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語文《最後的姿勢》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語文《最後的姿勢》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W 次

  一、導入

六年級上冊語文《最後的姿勢》教學設計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六課:最後的姿勢(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是誰最後的姿勢?這個姿勢是怎樣的?課文講述的故事給你怎樣的感覺?

3、是呀!這是一個悲壯、令人感動的故事,請你帶着這樣的感情再讀課題。

  二、瀏覽課文,找描寫最後姿勢的句子。

1、要求:那課文中幾次寫到了譚老師最後的姿勢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用筆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

2、交流。

  三、第一次(最後的姿勢)

1、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過渡:首先,我們來看第一次描寫譚老師最後姿勢的句子。

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這句話中抓住了譚老師的哪幾個動作,從他的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

交流、相機提示:拉、撐、護,從這其中我們體會到了譚老師對學生的愛。動作的快。讀好句子。

2、過渡:那譚老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4-7自然段,邊讀邊劃出關鍵的詞句,品讀品讀,細細地體會。

3、誰來說說,譚老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作出這選擇的呢?

(情況十分危急,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4、出示: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

爲什麼這句話會讓你感受到情況十分危急?

指導朗讀:情況十分危急該怎麼讀?要地震了,多危險呀!讀得這麼慢,對嗎?看,這兒有三個感嘆號,讀得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譚老師是怎麼說的呢?

出示: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他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衝出教室,往操場跑去。

從這兒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

要地震了,譚老師的話應該讀出怎樣的感覺?很鎮定的感覺,怎麼來表達呢?

5、你還從哪兒感受到情況十分危急的?(情況越來越危急了!)

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從這句話的哪些詞語中感受到情況很危急的?(提示:“刺耳的吱吱聲,塵埃騰空而起”說明了什麼?)讀好句子。

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還有四位同學衝不出去了,

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這短短的幾秒鐘,根本容不得譚老師多作考慮,譚老師立即……,(引讀句子。)

是啊,在危急關頭,他選擇了用自己的雙臂守住孩子們的生命之門,他選擇用“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姿勢面對死亡。(再讀句子)

6、範讀:地洞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塌陷了……

一切到這兒似乎已經結束了,但事實上並沒有結束,看,這兒有個省略號,請你想一想,這兒省略了什麼?

(齊讀:請同學們把自己此時的感受融入你的朗讀中。)

(省略了人們的驚慌逃逸,省略了譚老師對四位學生的鼓勵,省略了人們的哀嚎……)

地震了,情況萬分危急,作者通過對危急環境的描述,更加烘托了譚老師的光輝形象,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譚老師情急下唯一想到的是他的學生。讓我們拿起書,一起重回那危急的一幕。

7、齊讀4—7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次(最後的姿勢)

1、過渡:課文中第二次出現對譚老師最後姿勢的描述,出現在人們的話語裏

,出示:“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着!”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第八自然段,找一找,譚老師這最後的姿勢給人怎樣的感受?(震撼)

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震撼的?請你自己讀讀,抓住關鍵詞句品讀體會。

2、“死死地”。想象:磚塊掉下來了,砸得譚老師鮮血直流,但譚老師仍然: 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學生;樓板壓下來了,譚老師後腦被砸得深凹下去,但是譚老師仍然: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學生;鮮血噴涌,疼痛難忍,但譚老師:張開雙臂,死死地護住學生。

你從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請你把你的感情融入你的朗讀之中。

救援人員看到這一幕已是眼含熱淚,他被深深地震撼了,誰再來讀好這句話。

3、被深深震撼的還有誰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9、10自然段,抓住關鍵詞句品讀體會。

出示:“地震時,眼看教室要倒,譚老師飛身撲到了我們的 。”獲救的學生這樣回憶。

你是從哪些詞語上感受到震撼的?“飛身”、“撲”,這兩個詞語讓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奮不顧身……)

譚老師面對危險,將生死置之度外,他飛身一撲,用他的雙臂爲學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門,怎能不讓人震撼呢?(讀好句子。)

4、出示:一位老師說:“如果要快速逃離現場,論條件,老師離門口最近,最有可能離開。但在生死攸關的一刻,譚老師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

你覺得老師說的話有沒有道理?如果他不顧那四位離開教室,他……如果他要留在教室裏,保護四位學生,他……這就叫生死攸關。(讀詞)是呀,他明知道留下來是死,但他還是果敢地留下來了,飛身撲去,怎能不讓人震撼呢?(讀好句子)

5、譚老師爲什麼會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挺身而出、捨生取義,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爲學生牢牢守護生命之門呢?

導出第三自然段,出示:“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是大公無私,是爲他人着想,爲集體着想,爲國家着想……”

這就是譚老師的人生格言,你從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是呀,譚老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所以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他……

6、讓我們一起再來看這句話,出示:“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着!”

再讀這句話的時候,你心中是否有了更深的感受?現在你的眼裏,這是一個怎樣的姿勢?

7、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作者通過對救援人員、獲救學生、老師的話得描述,通過側面描寫的方法,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到譚老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掛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現在行動裏的。他最後的姿勢,讓我們深深地震撼。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情感,一起讀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五、學習第三次(最後的姿勢)

1、引讀十一自然段,譚老師是一位特級教師,在學生眼裏,譚老師講課繪聲繪色,不僅妙語連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教師眼裏,譚老師是最愛孩子的,他在操場上看到一顆小石子都會撿起來,生怕學生玩耍時受傷,然而(音樂起),同學們再也聽不到譚老師的聲音了。講臺上再也見不到那個充滿活力的身影了。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後的姿勢!

2、課文學到這兒,你心中是否和老師一樣,涌起了千言萬語,請你用:譚老師,我想對你說……寫寫你此刻的感受。

3、交流、小結:譚老師這最後的姿勢,不僅震撼了獲救的四個學生,不僅震撼了在場所有的人,更深深地震撼了所有的中國人,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

出示: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人們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這最後的姿勢不僅僅只是對學生的愛,更重要的它表達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爲人師應有的精神,那就是愛與責任(板書)。

這最後的姿勢將永遠鐫刻在四位學生的心中,讀(最後的姿勢:張開……)。這最後的姿勢像一座豐碑,永遠地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讀(……)。這最後的姿勢將永遠矗立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讀(……)

4、難怪人們會讚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六、總結

1、其實,在5.12中,在那災難爆發的那一刻,不僅僅是譚千秋老師,還有很多很多的老師,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學生的生存,他們都用自己最後的姿勢震撼了所有的人,他們用生命鑄就如天大愛,詮釋了最高尚的師德靈魂,演繹了愛與責任最深刻的含義,讓我們一起瞻仰那一座座不朽的豐碑。(圖片、音樂)

2、欣賞時,師解說。

3、此時,你最想說些什麼?讓我們一起滿懷敬意、滿懷感動,再一次讀課題:最後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