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

 【設計意圖】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的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遊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並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水果、青菜、木耳乾等。

4、照相機、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遊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 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裏。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遊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裏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遊戲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師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裏,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麼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啓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遊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游泳圈、氣球、蹦蹦牀、摺疊牀、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麼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藉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遊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乾、水果、青菜、火腿、幹木耳、麪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乾、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牀、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遊戲。如從“拔河”可瞭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2

本次活動在操作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認識並能區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並且讓幼兒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各不一樣的幾何圖形;

2、圖形娃娃圖片一張;

3、每人一份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活動進程

一、以談話導入,激趣幼兒

1、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班今天來了這麼多的阿姨,小朋友們問阿姨好啊。除了阿姨以外,我們還來了一位神祕的小客人你知道是誰麼?

2、讓老師告訴你吧,今天的客人就是圖形娃娃,(出示幾何圖形)小朋友打個招呼吧。你們看圖形娃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呢?它們長的什麼樣子呢?

二、帶領幼兒認識幾何圖形

1、教幼兒說出這幾個圖形的相應特徵。

2、請幼兒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裏還有什麼東西也是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3、小遊戲:拼小路(複習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圖形娃娃看到小一班的小朋友這麼聰明很高興,它也邀請大家到它的家裏去做客,好麼?

介紹遊戲玩法:

(1)到娃娃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還沒有鋪好,需要大家一起來動手;(幼兒動手拼)

(2)小朋友們這麼棒咱們來慶祝一下吧,帶領幼兒唱歌,歌曲結束以後馬上踩到石頭上,並提問:你踩的是什麼圖形?什麼顏色的

三、學習按照大小排序

1、圖形娃娃的家到了,可是圖形娃娃要考考小朋友,誰答對了就請誰到家裏去玩,你們有信心麼?

2、請個別小朋友下來給幾何圖形排序

3、請每個小朋友都來給圖形排序。

4、每個小朋友都過關了,圖形娃娃邀請你們到家裏來玩,可是咱們送什麼禮物呢?對了,圖形娃娃最喜歡幾何圖形了,咱們就把手裏的圖形送給他們好麼?三角形娃娃最喜歡三角形、圓形娃娃喜歡圓形、正方形娃娃喜歡正方形,你們可千萬別送錯了。

5、請幼兒分組下來送玩具;

6、老師檢查幼兒送的禮物。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3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徵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教學準備

石頭若干,每人一隻筐

教學過程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

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後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裏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裏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

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石頭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按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的一個數學活動.其中也整合了數學中的一些數量,分類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頭,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不同特徵的石頭作爲本次活動的主角.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幼兒十分很感興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石頭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同時也得到了數學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老師所提供的石頭數量應該更加充足,這樣在幼兒排序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的補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頭.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4

設計意圖

本月開展了主題好玩的瓶瓶灌灌,孩子們很喜歡玩超市售貨的遊戲,經常會看到到這瓶飲料4塊錢一瓶,有的小朋友會數4個雪花片當作錢幣給售貨員。本班幼兒對計數活動感興趣,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大部分幼兒能手口一致的點數5以內的數並能說出總數,並認識數字1-5,但他們還不是很能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幼兒之間的數學認知能力層次不齊,因此在材料準備中也體現了層次性,並利用各種類型的操作遊戲,使有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與運用數字。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要求,

我設計了本次活動,以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數與物體之間的關係。

活動目標

1、嘗試進行5以內的按數取物。

2、體驗按數取物送小動物上火車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難點:完成5以內的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火車頭飾,火車鳴笛的聲音,動物小卡片、標有3、4、5數字的小火車若干

