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8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的語言,感受散文美的意境。(重點)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以繪畫形式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3、嘗試用詞彙仿編散文。(難點)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1、散文配樂:舒曼《鋼琴絃樂三重—88號幻想曲》。

2、課件《七彩風》。

3、幼兒做畫用紙每人一張、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知道風是什麼樣的?

2、風吹過的時候會有什麼變化?

3、你們見過有顏色的風嗎?它吹過的地方就會變顏色,你們相信嗎?

二、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

1、整體欣賞,欣賞配樂詩朗誦《七彩風》。

師:聽了散文以後你有什麼感覺或者你有什麼想法?

2、逐幅出示圖片,教師完整朗誦。

師:散文裏面講到有顏色的風吹過的地方都會變顏色,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是不是真的是這樣?

3、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和感受散文的意境。

提問:散文中有什麼顏色的風?紅色的風吹到了什麼地方?它把花園裏的紅花吹得怎麼樣了?黃色的風吹到了什麼地方?它把菜園裏的菜花吹得怎麼樣了?……

4、再次欣賞散文,理解散文所包含的情感。

師:七彩風真美,把大地打扮得那麼漂亮。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朗誦一遍散文,感受一下七彩風的美好,怎麼樣?

5、嘗試仿編散文。

師:小姑娘睡着了,做了一個七彩的夢,七彩的風輕輕地吹着,它來會吹向哪呢?請小朋友來做一回七彩風,你想吹向哪裏,把它變成什麼顏色?(幼兒自由發言,教師整理,師幼同讀)

三、幼兒自由繪畫創作。

師:原來風有那麼多的顏色,現在請你把你想到的七彩風用筆畫下來。

四、集體評議幼兒的作品。

師:小朋友畫的很好,現在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說他畫的七彩風的故事。

五、總結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目標明確,符合《綱要》的教育目標,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原有經驗來制定,但缺乏情感方面的體驗,如在目標中加入使幼兒感受散文詩七彩的風給大自然帶來的美,更能體現語言活動中情感的體驗,更具可操作性。

小百科:七彩,拼音qī cǎi,七種顏色,包括赤、橙、黃、綠、青、藍、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並能區分乾冰和普通冰塊的差異。

2.觀察冰塊的變化,發現乾冰會發出聲音。

趣味練習

活動概要

- 用眼睛觀察乾冰和普通冰塊,觀察乾冰接觸鐵勺和接觸水槽的變化。

準備活動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唱歌的乾冰(有什麼不同呢?)

活動內容

【導入】

1. 觀看動畫片【唱歌的乾冰】,比較乾冰和普通的冰塊。

- 怎樣區分乾冰和普通的冰塊呢?

- 冰塊是用什麼製作而成的?

- 乾冰是用什麼製作而成的?

- 你聽說過二氧化碳嗎?

- 用眼睛看不到的二氧化碳怎樣可以看到它呢?

- 爲什麼乾冰融化的時候會有霧氣呢?

- 和老師一起來做乾冰的實驗吧。

【展開】

2. 觀察視頻【唱歌的乾冰】,瞭解實驗目標,備品以及實驗順序。

-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 乾冰和普通冰塊有什麼相似點?

- 乾冰和普通冰塊有什麼不同點?

- 如果幹冰碰到鐵勺的話會有什麼變化?

- 把乾冰放在水裏的話又會有什麼變化?

- 看一看實驗順序。

1)用眼睛觀察乾冰和普通冰塊。

2)把乾冰放在鐵勺上面。

3)把乾冰和普通冰塊放在水裏。

【活動1:把乾冰放在鐵勺上。】

3. 把乾冰放在鐵勺上,觀察周圍的變化。

- 把乾冰放在鐵勺上,你能看見什麼?

- 乾冰和鐵勺接觸後,發出什麼聲音?

【活動2:放進水槽裏的乾冰和普通冰塊的變化】

4. 把乾冰和普通冰塊放在水槽裏,觀察周圍的變化。

- 把乾冰和普通冰塊放在水槽裏會怎樣呢?來看一看吧。

- 乾冰發生了什麼變化?

- 冰塊發生了什麼變化?

