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教案錦集6篇

【推薦】幼兒園教案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幼兒園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感受身邊提供服務的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舒適感。

2、體會身邊的人愛自己的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提供服務的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和舒適難點:

教學難點:

體會身邊人愛自己的情感。

教育理論依據:(設計思路)生活中的關愛無處不在。本次活動就是關於我園在開展關愛課題的環境下,充分激發幼兒的"關愛情感"。活動前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禮貌地向園內工作人員打招呼,突然發現幼兒在禮貌背後的空白。於是教師利用空餘時間組織幼兒對幼兒園內的工作人員進行深入採訪並記錄。活動中讓幼兒知道並瞭解教職工的工作內容,感受別人對自己付出的愛。充分激發幼兒對園內工作人員的情感關愛並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感恩。

教學過程(活動過程):

1、經驗準備:幼兒事先觀察過家裏的人以及幼兒園工作人員的勞動

2、物質準備:視頻(老師在家打掃衛生),"忙碌的人"幻燈片,音樂("喜刷刷","感恩的心")

一、談話

1、教師:我們小朋友雙休日休息在家,每天放學也要回家,那我們在家裏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呀?

幼兒1:我在家裏看電視(師:你在家裏放鬆休息,你來說)幼兒2:我去學拼音。(師:你去哪裏學拼音?請你把話說完整。)幼兒3:我在家裏幫奶奶洗衣服。(師:你會洗衣服啦,平時你們家的衣服都是誰洗的呀?你在家裏還是奶奶的小幫手了!)2、你們想不想知道張老師休息在家的時候做了些什麼?幼兒:想。

3、張老師在家裏幹什麼?

幼兒1:張老師在家裏擦桌子、拖地板。

幼兒2:張老師在家裏做家務。

4、師:對呀,我喜歡把我的家你打掃的乾乾淨淨,讓我的家人住得舒舒服服。

二、經驗回顧,感受家人的愛

1、你們家誰也像張老師一樣在忙呢?

幼兒1:我的奶奶在家裏燒飯。

師:奶奶是怎麼燒飯的呀?

<做動作>打開水龍頭,滔滔米,滔滔米,放進鍋裏燒一燒。飯飯做好了,給誰吃的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所有家裏的人吃的,那你要對奶奶說什麼?奶奶謝謝你;奶奶你辛苦了。

幼兒2:我的媽媽在家裏洗衣服。

師:媽媽怎麼洗衣服的呀?好我們一起來幫媽媽洗一洗,搓一搓。衣服晾起來,拉拉挺。衣服洗好了香香的,給誰穿的呀?那你要對媽媽說什麼?媽媽我愛你。

幼兒3:我的爺爺在家裏拖地板。

師:爺爺是怎麼拖地板的?我們一起來拖一拖,沾點水,前拖拖託託,後拖拖。地板拖的真乾淨,家裏人回來一看,哇家裏真乾淨,住得真舒服。

師: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回到家還要這麼辛苦忙碌,這是爲什麼呀?

幼兒:爲了把家裏弄得乾乾淨淨。爲了我們住的很舒服。

其實呀,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這些事情都是爲了我們。

情感提升:我們真幸福,有這麼愛我們的家人,他們不嫌辛苦不怕累,讓我們住上乾淨整潔的房子,吃上營養豐富的飯菜,讓我們健康快樂的長大!

師:我是大班的小朋友,願意做家裏的小幫手。來孩子們,我們做家務嘍!學一學家裏人的勞動(洗洗碗、滔滔米、燒燒飯、炒炒菜、擦擦玻璃、拖拖地、洗洗衣服、擠擠幹、晾涼衣服。動靜交替,活躍氣氛)

2、在幼兒園也有很多在忙碌的人,我們前幾天去採訪過。請你說一說:你找到了誰?他在忙什麼?