經驗準備:點數的方法、數序的學習

活動過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聽火車鳴笛的聲音,教師佩戴火車頭出場。

(二)通過遊戲,嘗試5以內的數字與數量的對應。

1、這是一列去動物園的小火車,可是火車上一個乘客也沒有,空空蕩蕩的。待會兒會有誰來乘坐火車呢?。

2、出示數字1:這是數字寶寶幾,我應該請幾個小朋友上車呢?(1個)教師請一位小朋友上小火車。

3、出示數字2:嗚嗚嗚,火車停下了。這是數字寶寶幾,我應該請幾個小朋友上車呢?(2個)教師請兩位小朋友上小火車。

4、出示數字3:嗚嗚嗚,火車停下了。這是數字寶寶幾,我應該請幾個小朋友上車呢?(3個)教師請3位小朋友上小火車。(教師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從左往右一個接着一個的點數) 5、出示數字4:嗚嗚嗚,火車停下了。這是數字寶寶幾,我又應該請幾個小朋友上車呢?(4個)教師請4位小朋友上小火車。(請個別幼兒上來數一數並再次總結點數的方法)

6、出示數字5:嗚嗚嗚,火車停下了。這是數字寶寶幾,我又應該請幾個小朋友上車呢?(5個)教師請5位小朋友上小火車。(請幼兒上來數一數)

(三)操作遊戲:坐火車

1、引起興趣。

可是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也想坐上小火車去動物園玩,請你們來幫助他們。

2、提出要求。

請小朋友仔細看清火車頭上的數字,請你放上相應數量的動物朋友。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請幼兒展示自己的小火車,並請個別幼兒介紹。

你的小火車上是數字寶寶幾呢?你請了幾隻小動物坐火車呀?

(四)延伸活動:開火車

教師戴上火車頭掛飾,帶領幼兒到戶外進行“開火車”的遊戲。

活動總結

活動具有遊戲性,整個過程幼兒參與性非常高,活動比較流暢。目標的達成上:基本能完成5以內的按物取數。在教師的指導上:能關注到大部分小朋友,但也有忽略個別小朋友的情況。材料的準備上:提供的材料具有情景性,幼兒願意操作,爲幼兒提供同種但有不同數字的小火車,用以滿足能力不同的幼兒,體現了層次性。但是在小朋友送小動物上火車的過程中受火車車廂的影響,使得少部分小朋友受到干擾將小動物與火車車廂一一對應,

從而忽略了看火車頭上的數字。因此,在操作前教師應該重點強調仔細看火車頭上的數字來送小動物。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5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這段時間對方位詞的概念含混不清,對物體空間位置的指認總是用這裏或那裏來表達,爲此我以《小猴摘桃子》這個故事情節爲主線設計了這節《區分上下》的小班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以自身爲中心區分上下。

2、教幼兒初步學習以客體爲中心區別上下。

3、通過遊戲,增強幼兒對方位的感性認識,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猴摘桃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遊戲:小朋友,你們聽過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嗎?(聽過)好了,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一起去森林裏轉一轉,看看有什麼新任務。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學習方位詞。

1、森林裏有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樹、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兒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樹上)現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兒回答:在樹下)現在小猴子開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兒回答:在樹上)先把上面兩個桃子摘了,最後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樹下)。

2、我們又來到了小猴家,小猴請大家去家裏做客。看看誰在椅子下?誰又跳到桌子上了,小豬在哪?最後來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麼上面了?小雞在哪(幼兒自由回答。)繼續切換PPT圖片,這間房子裏都有誰,都在什麼地方?按照先後點出來的動物讓幼兒分別回答。

3、打開最後PPT的最後一個圖,出現機器貓圖片和音樂。問:小朋友們,大家看這是誰,幼兒回答:機器貓、大雄和李靜。然後引導他們以人體爲中心,分別認識身體的各個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結束活動。

我們的小朋友們真聰明,讓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參觀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機器貓和他的夥伴們。

活動反思:

整節活動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利用課間教育讓幼兒非常感興趣,也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整個活動利用遊戲貫穿始終,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這個故事中認識了上下,一環扣一環,完成了活動目標。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的:

1、會手口一致點數2以內的實物並說出總數2、能根據實物卡片,圓點卡片,數字卡片取出相同數量的物體。

  教案准備:

物質準備:蘿蔔卡片若干。

材料準備: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科學,數數可愛的小兔》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

  教案過程:

1、出示掛圖《數數可愛的小兔》。引導幼兒正確點數2以內的實物。 【】

引導語:草地上有誰?小白兔有幾隻?小黑兔有幾隻?小灰兔呢?

