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

  六年級語文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瞭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分辨事物和聯想。

3、學習生字新詞,會用“幽靜”“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三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領會貝多芬創作《月光曲》時的心情。

2、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產生的聯想。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事?

2、出示貝多芬畫像,簡介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出生於1770年,1827年逝世。他從小就表現非凡的音樂才華,十歲舉行公開音樂會,十二歲開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統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貧寒,受盡磨難,對勞動人民十分同情,對專制暴政無比憎恨。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舉世聞名的音樂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麼是“傳說”(民間流傳的說法)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講關於《月光曲》的傳說的?(第二自然段到課文結束)把課文分成兩部分,應該怎樣分?

4、請兩名學生朗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讀音。

二、初步理解傳說部分的內容

1、默讀第部分,想一想,貝多芬爲盲姑娘彈了幾個曲子,是哪幾首?

2、學生默讀思考後討論。

(1)貝多芬爲盲姑娘彈了幾個曲子?(彈了兩首曲子)

(2)這兩首曲子分別是什麼?(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學的貝多芬譜寫的曲子。第二首是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3)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從哪兒到哪講貝多芬創作的《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講貝多芬彈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後寫貝多芬即興創作的《月光曲》。

三、深入理解貝多芬第一次爲盲姑娘彈曲子的內容

1、指名學生朗讀二到七自然段,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地方。理解幾個詞語:幽靜、入場券、陌生、純熟。教師介紹萊茵河是歐洲的大河之一,流經好幾個國家,包括德國。

2、貝多芬是人民喜愛的音樂家,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他到各一旅行演出,甚至來到一個小鎮上。盲姑娘也在彈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聽到貝多芬自己的彈奏感到深深的遺憾。)

3、盲姑娘一家很窮,又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他們住在一所茅屋裏,兄妹倆相依爲命。哥哥是個皮鞋匠,妹妹是個瞎子。他們買不起音樂會的入場券。)

4、姑娘爲什麼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姑娘很懂事,她聽出哥哥話中不安的意思,能體諒哥哥的難處,所以反過來安慰哥哥,把自己想聽音樂會的強烈願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從這裏可以看出兄妹倆互相貼,這種感情非常珍貴,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懂音樂,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她看不見樂譜只是別人彈過幾遍,就能彈貝多芬的曲子,儘管斷斷續續,很不熟練,卻是很不容易的。貝多芬自己彈起來,她立刻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並且由此猜出了彈琴的人正是貝多芬本人。這說明她具有音樂才能。貝多芬也深深地爲自己能在窮人中有這樣的知音而感動,正是種激情促使他創作了《月光曲》。

6、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到七自然段。

四、佈置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6月光曲

散步(聽)

談話

(同情)

貝多芬

走近(彈)

曲子

(激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用生字卡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朗讀課文一至七自然段。提問:貝多芬爲什麼彈完了一曲又彈了一曲?

二、深入學習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的部分。

1、指名朗讀八至十自然段,糾正讀得不正確的地方。

貝多芬看到了什麼?(月光從窗戶照進黑暗的屋子,茅屋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悽清、幽靜,就在這樣的氣氛中,窮兄妹倆站在他的身旁。)

2、貝多芬彈的是什麼?他彈的和他看到的有什麼關係?皮鞋匠聽着琴聲,好像看到了什麼?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處,月亮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着岸邊涌過來。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爲樂曲使他產生了聯想。開始,音樂可能是徐緩的,使人聯想到月亮升高,穿過微雲。再後來,音樂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聯想到月光下風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想到了什麼?爲什麼說盲姑娘“彷彿也看到了?”

