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 《月光曲》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 《月光曲》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一、講讀課文第二段第二部分(第九自然段)。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 《月光曲》教學設計

1.(運行課件《月光曲》,在音樂聲中,教師從前課導入。)“第一課我們學了第一段第一部分,講貝多芬走進了低矮的茅屋,爲盲姑娘彈了一首曲子。盲姑娘聽了貝多芬的曲子,那麼激動,那麼興奮。上一課我們提到貝多芬說過:"我的音樂只應當爲窮苦人造福。"還說,"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啊。"這時,貝多芬看到盲姑娘聽到他的曲子是這樣的興奮,這樣的喜悅,貝多芬心裏怎麼樣?”

2.師生對讀盲姑娘和貝多芬的話。

3.“於是,貝多芬又給她彈了一曲,這個曲子就是《月光曲》。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已譜寫好的,還是趁着興致當時彈出來的?從哪一句裏可以看出?”(“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剛纔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4.“同學們想一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使貝多芬創作出這樣一首世界著名的樂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樣聽的?他們聽着,聽着,又展開了怎樣的聯想?”(點擊課件《月光曲》"課文閱讀"下拉菜單中的"閱讀指導"下的"閱讀提示"。)“請你們看看插圖、帶着這個問題自學第二部分。”

(學生自學)

5.“是怎樣的情景使貝多芬創作出這樣一首世界聞名的樂曲呢?”(老師讀課文"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按起琴鍵來。")讀後描述,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情景:“課文中有一幅插圖,這個情景多美啊。蠟燭滅了,屋子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那麼白,那麼亮,那麼美。爲了描寫這個環境,課文中用了什麼詞?”(清幽)“這個"清"是"亮、清朗"的意思;"幽"給人寧靜的美感。前面也講到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清幽、幽靜",都有幽雅、美和靜的含義。但"清幽"有光亮的意思。月光是那麼亮、那麼美,也給人寧靜的感覺。”

6.“現在就請你們把這一節課文讀一下,眼睛閉起來想一想,月光怎麼清幽,小屋子裏是什麼情景?屋子裏人物的形象怎麼樣?然後請你們講這幅圖。”

(學生各自準備,同座兩人對話。)

舉例:(描述插圖)一陣風拂過,把蠟燭吹滅了。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亮了茅屋。茅屋裏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啊,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月夜呀,身邊的窮兄妹是這樣的窮苦,他們同樣需要音樂,我一定要用我的音樂給他們帶來快樂,給盲姑娘帶來光明,貝多芬望了望窮兄妹倆,藉着月光彈起琴來。

7.“月光是這樣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卻看不見。貝多芬的琴聲給窮兄妹帶來了什麼呢?課文上沒有寫,但是從哪兒我們可以知道?”

8.“課文是通過貝多芬的琴聲,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聯想來寫的。現在我們看看下一節課文,哪些句子是寫窮兄妹倆聽琴聲的事實,哪些句子是寫窮兄妹倆因聽琴聲產生的聯想?”(點擊課件《月光曲》"段落分析"下拉菜單中的"第九自然段"。)(學生自學)

9.學生讀寫實的部分:(單擊"皮鞋匠靜靜地聽着。",屏幕顯示桔紅色字表寫實。)皮鞋匠靜靜地聽着。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着他睜得大大的眼睛。

指名讀。引導學生體會這兩處寫事實的課文,從內容上講是連貫的。

10.“從事實引出聯想,課文中用了哪兩個詞語?”(單擊一次課件中寫虛部分,屏幕顯示打了着重號的兩個詞語。)

(板書:好像……彷彿……)

11.“下面,我們先看皮鞋匠聽着貝多芬的曲子,他好像看到了什麼?有幾個畫面。”(再次單擊課件中寫虛部分,屏幕顯示劃了紅線的句子。)

學生自學課文分層次。

"月亮升起來了";"月亮越升越高";"忽然海面上颳起大風,捲起巨浪"三個畫面。

他們兄妹倆聽着好像看到了這些美妙的畫面。

12.(點擊進入課件《月光曲》中"音畫賞析"下拉菜單中"分組"部分,創設情境,理解課文詞句,體會感情。)

(1)語言描述帶入情境:“現在我們也彷彿來到皮鞋匠的小屋裏,站在盲姑娘身邊,一起聽貝多芬彈琴,想象也看到了文中的一幅幅畫面。”