2、複習數字"1""2"引導幼兒認讀數字。

出示數字卡"1""2",引導幼兒認讀數字。

依次出示數字卡片"1""2",請幼兒看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蘿蔔卡片。

引導語:請小朋友看着數字取出相應的數量的卡片。

3.遊戲"看誰找得快?",引導幼兒找出身上1和2的數量。

引導幼兒和同伴互相看看並說說:小朋友的臉上有什麼?眼睛有多少?鼻子呢?什麼可以用數學1表示、什麼可以用數字2表示?

4.遊戲"請你像我這樣做",引導幼兒感知1和2的數量。

引導語:請小朋友認真看(聽)老師做了幾下動作,請你和我做一樣多的動作。 5.引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1"和"2"》。

找找另一半:根據半顆新形上畫的實物,找出畫有相同實物數量的另外半個心形貼貼紙,組成一個完整的心形圖案。

拼毛毛蟲:根據毛毛蟲臉上的數字,找出數量相同的圓點或實物貼貼紙,拼在一起租成毛毛蟲的身體。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7

活動名稱:我把小熊送回家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理解——1個、1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

活動準備:

教師將多隻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裏、房子模型1個。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小朋友們,小熊樂園裏的熊寶寶們都出來做遊戲了,可是它們太貪玩、走得太遠了,現在,它們找不到回小熊樂園的路了?讓我們每個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嗎?(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後每人說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2、請小朋友輪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樂園”裏。並請每名小朋友說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

3、最後,請小朋友觀察現在的“小熊樂園”,引導他們說出“1只1只小熊合起來就是許多隻小熊,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來設計教學方法,課後還要善於認真反思,找出不足,進行完善,提高教學水平。在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的教學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生活經驗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採用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對教材的反思認識“1”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着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通過遊戲教學法、情景設置等手段開展了此次活動。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開展活動,幫助幼兒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8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拍手遊戲。

分別出示實物卡片1—5,請幼兒觀察卡片,說說:圖上有誰?有多少?帶領幼兒看圖片進行拍手、跺腳、拍腿等動作,要求幼兒與同伴一起整齊地拍手。

給圖片排隊。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圖片排隊,然後大家討論:他市怎樣給圖片排隊的?你有什麼和他不一樣的好方法?啓發幼兒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給圖排尿排隊。最後說說:比5少的圖片有哪些?

按從上到夏的順序給1—5的點卡排隊。

在磁性板上,出示5的點卡,組織幼兒討論:卡片上有幾個圓點?比5少的點卡有哪些?想一想:怎樣把這幾張比5少的點卡有序地排在它下面呢?

請個別幼兒上來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給點卡排隊。最後,大家說說:點卡從上往下是怎樣排列的?(它們是按5、4、3、2、1的順序進行排列的)比5少的點有幾個?

2、操作活動。

1)、觀察馬路上的車輛和數目,比較汽車和樹木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2)、觀察馬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比一比行人和車輛哪個多,哪個少,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3)、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請你給少的一組塗上顏色。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地比較5以內的數量。

2、嘗試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規律配列1—5的點卡。

3、安靜有序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片和點卡數量分別1—5。

2、學具:操作材料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9

設計意圖

最近我們班小朋友們對“比較”的遊戲很感興趣,比如在加餐的時候他們會說:“老師你看,我杯子裏剩的牛奶比他的少,我快要喝光光了……”可以看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比較”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是小班幼兒對於數量的比較,沒有一定的方法,多數是通過直觀的觀察得來的。而一一對應的排序方法是比較物體多少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結合小班幼兒“一日生活遊戲化”的特點,奶牛和牛奶又都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事物,因此設計了“奶牛工廠”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通過遊戲化的學習方式,初步感知“將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和“一一對應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將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的方法。

2.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願意玩“比較”遊戲,感受數學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夠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難點:嘗試想辦法將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奶牛的生活習性有一定的瞭解,知道奶牛吃草、產奶。對量的比較有初步的認知。

2.物質準備:奶牛、小草、柵欄圖片、圍裙、瓶子、盒子、蓋子、音樂、黑板。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遊戲引入活動。

教師扮演牛奶工廠的工人,說:我是牛奶工廠的工人,我們工廠製作牛奶,現在,許多的人都喜歡喝我們的牛奶,我都忙不過來了,邀請你們和我一起做牛奶,你們願意麼?