4、爲什麼兄妹倆沒有及時發現貝多芬的離去?(他們完全沉浸在音樂中了。)貝多芬悄然而來,悄然而去,給兄妹倆帶來一片溫馨的人間之愛和一次美妙的藝術享受,也給自己帶來了一次意外的創作收穫。

三、學習分辨事物和聯想

1、在“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琴鍵來”這一段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聯想

2、在“皮鞋匠靜靜地聽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這一段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聯想。盲姑娘臉上的表情是看到的實在事物,“他彷彿也看到了……”是他看到妹妹臉上的表情產生的聯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朗讀指導。

4、請學生試背最後三個自然段。

四、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五、作業

1、背誦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2、預習《小音樂家揚科》。

  板書設計

6月光曲

貝多芬

盲姑娘

知音

彈奏

想聽

感動

再彈

入神

動情

記錄本

陶醉

激情

  六年級語文上冊《月光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品析月光曲的樂曲美,探究文本的語言美。

2、學習運用聯想,虛實結合的寫法。

  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聯想,虛實結合的寫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月光曲》的意境。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古詩、引樂曲

說起月光,你會想到哪些優美的詩句?

是啊,月光如水,柔柔的灑滿大地 ;月光如詩,輕輕地勾起情思;月光的美也能用樂曲來表現。(板書:樂曲)

貝多芬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作的《月光曲》表現得是一種什麼樣的已經呢?作者又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樂曲之美的呢?(板書:語言)齊讀課題。

二、讀文本、品意境

1、請同學們翻開書,你知道哪個自然段在講《月光曲》的內容嗎?

2、快速地瀏覽9自然段,說說:在這清幽的月光下,聽着美妙的琴聲,皮鞋匠好像看到了什麼景象?盲姑娘彷彿也看到了什麼?這些畫面是真實的嗎?(板書:聯想)

l 請大家找出文中描寫實在景物的句子,用 勾下來;

產生聯想的句子用( )標出來。

l 從事實引出聯想,課文中用了哪兩個詞語?

4、自主學習

這段聯想爲我們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變化,爲我們呈現出一幅幅什麼樣的畫面?(板書:畫面)

自讀課文,邊讀邊想,用鉛筆標註答案。

抽生彙報並用簡短的語言歸納變化過程。

(板書:月亮初升、月亮升高、波濤洶涌)

5、指導品析:作者是怎樣用語言爲我們描繪出這樣的意境?

我們一起來欣賞描繪第一幅圖的語言。屏幕出示語言,齊讀。

l 皮鞋匠聽到怎樣的旋律才聯想到這樣的畫面?(音樂速度是快還是慢?音調是高還是低?)

l 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音樂的舒緩柔美?

l 屏幕出現音樂和畫面,請學生欣賞

l 我們應該怎樣讀才能表現這種柔美的意境。

l 總結學法,屏幕出示。

6、合作探究

隨着樂曲的變化,皮鞋匠腦海中聯想的畫面也在發生變化,請大家用同樣的方法學習描寫“月亮初升”和“波濤洶涌”的有關句子。

彙報合作探究的結果。

7、作者將事物與聯想結合,用美的語言,描繪了“月亮初升”、“月亮升高”、“波濤洶涌”的美妙畫面,讓我們體會到了先是輕柔舒緩,而後明朗輕快,最後高昂激越的美的樂曲,現在,我們閉上雙眼,用心傾聽這優美的樂曲,相信你也會浮想聯翩吧。(多媒體播放《月光曲》三個樂章的片段,生欣賞)

8、多美的樂曲啊!讓我們用充滿感情的朗讀,再現月光曲的舒緩、輕快、高昂。

9、引導對比:如果把聯想部分去掉,看文章會變得怎麼樣?不信,可以讀讀。

三、仿寫練習

1、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另外一段音樂《牧童短笛》。同學們也展開豐富的聯想,去領會音樂的意境和內容。

2、說:聽了這輕快的曲子,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在什麼地方?環境怎麼樣?有哪些人?在幹什麼?)

3、寫:趕快拿出你的筆,把你想象到的畫面捕捉下來。

以“我靜靜地聽着,我好象看到了……”開頭寫一段話。

寫小練筆,師巡視,相機指導。

4、評: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注意傾聽,請你評價。

四、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領略了月光曲的美,也學會了用語言文字表達樂曲之美,老師希望同學們課後可以去搜集一些世界名曲,在聆聽的同時,展開豐富的聯想,用優美的語言記錄下你的感受,相信你一定能從中受到美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