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望》週刊授予我的“情繫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懷念》這篇文章。多年來,我在學校裏接觸到不少中國學生,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談談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

在中國傳統教育裏,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之一的《大學》裏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說,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兩個詞語描寫現代學術發展是再恰當也沒有的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

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因爲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論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有一天王陽明要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裏的竹子。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裏,面對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爲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

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裏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爲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以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經驗告訴我們,這種觀點是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樹,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爲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爲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爲什麼歷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

在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爲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部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100分,但是面臨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爲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爲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爲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裏,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管研究科學,研究人文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爲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裏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教案

【教學目標】

1、目標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闡述實驗精神的重要。

2、結合文本分析擺事實講道理以及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學會圈點批註關鍵詞句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準確的理解課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瞭解其中的論證方法和修辭方法;學習製作卡片。

難點:理解文章的論證結構。

【教學方法】

這是一篇大科學家的小講演,卻反思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談輕科學實驗。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將學理分析和現身說法結合,學識宏博,思辨深刻,體驗剴切,話出肺腑,切中時弊。學習本文,宜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研讀說理文的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

【教學輔助】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

同學們,當我們津津樂道於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四大發明和奧數奪冠的時候,你是否知道當代十大科技發明中沒一項是咱中國人的?的李約瑟命題就是探討近代中國的科技爲什麼落後了的。從五四時起很多有識之士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可直到現在中國學生高分低能,創造和實踐能力不足,仍是不爭的事實。原因何在啊?讓我們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尋這個極有價值問題。

二、整體探究

1、速讀全文找出中心論點,以備交流。

中心論點的特徵:表判斷的陳述句;凝練概括,統領全文的觀點。

明確:中國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或標題。

2、用勾畫評點的方法,跳讀文章,說說作者怎樣分析格物致知這個概念的?

明確:開頭點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學實驗,然後由《大學》裏格物致知傳統儒學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舉反例再到探真義,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層層遞進,直達真理。

作者在文中探討了哪四個問題?

明確:①《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②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③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病?④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格物致知精神?

文章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氣呵成,逐層深入說理,思路十分清晰,有很強的說服力。

三、重點難點突破

1、三種論證方法:

⑴引用古語:如,開頭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

⑵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列舉事例時,採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說理的方法。反面事例:①列舉明朝大理論家格竹子頭痛失敗的事例,闡述了傳統儒家對實驗的錯誤態度。②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實際工作卻束手無策③作者在念大學時,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④正面事例:通過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瞭解竹子的性質。

好處:典型事例論證,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運用對比:如,中國傳統教育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維護社會制度,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好處:正反互陳,發人省思。

2、關聯詞與邏輯思辨:

本文的關聯詞的運用繁複嚴謹。它們起承轉合,閃轉騰挪,肯定否定,遞進因果,一方面將較爲豐富零散的材料焊接的很嚴密,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作者極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和語言駕馭能力,增強了本文的邏輯力量,也起着表情達意的效果。如第三段:但是這可能是因爲並不是,而是。是使人,從而。因爲這樣,便又如第九段中:他用不是而是決不是,它是要就要需要等自己的觀點、態度、語氣表達的極其鮮明。

四、課外拓展(選做一)

1、有人認爲:丁肇中先生將中國學子的不願動手歸咎於王守仁,有失公允。爲了強調自然科學而否定社會科學,有否定中華傳統文化之嫌。你怎麼看?請依據本文,獨立思考,做出回答。

2、推薦閱讀(上網搜索篇名可得)①《丁肇中致同學們的一封信》②丁肇中《太空站找反物質實驗》演講(實錄)。

3、自己親手做一小的科學實驗(如:將兩杯水放入冰箱,1小時後,看熱水先凍還是涼水先凍?)結果和你想得一樣嗎?有何啓發和收穫。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1段):提出問題。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問題。

(3~5段):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端。

(6~10段):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11~12段):分析國情及個人經驗進一步揭露傳統教育弊病,說明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決問題。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丁肇中,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1974年領導小組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並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二、故事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於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繫中華”大會上接受特別榮譽獎時發表的演講。在這篇演講詞中,丁肇中以一個科學家的身份,對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理解詞義

1.榮幸:光榮而幸運。

2.授予:給予(勳章、獎狀、學位、榮譽等)。

3.領悟:領會;理解。

4.清談: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後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5.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形容受窘或發急。

7.彷徨: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8.激變:急劇變化。

四、問題歸納

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麼?

交代演講的原因,提出論題。

2.第②段中引用《大學》裏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從中國傳統儒家經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點明題目,又說明這一觀點由來已久。用《大學》裏的“格物”和“致知”來描述現代學術的基礎,強調探察物體即實驗在現代學術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要真正地瞭解現代學術發展,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樣使論述更有說服力。

3.結合第三段內容,談談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義。

在中國古代,由於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並不是爲了“尋求新知識”,它的最終目的是爲了“平天下”。

4.舉王陽明“格”竹失敗的例子有何作用?

本題運用舉例論證作用分析法解答。舉王陽明“格”竹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例子,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觀點,語言幽默,通俗易懂。

5.第八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舉例論證、對比論證。舉研究竹子的例子論證“實驗的過程”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的過程”,同時與王陽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對比,突出論證了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得到的道理。

6.“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

本題運用議論文修飾限制性詞語作用分析法解答。“大都”指明瞭範圍,“往往”和“常常”則指出了頻率上的多。這些詞語突出了傳統的中國教育對學生的不良影響的普遍性,語言準確嚴密。

7.作者舉自己在美國求學這一事例來進行論證,有什麼作用?

本題運用舉例論證作用分析法解答。作者現身說法,以自己在美國求學的例子證明中國傳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思維輕動手的弊端,再次說明實踐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說理更加真實可信、無可辯駁。

8.《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作者所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也就是通過做實驗得到知識。作者所說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只是消極的袖手旁觀。

9.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精神的關鍵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看他是否有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積極的、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不具備這些就不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