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通用23篇)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通用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通用23篇)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以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爲總目標,正確把握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因此,本教學過程主要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小組討論來學習課文。教學中我設計了“品讀奇蹟——感受環境——品析老人”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挖掘,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啓迪,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養。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和綠色山林的視頻課件。

學生準備:

1.預習、自學課文。

2.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狀況的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質疑,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圖片,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回答)相機介紹: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

2.出示一幅如詩如畫的山林圖片,對比引導學生反思這裏的一些地方現在已經不同了,這回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茂密的山林,如詩如畫的山林。)

3.引發質疑:這樣的改變簡直就是一個奇蹟,看到這樣的奇蹟,你有什麼疑問嗎?(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蹟?)

4.導入: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樑衡走進晉西北,在課文《青山不老》中尋找答案。(板書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並感受兩幅不同的圖畫,旨在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問題的積極性。

二、自由讀文,自主學習

1.出示自學提示:

(1)用較快的速度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

(2)誰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創造的?(找出相關的段落用筆畫出相關語句。)

2.學生自主讀文,結合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3.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明確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檢測自學,突破字詞

1.抽生讀詞語:

2.引導學生聯繫上面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交流學習生詞和文章的主要內容,爲深入解析課文奠定基礎。

四、以文入情,品讀“奇蹟”

1.過渡:青山爲證,綠樹爲憑。老人綠化造林,執着地堅守着大山。那麼,這位老人究竟創造了怎樣的奇蹟?

2.指名學生彙報:

(1)出示:十五年啊,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三千七百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①引導學生想象:一畝約六百六十七平方米,一間教室五十平方米,三千七百畝相當於幾個我們教室那麼大?四萬九千多個。可見有多大啊!從老人的事蹟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的感受?

②這麼浩大的工程,老人爲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爲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多麼令人敬佩啊!圖片帶着這種“了不起”的感情,齊讀。

(2)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老人創造的這一奇蹟呢?

①出示: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②這景色美嗎?這個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想象,你的腦海裏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③指導朗讀: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讀此段?(讚美、欣喜)齊讀。

④出示句子: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山洪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⑤是啊,這是一片美麗、充滿生機、綠意盎然的青山。這還是一片怎樣的青山?(堅強、勇敢、生命力頑強。)

⑥齊讀,讀出勇敢、堅強的語氣。

⑦小結:是啊,這不僅是一片美麗的青山,更是守住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們生存希望的青山!

設計意圖:充分讓學生來感悟文本,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特別注意在學生感悟後的悟讀深化,實現學生與文本的直接交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讓學生感受“奇蹟”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感悟、朗讀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五、再讀課文,感受“環境”

過渡:這一奇蹟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

1.瞭解大環境。

(1)讓學生聯繫課文,結合註釋,學習第2自然段,瞭解惡劣的自然環境。

(2)課件出示:“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讓學生想象:如果當時你在這情景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這真是讓人感到恐懼。)

(4)這位瘦小的老人,在如此險惡的地方,竟創造了這塊綠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啊!

2.學習第3自然段,瞭解小環境。

(1)院子裏的小環境是怎樣的?

(2)儘管老人生活條件艱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奮鬥者相繼離世,這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進行改造,是什麼支撐老人在這裏植樹造林、守候一生呢?

(3)出示:“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瞭解大小兩個環境,對比綠意盎然的山林景觀,促使學生在頭腦中深刻地感受老人綠化山林、改造山溝所取得的成績,對奇蹟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六、課文回顧,品析老人

1.作者對老人有什麼看法呢?從文中找出來,齊讀課文第6、7自然段。

2.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鬱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生讀:作爲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爲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3.“另一種東西”是什麼東西?(“另一種東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創造的這片綠洲,實際上還包含着開闢山林、綠化家園的精神和造福後代的情懷。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着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爲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

4.“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麼意思?

5.人能像日月一樣發出光輝嗎?請大家聯繫全文想一想:到底是什麼“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呢?是啊,老人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爲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是老人執着地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這種東西不會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年邁、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着這份感動,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6.“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還有什麼是不會老的?

7.同學們,這位老人十五年如一日地植樹造林,造福後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學到這裏,相信大家又有很多的話想對這位老爺爺說吧,趕快拿起筆來寫寫吧!

設計意圖:學生積蓄了一節課的情感在這裏噴薄而出,深深的敬意、信誓旦旦的承諾……相信會源源不斷地涌出。這樣的設計,既爲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七、拓展總結,昇華感受

圖片引導學生反思:課文爲什麼以“青山不老”爲題?

老人的生命與青山同在,青山是他的豐碑;老人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日月是他的獎章,有這樣的精神,青山還會老嗎?(不會。)齊讀最後一句話:青山是不會老的。

設計意圖:在深入理解老人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堅定信念,以及爲此付出的巨大努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讀最後一句話,起到昇華情感的作用。

教學反思

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三個問題: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樣的奇蹟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的?“青山不老”的含義是什麼?整個課堂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並且層層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學過程清晰、流暢,重點突出。

2.課堂動靜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以四人爲一小組,討論、交流: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老人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了奇蹟?爲什麼青山是不會老的?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學生通過默讀走進文本,思考問題,通過有感情的讀、悟,領會老人不屈的種樹精神,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情懷,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完成了學習任務。

3.重視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能用自己的話進行理解概括,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交流做課堂筆記的方法。

2.通過交流,懂得一些和戲曲有關的詞語,瞭解戲曲。

3.學習運用合適的語言把要說明的事情講清楚講準確。

4.理解並積累一些與藝術有關的成語

教學重點

1.學習運用準確的說明語言。

2.理解並積累與藝術有關的四字詞語。

教學難點

運用合適的語言把要說明的事情寫得清楚明白。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園地”。(板書:語文園地)【出示課件1:課題】

交流平臺

1.做課堂筆記可以幫助我們記憶,還能促使我們積極思考。同學們有沒有做課堂筆記的習慣?

2.同位或前後位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課堂筆記的。

3.教師結合實際例子總結講解。

4.出示【課件2】

課堂筆記要記什麼?

1.老師講的重要內容。

2.有疑問需要繼續思考的或者需要查資料的內容。

3.聽課過程中產生的想法。

5.學生交流:說一說自己在學習本單元課文時,記的筆記有哪些,並說一說爲什麼要記這些。

(板書:做好課堂筆記)

詞句段運用

一、學習與戲曲有關的詞語

1.學生讀一讀課件出示的詞語。

2.指名讀詞語,教師糾正。

3.小組內交流,把自己理解的詞語和同學說一說。大家都不理解的可以查查字典。

4.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彙報,每一小組彙報一行詞語,小組內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解釋。

5.沒有解釋清楚的詞語或大家不理解的詞語教師來講明白。

(板書:瞭解戲曲名詞)

二、學會把事情說清楚

1.仔細讀題目中的要求,看看題目中要我們做什麼。

2.結合小檯燈圖畫,獨立閱讀《玩具小檯燈製作說明書》,找出小檯燈做錯的地方。

3.交流:製作者製作小燈泡是根據《說明書》上哪句話製作的,爲什麼做錯了?

(把鉛絲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裏。把洞的兩邊粘牢。鉛絲的頭上用紅橡皮泥做一個小燈泡)

沒講清楚鉛絲的另一端從乒乓球的.哪一邊插入,小燈泡要在燈罩內還是在燈罩外。

4.思考:這句話怎樣改才能讓製作者看明白應該怎樣做?

5.學生修改說明書上的相關部分。

6.彙報,交流修改的情況。教師評價,指導。

1.出示成語

2.學生自讀,讀不準的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3.小組交流:正確認讀和理解詞語。

4.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彙報:先正確讀出,然後說出成語的意思。

5.教師糾正指導。

教學反思

在口語交際時,我創設情境,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課堂筆記的,激起學生說話的興趣。在交際過程中,學生調動了平時的學習積累,積極地說出了自己的做法,豐富了交際的內容,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想交際,也樂於交際。“詞句段運用”部分有兩項內容。第一部分是同學們相互交流一組與戲曲有關的詞語,教學時注意適時地補充拓展戲曲知識,讓學生理解藝術之美。第二部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錯誤,並學會自己去改正錯誤。“日積月累”這部分,學生始終站在“主角”的位置,正確讀寫、理解成語,不斷地發現這些成語的妙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語文園地是學生自我學習和展示的特色平臺,在這片園地裏,學生不斷參與探究、積累、創造,體驗着成功,享受着快樂。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啓發、引導、鼓勵學生自由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啓發、引導、鼓勵學生自由的想象,使之豐富具體。

教學難點:

喚起學生對未來的憧憬和嚮往,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準備:

1.蒐集有關香港澳門的資料,蒐集最新科技資料。

2.我心目中的香港(澳門)的自繪畫一張。

3.教室黑板上畫上充滿未來氣息的畫。創設創新氛圍。

教學過程:

一、 營造氛圍,激發神往之情。

播放《七子之歌》。

深情描述

香港迴歸、澳門回家,多少中國的團圓夢終於實現了,能見證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該是多麼自豪的'事呀!

