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長城》教學設計

四年級上冊《長城》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長城》一文描寫的我國著名的名勝古蹟長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長城》教學設計,歡迎參考閱讀!

四年級上冊《長城》教學設計

  《長城》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的要求:

1 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

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難點}

  教具準備:

鵬博士軟件、中國地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默讀本組“導讀”,瞭解本組內容,明確訓練要求。

二、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長城嗎?長城給你的印想怎樣?[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2、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它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學了這篇課文從內心深處來體會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

1、仔細看圖,說說你從兩幅圖上各看到了什麼?拍攝點分別在哪裏?

2、找出兩幅圖對應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別寫的是什麼?

3、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

四、圖文對照學習課文[出示鵬博士軟件的圖片]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一段,畫出描寫長城的句子,說說用什麼方法寫的?

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結合圖,體會遠看長城的樣子。

教師小結:描寫長城的樣子使用比喻、數字說明、太空拍攝的照片來描述的。

2、默讀課文第二段,說說長城的近景及長城的建造特點。[板書:略]

思考:從哪裏看出長城高大堅固、結構合理的?

[1]建築材料: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2]城牆頂上:很寬,可以五六匹馬並行

[3]城臺:每個三百米就有一座,用於屯兵和傳遞信息

3 指名讀課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長城上想到了什麼?

你從哪裏看出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呢?

4 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五、朗讀全文,學生質疑問難

課後小記:

板書設計:

遠景:像一條長龍

城牆------很寬

近景:高大堅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臺-------互相呼應

長城聯想:凝結着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歷史地位:偉大奇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長城的結構特點

2、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長城的?

3、學習了課文,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4、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鞏固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萬里長城像( ),在崇山峻嶺之間( ),她高大( ),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 )。長城是由( )建造的,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 )和( )。

2、給生字注音組詞

3、抄寫課後生詞

4、比較句子,把想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1]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萬里長城。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5、背誦課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

  《長城》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字、生詞,瞭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智能目標:

①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②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3.情感目標: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人,觀察插圖,瞭解圖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築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板書課題)

2.觀察長城彩圖,瞭解圖意,學會觀察方法(幻燈片打出與課本一樣的兩幅彩圖)。

(1)師:這兩幅圖都有長城,我們應該先觀察哪一幅?爲什麼?

(2)看遠景圖時應重點觀察什麼?(抓住觀察重點:長城)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何特點?(長、大、彎)再看近景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何特點?(高大、堅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說說剛纔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2.生討論:課文三、四自然段爲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後兩節分別寫了什麼?(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1)遠看長城是什麼樣子?(像一條長龍)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麼特點?(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2)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1)此景是作者在何處(觀察點)看到的?

(2)作者分別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3)根據文意和蒐集的資料展開想像。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口、嘹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文入情,學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牆綿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麼?

(討論後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裏?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4.齊讀第三自然段。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蹟”?

四、總結全文,迴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彩圖,結合下列提示語複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口嘹望口射口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延伸性作業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麼?是苦難?是安寧?是驕傲?是屈辱?還是其他什麼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蒐集資料,以《長城爲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麼》爲題寫一篇辯論稿,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辯論會。

  簡評

教學目標體現了認知、智能和情意的多元統一,挖掘了《長城》課文的科學和人文內涵。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嚴謹細密,條貫統序,易於操作,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理念。特別是圖文對照,相得益彰,落實了由遠到近,由面到點的觀察能力訓練,對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個典型的示範。

  《長城》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對照插圖,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等字。

教學難點,重點

1.指導看圖。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根據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錄音機。

2.長城遠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燈片。

教學方法:以教師講解爲主,學生自學爲輔。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瞭解圖意。

1、介紹長城。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爲了互相防禦,都在自己的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爲防禦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後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爲拉抵禦外族入侵而建築的軍事建築。

2、觀察彩圖。(打出幻燈片)

(1)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長城修築在什麼地方?(崇山峻嶺之間)

(3)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長和高大)

(4)作者爲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不從遠處觀察,就看不出他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意。

1.自學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各節分別講拉什麼內容

三.圖文結合,說一說。

1、說說生字新詞。

崇(chong)山峻(jun)嶺拍攝(she)嘉(jia)峪(yu)關扶(fu) 智慧(hui) 氣魄(po)

2、理解字詞。

(1)教師講解

山海關: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是長城的起點,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嘉峪關:明初的建築物,再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嘉峪山東南邊腳下,是長城的終點。

八達嶺:軍都山的一個山峯,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全國中點文物保護單位

(2)看圖理解

崇山峻嶺:指高而險峻的山嶺。

蜿蜒盤旋:指彎彎曲曲的延伸。

條石:長方形的石塊。

方磚:正方形的磚塊。

垛口:指牆外側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種掩蔽物。

瞭望口:指用來了望的口子。瞭望:從高處監視敵人。

射口:射擊用的口子。

城臺:城牆上一整塊平坦的方形建築,是屯兵的堡壘。

互相呼應:本課指打仗時之間可以進行聯繫,互相支援。

3、說說課文各節的內容。(第一節講長城的長;第二節講長城的高大堅固;第三節講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第四節講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蹟。)

4、說說怎樣給各節編一小標題。

(啓發學生以課文內容爲線索定出小標題:(1)一條“龍”(2)“高大堅固”;(3)結晶;(4)奇蹟。或啓發學生以課文結構爲線索列出小標題:總貌;構造;聯想;地位)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逐段學習。

1、觀察遠景圖。(打出幻燈。)

(1).遠景怎樣?(像一條龍)

