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馬說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馬說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一 教學任務分析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馬說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下)課本第五第六單元都是文言文單元,《馬說》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文是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於大約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作的。其時,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鬱郁,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本文正是以良馬喻英雄,謂英雄豪傑只有遇到伯樂,纔可發揮才幹,否則很可能遭埋沒,極寫知遇之難,寓意委曲深致,文氣矯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勢。全文寄託了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和控訴。

二 學生分析

八年級第二學期的學生在課堂上已經學習了二十幾篇的文言文,而且課外也接觸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們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語感,而且也積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詞語的用法.這篇短文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很深,學生理解大意應該不難。但是他們畢竟纔是初二的學生,以他們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難以完全理解文中韓愈所要表達的感情.基於此種情況,本堂可課以朗讀爲主,讓學生能夠熟練的背誦課文,這才能讓學生真正受益,而對於內容則點到爲止,不作過深的講解.

三 教學目標

1. 能夠當堂背誦課文.

2. 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感情.

3. 掌握幾個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

四 教學過程 安排

(一)導入 新課

由《神鵰俠侶》中楊過遇小黃馬的經歷導入 。

小黃馬是一匹千里馬,而楊過則象是我們傳說中的伯樂。小黃馬在遇到楊過之前,最多也只不過給奴隸他的人運運柴火,還要遭羞辱;遇到楊過之後,本是一匹幹蹩的瘦馬變成了一匹日行前裏的寶馬。今天我們來學習韓愈的《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於千里馬是多麼的重要。

(二)正音正字

祗(zh?) 駢(p?an) 一石(da) 食(sì)馬者 其真無馬邪(yé)

(三 )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節奏和重音。

2.領讀,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的讀。

3.學生對照課文註釋小聲讀。

4.學生在看完註釋後大聲朗讀兩遍。

5.男女同學各一名代表朗讀,要求讀得通順,語音正確,不讀破句。

6.針對學生朗讀情況,學生自評,教師適當點撥。

7.學生齊讀。

(四)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出示討論題,學生分組選擇題目討論。

(1) 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的”

(2) 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怎樣?

(3) 千里馬的才能爲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馬因肚飢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馬者”的不知“馬”的?

(6) 文中的哪句話點明瞭中心?

(要求:在沒有翻譯的情況下用原句回答)

討論明確: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②,只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③,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與常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馬也。

2.翻譯課文

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須逐字逐句的翻譯,讓學生在前面對照註釋的基礎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大家共同討論。

教師指出幾個常用的實詞、虛詞的意義或用法。

名詞 鞭子 代詞 代詞 sì 動詞 通飼“喂”

策 其 之 助詞 食

作動詞 鞭打 語氣詞 動詞 shí 名詞 食物

3.在此基礎上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

(1) 同桌間互相聽讀

(2) 男女生比賽朗讀

(3) 全班齊讀

(五) 研讀課文,品味意境。

1 教師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2 作者所說的“食馬者” “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

在瞭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學生不難理解:

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

千里馬比喻人才

3 全文寄託着作者怎樣的情感? (懷才不遇,憤懣不平)

4 揭示“託物寓意”的寫法。

5 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鏗鏘悅耳,聲情並茂

6 要求學生背誦課文

(六) 拓展延伸

討論:當今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

五 教學檢測反饋設計

背誦課文並給韓愈寫一封信,撫慰他懷才不遇,憤懣難平的心情.

六 自我評價

我以爲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亮點有三:1.導入 新穎.<<神鵰俠侶>>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都非常愛看,以之導入 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2.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範讀、領讀、大聲讀、小聲讀、男生讀、女生讀、個人讀、齊讀,多種形式反覆誦讀,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訓練,也使更多的學生能夠當堂成頌。像《馬說》這樣的經典名篇能夠背誦,從長遠觀點看,這是最使學生受益的。其三就是對討論的問題沒有要求每個人都必須討論,而是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作出選擇,這樣能使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上來,成爲課堂的主角。

當然,本教學設計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專家及同仁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