,這是一個魔方,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我們把每一個正方形都稱作爲面。那看一看它一共有幾個面?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

T: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就叫做正方體。

5、認識長方體

T:看,這是什麼?它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怎麼不一樣?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6、分類

T:這兒有兩個架子,看,這是什麼標記?這呢?請你們幫你手裏的盒子找家,邊找邊說你送的是什麼?

7、檢查

T:盒子、玩具都找到家了,他們有沒有都找對家呢?

8、遷移

T:今天你們都和正方體、長方體交上了朋友,那想一想,除了這些架子上的東西,還有什麼東西也像正方體或方體?

9、延伸

T:今天,我爲你們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紙,請你將紙沿虛線向五角星方向折出摺痕,然後打開,將小半圓形圖案沿直線向五角星方向折,在小半圓形圖案上塗上少量的餓膠水與上面的圖形粘牢。看看變成了什麼形體?做完一張再做另一張。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祕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於水面,或使浮於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裏玩,發現杯裏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裏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覆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爲什麼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係,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水,知道大自然的水無處不在。

2、願意欣賞並初步感受詩歌,學習唸詩歌。

3、知道水的用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過程:

一、傾聽錄音,激發興趣。

1、傾聽流水聲(放錄音ppt)(問: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水)

2、你們能說一說,你們在哪兒見過水,你還知道有什麼水?

教師小結:其實,生活中的水無處不在,你們知道跳舞的水是什麼樣的水嗎?還有什麼水是髒髒的水?什麼水是甜甜的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幼兒學習詩歌。

1、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詩歌《水》。但是在聽的時候,老師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你在詩歌裏都聽到了那些水?詩歌裏是怎麼說這些水的?(如:什麼水,是海水?)幼兒可自由用動作表現。

2、出示ppt,學習詩歌。(大大的水,是海水。

小小的水,是淚水。

跳舞的水,是噴泉。

靜靜的水,是湖水。

清清的水,自來水。

髒髒的水,是泥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鹹鹹的水,是汗水。)

3、幼兒集體朗誦。(可以加上動作表現。)

4、引導幼兒討論:

小小的水除了淚水,還可以是什麼水?髒髒的水除了有泥水,還有什麼水。(雨水,污水。)

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在詩歌中看到的和聽到的水,今天請你們把這首詩歌帶回家念給爸爸媽媽聽,看看周圍還有什麼樣的水。

三、延伸

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假如沒有了水,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植物離不開水,金魚離不開水,引出人和動物都離不開水。)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水的用處,所以要養成愛惜水、節約水的習慣。那小朋友們平時用水的時候,要時時刻刻記得節約用水。

教學反思

事的過程中,語言表達不是很好,沒有能讓幼兒親身體驗水的“奇妙”,感知水的特性。

小百科:水,化學式爲H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並感知球的基本特徵。

2、瞭解球的種類,體驗玩球的樂趣。

3、通過動手製作球,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球:如:籃球、足球、;乒乓球、鐵球、氣球、網球、壘球等。

2、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

3、製作球可選擇的材料:報紙、海綿、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膠帶、塑料袋、水、藥丸殼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種球,請幼兒自由玩球。

2、提問:球是什麼樣的?(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小結:球大多數是圓的,能滾動,能跳起來,有的輕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實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個,請幼兒試着玩一玩。

2、提問:這些氣球有什麼不同?

3、幼兒討論回答:一個裝了水,一個沒裝水;裝水的沉,沒裝水的輕;一個軟一個硬;裝水的彈不起來,沒裝水的能彈起來。

4、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小結:裝有水的氣球是實心的,沒裝水的氣球是空心的。

5、請幼兒嘗試將教師提供的各種球按空心和實心分開。

三、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動手做一個球。

1、教師爲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尋找自己認爲最適合做球的材料,動手做一個球。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使用了什麼材料,是怎麼做的。

四、遊戲:看誰的球滾得遠

教師提供斜面若干,請幼兒嘗試滾動自己的球,比一比誰做的球滾得遠。

五、討論: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球?它們都是圓形的`嗎?