(2).課文怎樣寫長城的(位置、宇航員所拍照片)

(3).蜿蜒盤旋和長龍有什麼內在聯繫(前者爲靜,後者爲動,以動喻靜)

(4).長字突出怎樣的特點

2、看近景圖學第二節

(1)讀後思考。

課文中的哪句話表現拉作者的觀察點(來到長城腳下)

(2)這一節有幾句話?介紹長城的那些建築?(六分別寫作者來到長城腳下;長城的高大堅固;城牆頂上;外側的垛子;城臺)

(3)圖文對照,指出圖上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臺的樣子,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4)小節這一節近看長城,先整體後部分,構造科學,利於防守。

3、綜合兩圖第三節。

(1)人民爲什麼會想起古代修長城的勞動人民?(圍繞站、踏、扶、自然)

(2)從那裏可以看出修築長城的艱難?(條石多重)

(3)爲什麼說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4)想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發揮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讀第四段。

(1)長城爲什麼在世界上是一個奇蹟(從長城的長和大想象到建築的困難,表現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2)表達拉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喜愛、讚美)

二、總結全文。

1.畫出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一句話。

2.總結談話:長城建築規模宏偉,氣魄雄偉壯觀,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它高大堅固,建築結構巧妙合理。它建築在崇山峻嶺,施工環境艱難;它動用的材料重大、數量多;他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學習《長城》這一課,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種愛國主義的情感在我們胸中迴盪。

  板書設計

長城

遠景

觀察長城

近景

血汗

聯想人民

智慧

雄偉

讚美工程 奇蹟

  《長城》教學設計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3.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培養觀察能力。

一、導入新課

1.學生談談對長城的認識。

2.學生自由補充。

3.老師給以肯定。

4.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瞭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後找出相對應的插圖。

1.第1自然段:遠看長城蜿蜒盤旋,如同長龍。(第一幅圖)

2.第2自然段:近看長城高大堅固。(第二幅圖)

3.第3自然段:由長城聯想到古代偉大的勞動人民。

4.第4自然段: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語。

2.學習會認的字。

3.學習會寫的字。

4.學生書寫。(重點點撥:隔、磚、旋等字)

四、出示圖畫,邊看邊說

1.出示第一幅圖:說說這幅圖是從什麼地方觀察長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麼?

2.出示第二幅圖:

(1)這幅圖與第一幅圖有什麼不同?

(2)從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對照課文,讀課文。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課文。

(2)聯繫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五、小組學習,思考

1.從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到的“城牆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各指什麼地方?

2.老師畫出圖畫,讓學生指出相應的地方。

城臺:

垛子:指城牆頂部外側建築的兩米多高的齒形牆。

瞭望口:指齒形牆凹下來的部分。

射口:指齒形牆上用來射箭的洞。

六、課堂小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魄。

2.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魄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整體感知

1、板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長城》一課。

2、欣賞圖片:學習課文前,我們先來欣賞長城的景觀。(PPT)

3、談感受:欣賞了圖片,你有什麼感想呢?

4、激趣: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華兒女的驕傲。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評價一下長

城嗎?(學生說)

二、精讀課文,加深認識

(一)齊讀句子

1.讀(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2.質疑:從哪兒可以看出長城的氣魄雄偉呢?

(二)再讀課文,解決問題

1.自由讀1.2自然段,思考問題:從哪兒可以看出長城的氣魄雄偉呢?

2.交流彙報:

(1)長——(PPT)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長城)比作(長龍)。

(PPT圖)理解“蜿蜒盤旋”:隨山勢而走向

——一萬三千里:這裏運用了(數字說明),山海關在河北省,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在甘肅省,是長城的終點。

(PPT)長城經過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長一萬三千多裏。

(2)(PPT第一自然段)齊讀:你能讀出這樣磅礴的氣勢嗎?

(3)過渡:遠看長城如長龍,那麼,近看長城,又有什麼特點呢?

(4)高大堅固

——建築材料:巨大的條石、城磚築成

——寬: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高大:兩米多高的垛子

——堅固:城臺(屯兵和傳遞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結:學習了1.2自然段,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自由發言)

4.齊讀:把這種雄偉的氣勢讀出來。

(三)烘托高潮,體會情感

1.過渡: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作者浮想聯翩,誰來讀讀第3自然段(指名讀)

2.作者想到了什麼?(勞動人民)

3.(PPT)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承上啓下

(2)找出句子中的動詞:站、踏、扶——說明作者已經身臨其境到了長城。

(3)站在長城上,想起了(勞動人民),此時此刻,作者內心充滿了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4)小結:對啊,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與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問:在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的情況下,勞動人民是怎樣搬運材料修建長城的?——(一步一步地擡上陡峭的山嶺)

(2)這可是兩三千斤重的巨大條石呀,勞動人民是那麼的艱辛呀。

(3)請讀句子:(PPT)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無數)。

勞動人民爲了修建長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

“才”在這裏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無限讚歎)之情。

(5)小結:在如此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卻能修建出這氣魄雄偉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城,你想對勞動人民說什麼呢?(自由發言)

(6)讓我們鬧喊對勞動人民的敬意,再讀讀這句話。(齊讀)

(四)整體把握課文,昇華認識

1.爲什麼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自由發言)

在當時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工程浩大,氣魄雄偉的長城,怎能不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呢?

2.請大家一起讀這句話。

(PPT)——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三、總結板書:

氣魄雄偉的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的結晶,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呀。

四、課外拓展:

1.蒐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進行交流。

2.蒐集我國的文化遺產資料,瞭解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豐富自己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