有祖國的強力支持,五年、十年後,香港、澳門將會有更令世界矚目的變化!

(教師談話將學生思維引向香港、澳門的特殊身份,促使學生想象時抓住迴歸一刻的特殊氣氛想象,抓住香港、澳門的發展前景想象。)

二、 創設情境,激發想象。

真想親眼去看看,現在就行動!我現在就正在澳門總督府前,和一位手拿澳門區旗和祖國國旗的小女孩交談呢!等等,我怎麼會在澳門的?猜猜。

(指向一點,學生的思維在這一點上發散,反倒更能激發學生深入思維,大膽創新。教師的引導語儘量地包含更多香港、澳門的特定信息,以使後面的想象更具體,也更合理。)

三、 展開想象,豐富細節。

指名兩三人說說,教師相機引導。

預設

(1) 生:可以坐飛機(乘輪船、坐汽車)去。

師引:這可是XXX發明的新式飛機(輪船、汽車)喲,聽聽,這種新式飛機(輪船、汽車)的神奇之處。

(2) 再引:人們所向往的仙人的神奇法術——人造月亮、月球做客(見《勞山道士》)——都已成爲現實,或正在研究完善中。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未來世界,什麼神奇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哦。

如,還可利用大陸與澳門隔着珠海這一地理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建連心橋、海底隧道、空中懸浮傳送帶、地心超速運輸網,甚至是神奇心意門。

(讓學生充分張開想象的羽翼天馬行空地想象,大膽創造。在去澳門這一環節中充分的創造性想象,給了學生大膽想象一個榜樣,更給了學生如何在細節處展開想象以使之具體一個示範。)

四、 提供背景,促進想象。

1.確實神奇!這一天,我們遇到的新鮮事兒可真多,看看,我們都看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

2.將學生事先畫好的關於澳門的畫,用投影一一展示。

注意,此處教師儘量不做評價解說,以免束縛學生想象。

3.這一天,也許剛好是澳門迴歸的那一天,你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和一些特殊人物一起,參與了特殊的事件;也許是十年後,你經歷了奇妙的遭遇,看到了澳門迅速的崛起。

4.快給你的小組同學講講你的奇妙經歷吧!

小組內自由講述。

5.請一兩名學生說說,不要對其可能性作評價,不束縛學生的想象。但教師可通過追問,促學生深化、細化想象。

五、 激情呼喚,動筆成文。

歷史時刻,令人神往;未來世界,又將出現怎樣的奇蹟?那時的人類怎樣生活?那時的房屋、交通、通訊、學習是什麼樣的?我們頭頂廣闊無垠的天空又將是什麼樣的?一切值得我們期待,拿起你手中的筆,用你的文字給我們描繪出一幅未來畫卷吧。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上下文辨析文中兩個“抽搐”的不同含義。

4、藉助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主人公皮埃爾在生死關頭,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關心他人勝過自己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藉助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主人公皮埃爾在生死關頭,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關心他人勝過自己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磁帶、投影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l、出示世界地圖。

(1)提問:世界上有哪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 、北冰洋)

(2)請在世界地圖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說說它的周圍是哪幾個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非洲)

2、板書課題:印度洋上生死夜

(1)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不用看課文,我們就可以知道些什麼?

(這一課題告訴我們:事情發生的地點是在印度洋上,發生的時間是在夜裏,中心事件與課文中人物的生死有關)

(2)過渡:在印度洋上到底發生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讓我們讀讀課文來了解吧。

二、初讀課文,理解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梗概

1、各自默讀課文,畫出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試着想一想它們各是什麼意思。

(1)學生默讀後教師出示詞語: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盡、須臾。討論這些詞語的意思。

(2)齊讀生字新詞。

2、指名朗讀課文,揭示思考題: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主要人物是誰?

(2)簡要地說說課文寫的是一件什麼事。

讀後討論上述問題,小結

3、理清文章脈絡。

文章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三、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瞭解故事的發生、經過和結果。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讀一讀,再抄寫生字詞。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能基本掌握詩歌鑑賞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詩的主要內容和寓情於物的表現手法。

3、 能通過對詩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愛,領悟母女深情。

教學重點:

1、 能基本掌握詩歌鑑賞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詩的主要內容和寓情於物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能通過對詩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愛,領悟母女深情。

教學準備:

1、 引入材料:《千紙鶴》。

2、 典型材料:《紙船》。

3、 延伸材料:艾青《我愛這土地》。

教學過程:

1、 導入知識點。

(播放邰正霄的《千紙鶴》,讓學生感受歌手在歌曲中借反反覆覆疊千紙鶴的情景,來表達自己的一種思念。)疊千紙鶴可以寄託一個人的思念,今天我們要學的《紙船》,詩人借疊紙船要給我們表達什麼樣的情感呢?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詩以抒寫純真的童心和聖潔的母愛爲主。《紙船》是冰心1923年考上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赴美留學的途中寫的。詩中表現了詩人對母親的無限的思念和遠離母親的惆悵。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紙船》。

(聽配樂朗誦,體會詩人的感情)

(要求自由朗誦,注意:誦讀時,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體驗,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創設的意境;藉助以前的誦讀經驗,試着劃出節奏和重音。)

(請同學誦讀,師生共做評價)

2、 知識點揭示。

(詩的知識)講解:新詩就形式而言,在格律上約束不大,形式靈活;就內容而言,多抒發詩人的內心感受,與時代生活密切相關。詩歌表情較含蓄,常運用聯想和想象的表現手法,藉助形象來抒情。

提問:這首詩共有三節,依次概括爲:疊紙船——拋紙船——船入夢鄉。在第1、第2詩節中,作者用了哪些詞語、怎樣表達了對母親思念的深沉而執着?第3詩節中詩人展開聯想和想象,創設了怎樣的情景?這一情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

(學生在詩中標註,小組討論)

講解並板書:“從來不肯”、“總是”、“一隻一隻”、“仍是”、“每天”等詞語寫出了思念之深、之執着(具體分析略);第3詩節創設了一個感人場景:自己疊的紙船飄進了母親的夢裏。“含着淚”、“愛和悲哀”形象地抒寫了思念之苦、之切、之強烈,將全詩的感情推向**。

討論:詩題“紙船”有什麼特殊含義?作者爲什麼要選擇“紙船”來表達思念母親的情感呢?(小組討論並回答)

小結:通過分析,我們已經知道“紙船”形象有特殊的內涵和象徵意義,它象徵了漂泊無依、遠離家鄉的遊子對故鄉、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之情,也表現出詩人美好的心願。

創作此詩時,詩人身處郵輪,面對茫茫大海,無法與母親聯繫,內心的孤獨和惆悵可想而知。大海復甦了詩人的童心,在中國民間,又有以放紙船寄託希望的習俗,詩人幻想小小的紙船能載着沉沉的思念到母親身邊,因此選擇“紙船”這個具體事物,比較自然。

3、 知識點強化。

出示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請同學們欣賞,按照“感受——共鳴——再創”的方法,以學習小組爲單位,體會詩歌的情感和表現手法,寫出發言要點。

以每人選的詩歌爲例,談談對詩的內容即形式的`理解,請同學在全班作發言。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冰心的詩,瞭解了新詩的形式和寫法,學會了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也被洋溢在其中的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深深打動。愛是相互的,母親愛我們,我們更應該用心去報答母親。

4、 知識點延伸及迴歸。

“詩言志”,它通過具體的形象、創設意境,表達作者的情感。請同學們飽含對母親的愛背誦這首詩,再次體會詩人託船寄情的構思,體會那一隻只用心良苦的紙船中盛滿的無盡的愛與思念。