(2)“第一幅畫面:(單擊第一幅圖,錄音響起)月亮在哪兒?(單擊"水天相接、升",詞語下顯示綠色劃線、紅色着重號。)海面怎樣?(單擊"微波粼粼、灑遍",詞語下顯示綠色劃線、紅色着重號。)邊看畫邊指點:"粼粼"指水清。聽到貝多芬的琴聲,皮鞋匠彷彿覺得月亮從大海上慢慢升起,這是一個平靜的大海上的月夜,你們想這時貝多芬在怎樣彈琴?”(貝多芬可能是輕輕地按起琴鍵,節奏也比較慢。)

(3)“第二幅畫面:貝多芬繼續彈着,皮鞋匠靜靜地聽着,她又彷彿看到了什麼?”(返回課件"分組"主畫面,單擊第二幅圖,錄音響起。)(單擊"越升越高、一縷一縷輕紗似的",詞語下顯示紅色着重號、綠色劃線。)

“"微雲"是"小云"嗎?從整個句子看,是"一縷一縷輕紗似的"。想一想,這兒的"微"是什麼意思?(薄)"一縷一縷"的微雲又是什麼樣兒的。”

“這時貝多芬的琴聲,一定比開始時怎麼樣?”(返回課件"分組"主畫面,進一步把學生帶入情境。)

(4)“第三幅畫面:皮鞋匠聽着聽着,覺得海上颳起了大鳳,捲起了巨浪,這情景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波濤洶涌)(點擊第三幅圖,錄音響起。)

“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有沒有月光?從哪兒知道?”指點:“可見仍然是月光照耀下的大海,那是一種歡樂的,令人激動的情景。”(單擊文中表示動作的字詞,字詞下顯示紅色着重號。)

引導再看圖:“想一想皮鞋匠聽了琴聲,彷彿覺得大海捲起了巨浪,貝多芬在怎樣彈琴,琴聲怎樣?”(貝多芬越彈越激動,身子也可能搖擺起來,節奏也越來越快。)

13.描述性小結:(返回課件"分組"主畫面。)“貝多芬的琴聲把鞋匠帶到了海邊。這兒,有平靜的大海,有奔騰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壯闊的美。但無論是平靜的大海,還有波濤洶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這是多麼美好、光明的景象,又是多麼寬闊自由的天地呀!”

14.“皮鞋匠所聯想到的,盲姑娘有沒有想到和看到呢?從哪兒可以看出?”(點擊課件《月光曲》"句子辨析"下拉菜單中的"難句講解",單擊第四句。)

(姑娘眼睛睜得大大的,她彷彿也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像看到了嚮往的那個光明美好的情景。這一點還表現在哪兒?”(恬靜的臉上。)

“這波濤洶涌的大海,盲姑娘以前有沒有看到過?”

“這琴聲使窮兄妹感到快活,感到幸福,幾乎忘掉了周圍的一切。”(點擊課件《月光曲》"句子辨析"下拉菜單中的"難句講解",單擊第五句。)

指導讀:"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

“這裏運用重複,強調看到了景象,是她從來沒有看到的。”

  二、感受月光曲。

"同學們,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在美麗的畫面中來感受月光曲吧。"(點擊課件《月光曲》"音畫賞析"下拉菜單中的"動畫"。連貫的動畫畫面配以同步的月光奏鳴曲片斷。教師可以朗讀課文中相應的文字。)

  三、引導體會聯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這個傳說之所以寫得這麼感人,這麼富有美感,同在記敘中展開了聯想有很大的關係。”

引導對比:“如果把聯想部分去掉,看文章會變得怎麼樣?(不那麼深刻感人。)不信,可以讀讀。”(點擊課件《月光曲》"段落分析"下拉菜單中的"第九自然段"。)

指導讀:“讀這類文章時,要搞清楚哪是敘事,哪是聯想,從而很好地瞭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導寫:“作文時,不僅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有時還要把想到的寫下來。在記事中恰當地加進自己的聯想,文章就會更加充實,表達的感情就會更加豐富、深刻。”

男生讀寫實部分。

女生讀聯想部分。

  四、照應前文指點。

“盲姑娘聽到貝多芬的第一個曲子是"入神""激動",聽了"月光曲"是"恬靜"是"陶醉",我們想想看這個窮苦的盲姑娘此刻心裏覺得怎麼樣呢?她心裏可能要說什麼?我們幫她說出來。”

“貝多芬說過,我的音樂只應當爲窮苦人造福,而且說如果做到這一點的時候,我也是非常幸福的,這時貝多芬的心情怎麼樣,從哪個詞兒說明他也很激動?”(飛奔)。

“貝多芬在這樣一個秋天的明月夜,走進低矮簡陋的茅屋,爲窮兄妹彈了一首又一首,這表現了貝多芬對窮苦人的同情和愛。這個動人的傳說本身,同樣是一首很美的《月光曲》,這也表達了人民對貝多芬的愛。所以課文用《月光曲》做題目,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