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方法。

2、嘗試豐富遊戲規則,體驗民間遊戲的快樂。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理解遊戲規則,習得遊戲方法。

2、不斷的調整、補充遊戲的規則,使遊戲更好玩。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遊戲錄像一段、場地上畫圓形鼠洞若干個、貓的胸飾若干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一些簡單的遊戲規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獲得遊戲經驗

重點關注:幼兒對遊戲的規則是否能理解。

1、 激趣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都玩過哪些遊戲?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新的遊戲,在玩遊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看看遊戲中有誰?他們是怎麼玩的?(幼兒看錄像)

遊戲方法:一名幼兒做貓蹲在地上“睡覺”,其餘幼兒做老鼠在貓的周圍圍成一個圈,做老鼠的幼兒沿着圓圈邊走邊念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老貓老貓快快醒,啊嗚一聲抓住你。兒歌結束,貓喊一聲“喵~~”後開始去抓老鼠,老鼠開始分散逃開。貓抓住一隻老鼠後,遊戲結束。

重點提問:看得懂嗎?遊戲中有誰?他們是怎麼玩的?

小結:哦,原來他們在玩一個“貓捉老鼠”的遊戲。

2、 分享理解規則

重點提問:玩這個遊戲需要遵守哪些規則?我們再來看一次。

小結:原來玩這個遊戲需要3個規則:(1)、遊戲開始時老貓閉住眼睛。(2)、必須聽到“喵”的叫聲才能行動——貓抓,老鼠逃。(3)、貓不能抓進洞的老鼠。我們來玩一次。

二、嘗試遊戲,豐富遊戲規則

重點關注:幼兒是否能在遊戲中遵守規則;是否能把已玩過的遊戲規則遷移到這個遊戲中。

第一次遊戲:

1、情況一:貓沒抓到老鼠。分析原因:貓爲什麼抓不到老鼠?

原因一:貓走的慢

——貓可以走的快一點

原因二:老鼠躲在洞裏不出來

——老鼠不能長時間躲在洞裏,加一些什麼規則能讓我們的老鼠出來走動呢?

重點提問:到底該躲多長時間合適?想想哪個遊戲裏的規則能運用到這個遊戲中來?(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解決問題)

2、情況二:貓抓到了老鼠。

重點提問:抓到的老鼠該放在哪裏?抓到幾隻老鼠遊戲纔算結束呢?再玩一次!

小結:剛纔玩的遊戲已經和錄像裏的遊戲有點不一樣了,其實,民間遊戲就是這樣,是大家在玩的過程中不斷地制定新的規則,增添新的玩法,只要大家都同意就可以了。那麼我們能否給這個遊戲再增加一些新的規則,讓貓能抓到更多的老鼠,讓遊戲更好玩一點?

第二次遊戲:

1、重點提問:誰有好辦法能讓貓抓到更多的老鼠嗎?(師根據孩子的回答記錄遊戲新規則)

a、貓多 b、洞少 c、一個洞一隻老鼠

2、幼兒遊戲。

3、討論:還有什麼新的規則能讓這個遊戲變得更好玩嗎?我們都爲貓想辦法,所以貓很容易就抓到了很多的老鼠。可是,能不能給小老鼠也想一些辦法,讓抓到的老鼠能繼續參與遊戲呢?

引導幼兒遷移營救規則。抓到的老鼠在同伴拍一下後表示解救成功,可以繼續參與遊戲。(幼兒遊戲)

老貓呀,你們那麼辛苦抓來的老鼠,一轉眼全被救走了,可真是白忙活了,想想有什麼好辦法嗎?再玩一次。(幼兒遊戲)

三、總結提升,遷移遊戲經驗

今天我們玩的這個遊戲從開始很簡單的幾條規則增加到那麼多的規則,遊戲 變得更好玩,更有挑戰了。其實民間遊戲就是這樣,我們可以在以後的活動中不斷的增加一些新的玩法,讓遊戲變得更有趣,更好玩。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遊戲活動中感受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學習4的組成。

