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都市精靈》教學反思(蘇教版初二上冊)

《都市精靈》教學反思(蘇教版初二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本文是一篇隨筆,作者有感於某些現代都市連鳥雀也不見的現實狀況,提出了都市人應當與鳥、魚、售共處的觀點,表達了優化生活環境質量的願望。這一主題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多的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學生對此應該不難理解,但對“作者是如何表達這一主題的?在材料的選擇、組織以及語言的表達上有怎樣的特點?人類究竟應該如何善待動物,保護環境?”等問題未必都能理解,也未必感興趣。因此,設計本文的教學時,我認爲首先應該想辦法讓學生在感情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對課文內容產生興趣;然後讓學生帶着激動與渴望的心情去聽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情懷;再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從文本提供的豐富材料中,去揣摩作者鮮明的觀點,體味文章語言中蘊含的感情和道理。最後,要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自己的體驗來正確認識文本所提出的問題,真正從思想上建立起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另外,要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自發的去拓展自己的視野,並通過交流與仿寫的實踐,從情感上懂得尊重動物,保護動物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的道理。

《都市精靈》教學反思(蘇教版初二上冊)

1、創設情境,挖掘感情,讓學生在“聽”中與作者產生共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本文時,爲了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自己的經歷體驗來認識文本提出的問題,我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感悟作者的情感當作了教學全文的一條線索,從開課前的導入,到解題、探究,直至課程結束的那一刻,我都努力讓學生懷着一顆熱愛小動物,關愛生活環境的心去體味作者的感情。比如,在第一節課的導入時,原本要給學生播放一段中央電視臺《人與自然》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景,但總覺得這樣做不但把學生固有的想象力給形象化、具體化了,還把學生的情感引向了看視頻的快樂之中了,不便於一下子將學生引進對本文的學習中來。爲此,我在開課時,靈機一動,很快的將講給了學生:就將自己在一天早晨上班時親身經歷的一個小故事栩栩如生的講給了學生聽,並向學生提了幾個簡單的問題:此小狗與我素不相識,它爲什麼敢跟着我過馬路?過馬路前後,它爲什麼總要搖它那可愛的小尾巴,還要用舌頭舔我?從這個故事中你發現了什麼?故事是這樣的:前不久的一天早晨,我匆匆忙忙往車站趕,由於天色尚暗,道路又寬,路燈下車水馬龍,過馬路時需特別謹慎。眼看一路車就要過紅燈進站了,怎奈過往車輛不斷,我只好分兩次過,先過一段,立於八車道中間的分界線處,然後再伺機穿過另一半。就在我準備穿越馬路時,一條毛色暗黃的小狗搖着尾巴向我跑來,當時我並沒有在意它的意圖,快步跑到了馬路中間,就在我等待時機的當兒,突然覺得身旁有東西在動,我下意識的低頭一看,竟發現那隻小狗一臉誠懇的蹲在我的旁邊,還拿眼睛看着我。我心裏想:這小東西怕是認錯主人了吧!也就沒當回事。可當我跑過馬路時,那小狗也緊隨我後,飛也似的過了馬路。這時候,對面候車的幾個人幾乎同時衝我這邊望了過來。有一位女士竟笑讚道:“哇!你家的狗真聰明啊!會跟人過馬路呢!”其他幾個也隨聲附和着。我再次低頭看那小狗時,它也歡喜萬分的衝我叫了幾聲,依然搖着它那可愛的小尾巴,就像老相識似的還用舌頭舔了舔我的褲腳。見此情景,我也笑着彎下身來摸了摸它的小腦袋,誇讚了它幾句。它在我的周圍又跑了幾圈後,朝它的目的地跑了……

問題一出,學生立馬來了興趣。有的說小狗很聰明,跟着人過馬路可以避開危險;有的說小狗訓練有素,對人很信任,與它的主人關係一定很好;有的說小狗很通人性,知恩圖報,搖尾巴添褲腳是表示對你的感謝……等等。此時,我趁熱打鐵,補了一句:是啊!小狗是聰明的、有靈性的、有感情的動物。小而言之,它是一狗,大而言之,它是一種動物,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城市的.精靈啊!我們應不應該保護它呢?……就這樣,我由此及彼,進而引出了人與動物的關係,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新課。由於我把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調動了起來,所以在第一板塊的教學中幾乎沒有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解題、文章內容、寫作意圖等問題。

2、緊扣文本,循序漸進,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認知水平。“真正的閱讀是與文本作者的心靈對話。”這是塑造學生心靈,激發學生創造力,實現生命健康成長的關鍵。因此,在第二節品讀課文時,我讓學生4人一組,選擇自己感悟最深的語段精讀品析。由於學生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的合作探究進行的非常順利,不但對課文內容做了較深層次的探究,而且還有個別學生寫法特點也做了較爲準確的賞析,並在全班做了交流。這樣,一方面滿足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發揮了老師的引導作用。由於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所以,我就設想用三大問題來作爲體驗情感的主線:“對北京城的動物懷着什麼樣的特殊感情?--對其他城市的動物又懷着什麼樣的感情?--作者滿懷激情地想呼籲的是什麼?”從情感的角度入手,很容易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人與動物要和諧相處”的主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怎樣來體會感情呢?作爲一節解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閱讀方法的指導上,如:理解題目的含義,提示關鍵詞的尋找,賞析句子的方法等,應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而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在解疑答惑的過程中,師生都已養成評價的習慣,無論是自評還是互評,都具備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使人欣慰的是,學生們自我總結提煉的能力很強,如在討論中將文章的最後一段內容時,有一個小組就用了一副對聯概括爲“看今朝孤城寡人,展未來與狼共舞”。受他們的啓發,許多組都擬出了對聯,效果很好;在探究寫法時,有好幾個小組都發現了對比、聯想、以小見大的特點,而且能從文中找出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依據。

3、趁熱打鐵,讓學生在說與做中展示才華。與預設思路不同的是,我在拓展延伸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改變了原有的計劃。原本是要引用《我是一隻快樂的小鳥》的短片,但由於學生情緒比較飽滿,聯想比較豐富,所以在進行到這一環節時,我就依從了學生的願望,讓他們把自己的經歷或見聞講給大家聽。臨下課時,我又順着學生的思路和情緒,給他們留了一個仿寫的作業:自學本單元的5篇課文,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經歷,仿寫一篇有關人與自然關係的文章;題目自名,角度自選,試着運用對比、聯想、擬人等寫法,把自己對人與自然的看法融入生動的敘述和真摯的感情之中。搭建這樣的平臺,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既展示了才華,又讓學生真正成了閱讀的主人。

4、教無定法,但一定要得法。值得商榷是:有人認爲探究“保護動物的生存,能夠與動物友好相處”的主題應是教學本文的重點和難點,但我卻認爲探究主旨只是學習這篇文章的重點之一。作爲語文課,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寫法指導和品析語言、體悟作者感情上,這不但是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爲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優化生活環境質量的問題學生在政治課、生物課上都已有接觸,語文課上再當重點,不但會使學生沒了興趣,也淡化了語文課應有的特點。教無定法,我以爲只要能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就可以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夠在把握主旨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實現我手寫我心的願望。以上不成熟的看法,敬請行家裏手批評指正。

比較遺憾的一點就是,班裏的學困生較多,一節課下來,仍然有幾個學生充當了聽客或陪客,沒有實質性的收穫和進展。對此問題,本人一直比較苦惱,希望得到專家同行們的幫助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