【結束】

5. 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唱歌的乾冰(乾冰會發出聲音)寫出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 注意不要用手摸乾冰。

- 不要把乾冰放在封閉的空間裏。

活動評價

- 對於是否理解乾冰和普通冰塊的差異點進行評價。

- 對於是否觀察乾冰的變化進行評價。

教師活動相關信息

把乾冰放在金屬裏的話就會發生鳴叫聲,這是乾冰在快速轉換成氣體的時候,使勺子振動而發出的聲音。有勺子接觸的話乾冰會更快速的轉換成二氧化碳,用手摸勺子的話就會感受到二氧化碳在推着勺子。

冰塊是由水凍結而成的。但是乾冰不是凍結而成,它會從固體直接昇華成液體。

把乾冰放在水裏的話,固體的乾冰就會升華成氣體的二氧化碳,產生氣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長短、粗細、大小的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感知序列中物體的相對性和可變形。

2.引導幼兒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並能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粗細不同的金箍棒、長短不同的九齒釘耙、大小不同的芭蕉扇等卡片每人一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三樣寶物,請你們猜猜有什麼?導入。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第一件寶物:金箍棒

(1)請幼兒說出金箍棒的名稱、作用、特徵

(2)出示一組金箍棒的圖片,請幼兒說出相同以及不同點。

(3)讓幼兒按照由粗到細、由細到粗的順序分別進行排列,驗證,並說出排列的規律。

2.出示第二件寶物:九齒釘耙

(1)請幼兒說出九齒釘耙的名稱、作用、特徵

(2)出示一組九齒釘耙的圖片,請幼兒說出相同以及不同點

(3)讓幼兒按照由長到短、由短到長的順序分別進行排列,驗證,並說出排列的規律。、

3.出示第三件寶物:芭蕉扇

(1)請幼兒說出芭蕉扇的名稱、作用、特徵

(2)出示一組芭蕉扇的圖片,請幼兒說出相同以及不同點

(3)讓幼兒按照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的順序分別進行排列,驗證,並說出排列的規律

4.遊戲:排排隊

教師請幾名幼兒玩遊戲,另外找出一名幼兒爲這些小朋友排隊並說出是按照什麼規律進行排隊的,遊戲進行兩次。

5.遊戲:誰的尾巴長

(1)出示掛圖:誰的尾巴長,請幼兒說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幾號的猴子尾巴第幾長?

三、結束部分:

讓幼兒觀察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教育幼兒要細心觀察,並養成做記錄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是一節大班科學活動,主要是鍛鍊幼兒能夠根據物體的不同差異進行正逆排序,我在整節活動的進行中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自己探索、發現規律。其次,遊戲活動也加深了幼兒的掌握,提高了課堂的活躍氣氛。整節活動是層層遞進的關係,讓幼兒一步步進行掌握能理解的更紮實。

活動後有幾點不足現總結一下:

1.在讓幼兒排列後驗證時沒有讓幼兒多說排列的規律,以至於出現幼兒會排列但說不清楚排列的規律,這是在以後課堂中應加強的。

2.課堂的時間掌握不夠好,在操作環節時間不宜太長

3.老師的語言還要加強簡潔,能夠有力的去引導幼兒的語言需要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個角度觀察橘子,瞭解橘子內、外的結構特徵,培養幼兒認真、細緻觀察及捕捉事物特徵的能力。

2、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及大膽表現的信心。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橫切、豎切及剝開的橘子若干(保證人手一份),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橘子寶寶想拍照片,請大家當小小攝影師,把橘子寶寶拍下來。

二、整體觀察---觀察實物

教師出示橘子實物,讓幼兒自主選擇角度進行觀察:這是什麼?這個橘子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讓幼兒自主地觀察和講述,樹立初步整體的印象。)

三、局部觀察---實物、圖片觀察交叉進行,線條輔助

(1)觀察實物並結合多媒體圖片,從“上——下”觀察橘子:現在看到的橘子有什麼不一樣了?橘子蒂是怎樣的?

(2)實物結合多媒體圖片,從“下——上”觀察橘子:現在看到的橘子又有什麼不一樣了呢?

(3)觀察橫切的橘子並以線條輔助,引導幼兒從“外---內”觀察:這是橘子的什麼部分?橫切的橘子裏面還有漂亮的花紋,看上去象什麼?

(4)觀察豎切的橘子,並從線條輔助:橘子裏的形狀又變成怎樣了?

(5)觀察剝開的整個橘子及一瓣瓣的果肉,這時橘子看起來象什麼?

四、細節觀察---圖片觀察

利用多媒體課件放大橘子一個“點”,引導幼兒觀察:這時橘子的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你還發現了什麼?

五、啓發想象

(1)教師根據幼兒刻畫的作品轉換角度啓發想象:如果請你添上幾筆能變成什麼?這個你能把它變成什麼?

(2)教師把幼兒想象的形象現場畫出來,起到點撥幼兒的作用。

(3)教師提供成品作品給幼兒欣賞:你們看,這個小朋友把橘子變成了什麼?你喜歡嗎?爲什麼?

六、創造作畫

師:原來橘子可以變出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來。現在請你把橘子變出一個很奇特的東西來。看誰變得最神奇,還要想想你變出的是什麼東西。(在作畫的過程中,教師要儘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對遇到困難的幼兒及時啓發以解決問題,對想法特別奇特的幼兒要給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勵。)

評價、講述作品。幼兒自我評價,講述畫面內容。同伴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有感情地學唱歌曲《交朋友》。

2.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課件《交朋友》(見加密狗)(可以課後欣賞,上課時可以不用)

活動重難點:學唱歌曲《交朋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發聲練習。

1、 發聲練習

小朋友你好……

你好,你好,X老師你好!