對抒情性較濃的文學作品的鑑賞,與詩歌的賞析方法一樣,都需要在閱讀中通過作者的想象和聯想去深入領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5、 知識點檢測。

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本詩採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表達出對母親深深的愛,模仿這種形式,寫一段話或一首小詩,也採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抒發對母親的愛。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準備好演講稿,做到材料合適,觀點明確。

2.演講時要做到語氣、語調適當,姿態大方。

3.演講時要注意感情恰當,增強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寫好演講稿,讓演講有說服力。

難點:

(1)根據題目,選擇合適的材料,例舉生動的故事。

(2)注意停頓、重複或者輔以動作,增強演講的表現力。

教學準備:

名人演講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段名人演講的視頻。

2.學生交流體會或感悟。

3.導入口語交際——演講。

二、師生交流。

1.出示演講的題目。

科學讀書鍛鍊身體健康飲食

2.請選擇一個話題進行演講,怎樣才能演講更精彩呢?請大家交流觀點。

3.學生交流,老師提煉觀點。

(1)演講的內容要精彩——事例多有代表性、引用名言警句、語言要真摯等。

(2)演講的水平高超——態度要和藹、巧妙注意感情渲染、輔以動作等。

4.出示一段演講稿,學生評析。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

我是在讀書中享受藝術美,享受其帶來的無窮樂趣。我可以暢遊在書的海洋裏,坐着輕舟在三峽中勇進,去感受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喜悅,也可以漫步於塞外廣漠的草原之上,去領略王維所點燃的直衝雲霄的孤煙,欣賞那動人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河落日圓”,還可以欣賞“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陽”如此壯闊的岳陽樓。

5.學生交流演講稿的特色之處。

(1)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很有感染力。

(2)富有文采,讓人感受到演講稿的深刻內涵。

(3)觀點明確,事例較多,有說服力!

三、準備演講稿。

1.分小組進行。

2.各人整理演講稿的內容與提綱。

3.整理好事例、警句等。

四、現場演講。

1.每小組選取一人進行演講。

2.設立評委打分。

3.評委點評演講者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4.公佈演講比賽的成績。

五、教師總結。

1.生活中離不開演講,演講能夠讓陳述的觀點更加明確,讓表達的意思更加鮮明。

2.演講時的注意點。

(1)語言通俗易懂,不要生硬,書面化。

(2)速度要慢,有感情,要能夠讓聽衆理解。

(3)增加排比句,以渲染氣氛,強化感情,引起聽衆的共鳴。

(4)服飾要整潔,不要五顏六色。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勤於收集資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掌握勤於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

教學重點:

懂得“勤於收集資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

掌握勤於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裏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老師打算寫一篇關於徐州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在需要做些什麼準備;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麼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等)

2.引導學生談談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老師小結: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爲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們應當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

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圓形圖上的女同學在幹什麼?態度怎樣?

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麼?指導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2.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裏在幹什麼?你覺得他們的態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後,清你說說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

(可以通過看報刊、網絡、參觀展覽、採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

3.除了這些,你認爲還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4.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麼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爲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分門別類地摘抄。爲了便於查閱,分類不要資料,激發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秀的學習果實。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在開始,應該怎麼做?

二、引導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認真閱讀材料,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3.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4.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寶在堅持,養成勤於收集資料的習慣。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詩大意,領悟全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閱讀本課,初步掌握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培養鑑賞古詩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古人的思想情懷,提高文化修養,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點:

《過故人莊》的閱讀。指導古詩的一般閱讀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個板塊:選點突破

一、快樂起跑

導言: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詞就是繼承和發展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提高文化素質,陶冶情操。由於年代久遠,繼承古代燦爛文化,重點應是誦讀、背默、積累。難點是閱讀及鑑賞古詩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尋找打開這扇古代文化寶庫大門的鑰匙,欣賞顆顆璀璨明珠的風采。

二、預習考查

順暢朗讀五首詩,考查字音。

①《過故人莊》作者是誰,哪朝人,選自哪本書? 明確: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陽集》

②《過故人莊》一詩從詩題看的大意是什麼? 明確:詩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請到家裏做客時對田園情趣的感受。過:訪問;故人:朋友;莊:村莊。

③投影村莊、青山、綠樹的簡筆畫,結合全詩內容聯想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感受是什麼? 明確:“還來”——喜愛

三、指導節奏

節奏常識

點撥

1、古詩五言句按音節劃分一般是:2/2/1。例如:綠樹/村邊/合。

2、有破讀現象時,要按意義劃分。例如:故人/具/雞黍。

訓練:按音節兼顧意義的方法對《過》詩進行節奏劃分,並說明理由。

明確: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強調:古詩節奏劃分的標準是音節兼顧意義的。所以,懂字詞,說譯文是正確劃分古詩節奏的關鍵。

書讀百遍

點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書要熟讀,達到背誦的程度。 考查:選2—3名背誦。

四、熟讀體會

點撥1:作者的思路是怎樣的?用四個字概括每一句大意。 附板書:明確:邀“我”作客——山村風光——把酒閒談——重陽還過(訪問)

點撥2:語言美表現在敘述與描寫相結合,判斷哪些是敘述句,哪些是描寫句,從情味的角度談好在哪裏? 明確: 敘述: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①老朋友準備好美味飯菜,請我到村居的農家做客。情味:“具雞黍”、“邀我”——真摯的感情、愉悅的情趣敘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②近處,綠樹環抱着村莊;遠處,城外青山連綿不斷。 情味:“綠樹”、“青山”——清幽恬靜的氣氛 描寫: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③軒窗一開,撲面而來的是穀場和菜地,遠處是綠樹,青山,知心朋友們喝着酒,談談農事,風兒送來陣陣泥土和莊稼的氣息。 情味:“面”、“話”——令人陶醉的風味。

④重陽節我還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情味:“待到”、“還來”——融洽的感情、喜愛的情趣。 描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點撥3:詩人對田園情趣的感受是什麼? 明確:閒適恬淡(景美情美,樂在其中,令人陶醉) 強調:析文句、品字詞,是領悟作者情感的關鍵。

五、品詩意境,創設情境,感悟情懷

播放喜悅基調的古曲,老師同時飽含深情地誦讀,學生閉目聯想和想象美好田園畫面。

點撥1:同學們,通過詩,你們彷彿看見了什麼? 明確: 我看見了:青青的山,綠綠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燦燦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場,鬱鬱蔥蔥的菜地;村民們在田間辛勤地勞動着;孩子們在捉迷藏、放牛

點撥2:同學們,通過詩,你們彷彿聽見了什麼? 明確: 我聽見了:雞在叫:“喔!” “喔!”; 鴨在叫:“嘎!” “嘎!” 詩人與朋友舉杯談農事,互相祝福

點撥3:同學們,通過詩,你們彷彿聞到了什麼? 明確: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氣息、大自然的清新空氣。 點撥4:同學們,通過詩,你們彷彿感受到什麼樣的情? 明確:朋友的熱情,詩人與朋友之間純樸的友情,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激情。 板書:熱情 友情 激情

討論意境是指詩人寫景敘事要表現的情懷,品讀詩的意境的角度是什麼? 強調:通過詩,你彷彿看、聽、聞、感到了什麼,用自己的經驗去想象詩人的經驗,就會品味出詩的意境。

第二個板塊:指導學法

點撥:通過《過故人莊》的學習,請你談一談閱讀古詩的一般方法。 明確:(附板書,用投影打出) 讀一遍,正字音; 讀二遍,懂字詞; 讀三遍,說譯文; 讀四遍,明節奏; 讀五遍,析文句;(每句的表達作用,作者想寫什麼。) 讀六遍,品字詞;(關鍵詞語用得好在哪裏。) 讀七遍,作想象;(看、聽、聞、觸等官感悟出作者想表達什麼情感。) 讀八遍,會背誦。

家庭作業

以詩的內容爲素材,融入合理、豐富的想象,以《過故人莊》爲題,繪風景畫一幅。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頹、疙、瘩”等13個生字,會寫“豁、凜、磕”等16個生字。會寫“威風凜凜、疲倦、跺腳”等18個詞語。

2.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體會作者語言的誇張色彩和幽默詼諧。

3.能概括故事情節,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對竹節人遊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並能概括故事情節。

2.難點:

(1)通過學習“竹節人”的'製作指南和教別人玩“鬥竹節人”遊戲的內容,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2)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蒐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童年》音頻、微課《快樂的童年》、童年玩過的玩具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課件播放《童年》音頻)師伴隨着音樂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過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們想不想知道範錫林的童年玩過什麼玩具?範錫林小的時候,家裏很窮,他非常聰明,就自己動手製作了一個竹節人的玩具。你瞧,(課件出示竹節人的圖片)這就是竹節人,你們玩過嗎?想不想知道怎麼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看,範錫林和小夥伴們是怎麼玩的吧!生齊讀課題:《竹節人》,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等掌握不認識的字,並標註讀一讀。

2.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3.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導“豁、凜、雕、磕、跺、頹”。並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豁”是左右結構,注意“害”“谷”,相互要結合緊湊。

“凜”是左右結構,右邊書寫時要瘦一點寫。

“雕”是左右結構,左右書寫時要緊湊一些。

“磕”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邊要小一點。

“跺”是左右結構,右邊是“朵”,注意正確寫法。

“頹”是左右結構,左邊下“幾”最後一筆是提,右邊的“頁”要瘦一點最後一筆是點。

4.趣味識字詞

(1)出示詞語:

威風凜凜 叱吒風雲 弄巧成拙 虎視眈眈 赫赫偉績 津津有味 全神貫注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遊戲鞏固字詞。

a.“貼字”遊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b.玩找字遊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感情飽滿的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長句子注意停頓。

如“把穿着/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裏,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同學們,全文圍繞“我們都迷上了鬥竹節人”展開了描寫,仔細閱讀全文,標註段落,說說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請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分享:

根據學生的交流分享,概括爲: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小時候,“我”和小夥伴自己做玩具,“我們”全都迷上了玩竹節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紹竹節人的製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鬥竹節人給“我”打童年帶來的快樂。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敘述了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我”和同桌在辦公室外看到,從沮喪到心滿意足的情感變化。

3.複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生交流:

師總結:《竹節人》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夥伴們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迷上竹節人和老師沒收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裏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心滿意足。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網”和“救”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根據提示把美國緊急救援中心和芬蘭有關方面聯繫的經過,以對話的形式演一演。

4、瞭解網絡傳遞信息速度快,波及面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讀文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是救援人員的真情、愛心使蘇珊在短時間內得救。

教學過程:

一、猜字激趣,揭示課題:

1 學習“網”字。

出示象形字:網猜猜象形字,說出理由

古人的象形字通常用畫來表達事物,演變到小篆字的筆畫更漂亮,而新宋體更簡潔,這裏的撇點撇點就像網裏縱橫交錯的網格,古時候,人們用網來捕魚,這就是漁網。

出示:漁網注意漁網的漁是有三點水的

2 聯繫生活積累“網”字組成的賜予。

線織成的網?你還看到過什麼?

出示:網兜球網蜘蛛網

3 現代生活中還有一種看不見的網,那是什麼網?

出示:互聯網

4 現代生活中它有哪些作用?你能說說看嗎?

5 揭示課題

有人在危急的時刻,還能在網上呼救

板書:網上呼救

6 理解“呼救”的意思

網上呼救是什麼意思?你能換個詞解釋一下呼救嗎?

板書:求救

“網”是什麼?象形文字用圖畫的形式賦予了“網”的含義,縱橫交錯,相互交織。生活中有實體的網,還有無形的網。互聯網,網羅的是什麼?我覺得這篇文章給了我們詮釋,網絡把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維繫了起來。

二、默讀思考,整體感知:

1 誰在網上呼救?誰組織了救援?呼救的人最後得救了嗎?

板書:救援得救

2 開火車輪讀課文,反饋預習,讀準生字讀音。

指名回答1:板書蘇珊

三、深入學習,理解蘇珊要在網上呼救的原因

1、聯繫生活經驗,瞭解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求救

通常我們通過什麼途徑呼救?

蘇珊爲什麼要在網上呼救呢?快速默讀,找找課文哪一節寫了蘇珊只能在網上呼救的理由。

2、精讀課文的第三節

指名讀思考:你能從中找到幾個理由?

理由(1)整個樓面只有她一個人

理由(2)電話無法拿到

3、引讀第3節

因爲蘇珊突然之間……,她想求人幫忙,然而……,她想撥打急救電話,可是因爲……,她唯一能夠藉助的就是網絡,不知她的呼救是否會有人收到,但抱着一絲希望,她……。此時,將近六點,屏幕上出現了一行黑體字:

出示:我不能動,呼吸困難,請幫助我,蘇珊。

四、研讀課文,感受互聯網快捷的特點。

1、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師:麥克無意中收到了蘇珊在網上的呼救,

出示:一天下午,麥克正在網上聊天室漫遊。(學生讀句)

他是如何進行救援的.呢?

根據回答出示:將近六點六點十分十分鐘後六點三十分

2、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中你體會到互聯網的什麼特點?

學生交流

出示媒體:芬蘭是位於北歐地區的一個發達國家,而美國是位於北美洲中部的一個國家,兩國之間如果使用飛機組織救援,至少要九個小時,而現在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可見網絡縮短了救援時間,使救援行動變得快而及時。

板書:快及時

再次配合讀,感受網絡的快捷。

五、重點感受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1、在這短短的半小時裏,人們是怎樣組織救援工作的?

再次默讀課文,藉助填空說一說(同座互說):

2、集體交流。

從填寫的內容中又讀懂些什麼?

板書:麥克美國緊急救援中心芬蘭緊急救援中心

(師隨機點撥:芬蘭的有關方面應該哪方面?——板書:芬蘭緊急救援中心)

指導讀好——美國緊急救援中心芬蘭緊急救援中心兩個長詞語。

3、聽錄音,補充麥克與美國救援中心聯繫的對話錄音。

我們來聽聽麥克是怎樣和美國緊急救援中心聯繫的,從中你感受到什麼?

六、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引讀全文,感受人間的真情。

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瞭解到網絡的神奇魅力。正在網上聊天室漫遊的美國男孩麥克收到了來自芬蘭女孩蘇珊的呼救……,蘇珊選擇網上呼救是因爲當時……接到呼救信號後,麥克立即行動,你們聽,六點十分……麥克在網上詢問蘇珊的時候,蘇珊已經快支持不住了,麥克鼓勵蘇珊……,是衆人的關心,熱情相助給了蘇珊力量,她用盡最後的力氣打出了地址。十分鐘後……,六點三十分……蘇珊最終得救不僅藉助於網絡傳遞信息的快捷,更重要的是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們給予她的愛心,關切、鼓勵讓她的生命有了希望.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記詞語、讀寫詞語,進一步鞏固掌握本單元的生字新詞。

2.閱讀成語故事《望梅止渴》,瞭解成語的含義。

3.自主學習《塞下曲》,理解詩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4.學習寫讀後感。

教學準備

蒐集成語故事。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詞語超市”

1.自由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指名讀,檢查是否讀正確。

3.討論交流。

4.書寫第二組詞語。提醒要注意哪些字,怎樣才能寫正確,寫美觀。

5.抄寫“詞語超市”中的第二組詞語。

二、教學“金鑰匙”

1.自由讀題。思考:你從這段話中知道了什麼?

2.指名答思考題。

3.拓展。

(1)回憶《昆蟲迷》的開頭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幾種常見的開頭方法和特點。

①“開門見山法”,即文章一開頭就直接扣住題目。這樣簡潔,避免離題,便於自然展開文章的內容。

②“介紹背景法”,即說明情況和背景,讓讀者容易理清事件的來龍去脈,很快把讀者帶入到文章當中。

③“提出問題法”,即文章一開始就提出問題,可以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④“倒敘引入法”,這種方法會在讀者心中造成強烈的懸念,激發閱讀下文的慾望。

⑤“古詩名言引入法”,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作用。

(3)小結:開頭是文章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能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趣,能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爲正文作鋪墊。希望在以後的習作中,我們的作品都有很精彩的開頭。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濺、熄”等16個生字,正確認讀“擱板、魁梧、勉強、蜷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3.領悟作者通過多種描寫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嘗試描寫漁夫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感受桑娜和漁夫善良的品質。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2.讀懂桑娜的心理活動,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質。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通過心理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在以前的語文學習中,我們學過許多有關窮人的課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們記得哪些窮人的故事?這些課文,一方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窮人生活的悲慘,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窮人嚮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們再學一篇課文,題目就是《窮人》。(板書: 窮人)【出示課件1:課題】

這篇小說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我們來看一下關於它的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接下來咱們看這篇課文寫的是窮人的什麼美德呢?

