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課文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四年級課文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桂林山水教學實錄【第1篇】

四年級課文桂林山水教學實錄

  第一課時

師:今天我們學新課〔板書:看圖學文〕看圖學文,首先要學習看圖。應當怎樣看圖呢?

生:要仔細觀察。

師:對。先要仔細觀察,然後把看到的寫成文,也就是學習怎樣看,怎樣寫的問題。

今天要看這樣一幅圖〔指圖“桂林山水”〕大家讀標題。

生:桂林山水。

師:一看到課題,一看到這幅畫,馬上知道這篇文章一定會寫什麼內容?

生:一定要寫桂林的山水。

師:寫桂林的山,桂林的水,實際上是寫什麼?

生:實際上是描寫桂林的風景。

師:聽說過桂林的山水嗎?

生: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桂林山水甲天下。〔邊說邊在課題後面板書:“甲天下”〕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誰知道“甲”是什麼意思?

生:甲是第一好的意思。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說桂林的風景最優美,因爲甲乙丙丁,甲是第一。所以,桂林山水是第一優美的。

師:對了。甲是第一的,咱們的桂林山水在天下是第一流的,最好的,最優美的。

生:這也就是人們對桂林山水的評價。

師:用評價這個詞還不確切,還可以怎麼說?

生:這是人們對桂林山水的稱讚。

師:把稱讚再換個詞?

生:對桂林山水的讚美。

師:對!說得很好。桂林在廣西。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桂林去。〔再次用幻燈打出桂林山水圖〕看看桂林山水好在什麼地方?爲什麼是甲天下呢?

〔指圖〕這是桂林山水的一幅圖畫,你們看圖時,要注意觀察桂林山水好在哪呀?

上次我們看圖學文,是學哪篇文章,還記得嗎?

生:上次學的是《長城》。

師:先看長城的遠景,後看近景。今天,我們看圖也要按次序看。“桂林山水”重點看什麼呢?

生:重點看山和水。

師:對,山和水。當然也不完全是山和水,因爲桂林的風景還有其他的,但是重點要看山和水。那是先看山呢,還是先看水呀?

生:先看山,因爲這幅畫裏有連綿不斷的山。

生:先看山,因爲山在高處,先從高處往低處看。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先看水,從低處往高處看。

師:到底哪個對呀?

生:先看水,因爲先看見水。

生:先看什麼都行,但要有順序。

師:對,說得對!從近處往遠處看也行,從遠處往近處看也可以,但要有一個順序。這幅圖你們想怎樣看呢?先看什麼?

生:先看水。

師:好!現在你們注意按順序進行觀察,先看看桂林的水,再看看桂林的山,再看看其他的東西。一邊看一邊想怎麼說呀?

老師先給你們介紹一個情況,桂林山下邊是一條大江,這個江的名字叫灕江。〔板書:灕江〕看見過長江水嗎?知道嘉陵江嗎?江水是滔滔不斷地往前奔流,但是灕江這條江的特點在哪呢?仔細看,看一點說一點。

生:灕江水非常清,清得都能看見山的倒影。

生:水非常靜,靜得沒有波紋。

生:靜得好像一面鏡子。

師:怎樣看出靜得像一面鏡子呢?

生:能看見山的倒影。

師:對。他也看出這一點了,靜得把山的倒影都照出來了。還有什麼特點?

生:水很綠。

師:好,你們看出水很靜、水很清、水很綠。從水再往兩邊看可以看見什麼呢?

生:看見周圍的山。

師:你們再看看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呢?給你什麼感覺?

生:桂林的山非常清秀,而且連綿起伏。

師:連綿起伏對嗎?〔在黑板畫連綿起伏的圖,指圖〕這種山叫什麼?

生:連綿不斷。

師:一座山挨一座山,連綿起伏,桂林的山是這樣嗎?它的特點是什麼?

生:桂林的山高低不平,非常秀麗。

生:桂林的山很陡峭。

生:桂林的山非常奇怪,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駱駝。

師:對,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樣的,特別奇怪,還可以怎樣說呢?