二、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一)遊戲情境一:牛奶工廠遊戲背景

師:這裏是農場,農場裏有許多奶牛呢,奶牛最喜歡吃什麼?一頭奶牛吃一顆草,你發現了什麼?奶牛和草比較,誰多?誰少?怎樣變成一樣多呢?

小結:我們增加一顆草,奶牛和草就變成一樣多了。

師:這些小柵欄就是奶牛的家,一頭奶牛住一間房子,奶牛和房子比較,誰多?誰少?怎麼變成一樣多?

(二)遊戲情境二:小工人擠牛奶並擰上瓶蓋1.師:快來,快來,小工人要去擠牛奶了

遊戲規則:一頭奶牛需要一個小工人幫忙擠奶

2.跟隨音樂幼兒集體操作擠奶和擰瓶蓋。

3.發現問題

師:小工人你們發現了什麼?牛奶瓶都有蓋子麼?奶瓶和瓶蓋比較,誰多?誰少?怎樣做才能變成一樣多了呢?

4.給“瓶蓋廠”打電話增加瓶蓋,牛奶瓶和瓶蓋就變成一樣多了。

(三)遊戲情境三:將牛奶裝入牛奶盒

1.出示牛奶盒,請幼兒將牛奶一一對應裝入牛奶盒。

2.引導幼兒發現多出一瓶牛奶或者少一個牛奶盒,思考將兩組物品變成一樣多的方法。

三、幼兒之間相互送牛奶,將牛奶和包裝盒一一對應變成一樣多。

活動總結

對實現教學活動目標及幼兒發展的反思:孩子們在牛奶工廠的遊戲中,通過由淺入深的三個遊戲,逐步感知了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並學習了通過這種方法去解決現實問題。

對教學方法和活動特色的反思:遊戲法;通過“牛奶工廠”遊戲情境,幼兒扮演小工人角色,在遊戲操作中親身感知、體驗、嘗試,最後解決問題,獲得“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數學經驗,活動內容來源於幼兒生活,遊戲情節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幼兒在遊戲中感知、遊戲中學習、遊戲中發展。

對遊戲情境及遊戲材料投放的反思:

1.遊戲背景創設:通過一系列連貫的情節和操作材料,爲幼兒創設“牛奶工廠”的情境。

2.遊戲氛圍創設:角色扮演;教師和孩子們扮演小工人,教師通過誇張的語言和肢體動作營造遊戲氛圍。

3.遊戲材料創設:爲幼兒提供人手一份的遊戲操作材料,孩子們在遊戲中親身感知、嘗試、操作,學到“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

過程反思:在擰瓶蓋的環節中,由於幼兒之前沒有足夠的經驗準備,導致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操作起來稍有難度,因此要求老師在活動開始前充分了解幼兒的能力水平,做好前期經驗的準備。有個別孩子在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時候,會直接用看的方式,很快速的說出答案,幼兒在鋪墊前期經驗的時候,教師要着重引導幼兒使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玩遊戲比較物體的多少。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0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利用兒童感興趣的.身邊的事物作爲探究的對象。”

小班的幼兒對圖形和色彩非常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但小班幼兒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對圖形的認識需要直觀具體的方法。因此我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吸引幼兒注意力、增加趣味性。通過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拼擺圖形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同時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房子一間、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白兔頭飾一個,請一名大班幼兒扮演小白兔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

這是小兔的家。你們瞧,小兔出來了。(大家打招呼)

我想去外面去玩。(幼兒自由邊唱歌邊走。摔了一跤),嗚嗚,怎麼回事呀?原來地上都是洞洞(小白兔裝着一拐一拐的回家了。)我們來看看這些洞洞是什麼形狀的?(圓形------)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讓小白兔走在路上不摔倒呢?我們一起把馬路來修好吧。