二、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

1.出示初讀要求:【出示課件3、4】

讀準每一個字,生字隨時查字典弄清字形;讀好每一個詞,新詞聯繫上下文想想意思;讀通每一句話,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反饋初讀情況。

1. 檢查朗讀朗讀課文,師生評議,教師點評。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故事

1.談話啓發:這個故事,篇幅比較長,但思路比較清晰,你們能不能事情的發展變化,簡要地概括主要內容呢?請默讀梳理,形成文字。

2.學生自學:

(1)教師巡視,排疑解難,提示方法:先將課文劃分爲幾個部分,並歸納每個部分的內容。

(2)同桌商議,互相修正補充。

3.班級交流:根據需要,指名2--3人交流,適度點評。

【出示課件5】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發生,講漁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歸來。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經過部分,講桑娜出門去探望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她已經死去,就抱回了兩個遺孤。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果,講漁夫出海歸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來撫養,夫妻的想法不謀而合。

四、三讀課文,初步掃描人物

1.過渡談話:我們瞭解了故事的大體內容,我們就可以認識有關的人物了。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桑娜 漁夫

五、引導讀文,瞭解故事起因

1.我們先看第一段。課文一開始就讓我們看到一個什麼畫面?

(海邊上的小屋裏,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補破帆。)

2.指點:從地上掃得乾乾淨淨,爐子裏的火沒有熄,擱板上放着食具這些簡單的擺設,溫暖而舒適的小屋,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窮苦的但還勉強可以維持生活的漁夫的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勞。

(板書:溫暖而舒適 勤勞)

3.從沒有熄滅的爐火和沒有擦淨的食具告訴我們,桑娜一邊補着破帆,一邊在做什麼?(對,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4.課文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桑娜此刻恐懼的心理?(心驚肉跳)

釋:“心驚肉跳”。

介紹這個小屋的擺設,讀時基本上是平靜的,讀到哪兒語調開始轉換?

(桑娜聽着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感到心驚肉跳。)

天氣的惡劣使桑娜恐懼極了,所以課文上的“寒風呼嘯”“海浪拍擊”“又黑又冷”更加重語氣。

全班齊讀。

指導:“心驚肉跳”一字一拍,卻尾語調放低,好像不敢想。

男生讀第一節最後兩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們看,第二節寫了幾層意思?(三層)

【出示課件6】

第一層:深夜不見丈夫歸來。

第二層:沉思:插敘從丈夫想到生活的貧窮。

第三層:傾聽風聲,祈求上帝保佑。

6.指導朗讀

第一層: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在桑娜的心上。

第二層:沉思,是插敘,讀得平靜些。

第三層:焦急地祈求。

7.朗讀桑娜沉思的內容和桑娜說的話。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通過批註品味文中語句,從桑娜夫婦的心理和言行神態中感受漁夫和桑娜的美好心靈,並做出評價。

2.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環境描寫以及心理描寫對錶達人物品質所起的作用,體會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內容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窮人》這篇課文,誰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說完後,教師引導學生領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然後再讓大家都說一說)

2.隨着故事的發展,文中的一個個情節也在感動着我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第二部分(3—11自然段)。

二、抓住重點,感悟桑娜品質

1.這一部分中有哪些場景令你感動呢?請看閱讀提示。

【出示課件8】

閱讀提示: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文中的哪些場景令你感動?你感動於什麼?在你認爲重要的地方用一兩個詞語或簡練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內容。

2.學生彙報: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這麼窮,而且自己已經有了五個孩子,還要主動收養西蒙的孩子,這件事很令人感動。

3.接下來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描述,走進桑娜和漁夫的內心地界,去感受他們那高尚而美好的心靈。

(1) “桑娜抱回了西蒙的兩個孩子後,心裏是——” 從課文中找出最能體現桑娜從鄰居家抱回孩子後的心情的詞語。(忐忑不安)

(2) 師過渡:這段話省略號特別多,從這五個省略號中,我們感受到桑娜的思緒混亂與不安,感受到了桑娜的內心矛盾。這就是忐忑不安。 那誰能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讀出來呢?

【出示課件9】

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着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爲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3)指名朗讀(3—4人) 注意讀好省略號,並說一說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桑娜善良)

①同學們,你們從“嗯,揍我一頓也好!”感受到了什麼? 你能用“寧可……也”來說一說嗎?

②“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板書:非……不可)

“非這樣做不可”就是什麼意思?(一定要這樣做)

爲什麼桑娜覺得非這樣做不可呢?(如果不這樣做,西蒙的兩個孩子會死的)她真是太善良了。(板書:善良)

(4)小結:說得真好,善良的本能促使桑娜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況下,覺得非這樣做不可!桑娜寧可捱揍,也要抱回那兩個孩子;桑娜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5)請大家好好讀讀這段話,讀出桑娜的美好品質。 誰能通過朗讀把桑娜的善良讀出來呢?(讀好重點詞) 指名朗讀(2—3人) 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6)下面我請一個同學來談談桑娜是個什麼樣的人?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

充滿愛心、樂於助人、勤勞善良(板書:樂於助人)

三、細品對話,體會漁夫心靈

1.提出學習要求:用較快的速度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至課文結尾處。思考: 漁夫具有什麼品質?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出來的?把有感受的句子畫下來,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想法。

2.小組成員互相交流。

3.教師點撥、指導。

(1)桑娜的丈夫又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漁夫很善良)從哪裏體會到的?把相關的課文讀出來吧!

(2)生讀: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麼行!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快去!別等他們醒來。”

(3)問:“熬”是什麼意思?(忍受,耐苦支持)

能給“熬”換個詞嗎?(挨、忍、)

你讀懂了什麼?(生活的.不易和態度的決斷)

將來會更苦,他想到了嗎?(肯定想到了,但他寧可以後自己苦點,爲了撫養鄰居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辛勞。)

①這個決定是輕易做出來的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10】

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嗯,是個問題!”他搔搔後腦勺說,“嗯,你看怎麼辦?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麼行!”

(“皺起眉”“臉變得嚴肅、憂慮”說明漁夫感到問題很難辦。“搔搔後腦勺”說明他正在認真考慮,形象地說明漁夫覺得問題嚴重。“嗯,你看怎麼辦?”這是漁夫在徵求妻子的意見。“得把他們抱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麼行!”這是漁夫做出的初步決定。但最終做出了決定。這段話細緻地描寫了漁夫做出決定前後思考的過程,說明他與妻子桑娜一樣,有着一顆甘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②通過漁夫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既讓我們看到了漁夫淳樸的形象,又讓我們感受到他同樣善良的品質。(板書:神態、言行)

4.小結:這段話雖不長,但寫出了漁夫的心理變化,撫養孩子成人這不是簡單的接濟、施捨,這是多麼艱難而漫長的路啊。這期間,要消耗他多少精力、體力乃至生命。爲了幫助別人,他寧願犧牲這一切,從這裏我們看出了漁夫的心地善良,同時他也非常勤勞。(板書:心地善良)

四、總結全文,回顧寫作方法

1.窮人的心是相通的。課文結尾寫道:“你瞧,他們在這裏了。”你們想象一下,桑娜拉開帳子後又會怎樣呢?(生說)再讀讀這個結尾,你覺得怎麼樣?

2.學生總結:給人更多想象的空間,令人回味。托爾斯泰真不愧是偉大的作家!