幼兒1:我在食堂找到了廚師和阿姨,他們每天很早來幼兒園,6點半就到了,然後他們要對廚房和做菜的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幼兒2:食堂的叔叔阿姨對送來的蔬菜和葷菜都要進行檢查,發現不好的就要退掉,不能讓小朋友吃壞掉的食物。觀察得真仔細,還有沒有補充?

幼兒3:食堂阿姨天天要洗很多菜,切很多菜。雖然現在天氣很冷,但是他們還是很認真的洗菜,把菜洗的乾乾淨淨,我發現他們的手很紅,很粗糙。

幼兒4:廚師伯伯每天給我們做不一樣的菜。廚師伯伯說:只要看到小朋友喜歡吃,他就非常高興。聽了小朋友的介紹以後,張老師相信你們以後一定會好好吃飯。因爲我們的飯菜和點心都是食堂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我們不應該浪費,不應該讓他們傷心難過。

幼兒5:我找到了蘇老師,她每天7點鐘就來幼兒園幫小朋友做晨檢。看看小朋友的小手有沒有洗乾淨,體溫是不是正常。她還經常來看我們吃午飯,看我們做早操。我們每週的菜譜都是她制定的。她還負責幫我們測視力、量身高呢!

師:說得真好。爲了能讓我們的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蘇老師她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我們每天來都要認認真真地配合她做檢查,對她要有禮貌,你們說對嗎?

幼兒6、7(情景表演):我們找到了保安叔叔!

幼兒6扮演保安叔叔:我每天很早起牀來到幼兒園進行巡邏、檢查,確保安全。然後打開大門站在門口迎接小朋友和家長。我晚上也不回家,加強安全保衛。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意圖:

幼兒時期是個體身心發展最爲迅速的時期之一,不僅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時期,還是身體動作、運動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爲此開展了此次活動《小公雞和小熊》。在體育活動或遊戲中,幼兒逐步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同伴,在同伴的相互模仿、協調時,學會遵守遊戲或活動的規則,與他人的友好相處,學會自己解決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爲。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觀、樂觀、合作的態度。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良好意志品質的最佳途徑,從而使幼兒的社會化進程得以加快。

 教學目標:

1、學習單腳站立的動作,嘗試在一定高度上單腳保持身體平衡。

2、能積極愉快的參與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4個易拉罐組成的樹樁和幼兒人數相同。

2、課前滲透公雞單腳站立的知識經驗。

3、小公雞胸卡,小熊頭飾,小熊的家。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師:寶寶們天亮了快起牀吧!喔喔喔……

師:我們先來鍛鍊鍛鍊吧。

小公雞做遊戲(頸部、上肢運動)——小公雞喝水(腰部運動)——整理羽毛(體側運動)——捉蟲子(跳躍運動)——休息(放鬆運動)。

2、學習單腳站立。

(1)自由探索,分散練習。

師:我們小公雞的本領可真大,不僅能叫人們早早起,而且還

會一種本領你們知道嗎?

師:對啊,單腳站立就是一個腳站着!哪隻小公雞會單腳站立?

幼兒自由探索、練習,教師巡迴觀察,個別指導,鼓勵幼兒。

教師小結:一個腳站立的時候一個擡着的腿要離地稍微高點,和另一條腿僅僅靠攏。

(2)展示交流,集體練習。

①請3-4個孩子上來,個別示範。

師:現在我來做裁判,看看你們單腳站立的本領棒不棒。

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作出評價。如:這個寶寶兩個腿靠的比較攏所以站得穩。

②集體練習。

師:剛纔那幾只小公雞的本領真大,現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看看誰單腳站立的時間最長。

師幼一起數數,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控制在5個數字以內。

(3)增加難度,繼續練習。

師:小公雞們本領可真大,如果能把翅膀打開伸直,上身挺直,擡頭挺胸,擡起的腿彎曲後靠在另外一條腿上,一定會更神氣的。

教師邊說邊示範。

教師提出要求:張開翅膀,擡頭挺胸,小腳擡高,腳尖朝下,緊緊靠攏,用有力的一個腳站立。

師:我們一起來做個神氣的小公雞*。

幼兒再次練習,教師巡迴指導。(也可以數5個數)

3、遊戲:小公雞和小熊

(1)師:我們小公雞的本領都學會了,可以去找好朋友玩了。樹林裏的小熊一定在家,我們一起去找它玩吧。啊呀,小熊家的門還關着,一定還在睡覺呢,我們一起來把它叫醒吧。

師幼一起單腳站立,喔喔喔的叫……(提醒幼兒要神氣的站立)“喔喔喔,小熊起牀啦!”