2、 節奏練習

你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好朋友,請你來說一說誰是你的好朋友。

誰是你的好朋友?

XXX是我的好朋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節奏練習。(邊拍手邊說)

剛剛你們都說了自己的好朋友是誰,有兩個小娃娃也會交朋友,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麼交朋友的。

二、學唱歌曲《交朋友》

(一)欣賞歌曲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幼兒欣賞。

聽完這首歌,歌曲裏的兩個小娃娃在幹什麼?你感覺怎麼樣?

總結:歌曲裏的娃娃在交朋友。聽這首歌感覺很高興,很快樂,因爲他們交到了好朋友。

(二)理解歌詞

1.教師清唱第一段(演唱時用手指動作表演)

歌曲中的兩個小娃娃都做了什麼?

總結:兩個小娃娃,見面點點頭,他們還相對微微笑,大膽握握手。

2.教師清唱第二段(演唱時用手指動作表演)

歌曲中兩個小娃娃除了剛剛點頭微笑握手,還做了什麼事情才交上朋友的呢?

總結:我請你吃糖,你請我玩球。我們兩個人,都是好朋友。

(三)跟唱歌曲

1、教師彈琴,幼兒集體跟隨伴奏演唱歌曲2—3遍。

2、再次演唱歌曲,提出要求:唱的時候要開心,臉上笑眯眯的。

3、請幼兒分組分段演唱歌曲,或者男女生分段演唱歌曲。

三、遊戲《找朋友》

剛剛你們都會找朋友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教師帶領幼兒玩《找朋友》的遊戲,在快樂的遊戲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送請柬,交新朋友

孩子根據老師提供的信封上的班級名稱及將要認識的新朋友的照片去各班尋找,然後請新朋友帶上胸卡,帶回活動室相互交談、遊戲。

活動反思:

歌曲《找朋友》作爲活動的題材,並以遊戲的形式展示,得到了很多幼兒的喜愛。在活動中主要運用了聽聽、說說、身體節奏、體態表現等方法來引導幼兒感受、體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也鼓勵幼兒與同伴之間交往,並隨着音樂找到朋友。活動中教師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和神態,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 這次活動總的來說,目標明確、教學的方法得當。

不足之處:

學唱歌曲環節中,教師說的“白”話太多,應放在身體上的節奏更多一些,這樣對於幼兒來說可能會更容易些。幼兒在運用體態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可能還不夠,導致在找朋友的時候動作有點僵硬。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爲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爲深度時,可稱之爲知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裏文具對話的含義。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課件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麼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麼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醫院,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變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看課件1教師講述第1段並提問:

(1)鉛筆盒裏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幹什麼?

2.看課件2,教師講述第2段並提問:

(1)你看到了什麼?這麼做對嗎?爲什麼?

(2)我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3.看課件3,師講述故事第3段並提問:

(1)鉛筆盒裏發生了什麼事?

(2)鉛筆爲什麼哭?你能用故事裏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爲什麼把卷筆刀拉出來?結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爲什麼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4.看課件4,提問第4段:

(1)現在你知道文具盒爲什麼變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麼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生什麼事呢?

5.看課件5,提問第5段

(1)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小男孩爲什麼哭?

(2)師總結故事內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麼做?

三、播放語言CD(盒帶),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四、孩子嘗試表演故事,老師和其他幼兒旁白解說

教師小結:希望不愛惜文具小朋友們從今往後愛護好文具,自覺愛惜文具的小朋友學習!表揚愛惜文具的小朋友!

延伸活動:

回家試講故事,並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發準字音狗(gou)和猴(hou),能口齒清楚準確流暢地朗誦繞口令

2.瞭解繞口令的句式特點,感知繞口令的韻律和節奏。

3.感知繞口令內容的趣味性,體驗同伴合作朗誦繞口令的有趣。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正確朗讀繞口令,音調準確,語言流暢。

2、難點:能快速朗讀繞口令,字詞發音準確。

活動準備:

圖片背景、狗猴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理解內容:狗和猴河裏的小橋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這天從橋東走來了一隻狗,從橋西走來了一隻猴。他們走着走着,剛走到橋心,"哎喲"狗和猴頭碰頭,撞到了一起。這可嚇壞了他們,他們匆匆忙忙往回跑。狗跑了幾步回頭望了望,猴跑幾步也回頭望了望。不知道到底是狗害怕猴呢還是猴怕狗呢?