(二)複習圖形:

哎你們看那邊有許多不同形狀的石頭,請你們每人搬一塊石頭。哎呀、哎呀石頭好重呀,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看一看你拿到的是什麼形狀的石頭,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

提問,你的是什麼形狀的,有幾條邊?幾隻角?講完後請相同形狀的石頭舉起來讓大家看看。

逐個形狀提問。

(三)幼兒操作:

休息了一會,我們馬上要修路了,請小朋友把這些石頭填到坑裏好嗎?但在填的時候有一個要求,請你們把圓形的石頭放進圓形的坑裏,把三角形石頭放進三角形的坑裏,把正方形石頭放進正方形的坑裏,直到把坑全鋪平!(請一位幼兒示範)

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

(四)遊戲活動:

路修好了,讓我們一起來走一走平不平。

1、學小動物走路。

2、做個找圖形的遊戲。教師說什麼形狀,幼兒就站在什麼形狀的圖形上。把路修好了,我們請小白兔一起出來吧。小白兔說:小朋友真能幹,謝謝你們,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放音樂)天色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根據要求分辯顏色和形狀。

2、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紙片

2、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紙盒。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餅乾,認識顏色和形狀

小朋友,你們吃過餅乾嗎?你吃過的餅乾是什麼樣的

瞧,老師這兒有各種各樣的餅乾,看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2、遊戲,看誰找得快

根據老師的口令,快速找到相應的紙片。(紅色的餅乾、三角形餅乾等)

3、出示小動物紙盒,示範如何喂餅乾

看小兔子的嘴是什麼形狀呀,它要吃什麼樣的餅乾呢?請幼兒示範。

幼兒操作,請幼兒相互檢查。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2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年齡一般都在3歲多,而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屬直觀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對數概念的獲得需要運用材料的操作和遊戲來完成。遊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更是他們這個年齡的教育靈魂。因此本次活動我抓住我班幼兒的這一特點以及實際情況,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及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中體驗點數的樂趣,初步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數量物。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3以內的物品數量。

2、引導幼兒說出總數。

3、感受點數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3以內的物品數量。

活動難點: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3以內的物品數量,並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師:3只小狗(人手一份) 3只小鴨子 3只小雞3棵樹 2朵花 3顆草 一幅山坡圖片 幼兒:3只小狗(人手一份)3只小鴨子(人手一份) 3只小雞(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手指遊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遊戲1-3《手指變變變》初步感知點數節律。

"1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2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兔子,蹦呀跳呀,蹦呀跳呀。3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小鳥,飛呀飛。"基本部分: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具,感知3以內的數量。

二、學習3的點數。

1.初步學習點數3以內的物品數量。

師:剛纔小朋友用小手變變變了,現在老師用小手給小朋友變個魔術。

出示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幼兒:是一座山坡。

師:山坡上可以種什麼?

幼兒:種樹(種花、種草等)。

師小結:山坡上可以種這麼多東西,我們一起去幫忙吧。

2.出示小狗圖片師:"汪汪汪","汪汪汪"我想和你們一起去山坡。咦,這是誰來了?(是小狗)師:哦,原來是小狗啊,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隻小狗?

請你伸出手指頭,跟我一起數一數。

師幼共同數數,並說出總數,同時認識"3"這個數字。(幼兒點數自己的那份)點數完畢後,請個別幼兒數一數,驗證學習情況。

3.出示小鴨子圖片師:"嘎嘎嘎" "嘎嘎嘎"我也要和你們一起去山坡。咦,這又是誰啊?(小鴨子)師:小鴨子啊,那我們來數一數有幾隻小鴨子好不好?(好)請你伸出手指頭,我們一起數一數。

師幼共同數數,並說出總數,同時認識"3"這個數字。

4.出示小雞圖片師:"唧唧唧" "唧唧唧"不要丟下我,讓我和你們一起去吧。咦,這又是誰呢?(是小雞)師:小雞,那我們也來數一數有幾隻小雞好不好?這次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試一試,誰想來?