生:桂林的山千奇百怪。

師:他說千奇百怪很好,再看看還有什麼特點?

生:一座山一座山各不相連。

師:我們北方的大山是連綿不斷,但是這裏的山是各不相連的,這就是桂林山的特點。再看看山是什麼顏色的?

生:綠的。

師:可以怎麼說?

生:翠綠。

師:形容山很綠,怎樣說更合適?

生:鬱鬱蔥蔥。

師:對。鬱鬱蔥蔥,都是綠的,不像我們北方有的山是光禿禿的。所以桂林的山顯得特別清秀。〔教師指圖讓學生看〕這座小山像什麼?

生:像巨象,像駱駝。

師:有的像駱駝臥在那兒,所以桂林的山是──千奇百怪。我們再看看這些山一座座立起來還像什麼?

生:像竹筍。

師:對。像竹筍一座座直立起來。你們再看看,除了山和水還看見什麼?

生:山上有亭子,水上有小船,還有花草樹木。

師:對。這兒有綠樹紅花,山上還有小亭子,水上有小船。在灕江上還有一種用竹子或木頭做的船,不是汽船或輪船,是什麼?

生:是竹筏。

師:對。竹筏、木筏,漁人在江上打漁,你們看這幅圖,灕江的水是這樣綠,這樣清。山是這樣奇,這樣秀,山圍繞着水,水映照着山,山山水水都融合在一起了,美不美?

生:美極了。

師:對呀,美呀!咱們也好像來到桂林了,就這麼一幅美的圖畫怎麼介紹給別人呢?打開書,看看課文是怎麼寫的,如果你要看到這幅圖,你怎麼寫?下面小聲讀。

生:〔小聲讀全文。〕

師:這篇課文作者寫的什麼呀?

生: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美。

生:這篇課文寫桂林的山水非常清秀。

師:用一個字表示,怎樣說?

生:美。

師:大家把書拿起來,讀第一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小段告訴我們什麼?

生: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的風景。

師:爲什麼作者要盪舟灕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呢?文章是怎麼用一兩句話把這個意思說出來呢?

生:因爲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作者要盪舟灕江觀賞桂林的山水。

師:什麼叫“觀賞”?

生:觀賞就是觀看、欣賞的意思。

師:對了。觀看、欣賞,享受一下這美的景物,領會一下風光的美麗。

這句話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什麼地方觀賞桂林山水的?

生:是坐在船上來觀賞桂林山水的。

師:對。作者是盪舟灕江啊!作者坐在一隻小船上,在江上觀賞着。你們想想,作者要先寫什麼?如果是你盪舟灕江應該先寫什麼?

生:我覺得自己應該先寫灕江的水。因爲作者坐船在水上,他看江水看得最清楚,所以應該先寫水。

師:對了。看看作者是否按着你的想法去寫的?讀下段。

〔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好,放下書,看看這個詞:〔投影:無瑕xiá〕〔學生讀xiá瑕〕“瑕”當什麼講?

生:瑕是玉上的斑點。

師:玉上一點斑點都沒有叫做──無瑕,有時瑕也比做一個人的缺點。

瑕字是什麼旁?

生:瑕是王字旁。

師:注意瑕的右邊和哪個字一樣?

生:瑕的右邊是放假的“假”去掉單人旁。

師:這個字怎麼記住?

生:放假的“假”去掉單人旁,加上一個王字旁就念“瑕”,無瑕的瑕。

師:書上說無瑕的什麼?

生:翡翠。

〔投影:翡(fěi)翠(cuì)〕〔生讀fěi翡cuì翠〕

師:什麼叫翡翠?

生:翡翠是綠色的,有光澤的。

師:好。翡翠是玉的名字。一般的翡翠是綠色的,翠綠色,當然也有白的,帶綠紋的。最好的翡翠是什麼樣的呢?玉上沒有斑點,也就是無瑕的翡翠。從翡翠這兩個字的字形看,有什麼特點?