師:老師把這個故事改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來聽一聽(師快速朗誦繞口令)師:和平時聽到的兒歌有什麼不一樣?(速度更快)

二、理解繞口令,梳理句子

1.師:我們剛纔聽到的這首兒歌叫做繞口令,讓我們再仔細的聽一次,狗和猴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再次朗誦。(慢速)問:你聽到了什麼?追問,能用兒歌中的話來說嗎?(幼兒回答,老師借用圖譜理解繞口令內容)

3.師朗誦。完整呈現圖譜。

三、嘗試朗誦繞口令

1.看圖譜,朗誦繞口令(師大聲)師:我們看着圖譜把繞口令念一念。

2.對字音進行引導,再次朗讀。(師小聲)師:剛纔孩子們都能完整的朗誦出來,真棒。請看這一句······一定要念準了,我小聲你們大聲。再念一次

3.(解決剛纔遇到了困難)拍手慢速朗讀一次師:請小朋友們小手拿出來,邊拍手邊念繞口令。1234準備開始(老師起節奏)······

4.拍手快速朗讀一次(沒發準的字音可再次糾正)師:表現不錯。如果再快一點你們行嗎,我們來挑戰一下。小手,1234準備開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誦師:我們可以再快一點嗎?1234準備開始······

四、手指遊戲師:我們把它改成手指遊戲,一起來動一動我們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龍遊戲

1.請你們和我一起接龍遊戲遊戲:我念前半句"橋東走來"你們念後半句"一隻狗"。我們來試一次,準備開始。

2.加大難度:我念一句:橋東走來一隻狗;你們念一句:橋西走來一隻猴。小手,準備開始。

六、表演

1.合作練習師:請兩個小朋友一起做手指遊戲練習兒歌。練習的時候可以玩手指遊戲和接龍遊戲。

2.分組表演師:請你們表演,其它幾組認真聽,他們念得怎麼樣?

3.評價師:(選個別幼兒)說一說,他們朗讀得怎麼樣?(一組比一組要求可以更高)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回家後把這首繞口令朗誦給自己的家長欣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之所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於:首先,在內容的選取上,我對原作品進行了分析與修改,並結合中班孩子的認知特點將一些比較拗口的話進行了修改,使其琅琅上口。這首繞口令中有孩子既熟悉又喜愛的動物“狗”和“猴”,運用擬人化的手法,活潑有趣地描寫了兩隻動物相對過獨木橋在橋上相遇的情形。特別是第五句、第六句“猴跑幾步望望狗,狗跑幾步望望猴。”比較詼諧生動地寫出了兩隻動物可愛的神情,最後很自然地道出了“不知是猴讓狗還是狗讓猴”。第二,在教學設計上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運用動態的形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啓發了孩子的想象,幫助孩子形象的理解了繞口令所表述的內容。而手指偶的運用又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參與表達表現的興趣。本次教學活動,又開闊了我對開展民間文學活動的視野,繞口令是民間文學活動中比較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它以特有的魅力與長處,自由靈活地傳情達意,不僅能鍛鍊孩子發音清晰準確、口齒靈俐,從中也滲透了品德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聲音的產生,能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對聲音的探索。

2、通過討論聲音的作用,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具有一定的做實驗記錄的能力。

2、實物準備:錄像機、大音響、ppt課件、大鼓、砂紙(人手一份),豆子、棉花、玻璃杯和筷子(每組三個)、水(四量杯)、毛巾(若干)、水彩筆(四支)。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ppt,用闖關的方法讓幼兒猜測三種聲音:打雷聲、心跳聲、木門的聲音,從而引出“聲音”這一主題。

2、討論: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聲音,那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呢?(猜想)

二、通過實驗讓幼兒瞭解聲音的產生——物體震動產生聲音。

1、敲打撒滿豆子的鼓面,請幼兒觀察,討論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小結:物體相碰撞產生震動,就發出聲音了。

2、請幼兒嘗試用砂紙發出聲音,感受其震動,討論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小結:物體相互摩擦產生震動,就發出聲音了。

3、討論:這兩次實驗發現聲音產生的共同點。

總結:物體震動會發出聲音。

4、延伸:如果不想讓物體發出聲音,那麼就是物體停止震動。

三、請幼兒自由的選擇材料,從而探索聲音的不同。

1、出示三個水杯,猜想:如何做到分別敲擊三個水杯,如何讓它們發出的聲音不同?

2、幼兒動手實驗驗證,找出實驗中發現的規律,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內。

3、每組幼兒派一名代表說出小組實驗的結果。(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

4、延伸:說出聽音樂時和聽噪音時的感受,讓幼兒瞭解噪音對身體有害,引導幼兒平時要輕聲說話、玩玩具等,不要製造噪音。

四、討論聲音的作用,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1、討論:生活中聲音還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2、觀看ppt,初步瞭解聲音的以下作用:

(1)辨析熟悉的人。

(2)挑西瓜。

(3)用聽診器看病。

3、請幼兒回家蒐集相關資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衝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爲幼兒今後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