(2)師:我們小公雞站太低了,小熊一定沒聽見我們的叫聲,快去找找有沒有高點的地方可以讓我們站。

幼兒在附近尋找,找到易拉罐做成的樹樁。

(3)自由練習在一定高度上單腳站立。

師:小公雞們眼睛真靈,找到了樹樁,我們一起站到樹樁上去試試看,一定要先站穩哦!

幼兒自由練習在一定高度上單腳站立。

要求:站的時候一定要兩個腳一起先站好,然後一個腳慢慢擡起來,身體要直直的纔會神氣。

小公雞們真能幹,我們快點把樹樁搬到小熊家門前,我們再來叫次小熊吧,一定要神氣點哦!

幼兒站立在樹樁上再次鳴叫,喚醒小熊,“喔喔喔,小熊起牀啦”。

(4)小熊從家裏伸個懶腰走出來,大家互相打招呼。

4、遊戲結束。

師:小熊你好,見到你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個舞慶祝一下吧。

師幼一起聽音樂做放鬆運動。

教學反思:

體育活動是一種自由性很強的活動,沒有任何外來的壓力,參加者能輕鬆、自由地參加活動,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動過程的樂趣上,獲得一種輕鬆愉快的遊戲體驗。體育遊戲有鍛鍊手部的構造性遊戲、有鍛鍊身體協調能力的運動性遊戲等等。體育活動是幼兒體育的主要內容,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勇敢、自信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體育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師幼角色在體育活動中應表現爲一種互爲關係,體育教學是教師教與幼兒學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首先是一個學習者,同時又是一個協調者、促進者、引導者。

教師應通過全面細緻的觀察,瞭解幼兒喜歡或不喜歡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器材,並加以分析,尋找幼兒在活動中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更好的進行教學。也要注重活動中和活動後的總結交流。師幼間的交流能使教師更全面、更清晰地瞭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給能力強的幼兒展示才能的機會,激發其繼續探索、不斷提高的慾望,給能力弱的幼兒以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減壓,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法進行鍛鍊,收穫成功的喜悅。幼兒間的交流則能讓他們互相學習,不斷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動力。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我們老師在日常活動中觀察到:大班上學期,幼兒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立理能力,也能爲集體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幼兒還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尤其在家中凡事都由父母包辦,缺乏獨立性。爲了提高幼兒的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豐富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老師嘗試讓幼兒在說說、畫畫中制定做事的計劃,從而幫助幼兒提升已有做事經驗,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畫畫中瞭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獨立計劃做事有一定的侷限性

活動準備

1、自己、家裏、大三班、小區的四列小火車樣板。

2、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君君請客》

2、幼兒討論:君君爲什麼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小美做事》

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麼事情?

自己穿衣服

在家裏掃地

幫助班級整理圖書

在小區中撿垃圾

三、幼兒制定計劃

1、想一想:你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什麼事?

