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春望》優秀教案

八年級上冊《春望》優秀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教學要點:①朗讀 ②賞析 ③探究 ④拓展

八年級上冊《春望》優秀教案

教學難點:①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歌內容

②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情感

 教學方法:活動性閱讀教學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作者簡介;

2、回憶以前學過的杜甫的詩歌;

3、寫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詩人杜甫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後,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想要再有一番作爲,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長安城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而詩人與家人久別,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二、賞析活動(讀懂詩意、品味詩情)

1、學生結合註釋試着理解全詩。

2、學生質疑,領悟全詩內容(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動

1、詩中常使用反襯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你能夠說說自己的理解嗎?

“國”是指都城,即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繁華熱鬧可以想見。但是,目前的長安,惟有山河存在,這不就意味着過去的繁華都城已被叛軍糟蹋殆盡,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嗎?春天來了,城裏到處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煙稀少才讓草木叢生嗎?

2、如何理解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的.意思?

課本的註解是: “感時花濺淚”——感傷國事,看到美麗的花兒都禁不住落淚。 “恨別鳥驚心”——傷心離別,聽到婉轉的鳥鳴都害怕。其實在這裏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意思爲:由於爲國事而感到傷心,爲離別而感到遺憾,所以看到美麗的花兒都禁不住落淚,聽到婉轉的鳥鳴都害怕。

  四、朗讀活動(讀出詩韻)

1、給學生2分鐘左右,自由朗讀;

2、老師範讀;

3、學生試讀;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聯交錯齊讀全詩;

5、集體朗讀。

  五、拓展活動

比較閱讀—賞析《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本詩寫了作者聽到勝利的消息後怎樣的心情?

(2)《春望》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兩詩,雖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達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樣的。是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師小結

  七、作業

1、以“家書抵萬金”爲話題說幾句話,你想說些什麼?

2、根據老師教的賞析詩歌方法,自選一首你最喜歡的寫景抒情詩進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