生:這兩個字都有羽毛的羽字。

師:這兩個字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

生:“翡”字的“羽”字在下邊,橫折有勾;“翠”字的羽字在上邊是橫折無勾。

師:好。當“羽”字作底的時候,這個“羽”字就帶勾;用“羽”字做頭時就──

生:無勾。

師:看看作者是怎樣介紹灕江的水的?讀第一句。

〔生讀“我看見過層波疊浪的大海……這樣的水。”〕

師:〔邊指幻燈片上的句子:“我看見過……大海,欣賞過……西湖卻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水。”〕

我看見過什麼?

生:層波疊浪的大海。

師:欣賞過什麼?

生:水平如鏡的西湖。

師:把這句話改成這樣說可以嗎?“我看見過大海,欣賞過西湖,卻從沒看見過這樣的水。”

生:可以,但這樣不能把作者的意思表達出來。

生:這樣寫不能把大海、西湖水的樣子寫出來。

師:“大海”、“西湖”、“這樣的水”這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呀?

生:“大海”、“西湖”、“這樣的水”這三者各有不同。

師:“卻沒有看見過‘這樣的水’”這句話含義是什麼?

生:大海、西湖作者都看見過,都很美,就是沒有看見過“這樣的水”。

師:比較一下哪個更美啊?

生:“這樣的水”更美。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大海、西湖的水非常美,但是再進一步說“這樣的水”比它們還美。一般用“卻”轉折,是寫前面的不好,後面的好。今天的句子是那個意思嗎?

生:不是。

師:今天是說它也好,它也好,加上“卻”字一轉,說明後邊比前邊更好。今天我們學了新的用法,不要一看“卻”就轉折,認爲前邊不好、後邊好,或者後邊不好、前邊好,這是好、好、更好。

大海是什麼樣的?

生:大海是波濤洶涌的。

生:層波疊浪的大海。

師:好。那麼大海給你什麼感覺?

生:非常壯觀,使人一看就心曠神怡。

師:很好。那麼,作者是寫什麼樣的大海──層波疊浪的大海。這說明大海怎樣?

生:一層一層的波,一層一層的浪,奔騰怒吼!

師:再看一看西湖又怎樣說呢?

生:西湖是水平如鏡。

師:西湖的水平得像鏡子一樣,西湖是這樣的優美,大海是這樣的壯觀,但是從沒見過這樣的水。哪樣的水呀?

生:像灕江這樣的水。

師:這樣,我們馬上想知道下邊作者該寫什麼?

生:下邊一定是寫灕江的水。

師:好,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讀一讀。

〔生讀“灕江的水真靜啊……岸在後移。”〕

師:作者抓住灕江水的幾個特點來寫的?

生:作者是抓住灕江水的三個特點來寫的。一個是“真靜”,一個是“真清”,一個是“真綠”。

師:對。作者抓住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

生:真靜。

師:〔板書:靜〕第二個特點──

生:真清。〔板書:清〕

師:第三個特點真綠。〔板書:綠〕作者如果就這樣寫: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行不行啊?

生:不行。

師:爲什麼不行?

生:因爲這樣寫不具體,作者還要寫怎樣靜、怎樣清、怎樣綠。

師:對。這樣寫具體、細緻。我們看看,灕江的水真靜啊,怎麼靜?讀一讀。

〔生讀“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江水是不斷地奔騰前進。但是灕江的水使你感覺到怎樣?是滔滔不斷地前進嗎?

生:不是。真靜啊!

師:靜到什麼程度啊?

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師: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作者是在哪兒呆着呢?

生:作者在船上,而船在水上。

師:對。船就在水上,但作者卻感覺不到水在動。叫不叫靜啊──

生:叫。

師:真靜啊!體會一下,“真”是什麼意思?

生:真就是非常確切。

師:非常確切,確確實實是靜。再看看,灕江的水真清啊,怎麼看出是清呢?

生: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師:灕江的水是很深的,可是那麼深的江水卻可以看得見什麼?

生:江底的沙石。

師:哪個地方說明作者看到的水清啊?

生:不但能看得見江底的石頭,還能看得見江底的沙子。

師:能看見沙子,江底的沙子顆粒是很小的,連江底的沙面都能看得見,真是一眼看到底,是不是清啊?〔生齊:是。〕清到什麼程度?

