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語文海上英魂2017

五年級語文海上英魂2017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五年級語文海上英魂】

五年級語文海上英魂2017

《海上英魂》這篇課文,在教學之前我就讀過多次,每讀一次,我的心便爲之哽咽良久。鄧世昌英勇善戰、指揮若定的睿智讓我崇敬不已,他寧死不屈、慷慨殉國的愛國精神更是讓我感佩萬分。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想:現在的孩子生活安逸,愛國情感嚴重缺失,這篇課文不正是一個進行愛國教育的良好契機嗎?

初讀課文時,孩子們語調平淡,問他們讀後有什麼感想,居然絕大部分同學無動於衷,能說的也不過是蜻蜓點水,僅僅在於“鄧世昌很勇敢,不怕死”等。我覺得,這離我的教學初衷還很遠,於是,我向他們介紹了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背景,讓他們瞭解到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及日本侵略者的猖狂囂張。這時,孩子們的正文感與民族熱情被調動了起來,再讀課文時,對鄧世昌的敬佩與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便融入了朗讀之中,一個個讀得慷慨激昂,義憤填膺。情感有了,人物精神的挖掘便成爲了我主攻的重點。我讓孩子們找出描寫鄧世昌的語句,反覆品讀,看從中感悟到了什麼。這下,孩子們爭相發言,“英勇善戰”“視死如歸”“顧全大局”。.....等詞語脫口而出。鄧世昌的形象愈來愈豐滿。我趁機抓住第四段質疑:當時“致遠號”傷痕累累,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他們是不是隻有與敵人同歸於盡這一條路可走,他們可以逃生嗎?”孩子們一聽,都迷惘了。我當下語調沉重地對他們說:“其實,他們完全可以跳水逃生,可是,他們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生的希望,選擇了與敵人同歸於盡這條路,你們知道,這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什麼精神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愛國精神。”接着,我又向孩子們講述了鄧世昌沉水後,他的愛犬及僕從救他,他卻毅然拒絕,最終與戰艦共沉亡,成全了他“士可殺不可辱”的民族氣節。這時,我發現,孩子們一個個眼裏噙滿了淚水,那堅毅與悲憤的目光告訴我,他們的心已真正走進了文本,接納了鄧世昌,這不正是我所企盼的嗎?

縱觀整篇課文的教學,我覺得情感教育是我教學的最大成功之處,原因之一在於,做爲老師的我,對這篇課文的情感體驗十分深刻,能夠以情促教。主要原因還是我在課前蒐集了大量的資料,爲教學所用,使課文變得豐滿充實,讓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其次,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大量的朗讀訓練,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和領會。這兩點是我今後在教學中必須繼續發揚的。

都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確實如此,這篇課文學完後,我掩卷長思, 覺得以下不足是我尤其要注意的:

1、因太注重於情感教學,而忽視了語文的工具性的作用。這篇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情景描寫引人入勝,是一篇非常好的習作範文,可我卻沒有引領學生了解和學習。

2、沒有很好地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學習過程不緊湊,導致教學時間冗長 。

3、沒有進行拓展延伸,如果在學完課文後,老師或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其他愛國人物的故事,這樣會對教學有着推波助瀾的作用。

4、學習課文時,老師講解過多,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成爲反思者,是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成爲反思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在反思中不斷成長,真正成爲一名反思型教師,讓自己的課堂遺憾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