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教學內容: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三課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①初步瞭解中國的抗日戰爭,激發其愛國主義思想。
  ②瞭解歌曲內容,抒發對二小的敬佩和懷念之情。
  2、技能目標
  ①引導學生進行聽賞(女聲獨唱)——改編——聽賞(童聲合唱),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詞、情緒等相關因素對錶現音樂作品的作用。
  ②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培養其豐富的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對獨唱歌曲進行改編。
  2、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
  教具準備:
  課件、鋼琴、繪畫用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境,瞭解時代背景。
  1、聽賞歌曲《松花江上》(電視播放VCD碟片)
  問:你從歌曲中知道了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讓學生了解在中國歷史發生的一件大事——日本的侵略
  戰爭,從歌曲中知道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2、欣賞影片《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的部分鏡頭。
  問: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些什麼?
  生討論回答:中國人民通過不同的方式在同敵人進行鬥爭。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況……通過讓學生“看電影”,
  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
  1、導入:你知道當時的孩子們是用怎樣的方式在抗日的呢?(站崗、放哨、送信等)今天,老師請同學們從歌聲中去聽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師講述故事(用優美、委婉的歌聲講述)——出示歌詞,投放連環畫。
  問:①演唱形式?情緒?
  ②從歌聲中知道了些什麼?
  (設計意圖:有了第二環節的輔墊後進入第三環節——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
  這兒用故事導入,並運用歌唱的方式,即符合此曲敘事性歌曲的體裁和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又符合音樂課要突出音樂性這一特點,通過教師優美、委婉的演唱,讓學生了解了歌曲的內容。)[
  3、創作改編歌曲——(出示歌詞)。
  問:假如請你來演唱此曲?你認爲歌曲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爲什麼?
生討論:第一段演唱可‘一般’(指起伏不大),因爲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第四段要激烈一些,因爲在打仗……第五段要悲傷,因爲二小犧牲了,第六、七段也要悲傷,不過比第五段要‘弱’一些……
  問:爲了讓歌曲講述得更生動,老師請同學們幫忙,爲歌曲進行一次改編,你認爲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改編呢?
  分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傳統的音樂教育過份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學生循規蹈矩,一切按教師的要求行事,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而創作教學作爲一種教學領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且能夠深化學生對已學音樂知識(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的理解、運用。強化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併爲下一步聽賞作準備。)
  4、聽賞鍾維國改編的童聲合唱《二小放牛郎》。
  問:歌曲哪幾方面進行了改編?和同學們的相比較,我們哪幾個方面的改編和作曲家是相同、相似的?
  生討論:情緒——速度——力度——歌詞——演唱形式進行了改編。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對改編後的歌曲有一個完整的瞭解,通過與作曲家比較,讓同學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也爲了比較區別,促使他們聚精會神地去細聽和分辨。)
  問:改編後好嗎?爲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對錶現音樂作品的作用。)
  5、欣賞舞蹈《二小放牛郎》。
  問:除了用歌曲來講述故事外,還有什麼方式?
  生討論:朗誦、繪畫、舞蹈、小品、電影等
  (多媒體展示,七段故事情節可以自由選擇觀看。並讓學生跟學一些動作,感受其肢體的韻味。)
  (設計意圖:此內容是全國少兒舞蹈大賽中獲得金獎的一個舞蹈精品,十三位小演員(十二隻小牛和二小)通過肢體語言,直觀地抒發了其豐富的情感內涵,在舞蹈這一流動的過程中,使舞蹈者與欣賞者心靈彼此融合,迸發心靈的共鳴。通過以舞助聽的形式,學生不僅有視聽結合的立體感,而且更容易受音樂氣氛的感染。)
  四、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選擇表現形式。
  問:“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呢?”
  ——請出五個組長(朗誦組、繪畫組、舞蹈組、小品組、歌唱組)其餘同學自由選擇小組。
  要求:選擇1-2個情節
  2、小組討論、創作。
  3、表演展示。
  (設計意圖:前面的幾環節安排使學生們深深地被歌曲吸引着,被歌曲激動着。爲了讓同學們盡情地一抒情懷,我安排了創作表演這一環節。並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激勵機制,使學生一個個都認真地投入了,由體驗付諸於實踐。並在觀衆的“點評”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五、課堂小結。
  觀看一段精彩的電視回放: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喜悅、歡騰的慶祝場面。
  問:你看到了什麼?今天的音樂課,你知道了些什麼?
  (設計意圖:前後呼應,讓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最後的結果,給學生上了一堂難忘的歷史課。同時,起到一個總結概括作用:既可瞭解學生在這堂課中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瞭解作品對學生的情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