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李商隱《錦瑟》鑑賞

李商隱《錦瑟》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錦瑟》

李商隱《錦瑟》鑑賞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譯詩:

錦瑟呀,你爲何竟然有五十條弦?每弦每節,都令人懷思黃金華年。我心象莊子,爲蝴蝶曉夢而迷惘;又象望帝化杜鵑,寄託春心哀怨,滄海明月高照,鮫人泣淚皆成珠。藍田紅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煙。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只是當年卻漫不經心,早已惘然。

  1、 解題 釋義

“錦瑟”或名“無題”,題目“錦瑟”是取句首兩字,是一首廣爲傳誦的詩。有人認爲是爲名爲錦瑟的侍婢而作的纏綿悱惻的愛情詩,有人也認爲可能別有寄託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現封建士大夫隱祕難言的愛情生活,也有的以爲其詩是詩人回顧反思平生遭際之作。

首聯:年已半百,感慨萬千(起興、比喻)。首聯,毫無疑問是起興之筆。錦瑟的五十根弦,象徵詩人將近五十歲的人生(李商隱活了46歲)。瑟之發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一弦一柱”則興寄遙深,感情凝重;“思華年”爲全篇主腦,以下文字皆因此生髮出來。

頷聯:因爲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極深,真覺得此身爲虛,而夢境纔是真實的,即使杜鵑啼血也難表達我的相思之苦。(典故、傳說)

頸聯:明月生於滄海的時候,我的淚水如珠,藍田玉山之上,那玉煙縷縷升騰,何嘗不是從我心中飄出?(典故、傳說)

第二、三兩聯,是全詩的主體部分,也是詩人追憶的內容。但詩人究竟在苦戀什麼呢?他表達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兩個古老的典故來傳達。“莊生曉夢迷蝴蝶”,說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戀的'夢境。莊子“夢蝶”,不知哪種狀態是真實的自我了。這裏,詩人借用這個典故,表現了對美好情感的追懷,儘管那是當局自迷,儘管歡樂是那樣短暫,但也足以讓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託杜鵑”,更轉出一種淒涼悲慨的情調來——生而不能,死則續夢!這是怎樣的悲哀啊,希冀以來生繼今世,永結情緣。接着,詩意又轉,柳暗花明,開出另一新的境界來:明珠在滄海月下泣淚,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煙,美好的事物總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滿。這裏是指佳人紅顏命薄,還是指詩人才命相妨?(李商隱在《有感》一詩中說:“古來才命兩相妨”,意爲才氣與命運不能兩全)我們無從知曉。

尾聯:我痛苦的相思,何須等到今日纔有,就在我傾心於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感到惘然若失了。(直抒胸臆)如何理解《錦瑟》的意境。 尾聯,以感嘆作結。“此情可待成追憶”,表明作者到老還是很珍重這份“感情”的,無需“追憶”,分明已然在追憶。“此情”爲單稱表述,則大體可以推定前面所指爲一件事。“只是當時已惘然”反迭前句,言當時身處其境,已是悽迷難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詩就在這種無限悵惘的情緒中結束,餘音嫋嫋,言盡而意不止。

  2、 鑑賞要點

-----構思新奇

開頭寫錦瑟訴說“一弦一柱思華年”思之殷切,思之纏綿。聲聲訴述思念之切。結尾句“當時惘然” “追憶此情” ,使悲歡離合之情更令人斷腸。可見作者構思之精巧。

-----朦朧美

詩人用“莊生”夢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帶入美好的夢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託給“杜鵑”彷彿置身於“杜鵑啼血”的氛圍中,更感受到離別後的思念之深。夢中的朦朧美如一幅畫,霧也朦朧,水也朦朧,美人魚落淚,藍田美玉在陽光下閃光,彷彿燃燒出縷縷輕煙,冉冉飄拂。

-----典故、傳說簡釋

莊周夢蝶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牀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爲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爲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望帝啼鵑: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的稱號。傳說他因水災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後靈魂化爲杜鵑,啼聲非常悲悽。

鮫人泣淚 :《博物志》裏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的故事。

暖玉生煙: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爲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的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

總結:李商隱詩的用典

李商隱的詩,素以用典工整適切著稱。《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詩句的內涵,提高詩句的品位,鑄造出詩歌典雅、厚重的意韻;還可以借題發揮、“借屍還魂”,爲我所用,創出古典新義來。以《錦瑟》而論,如果不引莊周夢蝶,又如何在七個字中傳達出詩人對自我認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現出那種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說,用典是李商隱刻意追求的一種表達手段,更兼他錘鍊得好,融貫得好,所以不露斧鑿之痕,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礙於他詩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轉。

  3.理解《錦瑟》的象徵表現手法

【明確】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情感。

象徵與比喻有共同之處,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點,但它們也有不同之處。比喻像人間的橋樑,一般有兩個硬性的端點,可以找出本體和喻體;象徵則像天上的彩虹,物質表象所聯繫的對象不那麼分明,主要靠暗示,帶有更多遊移不定的成分。像《錦瑟》一詩,無論是起興的“錦瑟”,還是主打的“蝴蝶”“杜鵑”“珠”“玉”等,它們表現的情調可以猜想出來,但一追究其具體所指,就如墜人五里雲霧了。也許,正是李商隱詩歌中表現出的這種意蘊深厚的朦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近人梁啓超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詞》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着。拆開來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祕性的。”

  4.理解《錦瑟》的主旨和情感

【明確】《錦瑟》一詩,境界撲朔迷離,情感深長綿藐,確實是一個千古之謎。所以,至今還有很多學者把它當做政治詩來讀,並從詩人的經歷中尋找蛛絲馬跡,闡幽發微。李商隱一生,固然是在黨爭的政治派別夾縫中求得生存的,受過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擠,有過短暫的榮光,更有過長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歡,未必用這樣朦朧的詩歌來表現,不能硬把中國古典詩歌“香草美人的傳統”(以愛情隱喻君臣際遇)往這裏套。否則,李商隱那些寫愛情的無題詩,像“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之類的,都可以當做政治詩來讀了。我們認爲,《錦瑟》還是一首寫戀情的詩,是一個垂暮老人回首錦瑟華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悽美的歌。其意境高遠,感情真摯,可意會不可言傳,可感悟不可支離,須從大處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