生:一眼看到江底的沙面,所以說灕江的水真清啊!

師:灕江的水真綠呀,綠到什麼程度?

生:綠得好像一塊無瑕的翡翠。

師:灕江的水是什麼顏色?〔生:綠的。〕有沒有別的顏色?

生:沒有。就像翡翠上沒有一點斑點一樣。真是綠呀!綠得讓你感到可愛。

師:所以作者寫灕江的水寫了三點:灕江的水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呀。

作者在船上,看水看得最清楚,一眼能看到底。比我們說水很清,能看到倒影,水很靜,能看到倒影,要準確得多。

誰能把這三句話讀一下呀?讀時要把作者讚美灕江水的感情讀出來。

〔生讀“灕江的水真靜啊無瑕的翡翠”。〕

師:他(指讀的同學)讀得比較準確,沒有錯別字,但沒有把真美啊的感情讀出來。誰再把這一段讀一下?

〔兩名學生分別讀後,老師範讀,然後學生又齊讀一遍。〕

師:作者盪舟灕江,讚美了灕江的水,他在江上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呀?

生:作者感受最深的是水真綠呀。

師:你從哪個地方知道作者感覺最深的是水真綠啊?

生:因爲作者寫了灕江的水真綠呀,綠得彷彿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師:要是感覺到清呢?感覺到靜呢?你看看書,哪個地方他感覺最深?

生:使他感覺到最深的一點是灕江的水真靜啊!

師:你從什麼地方知道的?

生:從這一段最後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感受最深的是靜。“船槳激起一道道水紋,擴散出一層層波瀾,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使他感覺到灕江的水真靜啊!

師:是他自己內心想到的嗎?

生:是他自己感覺到的。

師:是他感覺到的,不是想到的。因爲他自己在哪兒──〔生:船上。〕他覺得船在水中動嗎?(生:沒有。)他覺得什麼在動啊?

生:他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師:山、岸能移動嗎?

生:不能。

師:爲什麼山在動啊?

生:因爲水很靜,感覺不到水在流動,所以他只感到山在移動。

師:什麼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岸在動呢?

生:在船前進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山、岸在後移。

師:在什麼情況下才能感覺到船在前進呢?書上是怎樣寫的?

生:船槳激起一道道水紋,擴散出一層層波瀾,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向後移。

師:前邊寫了,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水不動叫做靜,還可以說什麼?

生:水平如鏡。

師:像西湖的水一樣。但是,灕江和西湖可不一樣啊!灕江是條大江啊,不像湖水不流動啊!所以,作者告訴我們灕江的水這樣的靜啊!船槳在劃的時候,激起一道道水紋,擴散出一層一層的波瀾,這時,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這些句子寫得非常細緻、真實、優美。仔細讀一讀爭取背下來。

〔生背“灕江的水真靜啊……無瑕的翡翠”。〕

師:背得很好。一聽就使人有個什麼感覺?

生:美的感覺。

  第二課時

〔出示黑板,一位學生到黑板前填空。〕

〔灕江的水真()啊,()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灕江的水真()啊,()得可以看見江底的();灕江的水真()啊,()得彷彿那是一塊()。〕

〔其他同學在老師帶領下共同看幻燈片顯示出來的語句。〕

師:讀“我看見過……大海,欣賞過……西湖,卻從未看見過……這樣的水。”

〔生又讀一遍。〕

師:作者看見過……大海。欣賞過……西湖,“欣賞”說成“看見”可以嗎?〔生:可以。〕

師:爲什麼不說看見過呢?

生:欣賞是對很美的風景盡情享受。

師:對。對很美的風景盡情享受,這是對美的享受,不僅僅是看,所以是欣賞。

〔教師檢查小黑板上的填空練習,生齊讀練習內容。〕

他填對了。再把作者讚美的感情讀出來。〔一位學生讀。〕

師:很好。現在打開書,把第一、第二兩段讀一下,把作者感情讀出來。讀的時候要使人感覺到跟你一塊在欣賞桂林的山水。

〔生齊讀〕很好。把後一句再讀慢一點〔師範讀後生又讀一遍〕作者把灕江的水寫完了,下邊該寫什麼了?

