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優秀教案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一、導入新課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優秀教案

“路風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這是梁山好漢的作風,路見不平尚該拔刀相助,更何況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漢中也有人曾經有不平不能吼,舉起來的拳頭打不下,他是誰?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林教頭”。

標題板書:林教頭

 二、相關情節,初識人物

當日在 東嶽廟 前,奸臣高俅之子高衙內看上了林沖妻子,父子二人多番設計想霸佔,後使林沖誤入 白虎堂 ,刺配滄州牢城。並買通董超、薛霸兩個差役,在野豬林 內謀殺林沖,後來得到魯智深出手相救。但是倖免於難的林沖還反過來求魯智深放過董薛二人。

三張卡片排成一橫行,用虛線連接。

提問:從林沖一路以來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他性格中的什麼特點?

明確:逆來順受

在卡片下板書:逆來順受

  三、閒話不閒,閒人關鍵

林沖就是這樣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來到滄州。到了滄州後怎麼樣?請打開課文

1.用一個短語概括課文第一段敘述的事情。

明確:滄州遇舊 ,這是小說的序幕。

2.提問:大家是否留意,小說中稱這段“滄州遇舊”爲“閒話”,既然是“閒話”,爲何還要講?

明確:見課文註釋①,《水滸》中保留了宋元說書的痕跡,“閒話”只是說書人的慣用語,其實閒話不閒。

3.提問:那麼,這段“滄州遇舊”在小說中起什麼作用?我們可以從表現人物性格與推動情節發展兩方面想。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①林沖對高俅理應切齒痛恨,但從林沖話語間能聽出他的仇恨嗎?由此可見林沖怎樣的性格?

明確:稱高俅爲“太尉”,說自己“惡”了太尉,自稱“罪囚“,這些都看到林沖的安分順從。

點拔:“惡”一詞的意義。指出古代白話小說中保留着宋元口語與今天的不同意義。

在 滄州遇舊 下板書:安分順從

②再從推動情節的角度看,這段“遇舊”與後文有何關係?

明確:小二聽了林沖被高俅所害,所以陸虞候密謀時提到“高太尉”三字才引起了他的警惕,所以纔有了小二偷聽陰謀,纔有了林沖 暗曉殺機 ,纔有了林沖頓生仇念買刀尋敵 。

在 買刀尋故 下板書:頓生仇念

③小結:“閒話”帶出了情節的開端和發展,閒話不閒;李小二是個次要人物,卻推動了情節發展,閒人關鍵。

  四、情節生波,性格依然

1.提問:情節繼續發展,看似風平浪靜,林沖對尋敵報仇一事態度有何變化?用課文原話回答。

明確:“三五日不見消耗,便 自心下慢 。”

點拔:“自心下慢“的意思。

2.第六天,殺身之禍未降,美差反而臨頭,而派林沖

接管草料場 的是受了陸謙賄賂的管營。

提問:林沖對此有沒有足夠的警惕?可見他怎樣的爲人?

教學引導,學生討論:

①提問:他怎樣回答?怎樣想?

明確:他回答管營:“小人便去”。

他與李小二道別時說:“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

高俅三番四次要殺林沖,林沖仍對高俅心存幻想。

②提問:接管草料場後,他怎樣做?注意細節描寫。

明確:看到房子壞了,他決定雪晴後找人修葺;出門買酒禦寒,不忘蓋火,掩門,上鎖;沽酒回來,看到草廳倒塌,第一件事是探身去摸摸火種是否熄滅。

點拔:滄州的草料場是北宋存放軍用糧草的重地,萬一有什麼損失,可要犯死罪的。林沖深知這一點,他盡職盡責。但是他卻不知,正是這個草料場,正潛伏着一場殺人的陰謀。

③在接管草料場這件事中,再次看到林沖的安分順從,隨遇而安。

在 接管草料場 下板書:安分順從

3.小結:從“滄州遇舊”到“接管草料場”,我們用線一連,呈現了一個情節波瀾,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發生了起伏變化,但“安分順從”仍然是林沖性格中的主要方面。

以上卡片及板書應呈現爲:

買刀尋敵

頓生仇念

暗曉殺機 自心下慢

東嶽廟 白虎堂 野豬林 滄州遇舊 接管草料場

逆來順受 安分順從 安分順從

 五、體會“大石、風雪”的細節及景物描寫的作用

1.簡要梳理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變化。

後面的路,安分的林沖怎樣走下去?他的性格發生了什麼轉變?情節向哪個方向發展?

①請一位同學講黑板前續貼卡片。

要求:放在適當的位置,並標示出情節發展的方向。

②讓學生指出小說的發展、高潮、結局和尾聲。

分別是:夜宿山神廟、火燒草料場、雪地復仇、投東—上梁山

③提問:林沖在“雪地復仇”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用四字短語概括。

明確:奮起抗爭

在 雪地復仇 下板書:奮起抗爭

以上卡片及板書應呈現爲:

雪地復仇 投東—上梁山

奮起抗爭

火燒草料場

夜宿山神廟

接管草料場

④小結:從這一幅圖,我們看到“夜宿山神廟”是把情節由低谷推向高潮的關鍵時刻,是使林沖性格由逆來順受、安分順從向奮起抗爭轉變的重要契機。

到底“山神廟”裏有何機關,使林沖思想突變?我們來探討一下。

標題板書:山神廟

2.體會山神廟內外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提問:山神廟裏有什麼?這樣的環境給人什麼感覺?

