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沈從文《雲南的歌會》課堂實錄

沈從文《雲南的歌會》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3W 次

  《雲南的歌會》課堂實錄

  一、課堂導入

沈從文《雲南的歌會》課堂實錄

(播放音樂:雲南民歌)

師:一支悅耳好聽的雲南民歌《姑娘我生來愛唱歌》把我們帶進了雲南,同學們,請看燈片,讀課文的題目——

生齊讀:沈從文在呼喚什麼?——沈從文《雲南的歌會》細讀

師:這是老師給文章擬的正標題和副標題。同學們,雲南被稱爲“彩雲之南”。“彩雲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飛去,回憶悠長。玉龍雪山,閃耀着銀光。秀色麗江,人在路上。瀘沽湖畔,我心蕩漾。蝴蝶泉邊,歌聲在流淌。這裏是歌聲的世界,這裏是歌聲的海洋。(出示燈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雲南的歌會》。

  二、作者介紹

師:請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生:沈從文。

師:讀文讀人,走進沈從文,書上的註解1是這樣介紹沈從文的,我們讀一下這句話。

生齊讀:沈從文,湖南鳳凰人,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出示燈片,學生讀註解1)

師:一個簡練而概括的介紹,一個偉大的作家,曾兩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的著作有,請大家一起熟悉下。(出示燈片,學生讀出相關作品集)

生讀:《湘行散記》、《邊城》、《水雲》、《長河》、《龍朱﹒虎雛》。

師:從文先生寫湘西那水、雲南那雲,寫翠翠、龍珠、虎雛他們血液裏流淌的生命活力……由文學而文物的轉身,先生讓佈滿灰塵的歷史文物生動起來,他的著作有:

生讀:《從文賞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龍鳳藝術》、《花花朵朵罈罈罐罐》。(出示燈片)

師:先生成了中國古代章服文化事業的開山者。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雲南的歌會》是沈從文作爲歷史文物研究家對民俗文化的一種特殊的搶救性發掘,也是作爲作家的他對雲南民俗——雲南歌會的一種行爲採錄。

  三、一讀:走近雲南的歌會(整體感知)

師:文章開篇從文先生就這樣寫道——(出示燈片)

生齊讀:雲南本是個詩歌的家鄉,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國。這一回卻更加豐富了我的見聞。

師:大家預習了課文,首先請回答這個問題:作者在雲南的歌會看到了什麼?“我的見聞”有哪些?同桌之間互相說說。

生1:有婦女在節日時她們的對唱,這個活動。然後,沈從文還看到了雲南那邊的特色風景以及生態的各種環境。

師:不錯,還誰能補充。請你補充一下。

生2:還有他們參加了一個歌會,所有的人都在唱歌,沈從文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生3:他還看到了一羣趕着馬的女孩子也在唱歌。聲音雖然是各有不同,但是都具有云南那邊的特色。

師:好,這幾個同學講的都不錯。大家說他的見聞,“聞”聽到的就是那些歌聲。見到的呢?

生4:有景。

師:對,有景,還有?

生5:人。

師:人,趕馬的女孩等等。說的不錯!這些都是作者的所見所聞。總結一下:聽到的歌、看到的人和景。預習得不錯。“這一回”指的是哪一回?文章原來的題目是什麼?(學生思考)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文章的註解1就有。

生: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

師:對,“記憶中的雲南跑馬節”,作者本來參加跑馬節,他對賽馬興趣不大,但希望從裝備不同的馬背上發現一點祕密,他在研究馬具製作,但過不多久,更新的發現把他引誘過去了,他認爲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爲有意思了。因爲跑馬節還有許多精彩活動,他被斜坡上一簇簇青年男女的歌聲吸引過去了,“這一回”指的是跑馬節看的這場歌會。一個神奇的“這”字(燈片出示“這”字),在文章每段都有,且在顯目的位置,我們一起找一下。

(學生認真動筆圈畫)

師:第二段的“這”在第一句。第三段也是第一句。老師教你們,文章的關鍵句往往會在每個段落開頭或者是結尾。第四段呢?

生:最後一句。

師:第五段,翻過來。在最上面這一句。

師:在第四段靠上一點剛纔有同學說,這裏還有一個“這條路”有一個“這”字,到寫鳥的時候說“這種鳥”。好,都找到了,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幾句話。

生讀:(出示燈片)

第2段:這是種生面別開的場所

第3段: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第4段:在這種環境氣氛裏(這條路……這種鳥……)

第5段:僅是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

師:同學們,我們讀懂一篇文章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用這種方式:抓幾個關鍵句,抓一個關鍵字,從文章的字裏行間來了解文章內容、來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如果覺得這種方法不錯,還可以運用它去讀其他文章。同學們,研究一下這幾句話非常有意思,我們看作者行文,他是非常巧妙的:“這種場面”、“這個唱法”是對應着“見聞”中“聞”到的——?

生6:歌聲。

師:對,聽到的歌。“這種環境氣氛”對應的是?

