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靜夜思》教學案例及感悟

《靜夜思》教學案例及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我執教《靜夜思》一詩時,剛出示課題就聽見學生不約而同地背了出來,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有的還大聲說:“我早就會背了。”“我很小的時候就會背了。”我馬上意識到學生已熟知本課內容,看來按舊教案教學已無法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了。於是我就果斷地將予設方案進行了調整。當時我心裏還沒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也有了新的啓發。

《靜夜思》教學案例及感悟

 一、交給學生識字的主動權

在板書課題後,我讓學生讀讀《靜夜思》三個字,然後請他們說說: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就說出了“靜”讀後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夜”是整體認讀,不能拼讀。於是隨機教學靜與夜,給它們找找朋友,說說能用什麼辦法很快記住這兩個字。但我還不滿足於此,我又問:哪個字告訴我們這首詩發生在什麼時候?哪個字告訴我們這個夜晚是怎樣的?“思”是什麼意思?他在思念着什麼呢?意外的是,學生很快都明白靜”和“夜”的意思。那詩人思念的是什麼呢?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梯度,馬上進入了閱讀。在閱讀中,我們找到了一個關鍵的字:“疑”,我是是這樣教學的。

師:“既然會背了,那我來考考大家。‘疑’是什麼意思?”話音剛落,學生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到“疑”字上。

生:“疑”就是懷疑的意思。

生:“疑”就是好像的意思

……

(把學生說的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師:“疑”在這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先來想象一下詩人李白當時看見的是怎樣的月光。

生:(齊)明亮的。

師:明亮的月光灑在屋頂上、樹上、地上,天地間怎樣?

生:白濛濛的。

生:好像下了霜一樣。

生:如同鋪了厚厚的一層霜。

師:看來,詩人是用霜來描寫月光的明亮色彩,而不是懷疑地上有沒有下霜。那麼“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只有理解成什麼才更合乎情理呢?

生:(異口同聲地)好像。

師:李白還有一首詩——《望廬山瀑布》。(生齊背,略)其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又該如何理解呢?

生:也應該理解爲“好像”,就是“好像銀河從天上傾瀉下來一樣”,如果理解爲“懷疑”的話,也同樣讓人感到非常彆扭。

師:(總結)對。看來,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可以很好的體會和把握詞語在具體詩句中的意思,不僅《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中的“疑”是如此,其他詩歌中的詞語也是如此。

 二、從生活情感啓發詩的情感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纔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讀。當學生能讀出詩人是想念家鄉的時候,我就不失時機地問:他會思念家鄉的誰呢?學生的答案可多了,有的說是爸爸媽媽,有的說是親朋好友,有的說是兄弟姐妹,有的說是玩過的小溪……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課前我還擔心他們讀不懂詩呢。於是我又問他們:你們也有過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嗎?什麼時候最想?最後,我問他們,你覺得你讀懂了哪一句或哪一個詞,於是所有的詩意都在孩子們的嘴中被解釋,他們甚至說:月亮都圓了,爲什麼我與家裏人還沒團圓呢!我明白,此時我的教學目的達到了,也讓學生明白了讀書不僅僅只是會讀,還要讀會些什麼。

這節課我的收益頗大,感謝我的學生,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的潛力,讓我對古詩教學有了新的體驗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