生:下邊該寫桂林的山了。

師:默讀一遍,看作者是怎樣寫山的,寫山時抓住幾個特點來寫的?〔掛圖,板書:桂林的山〕

剛纔寫水時,我們抓住真靜、真清、真綠,能不能用三個字來說?

〔生:靜、清、綠。〕很好,那把山的特點也能用三個字說出來嗎?

生:第一個特點是“奇”,第二個是“秀”,第三個是“險”。

師:對。〔板書:奇、秀、險〕作者對桂林的山也是抓三個特點寫的。這裏有幾個生字,我們先學一下:〔幻燈:兀(wù)立〕什麼叫兀立呀?

生:兀立就是聳立、矗立。

師:兀立就是高高的立在那兒。書上有個詞怎麼說的?

生:危峯兀立。

師:危峯兀立,危峯是什麼呀?

生:危峯就是危險的山峯。

師:山峯看上去多麼危險啊!危險的山峯高高直立着叫做危峯兀立。看〔幻燈:“嶙峋”〕都是什麼旁?

生:山字旁。

師:山字旁跟什麼有關係呢?

生:跟山有關係。

師:跟山有關係,講的是什麼?

生:講的是山上的石頭。

師:對。是講山上的石頭。山上的石頭層疊不平,一層一層疊起來叫做嶙峋。一看山上這樣的石頭就叫──怪石嶙峋。〔邊示幻燈〕你想象一下,什麼樣的石頭叫怪石?

生:怪石就是奇怪的大石頭。

師:對。就是奇形怪狀的大石頭,這就是怪石嶙峋。讀讀這個詞〔生讀嶙峋〕讀一下這段,看作者是怎樣描繪山的。

〔生讀“我攀登過……就會栽倒下來。”〕

師:好。作者把山也介紹了,大家齊讀第一句。〔生讀〕這一句跟哪一句差不多呀?

生:這句話跟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差不多。上一句是寫“我看見過……欣賞過……卻從沒見過……”

師:用同樣的句式“我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這突出什麼?

生:突出桂林的山。

師:這是突出桂林的山。泰山好不好?〔生:好!〕泰山是什麼樣的山?

生:峯巒雄偉的山。

師:泰山是我國很有名的大山,上下四十里,那叫峯巒起伏連綿不斷,一座山連一座山。非常雄偉壯觀,登上最高峯就進了雲端,往下一看全是白雲。作者還遊覽過香山──紅葉似火的香山。香山在哪兒?

生:香山在北京。

師:香山就在北京,從頤和園往西就是。香山最著名的一點是什麼?

生:紅葉。

師:對。作者攀登過香山,可從沒看見過桂林這樣的山。這就說明這樣的山怎麼樣?〔指幻燈上的句子〕〔生:更好。〕和前邊第一句句式相同,下面就一定要寫什麼了?

生:寫桂林的山好在什麼地方?

師:讀一下這段,看是怎樣的?〔生齊讀〕作者第一點抓住桂林的山奇,奇在什麼地方?

生:桂林的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師:我們在北方看見過這樣的山嗎?〔生:沒有。〕

〔在黑板上畫桂林的山〕這樣的山叫什麼?

生:拔地而起。

師:什麼叫拔地而起?

生:像從地裏鑽出來的一樣。

師:很好。一座座山像從地裏鑽出來的一樣,奇就奇在這兒,而且是各不相連。我們見過的都是連綿起伏、接連不斷的山。但是桂林的山都各不相連,還有什麼地方奇?

生:“像老人,像巨象……形態萬千”。

師:什麼叫巨象?

生:巨象就是特別大的象。

師:很好。像……像……像……這些都寫得比較形象,把它概括起來怎麼說呢?

生:奇峯羅列,形態萬千。

師:什麼叫奇峯羅列?