生:景。

師:對,這句呢?(師指:這種年輕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生:人。

(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出示燈片歸納)

師:一個神奇的“這”字輻射全文,一字穿珠。我們今天就來研究這個字——“這”,(教師板書:這)從“這”字出發!

  四、再讀:走進雲南的歌會(研讀探究)

師:首先來看這句話,請同學們一起讀:(出示燈片)

生齊讀:“這是種生面別開的場所”。

師:這位男生起立,請你就這句話提一個問題。

生7:“別開生面的場所”是指的哪一個場所?

師:非常有質量的一個問題。你自己回答還是請同學回答?

生7:我想請同學回答:李家雲。

師:家雲,這是朋友對你的信任。(大家笑)

生8:他所指的“這種場所”是指在雲南他們對唱的這種情景,和……以及……(學生思考良久)

師:那是誰在唱歌呢?

生8:是雲南當地的那些人民。

師:家雲,咱們具體說說文中描寫的對唱環節是誰在唱歌?

生8:對唱的環節是年輕的婦女。

師:年輕的婦女,在哪裏唱?

生8:在……在……在,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學生撓頭)

師:松樹林子和灌木叢溝凹處,那我們簡單的說就是在“山野”好嗎?

生:是的。

師:年輕的女人在山野對歌。還有沒有其它別開生面的場所?那個趕馬女孩在哪唱?他們唱歌的場所跟我們平常見到的這個演播廳、這個歌舞廳是不是一樣的?

生:不一樣。

師:剛纔年輕婦女在山野。趕馬女孩在哪?

生9:趕馬女孩在……

師:在路上,是吧?她們唱歌的方式是什麼?

生9:對唱。

師:三個女孩也在對唱嗎?

生9:一個女孩和三個對手在對唱。

師:我們來看這句話:“三三五五的趕馬女孩”你把這句話讀一下。

生9:和身邊前後三三五五趕馬女孩子唱着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

師:她們是不是一定在對唱呢?

生9:也可能是自己在勞動的時候,自己想要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可能是。

師:對。她們在勞動或其他時候想唱就唱。

生9:呃,是的。

師:隨心所欲地唱。

生9:是的。

師:一種很曼妙的感覺。漫歌,好不好,這個字行不行?

生9:行。

師:漫歌,好,你同意了。好,謝謝你的批准(衆生笑)。你剛纔說她勞動的時候,可以歌唱她們豐收的喜悅;也可以歌唱節日的快樂;還可以歌唱愛情的美好等等,這裏充滿着激情和歡樂。同學們想一想,還有其它別開生面的場所沒有?

生10:還有就是那個田邊,有的鳥也會跟着那些趕馬的女孩一起,像是跟趕馬女孩一起在唱歌一樣。

師:就是還有鳥跟着她一起唱。那個最熱鬧的場所是什麼?

生11:最熱鬧的`場所是大夥一起在那個……在那個……在她們長長的屋廊下一起在唱那個“金滿鬥會”。

師:哎,就是盛大的“金滿鬥會”。是誰在唱?

生12:是當地的一些村民。

師:村民。他們唱歌的方式是什麼?

生12:嗯,他們的唱法是唱和相續的。

師:唱和相續,你方唱罷我登場。這種方式叫什麼?

生13:傳唱(生點另外的同學,衆生笑)

師:對,這就是傳唱。(大家笑)不錯。請你把剛纔這段話按照老師提出的問題完整地說一遍好嗎?分別是誰、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唱歌?

生13:是有一些……

師:慢慢來,先是年輕婦女。

生13:對,年輕婦女在那個山間對唱。

師:第二個場景?

生13:是趕馬的女孩子在趕馬的路上自由自在唱自己想唱的歌。

師:非常好。

生13:還有就是村裏的一些村民在自家的長廊下重唱。

師:重唱?還是輪着唱更合適。

生13:輪唱。

師:完整的說:就是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寨子裏輪着唱。是不是這樣?

生13:(點頭)是的。

師:請你再說一遍,把話說完整,老師相信你的表達能力!

生13: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寨子裏輪着唱歌。

師:你的概括能力非常強。你沒有辜負朋友的重託。(大家笑)好,我們一起看一下,(出示燈片)年輕婦女在山野對歌,趕馬女孩在山路漫歌,全村的男女老幼在山寨傳歌。我們看看:山野、山路和山寨,生面別開的三個場面,搖曳多姿,淳樸自然。雲南人民人人愛唱歌,是有羣衆基礎的,雲南人人會唱歌,也是有原因的。這樣安排文章內容,它講究了原因與結果、講究了表象與內涵,我們在寫作時也可學習這種方法。同學們,關於唱歌還有一句話,一起讀。

生齊讀:僅是這個唱法就極其有意思。

師:好,順着這個思路你提個問題。

生14:這個極有意思的唱法是怎樣的一個唱法?

師:非常聰明的孩子。你自己回答還是叫同學?

