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下冊語文《五柳先生傳》教案範文大綱

八年級下冊語文《五柳先生傳》教案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知識目標

八年級下冊語文《五柳先生傳》教案範文

1.積累文言知識,重點掌握“晏如、蕭然、會意、汲汲、慼慼”的詞義,理解“之、其”的用法,辨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2.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3.熟讀、背誦全文。

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重視誦讀,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指導學生課外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學生自主分析資料,主動探究,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3.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把握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德育目標

學習作者守志安貧、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風亮節、精神實質。

3.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鑑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關鍵語句的含意。

2.引導學生探究《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爲他人作傳,還是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

●教學方法

1.文獻法。組織學生課前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如陶淵明簡介、作品介紹、陶淵明的思想、歷代文學家對陶的評價等等。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探究,力求有所發現。

2.朗讀法。這是陶淵明的一篇名作,文字平淡而富含真意,樸實而又凝練,需要在多次朗讀中,理解文意,感受其美好的情操。要保證課上時時有琅琅書聲,營造濃濃的學習氛圍。

3.討論點撥法。對課文的翻譯、對文意的理解,可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討論交流中完成,通過生生互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對於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作必要的點撥指導,師生互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翻譯課文,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指導學生背誦;資料匯演,設置開放性問題供學生探究思考,深層研討,突破難點;品味鑑賞,賞析課文個性鮮明的寫法和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大家,詩歌獨開一派,散文造詣也很高。以前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和《桃花源記》,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他的著名的文學傳記作品——《五柳先生傳》。

設計(二)

今天,我們學習《五柳先生傳》。這是一篇別具一格的傳記。作者故意隱去了傳主的家世、生平事蹟等一般傳記要素,而着重表現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氣質。語言樸素洗練,內容看似平淡,實則蘊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人物呢?讓我們去看個究竟。

二、明確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

1.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3.學習本文語言平淡而蘊藉、多用否定句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或播放示範朗讀帶,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好語調。

教師抽查學生預習情況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嗜酒 輒盡 吝情 短褐

簞食 汲汲 歟 黔 儔

(2)給下列多音字組詞。

教師任選幾位同學回答。

明確:(1)shì zhé lìn hè dān í ú qián chóu

(2)傳說、傳記 呼號、號召 好壞、愛好 快樂、智者樂山 日期、期年年少、多少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查閱工具書,疏通詞句,自行翻譯課文,並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小組內交流,按照“讀文——釋詞——譯句”的步驟進行。如有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問其他組的同學,也可向老師請教。

3.教師把學生分爲兩大組,展開課堂比賽,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督促他們深入課文,理解詞句,把握文意。

競賽試題如下,多媒體逐題顯示,顯示一題完成一題。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含義。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②每有會意

③親舊知其如此

④造飲輒盡

⑤期在必醉

⑥短褐穿結

⑦銜觴賦詩

⑧以樂其志

⑨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⑩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2)一詞多義。

(3)古今異義。

贊曰 亦不詳其姓字

(4)翻譯下列句子。

①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②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③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④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每一組底分爲100分,每一道題單號題由第一組完成,雙號題由第二組完成,每一小題分值5分。由小組推選代表答題,每組不得少於5人答題,個人得分納入小組計分,最後決出優秀小組和優秀個人。

學生回答,明確:(1)許:處所;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舊:舊交、舊友;造:往、到;期:希望、願望;穿結:打補丁;觴:酒杯;樂:以……爲樂;慼慼:憂愁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蕭然:空蕩、空寂。

(2)之(他,代詞;的,助詞)

言(說,說話;言語、話)

其(他,第三人稱代詞;其中的;語氣詞,表揣測、反問)

甚(詳細;重要)

意(意旨;神情)

得(得到;益處)

志(標誌;志向;志趣)

去(離開;距離)

(3)贊曰(傳記後附的評論性文字。今義指稱讚、讚美)

字(古人除姓、名外,另取的別名。今指文字)

(4)①他一來就要喝得盡興,希望一定喝醉。

②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裏經常是空的。

③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④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爲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

四、合作研討,理清思路,指導背誦。

1.教師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理清思路,理解文意。

(多媒體顯示)

(1)課文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這些語句刻畫了怎樣一個形象?從哪些方面入手刻畫這一形象的?突出反映了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

(2)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不慕榮利”?你喜歡五柳先生嗎?請說明理由。

(3)課文第二段中的“贊”如何理解?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什麼?“贊”語和前文有什麼聯繫?