3.通過學習課文,你們學到了哪些寫作方法呢?(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4.總結:我們在今後描寫人物的時候,要學習本文中的一些寫法,如環境描寫、神態描寫、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正側面描寫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象。

教學反思:

《窮人》是部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一、抓住核心問題,實現長文短教

這篇文章篇幅較長,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長文短教”,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果像以往的教學那樣,按課文順序串講串問,結果肯定耗時低效。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要抓住開放的思維空間、牽一問而動全篇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在反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核心問題:“文中的哪些場景令你感動?你感動於什麼?”以此問題放手讓學生閱讀批註,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彙報時自然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漁夫的表現上(即文中的重點段落),此時教師及時抓住學生生成的資源,引導學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進而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尤其是在把課文中相關語段重組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品質,體會表達方法無痕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了閱讀教學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讀中領悟,學習表達方法

“讀”是學生與文本間實現心靈對話與溝通的最有力橋樑,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讓學生充分的品讀、感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非常想構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立足文本,注重以讀爲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帶動學生,努力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讀中品味語言,讀中領悟方法。要幫助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理解內容,而且悟到以上寫法,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便是讀。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動描寫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

1.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通過朗讀引導他們體會桑娜當時的複雜心情,感受她的善良品質;

2.藉助課件,從省略號句子的正確朗讀中,體會省略號對錶現桑娜複雜內心活動所起的作用;

3.結合上文對桑娜家庭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描寫,通過對相關句段的重組朗讀,進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質;

這樣的教學過程,讀的目的性很明確,符合學生結合人物心理活動描寫,感悟人物品質的習慣與規律,遵循了在聯繫中讀懂文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質與學習表達方法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既“讀進去”又“讀出來”,閱讀教學取得了一定的實效性。

當然,由於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教學中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我雖然有意識地進行了讀的訓練,但學生讀得還不夠充分、暢快,源自教師對讀的指導方法還有待提高。此外,及時捕捉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有目的的引導,教師語言還不夠準確精煉。今後我將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真正實現以學定教、以學導教的最佳境界。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 詞, 理解生字、 詞在文中的意義。

2、了 解文中介紹的有關“24 小時” 的科學知識。

3、品味文章準確、 簡潔、 生動的語言特點。

4、感悟本文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

教學難點:

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激情導入。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當你再次聆聽這熟悉的《明日歌》 的時候, 你是否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走進《科學 24 小時》, 讓我們一起呼籲: 珍惜時間!

二、 閱讀課文, 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 梳理本文思路。 (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 文章以濃郁的文學筆調, 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爲讀者從科學的角度介紹了“24 小時” , 並蘊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 請談談你讀完課文後的感受。 )

2、教師藉助導學案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讀寫情況, 並強調重點讀音和字形, 指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奏鳴 晨曦 嫵媚 屏息聆聽 普照寰宇 諄諄誘導 斤斤計較

3、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正確、 流利、 有感情的朗讀。

三、 品味語言, 感悟哲理。

1、本文介紹了哪些“科學 24 小時” 的相關知識?

(1)學生自己思考, 再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簡要介紹有關 24 小時的科學知識。 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 師生適當補充。 (明確: 介紹了科學 24 小時的成因、 特點及規律等相關知識; 蘊涵着珍愛自己的和他人的“24 小時”, 以各自的最佳方案, 最合理而有效的去使用, 一分一秒也不要間斷的人生哲理。)

2、本文語言生動形象, 簡潔準確。 請找出文中你喜歡的語句, 說出喜歡的理由, 並做簡要分析。 可能。

(1) 宇宙間, 似乎一直就在奏鳴着永遠不會終了 卻又聽不見的.奇妙樂曲。(此句中的“一直”、“永遠不會終了 ”、“卻又聽不見”, 準確表達運動、 時間的特點及其永恆美、 迷離美。)

(2)“24 小時”, 不大, 也不小。 因爲人民都把太陽正射的時刻作爲登第正午 12 時,所以地面上的經度每隔 15 度, 時間就差一小時; 平行於赤道的一整圈地面上, 經度總共差 360 度, 同一時刻的時間便正好相差 24 小時(本句用地域概念“當地” 和一系列數字和副詞“正好”, 準確的介紹了 24 小時的相關知識。)。

(3) 它用那強烈而輕快的旋律, 伴和着所有星星自轉與相互繞行的優美舞步…… (本句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宇宙運動” 這一哲學概念形象的比擬爲“奇妙樂曲”, 伴和着“優美的舞步”, 把本來深奧的概念變得形象、 易懂。)

(4) 它將馱着你飛翔 4 萬公里……不停的繞着太陽兜圈。( “馱”、“兜圈” 等優美詞語不僅將地球人格化, 而且簡潔、 生動、 形象、 富有表現力。)

(5) 第六自然段, 大量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 寫日出用“嫵媚”, 寫日落用“迷人”,寫天氣用“萬里無雲”、“風平浪靜” ……簡潔形象, 文采斐然。 教師可指導學生採用下列的形式來完成:“我喜歡--------, 因爲它運用了--------的修辭,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教師小結: 擬人化手法、 優美詞語的運用及描繪性的語言, 使文章既通俗易懂, 又妙趣橫生。 注意在以後的寫作中學習這種方法。

四、 拓展運用。

讀完本文, 你對時間一定有了 全新的認識, 在你的心中, 時間是什麼? 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請你列舉歷史上珍惜時間的故事, 並結合本文, 談談你所受到的人生啓示。(學生積極發言)

師: 在我們的心中, 時間有着無數個鮮活的形象, 不論它是什麼, 只要你能做到“不叫一日閒過”, 時間便掌握在你的手中。

五、 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課下蒐集、 整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 警句、 諺語, 詩文。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寫生字,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

4.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瞭解蠶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以及在說明中表達情感的方法。

2.感悟蠶的精神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閱讀材料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入學習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其中,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人們把中國稱爲“絲國”。同學們,中國能有這樣的美譽,你們知道誰是其中的大功臣嗎?(蠶)對,蠶就是首當其衝的大功臣。今天,我們就來增加一些對蠶的瞭解,一起來學習第8課《春蠶》。(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課文。

2.指名讀生字,糾正錯誤讀音。

3.齊讀生字。

三、細讀理解

1.自由讀課文,看看你能從課文中瞭解蠶的哪些知識?

2.彙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歷史悠久、生長髮育、生理特點、讚美)

3.從老師的板書你對課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瞭解呢?

4.小結。

四、再讀課文,賞讀語言

1.默讀課文,劃出你認爲寫得好的句子?好在哪裏?這個句子用了什麼說明方法?請你在課文中劃出來,並把你想到的在旁邊做出批註。

2.學生交流。

3.重點探究。

(1)爲什麼說蠶絲是用“蠶的生命化成的”?蠶爲了吐絲,耗盡了所有的生命,你覺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2)“春蠶到死絲方盡”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春蠶這樣的人,你覺得“春蠶到死絲方盡”還可以用來讚美哪些人?

4.把你喜歡的語句再一次讀出來。

五、拓展閱讀

1.教師朗讀《春蠶的歌》選段

2.談話小結。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童話的特點。

2、學習擬人的修辭方法。

3、積累有關語句。

能力目標

設計幾種花的發言。

情感目標

培養謙虛的品質。

教學重點:

瞭解童話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習擬人的修辭方法。

教學準備:

郭沫若的《山茶花》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讀

媒體出示問題

1、板題、齊讀。

2、讀了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3、歸納出示問題。

(1)文章出現的幾種花各有什麼特點?

(2)讀了課文,你受到哪些啓示?

4、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1)讀題

(2)質疑問難

培養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習慣

二、自主學習、深入理解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交流讀書情況。

(1)通過讀書,你瞭解到什麼?

(2)你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內容?

(3)課文的主題是什麼?

3、自由讀課文。

4、交流讀書情況。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研讀體悟,合作探究

相應出示媒體

1、在上面的問題中自由選擇一個或兩個,反覆讀課文,自我揣摩,自我感悟。

2、合作學習。

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

3、分組彙報。

4、積累語句,指導感情朗讀。

(1)“若按嚴格的花時來說,她們……”

(2)“白丁香正在半開……”

(3)“一個小男孩飛跑過來……採摘着野生的二月蘭”

(4)“月兒行到中天……都有點不好意思。”

5、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不同花的個性特點。

6、自由選擇,自己體會。

7、合作學習,解決難題。

8、交流句子。

9、分角色朗讀,同時,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通讀全文,瞭解特點

媒體出示特點

1、自由讀全文,思考。

這篇童話有什麼特點?

2、討論交流。

3、自由讀全文。

4、交流。

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特點。

五、延伸拓展,積累運用

1、如果馬蹄蓮、天堂鳥等花也加入這場討論,他們會說什麼?請設計它們的發言。

2、閱讀郭沫若的《山茶花》,爲山茶花在花兒比美大會上寫一份發言稿。

3、交流花兒的發言。

4、課外完成。

培養學生說話和寫作能力。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1、回憶課文主題,讀懂故事。

2、感悟哲理,真正做到啓心靈之智,示行爲之範。

設計理念:

1、體現“以鏈接內容爲起點,拓展學生視野,使課堂向課外延伸,閱讀與表達相結合”的教學思想。依據“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的教學程序,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2、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從文本走向生活,體現小學語文“閱讀引路——鏈接拓展”式閱讀教學,彰顯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本單元所學課文。

1、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麼?