師幼共同數數,並說出總數,再一次認識"3"這個數字。

三、一起去種樹。(練習點數3以內的物品數量)1.點數動物師:小朋友們,今天小狗、小鴨子、小雞要和我們一起去山坡,我們把它們帶在身上吧,一邊數,一邊拿。(請幼兒點數)2.開車去山坡。

師:好了,現在我們坐車去山坡吧,請小朋友坐好了,老師要開車了。

嗚嗚嗚,去種樹嘍,紅燈,剎車。

師:看看我們的小動物跑出去玩兒了沒有。來,我們一起數一數。

(請幼兒來點數)綠燈了,請小朋友坐好了,我們要走了。

3.到達山坡。

師:現在開始吧,我們先把樹種上吧,種完後請幼兒點數有幾棵。

依次是花、小草。(這中間可以由幼兒來決定順序)全部完畢後,請幼兒一起來再數一數。

四、結束活動師:我們在山坡上種上了樹、花、草。現在變漂亮了沒有啊?(漂亮了)小狗跑到山坡上玩兒去了,數一數有幾隻小狗?(三隻)那我們帶着小鴨子和小雞也去山坡上玩兒吧。

師帶幼兒一起自然地離開教室。

活動延伸:

在操作區中投入山坡的圖片,並準備樹、花、草,請幼兒在山坡上粘貼樹、花、草打扮山坡,並且進行點數。同時自己設計帶有圖案的點卡,請幼兒在操作區中進行點數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相同數量的實物卡歸放在一起。

2、 讓幼兒練習有規律的交替排列實物。

3、培養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PPT 表格活動過程:

一、 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1、將水果教具貼在果樹上,引出故事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家裏有一個果園,它種的水果都熟了,就請小兔、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到他的果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園裏都有些什麼水果?(梨、蘋果、桔子等水果)2、引導幼兒點出各種果樹上的水果,說出各水果的總數,並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師: 哎呀!果園裏有這麼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訴我,果園的梨樹上有幾個梨子?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等?

3、師:小猴今天請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請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動物,(一起數)有這麼多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每種小動物來了幾隻嗎? 提問: 如:小兔有幾隻?(小兔1只、小貓2只、小狗3只、小雞4只、小鴨5只),請幼兒點數小動物,說出總數,並用數字表示出來。

小結:嗯!小朋友們都數的很對。

二、按量歸類1、今天來了這麼多的客人,小猴有點忙不過來了,它想請你們幫幫忙,一起來招待客人,給動物們送水果,好嗎?(啓發幼兒按數字分水果,在小動物下面1對1地粘貼1個水果。)2、師:你們看,這裏有幾隻小雞?(4只)。那誰知道要給四隻小雞送幾個水果嗎?請小朋友找一找,什麼水果和小雞的數量一樣也是(引導幼兒尋找與4只小雞一樣多的水果並點數驗證。)小結:對了,他們的數量都是4,所以我們就把數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邊放邊說:4只小雞和4個橘子放在一起。(老師示範)。

3、師:誰知道小鴨子吃什麼水果呢?你來找一找,把水果送給它吃,好嗎?

師:小朋友真棒!但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吃到水果,誰能把水果送給它們,你想先送給誰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驗證。)4、師:他放得對嗎?說說誰和誰放在一起,爲什麼把他們放在一起?(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三、幼兒操作師:1、小動物們吃了小猴果園裏的水果,都很開心,天快黑了,小動物們想要回家了,它們都住在動物王國裏,動物王國裏的房子呀!它們的門牌號是用點點來表示的。(老師展示房子,並認出與1-5相對應的點點數),第一組: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這隻小兔是單獨的一隻,我們呀就要把她送到門牌號是一的房子裏。(做示範,將這隻蝴蝶插擺在門牌號爲一的房子裏)2、第二組:這組遊戲和剛做的遊戲時一樣的,給小動物找水果的時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麼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隻,再找找什麼水果的數量和它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最後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格子裏。而且要邊放邊說:把幾的什麼和幾的什麼放在一起。