明確:有的是面目猙獰的三尊泥塑,卻沒有鄰舍,沒有廟主,這樣的環境給人陰謀荒涼之感。

②廟外又是什麼環境?讀出寫雪的名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

點拔:這裏寫雪只一個字“緊”,這個字歷來爲人稱道,因爲它極準確生動地寫出了雪勢之大。

③提問:同學們,此時外面日黑風高,大雪紛飛;廟內陰森荒涼。這裏的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渲染了氣氛,烘托了人物的處境。

④小結:

林沖是一身本領的堂堂英雄,只因妻子美貌而落得萬里爲囚的境地,有國難報,有家難投,陪伴他的只有破廟一間,泥塑三尊,還有外面的漫天風雪。真是山神廟裏好漢淒涼啊。

另起板書:山神廟,好漢淒涼

3.體會“林沖擱大石”這個細節描寫的作用。

①提問:面對落難的淒涼,林沖隨遇而安。然而他可以繼續隨遇而安下去嗎?爲什麼?

明確:因爲草料楊起火了。

引導:同學們,陸虞候只是爲虎作倀,幕後指使是誰?

前而說過,草料場乃軍事重地,現在竟然有人了爲淫慾,爲了私心,連草料場也敢輕易燒掉!

提問:由高俅的賊膽包天,我們可以透視當時北宋怎樣的社會環境?

明確:政治腐敗,社會極端黑暗。

②提問:同學們有否發現:促使林沖識破高俅陰謀的關鍵竟然是落在一個細節上,這個細節是什麼?

明確:林沖擱在廟門邊上的大石。

板書:擱大石,驚聞殺機

提問:爲什麼大石頭這麼關鍵?

明確:是大石頂住廟門,前來避風雪的陸虞候一夥推不開門,只好站在廟門外邊看火燒草料場,邊講起了放火的陰謀,正好讓門內的林沖聽分明,

追問:是什麼把林沖從草料場趕到山神廟裏?是什麼使陸謙等人也趕到山神廟來?

明確:風雪。

標題板書:風雪

③小結:一場風雪,把不共戴天的仇人趕到眼前,妙!

一塊石頭,又把他們隔開,更妙!

門外講真相,門內聽分明;門外放火嫁禍,門內忍無可忍。一門之隔,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高潮?你看,風雪是環境,大石是細節,由此,我們看到了環境及細節描寫在推動小說情節發展上起的關鍵作用。

4.體會林沖這個人物的英雄形象的刻畫。

①一場大雪,救了林沖;一場大火,則改變了林沖。

現在我們來看“雪地復仇”一幕,作者怎樣刻畫這個覺醒的好漢形象?

板書:雪中火,英雄再生

點拔:魯迅先生和茅盾都說過:寫人,動作、語言不必多,能夠寫出最緊要的,有個性的便足以表現人物。而《水滸》中正是這樣。這裏寫林沖怒斥陸虞候,纔是幾句,卻極有分量。

②分角色朗讀最後一段,體會林沖的英雄形象。

點拔:林沖從東嶽廟受辱以來的種種新仇舊恨,種種酸楚義憤全都落到他的這幾句話上來。

③現在,草料場燒了,人殺了,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一無所有的林沖,現在只有一條路可走——投東而去,最終投奔梁山,成爲梁山泊上最勇敢最堅決的一員猛將。

  六、提示主題,深化意義

1.提問:回首看看林沖走過的路,從東嶽廟到梁山泊,是什麼原因使這樣一個逆來順受的人走上了殺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嗎?

明確:“逼”。高俅一步一步逼,逼到野豬林,逼到草料場的火海。林沖則能忍則忍,忍過了東缸廟,忍過了野豬林,退縮到了山神廟裏。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時,他如夢方醒,面對“逼”,“忍”不是辦法,唯有“反”才能生存。

2.體會林沖這一文學形象的深刻意義。

引導:由林沖的被逼造反,我們不妨想多一點。林沖當時在東京是保衛京城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有身份,有地位,尚且被逼起來反抗自己的階級。那麼在同樣黑暗、腐敗的封建社會裏,那些被壓在最底層的百姓是怎麼個活法?那麼,走投無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沖一個?所以我們說,林沖是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這一文學形象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七、文學影視,兩相參照

爲了幫助同學們更直觀地體會這節課的內容,在此播放電視劇《水滸》裏幾個有關片斷給同學們欣賞。

教師從旁點拔。

這一教程可視具體情況而刪取。

只要取能突出“風雪”“山神廟”“大石”的細節,“火燒草料場”的背景,“林沖怒斥並手刃陸虞候”及“雪夜奔梁山”的片斷即可。

  八、交流讀書心得

我們提倡多讀名著,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些什麼學習心得,大家談一談怎樣讀名著。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教師歸納:

1.讀名著,我們不能僅僅追求情節的刺激,應該學着觀察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由此來領會名著深遠的主題。

2.文學名著往往是鴻篇鉅著而又細針密線,我們還應注意仔細品味作品中的精彩段落,如環境描寫、細節描寫等。

3.我們還可以看一些文學評論家對該書的評析,往往能提高我們閱讀的興趣,幫助我們更深更廣更細地理解作品。

不求全面、具體,只求結合這節課,能談一點心得,提高閱讀的興趣。

 九、課堂小結,歌曲收束

一部真正的名著經得起世人的推敲與時代的考驗,都是沉甸甸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是棄而不讀,那便是欠了一筆文化債。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只是《水滸》中一個小小的片斷,雖說窺一斑而知全豹,但是氣魄恢宏的原著還在等待着我們慢慢領略;108個英雄好漢鮮活的形象還在向我們招手。

教師朗誦一段歌詞結束全課:

英魂聚散轉眼是千年,山高水遠蒼茫有遺篇。

可圈可點如今重開卷,可歌可嘆公道在人間。

有條件可同時報告播放《天時·地利·人和》這首歌,有較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