學生思考、交流,然後小組內討論,以達成共識。

明確:(1)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的語句有:“閒靜少言……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這些語句刻畫了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下面集中描寫五柳先生在田園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態。分四個方面寫。“好讀書”四句,寫他讀書自娛;“性嗜酒”八句,寫他醉酒陶情;“環堵”五句寫他安貧樂道;“常著”四句,寫他著文娛志。通過這四個方面的刻畫,一個堅守節操、不隨流俗的“高人”形象便鮮活如生,風神宛然。

“好讀書”而“不求甚解”,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體現。“性嗜酒”,五柳先生在污濁的世俗社會裏特立獨行,內心必有許多愁苦,寄情於酒,“期在必醉”,是他率真放達的體現。“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常著自娛”,著文不爲求取名利,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總之,全文突出反映了五柳先生悠閒自適、安貧樂道、守節不移的精神實質。

(2)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3)“贊”是歷史傳記的一種體式,一般放在傳文之末。“贊”不是讚美,而是對史傳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本文利用這一體式,進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品質,拓展了的境界。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文“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實質,傳贊一體,互爲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形成板書。

3.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複述課文,背誦課文。

五、深層探究,突破難點

1.《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爲他人作傳,還是借史傳的形式寫自傳,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出示課前收集的資料,如有圖片,交給老師投影顯示;如有文字資料,學生自己介紹或投影顯示。學生交流參考資料,實現資源共享,在廣泛佔有資料的基礎上,思考、討論交流,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師也可提供資料,幫助學生理解的主旨。

學生自由發言。

一種看法認爲:本文是作者以史傳的形式寫自傳。年代距陶淵明不算很遠的南朝人沈約和蕭統,都說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是用以“自況”,當時人視爲“實錄”。《五柳先生傳》所寫,都可以從史傳和作者的創作中得到印證。因此,可以說《五柳先生傳》就是作者的自畫像。

一種看法認爲,本文是作者爲他人作傳,只是其中融入了個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拘人物之跡而傳人物之神,是創作而非實錄。

教師不宜作評判,學生能自圓其說即可。

2.學生自由質疑問難,可請教別的同學,也可向老師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陶淵明“好讀書”,爲什麼“不求甚解”呢?

(2)“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怎麼能“晏如”?

學生明確:(1)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不求對書系統深入的把握,只重在其中會己心、愜己意者,也就是從中尋找思想上的共鳴和感情上的寄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也是他不求榮利思想的反映。

(2)五柳先生吃穿住沒有一樣不困弊不堪,他卻能處之泰然,安之若素,與古代聖人先賢的激勵是分不開的。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貧樂道,五柳先生亦當如此。

六、品味賞析,美點尋蹤

1.學生齊背課文一遍。

2.教師爲鑑賞定向:賞析本文語言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特點;學習本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1)本文的語言簡省凝練,試舉幾例談談。

學生明確。

生1:第一句講述了“五柳先生”這個名號的來歷。“先生不知何許人也”,即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隨便起一個號,表現了先生不隨世俗的品性。柳樹帶一點清靜、淡雅、簡樸,以五柳爲號顯示了他的志趣。寥寥幾筆,突出顯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又隱隱散發出一股田園氣息,映襯出一個田園幽居者的形象,語極平淡,味極深厚。

生2:本文對人物的描寫,大半是總結性的語言,沒有寫一件具體事實,但每一項又都包含大量的事實,寫他讀書、飲酒、著文,莫不如此,簡約中含着豐富的內容,不但有豐滿的生活意境,而且有詩一般的韻味。

生3:本文乍讀起來,發現作者只是不動聲色地勾勒人物形象,但細品起來,又包含了多少頌揚與自我肯定,如“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晏如也”“忘懷得失,以此自終”“無懷氏之民歟?葛無氏之民歟?”敘事中有頌揚,頌揚中見傲世。

(2)本文多用否定句,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學生背誦課文中的否定句。

明確:錢鍾書說:“‘不’字爲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錢鍾書說:“豈作自傳而並不曉己之姓名籍貫哉?正激於世之賣聲名、誇門第者而破除之爾。”下文的“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等,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衆不同擊節歎賞,也使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3)體會課文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並口頭作文,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或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老師。

學生構思,發言。

七、課堂小結

本文語言樸素平淡,呈現出一種天然真色之美,純真可親而又意味雋永,我們都不禁陶醉其中。我們應該感謝陶淵明,是他用性靈,用良知爲中國士大夫在精神世界裏建成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爲我們營造了平淡真淳的藝術境地。讓我們永遠地記住他,作爲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淨土,作爲時代塵囂中用尊嚴扛起的一面旗幟。

八、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寫出文中的一個成語,並解釋它的意思,然後用成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