3、第三組:我這裏還有一些圖片,圖片上印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要去旅行,請小朋友先數數有幾個小動物,有幾輛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數量用線連起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評價幼兒操作情況,六、結束活動。

讓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師說再見。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描述物體的屬性,並根據物體的屬性進行分類。

2、理解同一集合有不同的分類標準。

3、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描述物體的屬性,並根據物體的屬性進行分類。難點:理解同一集合有不同的分類標準。

活動準備

巧克力味圓形餅乾若干、圓形大小不一的餅乾若干、方形形大小不一的餅乾若干,兩種大小不一的黃色樹葉若干,兩個大筐子,溼巾若干,一次性紙盤若干,音樂,風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去小熊家做客

昨天謝老師接到一個電話,是森林裏的小熊打來的,它想邀請你們去它家做客,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出發吧!(放音樂)

二、撿樹葉

1、觀察樹葉。

音樂停,風聲起。師:起風了,哇!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樹葉) 好漂亮的樹葉呀!你們見過這種樹葉嗎?那你們看看這些樹葉長得一樣嗎? 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教師小結:小朋友剛纔說了這些樹葉的顏色是一樣的,可是它們的樣子和大小都不一樣,現在的天太冷了,小樹葉想回家了。我們把樹葉送回家吧!

2、撿樹葉並按樹葉的不同屬性分類放到筐子裏。

(1)幼兒商討怎樣分數樹葉。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麼?(框子)這個是哪個樹葉的家?(大樹葉) 這個呢?(小樹葉)現在請小朋友們把樹葉送回它們自己的家吧!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驗證。

我們一起來看看樹葉都回到它的家了嗎?這片樹葉迷路了,找不到它的家了,誰能幫幫它,把它送回家?

教師小結:你們太棒了!把樹葉都送回了自己的家。小熊告訴我它的家裏剛好需要一些樹葉來裝飾一下,剛好我們把這些樹葉當做禮物送給小熊, 小熊一定很高興,那我們趕緊去小熊家吧!

三、遊戲:分餅乾。引導幼兒排除其他特徵干擾,按餅乾的某一特徵分類。一名老師扮演小熊,先跟小熊打招呼並送樹葉。小熊:小朋友們好!

(小熊好)師:這是小朋友給你帶的禮物。小熊:謝謝你們!今天我也給你們準

備了一些美味的餅乾,現在請你們先坐下來吧!在品嚐餅乾之前,請小朋友們用溼巾把手擦乾淨。

接着將餅乾端上來。

1、引導幼兒觀察餅乾的特徵(每人兩塊不一樣的餅乾)。師:哇,好香的餅乾呀!

小熊:我給每一個小朋友都準備了餅乾,小朋友們快看看都有什麼樣的餅乾?每人有幾塊餅乾?(兩塊)這兩塊餅乾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兩個的餅乾一樣嗎?

2、幼兒品嚐餅乾。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有的小朋友的餅乾是圓形的,有的是方形的, 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的,還有的是黑色的,每個人的餅乾都不一樣。

小熊:那現在請小朋友品嚐一下美味的餅乾吧!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的?

2、第一次按大小分餅乾,啓發幼兒探索分類方法。教師觀察幼兒分餅乾, 先分好的幼兒在下面講述是怎樣分的。

小熊:嗚嗚嗚~~

師:小熊,你怎麼哭了?

小熊:我明天還要邀請很多小動物來吃我烤的餅乾,可是我不小心把餅乾打翻了,你們能不能幫我把餅乾分一分?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幫小熊把餅乾分一分吧!這次是幫小熊分餅乾, 小熊沒有請大家吃的時候,能不能吃?(不能)

小熊:這是我做的第一爐餅乾,小朋友們快來幫幫我,看看這些餅乾可以怎麼分?

師:小朋友們,看看小熊給你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一樣的餅乾放在一起,可以怎麼分呢?分好了之後看看兩邊的餅乾一樣多嗎?你來數一數。

教師小結:這次小朋友按照餅乾的大小都把餅乾分好了,小熊看到了一定很高興!