2、用不同符號創造性地反映自己的探索結果。

3、體驗成功的快樂,樂於與人交往。

活動準備

設置小“超市”,全新的情景,有利於幼兒投入活動,而根據4的分合設置超市內物品價格,使遊戲不存在於形式而真正爲教學服務。(物品都賣1元、2元、3元),1元和1角硬幣若干墊板,硬紙盒做成的取款機每組一隻,作業紙、筆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

師:今天小“超市”開業了,你們想去逛逛嗎?我們開着汽車去吧。

2、取錢

師:逛超市買東西要帶什麼呢?出示小盒子,聽聽猜一猜裏面有什麼?(神祕的小盒子能引起幼兒的好奇,搖一搖一下子抓住幼兒的聽覺,專注地參與活動,而憑藉經驗讓幼兒大膽的猜測,能活躍思維,使活動氣氛活而不亂)

師:這是取款機,裏面有大小不同的硬幣,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4枚硬幣,要和老師手上的硬幣一樣,比比誰取的對。

師:請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摸出4枚硬幣的?(讓幼兒交流操作過程,分享經驗,增進幼兒相互之間的學習,便於不正確的幼兒更正)

3、相互檢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對了。

4、觀察硬幣

師:看看硬幣是什麼樣的?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正面是什麼樣的?反面是什麼樣的?

師:你們知道一枚硬幣是多少錢嗎?那你們手上一共有多少錢呢?(引導幼兒感知數量,同時也爲數的分合作鋪墊)

5、拋玩硬幣

a,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還沒有開門,我們來玩一會兒吧。

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拋硬幣的遊戲,小朋友把4 枚硬幣輕輕撒到墊子,看看有幾個正面,幾個反面?然後用自己的標記記錄下來。

b、幼兒遊戲並記錄

c、展示記錄結果,教師總結

6、猜硬幣

我手裏有4枚硬幣,現在我將它們藏在兩隻手裏,你們猜猜每隻手裏藏了幾枚?

7、購物

a師:小超市開門了,超市裏的商品真多,但它們的價錢是不一樣的,小朋友們要付夠了錢,營業員阿姨纔會把東西賣給你,今天,我們教室來了好多爸爸媽媽,那你們去給你的爸爸媽媽每人買一件禮物吧,一樣送給爸爸,一樣送給媽媽,每個人都要把自己手裏的錢用玩,好嗎?

b送禮物

請幼兒把買的禮物送給爸爸媽媽。

幼兒園小超市教案,生活中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超市了,不論什麼生活用品,都可以在超市裏面買到,超市教案既可以當做角色遊戲,又可以當做數學教案,讓幼兒自由發揮,學得新的知識。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有序地閱讀畫畫,瞭解故事中母鴨想變彩色鴨子的美好夢想。

2、以故事爲線索,展開閱讀和討論,感受母鴨的美好夢想,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本圖書,自制一本大的圖書;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語言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書,(出示大圖書),小朋友看看書上有誰呀?(鴨子、鴨蛋),你看這隻鴨子是什麼顏色的呢?(彩色的)鴨子怎麼是彩色的呢?這本書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一幅一幅往下看,看完後把你看到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小朋友可以輕聲的交流。”(讓幼兒自已觀察,討論)

二、基本部分。

1、提問:“這個故事說了什麼?”(幼兒自已講)

2、教師和幼兒一起探索故事內容。

“小朋友說的真棒,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本書裏到底發生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1)A、供們瞧,有隻母鴨蹲在鴨巢裏,它在想什麼呢?(第一幅圖)

B、母鴨有一個願望,你們知道什麼是願望呢?(心裏最想做的事情或是長大後做什麼)

C、你們猜猜故事裏的母鴨有什麼願望?

總結:啊!母鴨的願望真美好!母鴨有一個特別的願望:它想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一羣彩色的鴨子,帶着這羣鴨子去旅行。(提示符號:這個符合就是表示母鴨想的願望)

(2)怎麼才能生出彩色的鴨蛋和孵出一羣彩色的鴨子呢?(幼兒猜想)

你們的想法都不錯,母鴨是怎麼想的呢?(翻書看看第二幅圖)

總結:只要我天天看美麗的彩虹,只要我天天吃漂亮的鮮花,只要我天天喝花汁做成的飲料,只要我天天在彩色的湖水裏游泳,我就會生出一堆彩色的蛋,孵出一羣彩色的鴨子。(我們一起來說說)

(3)母鴨帶着美好的願望,它睡着了,在它的夢裏有什麼?(第三幅圖)

總結:在她的夢裏有彩色的湖水、漂亮的鮮花、美麗的彩虹、彩色的蛋……

(4)最後,母鴨的願望實現了嗎?(第四幅圖)

哦,它真的生了一堆像雪一樣白的蛋,雪白的鴨蛋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了彩色的蛋,是誰幫母鴨實現了願望?

