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教案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3W 次

 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教案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觀、一帆風順”等詞語的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維流程。

2.學習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練習寫作議論文。

  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本文,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

1.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探討“研究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的原因。

2.探究本文論述內容的現實意義。

 教學方法

1.文獻法 2.分析歸納法 指導學生自讀本文,通過把握各段大意,理清行文思路,歸納課文的中心論點。 3.討論探究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相關教學圖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增強感性認識;速讀課文,整體感知;精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觀點;研讀課文,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質疑問難,互動探究,突破難點;聯繫實際,體驗反思。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考試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舉步維艱。問題出在哪裏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啓示。

二、資料助讀

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課文相關資料,教師也可提供有關資料,內容如下:

1.“格致”的出典

2.丁肇中小傳

3.丁肇中在中科院講故事

詳細內容見“備課資料”部分。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多媒體顯示:

(1)生字。

肇(zhào) 埋沒(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詞義。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窮盡。

致知:致,推及;知,認識。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開拓展,使認識達到無所不知的極限。

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該往何處去。

袖手旁觀:比喻置於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清談:本指魏晉間一些寸;大夫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後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誠意:使自己的意念真減,思想純正,不欺騙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齊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頓好。

2.速讀課文,對課文進行圈點批註,找出標示論題的語句、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承上啓下的段落、各段的關鍵句等。

3.選幾位同學概括文意,整體感知。

明確:作者針對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傳統的中國教育,分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並聯系現實和自己的實踐經驗。提出論點:我們應該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有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

 四、研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學習論證方法

1.精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作者的觀點。

多媒體顯示:

(1)《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麼?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2)傳統的中國教育爲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端?

(3)爲什麼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現實意義?

(4)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精神的關鍵是什麼?

(5)本文的論證思路。

學生前後座四人一組討論交流.然後各組選一名代表作總結髮言。全班交流。

明確:(1)《大學》裏“格物致知”的含義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2)傳統的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是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傳統的中國教育“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爲什麼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這是由中國傳統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第二,這是科學發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第三,這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這對於今天素質教育中要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看他是否有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積極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不具備這些。就不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本文的題目即中心論點。開頭緊扣論題,由“格物致知”的出處,引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佔代對“格物致知”並不真正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人們的錯誤認識;接着作者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三個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併發出號召。逐層深入說理,思路十分清晰。

2.聚焦論證方法,重點學習“擺事實”“道理”相結合的說理方法。

提問:本文運用了哪幾種說理方法?請結合課文內容作簡單分析。

學生討論,明確:

引證法。開頭引用《大學》,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學》介紹“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釋“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沒的原因。

例證法。借王陽明“格”竹苫思頭痛失敗的事例,論述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借通過實驗瞭解竹子性質的事例,論述實驗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借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而面臨研究工作卻束手無策的事例論述了中國學生偏向理論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思維而不願動手:借作餚的親身經歷論述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

對比論證。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凋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的對比;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終因頭痛失敗的事例,與通過科學實驗瞭解竹子的性質的事例進行對比,突出知識的獲得只能通過實驗。

 五、延伸拓展,開闊視野;聯繫實際,體驗反思

1.提問:“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你能舉一些例子來證明嗎?

明確:美國科學家戴維說過:“科學要求我們具有直面現實的毫不妥協的態度,利用已有的大量的理淪進行測量和實驗,給出謹慎的、具有不同程度確定性的解釋。”歷史事實也證明,科學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發現無不以實驗爲基礎。

早在1641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曾同時拋下兩件物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體,以駁倒亞里上多德認爲的下跌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實驗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它的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不同重量的物體會以同樣的速度落地。

再如,1970年,人們認爲基本粒子都可以歸納爲3種夸克。丁肇中對此持懷疑態度,但他想進行實驗的想法卻遭到了幾乎所有國家大型實驗室的反對。1974年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美國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開展了實驗,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J/τ粒子),並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並於1976年與裏希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另如,李遠哲在實驗中創造性地發展了一種通用型的交叉分子實驗技術,從而使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第一次有可能深入到從反應物到產物全過程的量子態層次,並於1986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歷史與現實證明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驗,

2.討論:你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嗎?請結合自己的經歷給大家講一講。

學生暢所欲言。

生1:下雪了,我伸出雙手,接過翩翩飛來的小雪花,在手指溫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見了,只見手心裏淚珠點點,於是我知道雪融化後是水。

生2:我懷着好奇心,想知道鐘錶的工作原理,怎麼辦呢?我大膽卸下了鐘錶的零部件,按照圖紙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裝好,結果表走得不準了,但我明白了鐘錶的工作原理,張翁失表,焉知非福?

……

教師總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貫穿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關鍵是看我們每個人頭腦中究竟有無這種意識、觀念。只有有了這種精神,我們的,生活纔是多彩的,思維纔是開闊的。XXX主席曾說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在於創新。我們只要立足於實際,努力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六、質疑問難,互動交流

1.每人提交一個問題,前後座四人一組共同討論解決,教師巡視各組,參與同學討論。

2.每組將未解決的疑難問題交付教師,教師彙總歸納爲1~5個探究主題,並板示,組織全班同學討論解決,如有問題,可留待學生課餘檢索資料完成。

示例:(1)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差異。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沒了。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東西方學生素質能力比較。

(4)請用實例來說明研究人文科學也要重視實驗精神。

3.教師作方法點撥:選擇探究方向,確定主題,然後查詢資料,並綜合分析資料,初步得出結論,最後一起交流評價,並擬寫研究小論文。

4.由學生自由選擇探究主題,自願組成探究學習小組,課餘時間利用圖書館、閱覽室、因特網等信息資源庫作探究學習,並寫成研究小論文,一週後進行成果交流與評比。

注意:①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②忌全面深入,談及一面即可。

 七、課堂小結

本文思路清晰,說理充分,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學習它,不只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開啓了我們的思想之門。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爲一個努力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合格人才。

 八、佈置作業

1.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請就此寫一篇讀後感

2.對下面兩個複句的層次關係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這可能是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②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爲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

A.①是因果,②是遞進 B.①是並列,②是條件

C.①②都是並列 D.①②都是因果

3.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能否刪掉,爲什麼?

(1)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2)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唯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參考答案:

1.可以結合實際談,也可以就目前的教育狀況來談,如國家在選拔人才時,應該加強對實驗能力的考查,提高重視程度,教育部門制定教材,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應該自覺地培養探索精神。 2.C

3.不能刪掉。(1)“大都”表示範圍,指多數學生並非全部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也有個別的除外。(2)“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規律,通常情況,不排除特殊情況。“近”是接近,但不到一百分,去掉後就成了一百分。(3)“最”表示恐慌的程度,“唯一”表示獨一無二,都不能去掉。

 板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逐 說

應有格物剖析“格物致知” 的含義 層 理

致知精神具體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深 充

提出希望,發出號召 入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