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故都的秋》公開課教案

《故都的秋》公開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教學目標

《故都的秋》公開課教案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散文“形”、“神”合一的藝術特色。

2 .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把握 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以情選景;體會作者在景物的細緻描寫中融入的情感。

教學難點: 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的融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根據大家學過的一篇課文中描寫的景象畫的,請你根據畫面的內容把這篇課文背出來好嗎?(畫面上是《天淨沙秋思》描繪的場景)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對秋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深情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筆劃出來,查字典解決。不理解的句子,用筆劃出來,等到分析的時候交流解決。

2.學生找出自己喜愛的句子或段落,然後朗讀給大家聽,並說出自己喜愛的理由。

3.挑出一個學生選出課文的3段內容,然後大家共同朗讀。

三、再讀課文,賞析課文景色的美。

1.在你讀了這篇文章之後,你認爲作者都是描寫了秋天的哪些風景呢?請用最簡練的語言把他們說出來。

明確: 秋天:秋院、秋槐(花)、秋蟬(蟲)、秋雨、秋果

2.那麼我們來看一下作者筆下的秋槐有什麼特點呢?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

明確: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鋪得滿地,腳踏上去,沒有聲音,連氣味都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細柔軟的觸覺。

3.品味詞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明確:

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3.作者都是從哪些角度對這些落蕊進行了描寫呢?

明確: 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寫觸覺感受。

4.他看到、踩到這樣的落蕊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你說作者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明確: 細膩、清閒、落寞。 正因爲這裏寂靜無人,作者獨自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因爲難得的悠閒而欣喜,也可能因爲無事可做而又寂寞吧。

 [寫作背景]:

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滿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5.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那份落寞和景物銜接在一起的呢?請你結合文字談談自己的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心中充滿了情感,而景物只是作者情感抒發的一個載體,他在描寫景物的時候,就讓景物帶上了自己的情感特色。比如把對落蕊靜態的描寫,正是作者內心平靜的寫照,正是他感到秋天氣息,讓自己的內心向外宣泄的一個窗口。]

四、三讀課文,分析課文的表現手法及作者對秋的總體情感

1.作者對北方秋天的總體感覺是什麼?他描寫的那幾種景物能體現這一特點嗎?試舉例說明。

明確: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如秋雨,“忽而來一陣涼風,便系列索羅的下起雨來了”這體現了雨的“清”“靜”;人們說“一層秋雨一層涼”體現了秋的“悲涼”。

2.南方秋天的特點是什麼?作者爲什麼要寫南方秋天的特點呢?

明確: 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淡,只能感覺到一點清涼。 突出北方秋天的特色,也暗含着作這對北方秋天的喜愛之情。

3.那麼你能各用一個字來形容作者心中南方、北方秋的特點嗎?

明確: 淡、烈

4.現在請大家閱讀文章第十段,然後回答,“故都的秋”在作者的心目中引發的是一種喜悅,還是一種悲傷呢?

明確: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任意回答,不必拘於一種。

 五、延伸訓練。

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有時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們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下面請你從下面所給的字中選出一個你認爲最恰當的,填到括號內,說說這樣選擇的理由。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 雨中( )葉樹,燈下白頭人。 (《喜外弟盧綸見寄》司空曙) (綠、紅、黃、殘 ) [提示:黃。既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並且符合對偶。]

六、作業佈置 。

從課文中選擇兩句你認爲非常美的句子,然後仿造它的格式寫出兩句自己對秋受的句子。

 附:板書設計

秋 院

(主觀、客觀)----清、靜 秋 槐

秋 蟬

(主 觀)----悲 涼 秋 雨

秋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