生14:請同學。

師:好的。

生14:張卓越

師:卓越,請吧。我們班同學總是把機會讓給別人。(衆笑)

生15:恩,如果不是在雲南的話,我們唱歌是一個人唱,但是在雲南比較多的是對唱、或者是大家聚在一起唱,這種唱法是作者從來沒有見過的,所以會覺得很有趣。

師:那這種唱法究竟是什麼唱法?你剛纔已經說出了不同。

生15:是唱和相續的。

師:非常好。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句話。

生齊讀:唱和相續,一連三天才散場。(出示燈片)

師: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多麼宏偉的場景啊:“唱和相續,一連三天才散場”。時間之長,場面之壯觀。找找具體地寫聲音的句子?

生16:“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蕩動中舒捲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

師:大家看到這句話沒有。“聲音雖極其輕柔”,一二讀。

生齊讀:“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蕩動中舒捲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出示燈片)

師:“龍吟鳳噦”是什麼意思?你說說。

生17:“龍吟鳳噦”的意思是龍在吟嘯,鳳在鳴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揚頓挫的聲音。

師:好,這個書上有註解。“噦”就是鳥鳴聲。龍在呼嘯、鳥在鳴叫,抑揚頓挫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大家體會一下聲音輕柔清亮,然後又低沉婉轉,我們讀出這種高低起伏的感覺。“聲音雖極其輕柔,一二讀”。

生齊讀:“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蕩動中舒捲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

師:不錯,但是抑揚頓挫的感覺還不是特別到位。這樣吧,老師給你們一個朗讀建議:女生讀第一句“輕柔”,男生讀“合起來”這一句,“微風蕩動中”男生女生加起來一起讀,好不好?試一下。

生讀:聲音雖極其輕柔(女生),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男生),在微風蕩動中舒捲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齊讀)

師:哎,這次就有“龍吟鳳噦”的意味了(衆笑)。好,我們把“金滿鬥會”這個場面一起讀一下。“大夥唱得最熱鬧的叫‘金滿鬥會’……”讀——

生齊讀:大夥兒唱得最熱鬧的叫“金滿鬥會”,有一次,由村子裏人發起,到時候住處院子兩樓和那道長長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幾個鄉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圍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滿了三十來張桌子,每桌各自輪流低聲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聽曲子。聲音雖極其輕柔,合起來卻如一片松濤,在微風搖盪中舒捲張弛不定,有點龍吟鳳噦意味。

師:很好,把這種氣勢宏大的場面讀出來了。如果說傳歌的特點是唱和相續、龍吟鳳噦,那“見景生情和引經據典”是哪個歌唱形式的特點?

生:第一個。(衆生答)

師:對,第一個,對歌的特點:淳樸本色(出示燈片),那漫歌的特點呢?請用文中的詞語概括。

生18:出口自然、淳樸本色。

師:你這個也可以。老師也選了一個:美妙有情,還有悅耳好聽等等。大家看文章中有很多這種詞,從結構看,這是什麼詞?

生:四字詞。(衆生答)

師:四字詞有什麼妙處?

生:朗朗上口。(衆生答)

師:既然“朗朗上口”,那請你們讀一下。(衆生笑)

生:見景生情、引經據典、美妙有情、淳樸本色、唱和相續、龍吟鳳噦。(出示燈片,有感情齊讀)

師:朗朗上口,的確如此!這個“引經據典”是什麼意思?

生18:意思是引用古典的名句。

師:或者是什麼?

生18:故事。

師:對,故事,指引用經典著作中的語句或故事。解釋的很好。你們剛纔說的朗朗上口、有節奏感,我們把它放在句子裏再讀讀,體會一下,“不論”開始——

生齊讀:(出示燈片)

不論唱什麼,都充滿一種淳樸本色美。

三三五五趕馬女孩子唱着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

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聽到各種美妙有情的歌聲。

師:(師指第3句)我們看這句:“早晚”說明時間之長,“各種”說明歌唱的種類非常多。同學們,其實副詞、形容詞是極富表情達意的張力的。我們把這個句子再讀一次,這次注意強調“早晚”、“都”、“各種”這幾個詞。“一年四季”讀——

生齊讀: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聽到各種美妙有情的歌聲。

師:讀得很好,現在我們總結一下,雲南的歌會的特色有什麼?

生:雲南歌會充滿淳樸本色、悅耳好聽並且美妙有情。(衆生答)

師:真是很聰明的孩子!(衆生笑)還有場面宏大等等,這些都是雲南歌會的特色。沈從文這樣說,請大家讀這句話——

生齊讀:“產生這種山歌實有原因。如沒有一種特殊環境作爲土壤,這些歌不會那麼素樸、真摯而美妙感人。”(出示燈片)

師:素樸、真摯、美妙感人的歌聲是因爲有一種特殊的環境。接下來,我們就研究第四段的這個“這”字,先一起讀這句話。

生齊讀:在這種環境氣氛裏。(出示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