六、延伸活動:

請幼兒找一種材料,做一個跳得最高的球。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動畫片《憨豆先生》故事的開始和結尾創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

2、喜歡續編故事,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視頻《憨豆先生》第一集、圖片、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視頻,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1、介紹人物,猜想情節

師:今天老師想介紹一位朋友,他叫憨豆先生。他有個特別的夥伴,是泰迪熊。

提問:你們看過這個動畫片嗎?(沒有)

2、觀看視頻一部分,挖掘多種內涵

師:今天,憨豆先生在家和泰迪熊看電視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觀看視頻內容)

提問:

今天,憨豆先生去做什麼事情了?(想到大自然中去拍攝動物的照片)

你覺得憨豆先生是個怎麼樣的人?(非常有趣、搞笑、有點兒笨的、話不多,但是動作、表情很誇張的)

二、發揮想象,續編故事後半部分

1、觀看結果,引導幼兒猜想,創編多種故事發展情節(出示憨豆先生誇張的恐懼表情、一羣動物兇狠地表情)

提問:可是,你們看,最後憨豆先生什麼表情?小狗什麼表情?那你覺得這個中間會發生什麼事兒呢?

(預設1、可能去拍攝的時候他沒拍好,被小動物欺負;預設2、可能去拍攝時候他碰到小動物了,自己卻不小心出醜了)

2、分組討論(按記錄分組,規定人數,將記錄紙放在不同的桌子上)

現在,我們根據自己猜想覺得那種結果更加有趣進行猜想,一起把憨豆先生去森林後會發生的事情講一講。他會遇到哪些小動物呢?它們正在做什麼呢?

請大家四人一組,一起講一講,最後派一個代表,把你們的故事講聽。

故事就從“憨豆先生高興地開着車來到了森林……”開始吧!

幼兒分組交流,教師巡視傾聽。

3、個別講述,同伴補充

師:故事編好了嗎?我們要來請每組的代表來把自己組編好的故事講聽!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培養對海底世界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大膽想象進行繪畫,培養良好的繪畫習慣。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培養對海底世界的興趣,大膽想象進行繪畫。

教學準備:

課件、範畫、剪好的白紙瓶子、蠟筆。

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操作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一、導入:出示大海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麼地方?你喜歡大海嗎?爲什麼喜歡?

二、情境:潛水員叔叔潛入海底將大海裝進瓶子裏,來看看海里有什麼。 分別出示海星、水母、小丑魚、飛魚、龍蝦、海豚、海馬、海蛇、海龜、珊瑚、海螺、貝類圖片,讓幼兒感知海洋不同生物的特點。

三、感知潛水員叔叔把大海里的什麼裝進瓶子裏。

1、師:海底世界真神奇,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上岸休息一下吧。你覺得潛水員叔叔會把什麼裝進瓶子裏。

2、出示畫好的瓶子,讓幼兒觀察瓶子裏裝了什麼。

3、師:潛水員叔叔把最喜歡的小丑魚裝在了瓶子的中間,還裝了其他的一些生物,最後蓋上蓋子送給他心愛的人。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也想裝一個嗎?

五、展示作品,教師講評。 師:你的瓶子裏裝了什麼?誰來猜猜看他是哪個瓶子?你想送給你最心愛的誰?爲什麼送給他(她)?

六、結束活動。 師:我們回教室,我把瓶子送給你們,讓你們帶回家,送給你們最心愛的家人或朋友。

幼兒活動:

幼兒觀看圖片並回答教師問題

幼兒觀看圖片,交流討論海洋不同生物的特點,並進行回答。

幼兒猜想潛水員叔叔會裝什麼到瓶子裏去。幼兒觀察瓶子裏裝了什麼並和同伴說一說。

幼兒操作。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根據教師提問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

以大海圖片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通過觀察圖片以及教師介紹,讓幼兒更形象深刻地瞭解海洋不同生物的特點,爲幼兒能更好地進行繪畫做鋪墊。

通過教師的範畫以及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更加直觀的感知潛水員瓶子裏裝了什麼,爲幼兒自己的繪畫作鋪墊。

教師巡迴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完成繪畫。

通過讓幼兒自己介紹瓶子裏裝了什麼,然後讓別人來猜的講評形式,能讓幼兒更好的把注意力集中講評中來。

教學反思:

這是一次普通的美術活動,首先我運用海底世界調動孩子的對海底世界的興趣,在看視頻的過程中,我被孩子們的提問會難到,當問到一種魚是什麼魚,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會讓他們先猜猜是什麼,然後我上網去查出來後在告訴他們,在隨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又講了現在關於海洋污染的問題,讓孩子們去思考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