總結:因爲太陽光是七彩的,雪白的鴨蛋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了彩色的蛋,(第五幅圖)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成了彩色的鴨子。母鴨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它就帶着這羣鴨子到處去旅行。

(5)爲什麼母鴨的願望能實現呢?

(因爲它天天做一件事情,就是很堅持,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就會像母鴨一樣夢想成真,實現願望)

3、完整欣賞故事。

“好,現在我們完整的聽一遍故事,請小朋友的眼睛看大屏幕,會說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學得真認真,讓我們看着大屏幕、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去說說這個事,講完以後請回到位置上來。”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學習用數學、圖畫等符號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

2、學習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能有計劃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盆蠶豆、塑料花、瓶蓋。

2、每人一張紙、筆。

活動過程:

一、玩玩、記記

1、幾哦按時帶領幼兒觀察操作材料,引起幼兒的興趣。

2、明確操作要求:用一隻手用力往盆裏抓一把,把抓的出的物體,數一數,記下來,一共抓三次。

3、討論:怎麼樣記得牢,又記得清?(抓一次,記一次)

4、幼兒動手操作:師巡迴指導。

5、交流

(1)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師幼共同檢查記得是否清楚。

(2)比一比,誰接的方法好?

二、猜一猜

1、帶領幼兒觀察桌上的三種物品:花生、塑料花、瓶蓋

2、猜猜看,用力抓一把,哪種物體抓得最多,哪種無意抓得最少?爲什麼?

三、說說發現

1、討論:如果抓桌上的三種物品,每種物品抓三次,怎樣記錄在一張紙上?

(用圖畫、數字等符號記錄)

(塑料花)

(瓶蓋)

(蠶豆)

2、幼兒動手操作;師提醒個別幼兒按要求操作。

3、展示熱別幼兒的記錄單,說說記錄單上的內容,嚴整記錄單上的句路是否清楚。

4、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驗證自己剛纔的猜測是否正確。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近階段,我們班的孩子和小熊貓、烏龜、小鳥等這些可愛的動物交上了朋友,小動物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裏、有趣的兒歌裏、好玩的遊戲裏,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

小朋友對小動物濃厚的興趣,促使我們開展了以“可愛的小動物”爲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創造了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的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看、聽、講、畫、做)採用多種形式(語言、音樂、美術、體育遊戲)幫助幼兒感知並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生活習性以及奇聞趣事,家長們也特意帶着孩子去動物園觀看了小動物的精彩表演,使幼兒對動物的情感和了解逐步加深,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在已有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想進一步表現自己對小動物喜愛之情的願望。

綜合活動“可愛的小動物”就是爲了滿足這一強烈的願望而生成的。本次活動通過爲幼兒創設寬鬆的可選擇的環境,以師生共同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遊戲情境中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樂於交流。由幼兒自己動手設計、構思、創造、製作等一系列的活動後,充分調動了他們活動的積極性,滿足每一個孩子表現與表達的慾望和需求,實現幼兒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小動物的特徵,並運用各種材料將自己打扮成各種小動物。

2、鼓勵幼兒在遊戲中大膽創造和表現,充分展現自我,感受做中玩,玩中樂的愉悅。

3、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同伴間合作互助,相互交流,體驗遊戲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通過教室內的環境佈置、父母提供的參觀條件,幼兒積累了有關常見小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活習性。

2、材料:廣告紙、舊衣服、包裝紙、雨披、樹枝、吸管、無用的長布、雪碧瓶的蓋子、軟泡、果凍殼、毛線、一次性杯子、頭箍、

蛋糕盒、髮夾、羊角球、獨木橋等;工具:剪刀、透明膠、雙面膠、強力膠。

3、環境:寬敞的活動室。

4、磁帶《快樂的動物園》,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1、討論孩子們心目中“可愛的小動物”。