生:羅列就是一個挨一個。

生:奇怪的山峯一個挨一個的排在那兒。

師:那麼多奇怪的山峯叫──〔生:形態萬千。〕換個詞說。

生:千姿百態。

師:好。各式各樣的姿態,作者爲了讓你領會清楚,下面就寫了“像老人,像……像……”。我把它倒過來這樣寫可以嗎?“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峯羅列、形態萬千,行嗎?

生:行。完全可以。

師:對。除了奇以外還講了山的──〔生:秀。〕什麼叫“秀”啊?把“秀”換個字。

生:“美”。

師:真美呀,美在什麼地方?讀一讀。

〔生讀“桂林的山真秀啊……水中”。〕

師: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什麼叫屏障?

生:屏障像屏風一樣遮擋着。

師:對了。像屏風一樣把東西遮擋住。但要注意,屏障往往用在山或島嶼上,看一看這山像不像屏障?〔指圖〕它在我們跟前把我們擋住了,還有路嗎?〔生:沒有。〕山重水盡疑無路,但小船轉過來,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個天地了。真美呀,所以像屏障。還像什麼呢?

生:像新生的竹筍。

師:南方下過雨以後,竹筍有什麼特點?

生:下過雨以後,竹筍很多,新芽很尖。

生:雨後春筍,說明雨後筍長得快,長得多。

師:對呀,很多,很尖,像從地裏冒出來一樣,而且很綠。所以作者形容桂林的山像新生的竹筍。這說明桂林的山〔生:很多,而且也各不相同,各不相連。〕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這就是說顏色非常鮮豔。綠樹、綠山倒映水中,〔指圖示意〕這叫水中有山,山邊有水,山山水水交織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多好啊!真秀啊!除了秀以外還有什麼呢?

生:桂林的山真險啊。

師:讀一讀怎麼險?〔生齊讀〕真險,險到什麼程度?

生:險得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師:怪石嶙峋的山峯,高高立起來,看上去,使人感到一不小心就會──〔生:栽倒下來。〕

山要塌了,倒下來了,這形容山怎樣?〔生:形容山勢很險。〕作者抓住了桂林山的三個特點,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把這段讀一讀。〔生讀:山的三個特點。〕

師:很好,下邊咱們一邊看圖,一邊想一下小黑板上的句子。

〔出示小黑板上事先寫好的填空練習的句子,生進行填空練習。〕

〔桂林的山真()啊,一座座(),(),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桂林的山真()啊,像翠綠的(),像新生的(),(),();桂林的山真()啊,(),(),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

師:再齊讀一遍,把作者讚美的感情讀出來。

〔生齊讀。〕

師:作者把桂林的山,桂林的水都給我們作了介紹,文章到這兒就結束行不行啊?

〔多數說“行”,也有人說“不行”。〕

師:我說不可以。爲什麼?

生:因爲這隻寫山,水,沒有寫出桂林山水的全貌。

師:很好。“桂林山水甲天下。”寫桂林的整個山水,不能單寫山和水。這樣寫很不夠,所以下面還要寫全景。讀最後一段。〔生讀。〕

師:什麼叫畫卷?看見過嗎?

生:畫卷就是特別大的畫,可以捲起來。

師:對了。一張大畫有畫軸把它捲起來。打開以後很長很長的。人在江上游,就像什麼呢?

生:就像在畫中了。

師:〔板書:“人在畫中游”,並邊指邊講〕繞過一座山又一座山……作者最後說: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哪樣的山水?

生:奇、秀、險的山,靜、清、綠的水。

師:〔邊指圖邊說〕這就是山中有水,水中──〔生:有山。〕多美呀!作者把山水交織在一起,水的旁邊是山,山圍繞着水,除山山水水外還有別的嗎?

生:山上有綠樹紅花。

生:江面上有竹筏小舟。

師:把這些都加在山水之間,從上到下寫出來美不美啊?〔生:美〕。這樣寫是有順序的。

結尾用了兩句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指板書。〕這課分幾段清楚嗎?開始說明爲什麼來的原因,然後介紹了水,介紹了山,最後介紹了山山水水的關係。全文分幾段?

生: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