2、幼兒制定計劃

用簡單的繪畫表現爲自己家人、班級、小區做過的事。

四、計劃歸類

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貼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裏、班級、小區進行分類。)

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我樂意做……我會做”

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教學反思

學期大班的專題內容是培養幼兒的計劃能力。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獨立計劃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難度。那麼如何引導幼兒逐步地嘗試計劃呢?我們覺得要選擇一些幼兒熟悉,平時經常做的事,這樣促使幼兒去計劃時能大膽、積極主動地進行,而非因困難度過大而退縮、害怕。

班中的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會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識還很薄弱,因此這一方面着手,讓幼兒去嘗試計劃一下,我會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兒的興趣很高。讓幼兒進行計劃與成人相比很大的差異,成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而幼兒只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故在活動中人物做事的簡筆畫是主要的表現方式。

在設計的各活動中,爲了引出幼兒計劃,在前兩個環節中運用“軍軍與小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激發了幼兒要學習小紅會做很多事。在每個環節之間,老師將四大幅示意圖放於教室的四周。幼兒歸類黏貼時積極地投入,並能仔細觀察,從而將自己的畫正確歸類。

在最後交流與乃至此後幾天中,幼兒常圍繞着四大幅畫在交流。並時常來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幼兒的隨機反應,並及時地鼓勵、提醒、引導。如:汪涵說幫爸爸切菜,我就引導幼兒要小心,避免危險:又如沈子妍說要過節了,幫教室打扮,我馬上與孩子談到了要來臨的聖誕與元旦,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

存在的不足:

在活動中,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四大主題“自己、班級、家裏、小區”計劃了做的`各種事。但由於老師規定了範圍,幼兒在計劃時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在下次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計劃做各種不同的事。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非常感興趣,經常問“爲什麼”。在種植區和自然角里,孩子們經常發現植物不澆水,葉子就會發蔫,而澆水後,植物的葉子就會慢慢地舒展、水靈。爲什麼往土裏澆水,植物的葉子就能吸收水分呢?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遊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隨處可見的毛細現象,由此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並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紅、黃、藍、綠顏色水及紅墨水、大白菜葉、細管(醫用採血管)若干。

3.飲料瓶和白色皺紋紙做成的紙樹,塑料小碗若干。

4.圖片(畫有植物靠根鬚吸水),吸了紅墨水的蘿蔔、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遊戲環境,提供材料,讓幼兒在遊戲中發現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導幼兒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幫水搬家。

教師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盆裏的水住到寬敞的大盆裏”,引出遊戲,並交待規則:不用倒的辦法,用筐裏的東西來幫水搬家。

2.說一說:“你是用什麼辦法幫水搬家的?”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怎麼做的。

小結:這些東西都能幫水搬家,它們都能吸水。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棉花、紙、植物等。)

二.教師設疑,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1.“白菜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將新鮮的大白菜葉放入紅色的墨水裏,可看到白菜葉漸漸由下向上變紅。

2.“細管能吸水嗎?”請幼兒試一試,用細管去吸顏色水,當細管一接觸到水時,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發生了什麼變化,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裏的“小細管”,掰開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的紅了的“小細管”。

4.討論:毛巾、海綿、紗布、棉布裏有“小細管”嗎?

小結:這些放進水裏以後,能吸上水的東西里都有“小細管”有的“小細管”很小很細,不容易看見。有了這些“小細管”,毛巾、海綿才能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師設疑:怎樣把紙樹變成彩色的樹?教師應肯定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想一想:“能不能讓紙裏的小細管來幫忙吸顏色水呢?”

2.幼兒自己操作,將紙樹變成彩樹。

四.看一看。

請幼兒隨意觀察環境中的圖片,以及吸了紅墨水的蘿蔔、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上的,彎彎曲曲的像紅線似的“小細管”,瞭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毛細現象。鼓勵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蘿蔔吸紅墨水的小實驗,一起觀察蘿蔔上的“小細管”。

注意事項:

1.材料投放時要有層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綿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紅墨水和顏色水以及細管可先放在場地周圍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後是紙樹。

2.圖片和吸了紅墨水的蘿蔔、花菜、生菜、萵筍、大白菜要提前準備好,放在活動區(或由配班教師在幼兒做紙樹變彩樹實驗時投放),並注意在活動前和活動中不讓幼兒看到。

3.幼兒實驗用的大白菜葉,要在活動中從新鮮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後立即放入紅色的墨水裏。約兩分鐘,就可以看到大白菜變紅。蘿蔔要選擇白色的,實驗效果明顯。