由於我們在前一階段進行了相關的主題活動,所以幼兒對小動物的印象極深。幼兒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2、引導幼兒回想、討論各種小動物的特徵,試想自己變成什麼。

活動中幼兒紛紛發表意見大膽地暢所欲言。

如:路路想要變成一隻可愛的小山羊;思思想變換成一頭小豬;欣欣渴望自己成爲一個惹人喜歡的小花貓……

3、幼兒自主選擇各種各樣材料,裝扮自己。

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着:用毛線貼在白色衣服上可以當作綿羊身上的毛,在蛋糕盒上畫格子,就成了烏龜背上的殼了,果凍殼做梅花鹿的角……。

4、幼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教師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制作,爲他們出謀劃策。

活動中,波波小朋友幫助文文把毛線貼在背上做羊毛,宇宇幫助思思裝上了“豬鼻子”,菲菲和佳佳合作共同製作了貝殼裝在了背上,珊珊撕下透明膠把果凍殼“安裝”在希希頭上,一頭梅花鹿出現了……

雖然幼兒是初次進行動物的裝扮活動,可由於他們已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在此使他們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臺,就是利用一些廢舊物品來表現自己對動物的喜愛。

5、對於同伴的裝扮,進行彼此評價、相互欣賞。

波波通過裝扮儼然成了一個“孫悟空”,他先是拿一塊布圍在身上,再拿一個女小朋友的頭箍套在頭上,眨眼間一個猴子顯身了。

思思在一個雪碧瓶的蓋子上挖了兩個洞,然後裝在鼻子上,一個豬鼻子出現了。

樂樂拿了兩個一次性杯子,做成了山羊角。

欣欣用幾根吸管分別裝在臉上,裝作了一隻小花貓。

貝貝用兩根開叉的樹枝貼在頭上,彷彿是一隻梅花鹿的角。

……

幼兒在互相欣賞別人的作品後,歡快地唱起了歌曲:快樂的動物園。

6、佈置運動會比賽場地,並介紹遊戲規則。

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從第一位幼兒

開始(即坐在羊角球上),高興地跳起來,手握緊手把向前跳動,穿越“山洞”,走過獨木橋,拿到水果後,按原路返回。

這時幼兒情緒高漲、積極求上進的心情頓時被調動起來。但隨着一聲“開始”,他們又紛紛投入到遊戲中,緊接着的是一聲聲“加油!”、“加油!”。

7、幼兒進入遊戲,教師作爲裁判,指導幼兒遊戲。

8、活動結束,引導幼兒收拾物品回家休息。

幼兒、教師一起拾的拾、背的背、擡的擡,將活動室場地收拾乾淨。

  五、反思與分析:

喜歡小動物是每個處在學齡階段幼兒的共性,它們可愛、聽話、討人喜歡。而這一活動,正是在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基礎上,開展的。原本在設計這一活動時,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在遊戲中發揮想象、大膽創作,試着用各種材料裝扮自己。但在實際地操作活動中發現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

如班裏出現的兩頭小鹿,它們各有各的可愛,各有各的獨特之處。貝貝小朋友爲了模仿真的梅花鹿,特意選了兩根開叉的樹枝,讓人從遠處一看就明白她扮的是梅花鹿。而希希小朋友所用的是兩個心形的果凍殼,我們得從他的頭頂上往下看,才能聯想到這是頭“小鹿”,用他的話說就是:我是頭小小鹿,角還沒長大呢!仔細想想,他說的還真有點道理。

波波小朋友也不差,他居然想到用女小朋友的頭箍(男孩子一般不願意用女孩子的東西),再用一塊布將自己僞裝成“孫悟空”,他那大膽的創新和勇於創造的精神,被大夥兒一致認爲是班裏最可愛的小動物。

其餘的小朋友在活動中也表現的,充分發揮想象,動手動腦創作。最值得我欣慰的是本次活動中幼兒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充分地體現出來了。他們不僅一改以往只顧自己的自私想法,主動去幫助他人,爲別人取得榮譽而感到高心,真正實現了互幫互助。

而我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僅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操作,做中玩、玩中樂,注重了幼兒情感的交流,使整個幼兒真正地達到了教育目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一、教學內容方面