2、每篇課文中主要告訴我們哪些人生的道理?

學生思考並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展示課件

(1)做人也須像梅花那樣,品性高潔,不媚俗,不唯上,永葆自己內心的清靜純潔。——《卜算子·詠梅》

(2)陷入絕境時要沉着冷靜、機智果斷。——《跳水》

(3)以“清貧”生活爲樂,無論革命事業處於何等困境,始終堅持信念,不彷徨、不動搖、不退縮的崇高氣節。——《清貧》

(4)“吃得下飯,睡得着覺,笑得出來。”看似簡單的願望,但要想真正達成,也需要長時間的心性修養。——《兒子的採訪》

(5)“人生的擔子不管有多重,咬緊牙,挺住!”——《挑柴》

二、閱讀本次鏈接的三篇文章,用“感言”的形式表達對三篇文章的理解和得到的啓示。

展示課件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課件展示):

1、《聽的藝術》:做每一件事都有一個路徑。

2、《方法》:聽話不要聽一半,

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說話人的頭上去。

3、《愛的詮釋》:愛的智慧的`詮釋就是應“需”而爲。

在該環節教學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讀懂古詩,也要注意每篇文章最後的起“點睛”作用的話,並由此進行思考,談感受,寫“感言”。

三、拓展延伸,鏈接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細微的事件給人啓迪、耐人尋味。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觀察,細心體會,真心感悟,隨時記錄。

展示課件

學生可以自己談一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及從中得到的啓示。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2、抓住文中相關句子複習“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及雙重否定句。

3、抓住重點語句感受夾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長“韌性可貴”的特點,體會夾竹桃身上的品質,懂得作者爲什麼會愛上夾竹桃。

重難點

1、抓住文中相關句子複習“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及雙重否定句。品味課文的語言。

2、感受夾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和花期之長“韌性可貴”的特點特色

教學準備

夾竹桃相關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出示夾竹桃花),請仔細觀察她的花和葉,看哪位細心的同學能有所發現。引導學生從花和葉子着手觀察:花朵像桃花,葉片像竹葉。因此,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形象而好聽的名字:夾竹桃。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課件出示夾竹桃圖片讓學生觀賞夾竹桃的圖片。

那麼,季羨林筆下的夾竹桃到底又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夾竹桃》。同時板書課題

二、深入分析

1、請同學們閱讀第一自然段,季羨林老爺爺對夾竹桃的感情怎樣?(讓學生閱讀後舉手回答。)

出示課件: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2、爲什麼夾竹桃對季先生來說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呢?文中給了我們答案。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夾竹桃的自然段,看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夾竹桃的?

生回答後總結:第二自然段,花色,第四自然段花期,第五自然段引起作者月光下的幻想。同時板書:花色、花期、幻想。

3、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夾竹桃的花色有什麼特別之處,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夾竹桃花色的相關語句體會。

課件出示:紅與白搭配宛如火與雪——奇妙有趣。(同時板書:奇妙有趣)

課件出示: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師:看這個句子,說說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課件出示:比喻---把一類事物比作另一類事物

4、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三自然段,看院子裏都有哪些花,它們開放的季節是什麼季節,畫出季節和花名並找出描寫這些話相關成語

請三名同學一個說季節,一個說花名,一個同學說描寫花的成語。

課件出示:花團錦簇、滿院生輝、五彩繽紛、美不勝收、花開花落、

萬紫千紅。

全班齊讀成語鞏固。課文題爲“夾竹桃”,季先生洋洋灑灑用了200多字,一口氣介紹了14種夾竹桃以外的花,這不是多餘?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對比烘托

5、然而,在一牆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哪裏悄悄開放。夾竹桃是怎樣開放的?請閱讀閱讀第四自然段。指明回答。

課件出示:夾竹桃卻在那裏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了出一嘟嚕。

師:夾竹桃從哪個季節開到哪個季節?

課件出示:“在和煦的春風裏,在盛夏的暴雨裏,在深秋的清冷裏,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豔。”

從春天一直開到秋天說明了夾竹桃花期怎麼樣?-板書:花期長——韌性可貴。

“吐豔”什麼意思? “盛開、綻放”。 “無日不迎風吐豔”該是什麼意思?無日不迎風吐豔就是每天都綻放。“無日不迎風吐豔”是一個什麼句式?作者爲什麼不寫“每天都綻放”呢? (感受雙重否定句,語氣更加強烈,更能突出對夾竹桃的讚美之情。)雙重否定句,什麼是雙重否定句?——雙重否定就是否定兩次,表示肯定的意思。體會句子:“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從“無不奉陪”我感受到夾竹桃的.韌性。(“無不奉陪”就是沒有不陪伴,全都相陪。)這句話中的哪個詞語也能說明它“無不奉陪”(一直)兩個“一直”,令你想到了哪些詞語?(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難道不是可貴的韌性嗎?

課件出示:這一點韌性,同院子裏的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這是一個什麼句式?反問句,加強語氣,表達韌性可貴。

6、“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於此”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過渡句-承上啓下,說明夾竹桃不僅,花色奇妙有趣、花期長——有韌性,還有其它的妙處,那麼夾竹桃還有什麼妙處?讀第五自然段看作者都把夾竹桃幻想成什麼?

生回答後出示課件:地圖,水中的荇藻,一幅墨竹

7、月光下,一團模糊的花朵竟引起了作者這麼多的幻想。讓我們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一下月光下的夾竹桃吧。(配樂讀)

三、 總結

請同學們回想第一自然段,聯繫全文想一想,爲什麼對作者來說夾竹桃是最值得留戀最值提回憶的花?在夾竹桃身上我們看到哪些可貴品質?

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作業設計

仔細觀察一種植物:請你試着描寫一種植物,抓住它的特點運用對比襯托的方法寫具體。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體會劉老師對生活頑強執着的追求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2、學習本文寫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4、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通過作者回憶劉老師上歷史課和放風箏兩件事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體會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及其對生活頑強執着的追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麼重要的日子嗎?(奧運會開幕)那你們知道2008年9月6日是什麼重要的日子嗎?

(可能有許多同學不知道)

2008年9月6日,是北京殘疾人奧運會開幕日。這其實也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日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中,有許許多多的殘疾人,而這當中又許多人身殘志堅,在與自己的命運搏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張海迪5歲時高位截癱,可她憑着自己堅強的意志在病牀上自學完成了大學學業;霍金年輕時就身患絕症,可他身殘志不殘,憑着頑強的精神與命運挑戰,最終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個人是一位老師,他沒有張海迪、霍金那樣聞名,可他同樣用他頑強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他的學生。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理想的風箏》。

2、學生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爲什麼叫理想的風箏? 這個老師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

二、學生帶着質疑的問題自由讀文。

三、讀後交流。

通過交流,讓學生初步感悟課文內容,初步體會老師的品質

四、再次讀文,深入探究

1、自學生字新詞。

2、讀“閱讀提示”,圍繞“閱讀提示”內容探究

(1) 本課“閱讀提示”中爲我們例舉了哪些給自己提出的問題?

(2) 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重點部分寫的什麼內容?(劉老師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這兩件事。)

4、圍繞“閱讀提示”內容,進行合作探究。

(1)、自瀆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從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問題。

①、從作者回憶的兩件事中我們體會到了什麼?

②、課文爲什麼以“理想的風箏”爲題?怎樣理解課題?

③、劉老師的言傳身教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2)、按照提出的問題自學探究,討論交流。

①、從中我們體會到劉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體會到他那頑強執着的精神。

②、從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我們體會到:放風箏除了代表劉老師對生活的嚮往執着追求,還寄託着老師對學生寄託的希望。

③、 劉老師的身教,給學生深刻地影響,使作者在心靈裏升起了理想的風箏,要像劉老師那樣身殘志堅、樂觀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五、品讀課文

課文中哪些內容讓你感動?讀讀,談談你爲什麼感動?

