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實錄及反思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實錄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實錄及反思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教學實錄及反思

學校進行的高效課堂改革摸索了一段時間了,今天由我給語文課改小組成員上一節探索課。我今天上的是蘇軾的《文與可篔簹谷偃竹記》。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一、預習。早讀我佈置了任務,就是朗讀和疏通文意,在大多數學生都完成了這個任務之後,再以抽籤的方式確定課堂展示及點評的小組。

這樣安排,我的考慮是每節課所有的學習任務所有的學生都應該積極參與進去,思考,討論,解決。如果一開始就確定了展示的小組,擔心他們就只解決自己小組的那個問題了,忽略甚至壓根就放棄了對其他學習任務的研討。在基本完成了所有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我以抽籤的方式確定了每個小組承擔的任務。

 二、正式上課,大屏幕上首先展示本節課的任務:

  成果展示:

(一)全文朗讀

1、高若雨組朗讀,陳毅組點評

2、王媛組朗讀,李昶悅組點評

(二)疏通文意

1、第一段(王怡靜組翻譯,寧鵬浩組點評)

2、第二段(劉剛組翻譯,尚迅航組點評)

3、第三段(鄔笑笑組翻譯,劉春陽組點評)

然後留五分鐘時間讓各組學生針對自己組的任務開始準備,形式爲小組合作。

時間一到,各小組按順序上講臺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再由點評小組糾正,其他小組均可積極參與。

  三、下課前,大屏幕展示下節課的學習任務:

預習任務:探究·討論

1、作者記敘了哪些事情?

2、本文引用了哪些詩文典故?

3、你從文章第一段中得到了哪些啓示?

4、你覺得文與可是怎樣一個人?

5、本文的出發點是說理還是抒情?

6、本文的中心是什麼?

7、結合《祭十二郎文》,談談你在寫作中得到了哪些啓示?

  四、課後反思

最大的亮點是所有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過程中。上臺展示的學生自不必說,底下聽的學生也很認真,因爲要糾錯。這也是課改的初衷。

整個模式很清晰,好操作。

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一)朗讀時存在的問題主要出現在字音和斷句上。斷句出現的問題當時就由學生糾正了,但字音就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這篇文章有這麼些字的讀音都出現了問題:

爲 累 遂 見 教 予 夫 喪 遺 與 語 絹 擬

老實說,課前我自以爲準備得還是很充分的,問題是有些字的讀音我一直都是那麼處理的,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等課堂上學生朗讀的時候,你發現問題就出來了。學生在糾正的時候又產生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中,有的我能及時解決,有些我卻不敢確定。比如“絹”,我一直讀一聲,有學生說該讀四聲,我問查字典了嗎?他說沒有,他一直都讀四聲的,比如有一個很熟悉的詞“絹花”,就讀四聲。我印象中的“絹花”也讀四聲,當時心裏想難道是個多音字?不敢確定,就老老實實地向學生說明了,下去查了字典,等下節課再訂正。

還有學生在糾正別人時把正確的說錯了,起碼他以後不會再念錯了。

還有一個女生說:“‘予’做代詞時讀二聲,做動詞時讀三聲。”也明確了學生一直不太清楚的地方。

這可真正算得上教學相長了。

(二)疏通文意時出現的問題

1、“廢卷而哭失聲”中的“而”,學生解釋爲連詞,表示承接關係,“擱下畫卷,痛哭失聲”,我肯定了下來。沒想到聽課的一位姓顧的老師舉手發言,覺得應該是並列關係,他站起來便說邊比劃,把畫卷放下來的同時已經痛哭了,兩個動作沒辦法把前後關係分得那麼清楚。學生七嘴八舌地爭論了起來,連一個前來觀摩的英語老師也激動得站起來發言了,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學生說:“眼淚沒有那麼順當吧?總得醞釀醞釀才合乎常理,所以,還是承接好。”

我當然也加入到爭論中:“如果流淚還要醞釀一番才行,那一定是傷心的程度不夠。我覺得我被顧老師說服了,真正傷心時大概很難那麼層次井然,放下畫卷再哭,應該是拿着畫卷時已經淚流不已了,所以,並列關係是不是比承接關係更好呢?下去大家可以繼續爭論。”

下課後,我關上多媒體出了教室,發現還有一個男生追出去正在樓道里和顧老師爭論這個“而”的用法,只聽他說:“男人的感情是內斂的,不像女人那麼一傷心就哭得稀里嘩啦的,蘇軾拿着畫卷當然很傷心,但他是個男人,一定強忍悲痛,放下畫卷,才發現忍不住,這才痛哭失聲了。所以,該是承接關係。”

至於到底是並列還是承接,還重要嗎?

2、課下,顧老師還說到了一點,學生在翻譯時都只說“與可”,按古人的習慣,是否該帶上姓呢?商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