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山居秋暝》教學反思精選

《山居秋暝》教學反思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山居秋暝》教學反思1

首先,組內教師們肯定了七班學生的課堂表現,認爲課堂氛圍較好,學生積極性較高,能參與到展示當中。這一點,一方面得力於學生對公開課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不錯,只要能多加引導、鼓勵,他們也可以表現的很好。

《山居秋暝》教學反思精選

其次,時老師與王老師都提出了一點,就是《山居秋暝》作爲一首詩歌,學生讀的不夠多,僅僅是在授課之初分小組進行了齊背,有感情的示範性朗讀缺乏,未能將誦讀貫穿於整堂課中。這個意見非常中肯,點明瞭我授課的一大不足。平時上課,對於誦讀的引導就有缺陷,機械的將背誦與講授分開,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語文成了死記硬背,對於文字美、意境美無法真切感受。因此,在日後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把誦讀與講授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感情,把握詩歌。

再次,李老師與秦老師還對導學案的設計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尤其是對於“志趣”、詩歌具體意象等問題做了討論,並就如何設置導學案上的問題做了探討。通過與老師們的探討,才發現導學案上個別題目的.設置不夠準確,個別問題的表述不夠明確。因此,在以後準備導學案的過程中,對於設置的題目要有針對性,所問所指要具體明確,同時,還要保證課堂連貫性。

第四,課堂上教師的語速過快。針對這一點,必須自己從心底做出重視,一年多的教師生涯,聽課老師曾多次反映我講課語速過快的問題。以後上課,開口之前,要首先告訴自己,說話慢一點,再慢一點,保證每個學生都聽到明白再繼續往下說,畢竟,進度不是最重要的,讓學生學會聽懂纔是目的。

最後,是我個人對自己課堂的一點反思。這節課,通過老師引導學生展示,暴露出我準備的仍舊不夠充分,雖然課前查閱了大量資料,並在八班展示過一遍,但具體細節自己還是把握的不好,對於學生課堂上生成的問題不能很好的調控引導,這不只是因爲自己課堂掌控能力不足,更是知識經驗缺乏的表現。一堂成功的課,靠的不僅僅是三四天的準備,而是知識的日積月累,因此,平時一定要加強專業學習,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廣泛涉獵,多讀多思,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爲順利授課打好基礎。

作文課上,曾經不只一次的告訴學生,寫作文要有自己的思想,力爭讓筆下的每句話每個字都能令自己自豪。作爲老師,平時授課,又何嘗不是這樣?每堂課都應該成爲我們努力的結晶,下課鈴響起的那一刻,我們都應該在心裏自豪的說一聲,這節課,展現了我的最大能力,我上的很好,值得我驕傲。

  《山居秋暝》教學反思2

詩歌是形象的藝術。它常常藉助於形象,曲折地表達作者對人生的認識和理解,含蓄地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操。因此形象的賞析,是學習詩歌的最基本的一步。

分析形象的方法:找出關鍵字;回答其形象特點(包括外形特點和內在精神特點)。

鑑賞形象,最重要是抓特徵,這個特徵就是由自然屬性、詩人思想身世、文本信息等因素共同組成。

①注重形象本身的特點研究,從形象的自然屬性及相關知識,因爲詩人利用某種形象無非是利用它的某些特點來暗示讀者他想表達的意思。

②詩以言志。形象是詩人內心思想的物質表現,是詩人的傳聲筒。所以我們分析形象要聯繫詩人身世,生活的背景等。

③還要注意對形象聯想和想象。

④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重視文本閱讀,學會從具體的文本中具體的物象上尋找信息,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對作品進行分析。

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品讀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從形象入手,運用鑑賞形象的方法,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充分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熱情,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目標完成較好。

本課的不足之處,由於時間較緊內容較多及學生的鑑賞能力不高原因,造成了教學任務落實不夠充分的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教改的同時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更有效的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也應該是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