1、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裏盡情飄擺,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着長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藍天上,一隻只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2、逢到要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柺杖爲圓心,再轉向講臺。一個年過半百的教師,一天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每次旋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3、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脫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柺杖,蹦跳着去追,嘴裏還不停

地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於氣喘吁吁地抓住線繩,臉上充滿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4、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躺在牀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劉老師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六、總結

1、感情讀文。

2、談讀後感。

七、作業

蒐集有關“身殘志不殘”的有關故事,下節課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這篇課文通過作者對劉老師的深情回憶,深刻反映了劉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頑強執着的追求。這篇課文文筆優美而又感人,讀後無不讓讀者爲之感動。

這篇課文是閱讀課文,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小組的合作探究來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人物內心情感,體會人物品質。內外通過朗讀、品讀來更深層次的感悟文中的人情美。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同義詞辨析

2、語言、神態描寫

3、分角色朗讀

教學重點:

語言、神態描寫

教學難點:

朗讀的表情與語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童話、寓言、神話的世界裏,作者常常賦予動物、植物、甚至是其它事物以人的感情,勇敢的蚊子雖然打敗了獅子,卻死在了蜘蛛的網裏,那個英雄的石像也因爲驕傲而受到了小石塊的不滿,今天,我們將去一個花園裏,看看花園的花兒們在晚上談些什麼?作者又通過花兒們的談話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三、朗讀課文要求

1、勾畫詞語

2、一邊朗讀一邊劃出哪些寫花的神態、語氣的語句

3、一邊讀一邊想象花園裏花兒們在談話的情景

四、跳讀全文,討論

1、文章可以分爲幾個部分

2、文中寫了哪些花在交談?

3、這些花都是在春天開的嗎?爲什麼作者能把它們寫在一起?[明確]在既非真實,也非虛妄的園中

4、花兒們談話的主題是什麼?他們爲什麼要談呢?[明確]比美論貴,覺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這美好的世界中最美好的。

5、列表比較各種花說話的語氣和神態?

6、每種花都在自已說自己美嗎?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五、朗讀結尾四段

1、小男孩爲什麼不採這些花,而要採二月蘭呢?二月蘭有什麼特點?小男孩採花的目的是什麼?小男孩爲什麼送二月蘭給老師?二者有何相似之處?[明確]默默地儘自己微薄的力量,給世界加上點滴的歡樂。

2、花兒們爲什麼沉默了,他們在想些什麼?爲什麼有點不好意思?[明確]他們都在反思自己的思想,爲自己的'自大虛榮感到害羞。

3、如果他們不爲自己感到害羞的話,補寫兩句話應該怎麼寫?

六、總結

1、作者寫花兒們在月光下比美論貴的用意是什麼?[明確]暴露了一引起人自我炫耀、驕傲自大的靈魂。對二月蘭的默默奉獻起反襯作用。

2、作者通過這個童話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七、活動設計

1、分角色朗讀:《花的話》

2、辯析近義詞

八、佈置作業任選一題

1、以“我最喜愛的一種花”寫一篇練筆,要求介紹出這種花的特點和你喜愛的原因。

2、假如以公園裏的一個池塘爲環境,請確立一箇中心,寫一則池塘裏的動植物們圍繞一個主題談話的情景。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21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教學準備

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黑格爾的話: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誌着這個民族走向成熟,戲劇是一個民族開化的民族生活的產物。

——黑格爾

2.中華民族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據可考的就有275個劇種。你知道哪些劇種呢?下面我們來聽幾段戲曲,看看你能不能說出他們分別是什麼劇種?(課件播放,學生猜一猜他們分別是什麼劇種。)

3.你能說說戲曲表演有些什麼共同的特點嗎?

4.今天老師要帶你們瞭解的這個劇種啊,有着600多年的歷史,比國粹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爲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戲(板書課題,齊讀),跟其他劇種相比,藏戲有着怎樣的表演特色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5.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我們先來讀讀學習提示,想一想這段話告訴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了解藏戲?(根據回答板書:形成、特色)

二、讀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後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想想意思。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

3.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

讀後交流、梳理:4-7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8-20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

4.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麼?

5.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戴着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三、朗讀品味,瞭解藏戲的特點

(一)讀第一部分,初步瞭解藏戲的特點

1.指名讀前三自然段。

2.這三個都是什麼句?回憶一下反問句的作用,那麼作者連用三個排比式的反問句,想強調什麼?又想表達強烈的什麼感情呢?再讀讀句子,看誰能讀出

問號背後的東西?

(強調藏戲的特點,表達強烈的民族的自豪感。)

3、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情感再讀一讀這三個句子。

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二)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瞭解藏戲的特點

1.課文哪幾段具體描寫了這三個特點?

2.默讀8—20小節,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着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瞭解到了什麼。

3.說一說顏色象徵了什麼,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體會藏戲的面具不但每一種顏色都有它的象徵意義,顏色和形狀還非常地誇張。對角色的什麼特徵作了誇張。這在戲曲表演中是多麼獨特的現象啊,難怪作者一開始就這麼讚歎——齊讀課文第1句。

4.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想想不需要舞臺的藏戲簡陋到什麼程度?從那裏體會到?結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爲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和那些以精美的舞臺與華麗的燈光做背景的其他戲曲比起來,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爲背景,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爲伴奏,在觀衆團團圍坐下席地而唱的藏戲顯得多麼質樸、多麼大氣、多麼豪邁啊!齊讀17、18小節。難怪作者會這麼讚歎—齊讀課文第二句話。

5.自由讀19、20小節,你還了解到藏戲的什麼特點?

6.沒有舞臺,席地而唱,演出時戴着面具,一部戲一唱就是三五天,這在戲曲表演中是多麼獨特、多麼稀有啊,難怪作者開篇就用了三個排比反問句來表達心中強烈的讚歎和自豪之情(齊讀1—3小節)

四、瞭解藏戲的形成

這麼獨具特色的藏戲是怎麼形成的呢?這裏面還有一個美麗感人的傳說故事呢,(板書:傳說)請大家自由讀讀4—7小節。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2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2個生字;聯繫上下文或理解由生字帶出的新詞語。

2、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瞭解文中角色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激發情趣:在鳥類中,麻雀是一種很常見的數量很多的小鳥,它們沒有漂亮的.外表,沒有好聽的歌聲,甚至不被人們關注,因爲人們對它們太熟悉了。但今天我們學習的《麻雀》一課中講述的這個故事卻是我們不曾見過的,更是令人感動的。

2、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學生帶入情境。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2、和同桌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識記生字的字形,口頭擴詞、擴句瞭解字義。

3、聯繫上下文或理解由生字帶出來的新詞。

4、檢查、反饋學生的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集體正音。

(2)、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絨”、“博”。

(3)、理解由生字帶出的新詞語。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默讀質疑,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把不好懂的詞語、句子記下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根據課後第2題自學。

(1)、根據題中的三個內容,把課文分爲三部分,瞭解課文是怎樣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

(2)、初步想想,課文中哪些地方使自己感動。

3、全班討論交流自學後的結果。

四、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六年級語文上教案 篇2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色,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

3、培養對文學作品初步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的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教學難點:

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奔主題

同學們,“雨”你們都不陌生吧,有誰見過山雨嗎?

二、播放課件,感受雨景

今天,老師將帶你們去欣賞山林中的雨景,請大家跟着作者趙麗宏一起走進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麗。

趙麗宏眼中的山雨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麼美的雨景,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描述的呢?請大家打開書101頁,自由讀一遍課文,讀不通的`地方多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請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山雨的?(雨前、雨中、雨後)

哪些段落是寫雨前的,請讀一讀。

哪些段落是寫雨中的,請說一說。

哪些段落是寫雨後的,請讀一讀。

五、默讀課文,分清主次

請快速默讀課文,想想哪是課文的主要部分,哪些是次要內容。

作者是怎樣突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重點寫了山雨的什麼特點?誰能概括地說一說。

那麼,你最欣賞課文的哪一部分呢?

六、精讀課文,認真品味

請細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寫一寫,作上批註,然後在小組裏與同學交流、互相學習。

七、彙報交流,教師點撥

一邊交流,一邊賞讀。

八、小組賽讀,領悟語感

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在小組裏賽讀,優勝者將上臺配樂朗誦。

九、配樂朗誦,深化情感

十、集體朗誦,讚美山雨

十一、總結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在你用心觀察,你也能發現美、創作美。今後,請你也留心下雨時的情景,寫一寫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