4.要注意選擇特別細的採血管。

5.盛顏色水的杯子可用小號燒杯,若用普通杯子,則應準備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髒孩子的衣服。

附:

知識背景:

毛細管:指內徑很小的管子,通常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爲是毛細管,如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

毛細現象:酒精燈裏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乾,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溼潤的。

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裏,當液體的內聚力大於附着力時,管內液麪

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於附着力時,管內液麪上升,表面凹下。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有順序地觀察樹木。

2、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樹木的外形特徵,比較異同。。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戶外,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樹木的特點。

教師:你有好朋友嗎?我們今天要認識一位好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

二、引導幼兒從整體到局部觀察一種樹。

1、這棵樹長得什麼模樣?看起來怎樣?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2、教師提要求:請你仔細看看、摸摸、聞聞它的樹幹怎樣?再撿一撿地上的落葉,看看怎樣?

三、集體交流觀察結果。

1、老師:它的樹幹是什麼樣的?摸起來怎樣?上面有什麼?葉子是什麼形狀的?聞起來有什麼味道?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

四、鼓勵幼兒觀察其它樹木,感知樹木的不同,進行比較。

1、教師:你們看看這裏還有沒有其它樹朋友,比一比它們和剛纔我們看到的樹有什麼不同?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棵樹進行觀察。

3、引導幼兒分別從整體樹形、樹幹、樹葉幾方面進行比較。

五、出示掛圖,瞭解樹各部分的作用。

1、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幾位樹朋友,它們都有樹幹、樹枝、樹葉,還有埋在土裏的樹根,你們知道它們各有什麼用嗎?

2、鼓勵幼兒看圖瞭解樹各部分的作用。

六、教育幼兒要愛護樹木。

樹木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好朋友,有了它們,我們的環境才變得如此美麗,我們一定要愛護它們。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感官參與,幫助幼兒理解喜怒哀樂時,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變化規律。

2.學習運用線條、色彩和形狀,初步繪畫出人物生動而豐富的表情。

3.鼓勵幼兒細緻觀察,激發其對人物畫的繪畫興趣。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1.幼兒用具準備:繪畫紙、彩筆、五官操作教具、小鏡子。

2.教師教具準備:音樂、展臺。

教學過程:

1.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遊戲情景中體驗高興、害怕、生氣等情緒。

2. 出示表情拼圖,請幼兒根據需求,自由選擇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臉型和五官造型來進行拼擺。

3. 交流小結:你拼擺出的"臉兒"是什麼樣的表情,照着小鏡子學一下。

4. 提問:這樣的表情說明他心裏怎麼樣,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幼兒回答:皺眉的表情說明他不開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說明他非常開心……

5. 教師小結:我們的心裏藏着一間小房子,當你不開心時,小房子裏就會黑黑的,塞滿了東西,感覺悶悶的堵堵的。如果這樣下去時間一長,人就會生病。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像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讓小房子打開窗,投進陽光,真正讓自己快樂起來。

6. 提供繪畫材料,請幼兒自由繪畫有趣的臉。(教師提出繪畫要求:幼兒邊照鏡子邊做出各種表情,啓發其認真觀察眉、眼、鼻、嘴的特徵變化,並主動嘗試繪畫創作。)

7. 幼兒間講述自己的美術作品,遊戲:學一學(模仿好朋友畫紙上的面部表情)。

8. 自然下課。

活動延伸:

1. 親子繪畫活動:微笑的媽媽,打呼嚕的老爸。

2. 幼兒園季節課程:小樹葉的表情。

3. 結合日常生活,啓發幼兒善於觀察,會簡單的自我排解煩惱和幫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緒。

4. 在區角遊戲區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繼續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變化的規律。

5. 名畫欣賞:達芬奇《蒙娜麗莎》,畢加索《夢》,蒙克《吶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