小熊:小朋友們,你們太棒了!把第一爐餅乾都幫我分好了,第二爐餅乾我也烤好了,你們再幫我分一下吧!

3、第二次分餅乾(加入形狀),啓發幼兒探索分類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次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應該怎麼分?還可以怎麼分?分好了之後看看兩邊的餅乾一樣多嗎?你來數一數。

教師小結:這次小朋友又把餅乾按照形狀分好了,還有小朋友按照大小也分好了,你們太棒了!

4、第三次分餅乾(加入顏色),啓發幼兒探索分類方法。

小熊:最後一爐餅乾我也烤好了,小朋友再幫我分一下吧!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次又加入了什麼餅乾?應該怎麼分?還可以怎麼分?分好了之後看看兩邊的餅乾一樣多嗎?你來數一數。

教師小結:你們說的都很好,這些餅乾不僅按大小分,還可以按形狀分, 還可以按顏色分,你們幫小熊把餅乾分的特別好!

5、再次品嚐餅乾。

小熊:小朋友們,你們太厲害了!謝謝你們幫我分好了餅乾,我還想請你們在品嚐一下我做的餅乾,嘗一下它們的味道一樣嗎?說一說你吃的餅乾是什麼味道的?教師詢問幼兒餅乾的味道。

四、活動延伸:給好朋友送餅乾

孩子們,我們已經品嚐了小熊給我們準備的餅乾,可是我們的好朋友還沒有品嚐到這美味的餅乾,小熊也給他們準備了餅乾,現在請小朋友們選一種你喜歡的餅乾帶回去送給你的好朋友吧!

活動總結

本節活動是小班數學活動,通過對比、觀察、操作,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的顏色和形狀特徵進行分類。小班的小朋友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大多數的小朋友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園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是如有很多的圖形放在一起,小朋友還是有些混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

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熱悉的物體相對照。通過情景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本次活動老師準備很多形狀不同、顏色、大小不同的餅乾供幼兒動手操作,幼兒對同一種物品進行觀察比較,更能找出物品的特徵,如:物品的形狀、顏色等。

老師創設去小熊家做客的情境,引發幼兒的興趣。幼兒都喜歡動手把餅乾按形狀或顏色歸類放好。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喜歡動手主動把餅乾分好,大多數的小朋友能準確地把各種圖形的餅乾根據不同的特徵分好,只有個別的孩子有些圖形放錯。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是幼兒在收拾材料的時候有些亂,有些小朋友沒有收完材料就離開,有些小朋友爭搶材料,以後老師還要多培養孩子收東西的習慣。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知道長和短,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

2、能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進行排序,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吸管一根;一份從長到短排好隊的吸管。

2、幼兒:長短、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若干;不一樣長短的吸管每人3根,排序卡1張。

活動過程

1、活動剛開始直接出示吸管,提問:“看,這是什麼?吸管是什麼樣子的?”調動幼兒觀察吸管的興趣,通過看看、說說,多感官感知吸管的外形特徵,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吸管的認知。

2、再次提供吸管,引導幼兒自選第二根吸管進行兩兩比較,通過觀察使幼兒感知吸管的多樣性,如吸管是五顏六色的、有粗有細、有長有短,豐富對吸管的瞭解。重點引導幼兒通過眼睛看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吸管有長有短,並探索比較的方法。教師以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探究比長短的方法,拓展幼兒的經驗,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知道比長短方法的基礎上,讓幼兒通過比較3根吸管的長短再進行排序。強化幼兒比的方法,培養幼兒按長短排序的能力。通過一名幼兒在集體面前操作,有助幼兒直觀地觀察、瞭解排序的方法,爲孩子們下一步的操作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以啓發性的問題,發散幼兒的思維,從而幫助幼兒感知另一種從長到短的排序方法,豐富幼兒的排序經驗。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教師有意識地將從短到長和從長到短的排序卡分兩邊展示在黑板上,讓幼兒檢查排序情況。這樣既有助幼兒再次直觀感知這兩種不同的排序方法,同時又能鞏固幼兒的排序經驗,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並幫助他們梳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