《手指歌》是一節的語言活動課,根據最近發現我們班有些孩子愛啃手指頭,我趁着這節課給孩子加了一個教學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1.感知每隻手有五個手指,喜歡用手指做遊戲。

2.能一邊念兒歌一邊作相應的手指動作。

3.知道我們的小手很能幹,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小手。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孩子知道小手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小手,並知道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難點是教會小朋友手指歌,能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在上課內容上,我設計了情境導入:認識自己的小手,教授孩子小手的重要性及保護好自己的小手,手指遊戲:《手指歌》三個環節,三個環節緊密相連環環相扣。

二、教學過程方面

首先讓寶寶唱以前學過的兒歌《小手拍拍》,這樣讓孩子知道手上有五個手指頭,教孩子認識五個手指頭,告訴孩子小手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小手。教兒歌《手指歌》時先教會小朋友歌詞,再教小朋友學唱兒歌,最後加上動作來邊做動作邊唱。最後多加練習,活動結束!

以上就是這節課的活動流程,教授環節上自認爲沒有大的疏漏,教學目標也大體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有幾處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在進行完《拍拍小手》的兒歌后,小手都藏起來了,接着又讓孩子拿出手來數一下自己的手指頭有幾個,感覺有點不合理,可以將《拍拍小手》略作修改,最後一句改爲,把我的小手放腿上。這樣在進行下面的活動感覺更合理一些。在認識五個手指頭的時候,小朋友對五個手指名字一點也不瞭解,在課前就應該做些鋪墊工作。

三、教學策略方面

這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經過一段時間堅持寫反思,也總結了一些課堂應該注意的地方,在這節課當中有所應用,我在課前設置了重難點,講時間主要集中於此處,做到重點多講,難點仔細講。各個環節時間分配還算可以!所以以後上課教案一定要寫好重難點,將時間多用於此!孩子自己探索的環節不是很多,我應該加入一些孩子探索的地方,我們的小手真能幹!這個地方就可以讓孩子自己說說我們的小手有多麼能幹,都會幹什麼。最後活動結束時,過渡也不是很自然,以後應該多看優秀教師的教案,多學習。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準備:

1、場景佈置:動物園用自制教具麻雀、鴿子、燕子、雞、鴨、蜻蜓、鯉魚、蝙蝠、、、小狗、老牛、鯨魚、海獅按會飛、會跑、迴游的生活習性分區域佈置。

2、事先將幼兒已熟悉並掌握其雙語名稱和生活習性的小動物的胸飾放在場地的四周。

3、讓幼兒瞭解胎生和卵生的有關知識。

 目的:

1、 通過觀察和比較發展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2、 引導幼兒用觀察到的內容創編兒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文學創做的興趣。

過程:

 1、 引導談話:

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爲話題進行簡短的說話練習 ,如“我喜歡――。”讓幼兒挑選喜歡的胸飾。然後告訴幼兒去遊動物園,以激發其興趣。

 2、 參觀動物園:

幼兒隨音樂進入“動物園”,讓幼兒自由走動並說出相關動物的名稱。

遊戲;“看誰做的快又好”讓幼兒以自己胸飾上的小動物爲角色進行自我介紹

如:“我是小雞,我會跑。”然後按其生活習性歸類,如會飛的,會跑的,會遊的。同時讓幼兒以卵生和胎生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分類併入坐(座位以不同的擺法分兩部分,胎生的坐小椅子,卵生的坐在墊子上)。教師和幼兒以問答的方式練習“什麼動物天上飛”?“什麼動物地上跑?”“什麼動物水中游?” 的對話。

 3、 創編兒歌:

1)、以上述的過程引出“動物世界真奇妙”,點題,同時用自制動物圖片佈置出下列情景

麻雀 燕子 飛 蝙蝠

小雞 駝鳥 跑 獅子、老牛

鯉魚 小蝦 遊 海獅、海豚

讓幼兒按胎生、卵生分段,每段按天上飛 、地上跑、水中游的生活習性編三句並在前面加上一句,“動物世界真奇妙”,結尾加上:“卵生(胎生)動物真不少”。

2)、師生將編好的兩段兒歌齊聲朗誦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