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5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緻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繫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①掌握記敘的順序。

②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緻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爲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啓發,學生回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繫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教師展示的畫面,細緻觀察,然後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七、教學步驟

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展現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一)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潭的結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遊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遊覽感受。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爲什麼?

(1)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嵁,爲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蒙、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遊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4)“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佁然”“俶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樂”字寫魚,也是寫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的狀態,寫得真切、形象。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7)“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悽、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緻描寫事物的?

(1)先聲奪人。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採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啓動讀者的興趣,然後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點,用比喻。寫潭的構造形態,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爲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後用比喻“爲坻,爲嶼,爲嵁,爲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3)正面描寫。寫岸上景物,則採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寥寥數語,寫得宛如圖畫。

(4)正面、側面相呼應。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皆若空遊無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對比描寫。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6)擬人。“似與遊人相樂”,採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5.文章結尾部分感情基調爲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瞭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後,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爲不可久居。《小石潭記》結尾部分的感情調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裏。

(二)總結、擴展

總結: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美景色。小石潭結構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美的文章,往往得力於作者觀察事物細緻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溪流時隱時現、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八、佈置作業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2)青樹翠蔓

(3)日光下徹

(4)其岸勢犬牙差互

(5)以其境過清

2.翻譯下列句子

(1)如鳴珮環,心樂之。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5)其岸勢犬牙差互。

九、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2

自讀要求

1、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徵,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2、體會本文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3、瞭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爲”在文中的用法。

(解說:第1點是這篇課文學習的重點。這是根據這篇遊記寫景狀物的具體特點來確定的。)

自讀程序

1、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記》,省稱。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對當時文風的改革、散文的發展起過重大的推動作用。唐永貞元年(805年)與劉禹錫等一起參加了以王叔文爲首的革新集團,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革新。他認爲官吏是人民的僕役,並非人民是官吏的僕役。由於遭到以劉貞亮爲代表的宦官勢力和以韋皋爲代表的官僚勢力的反對,革新集團失敗了,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鬱,所以就以遊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現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了其中八處名勝,成爲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縣。《永州八記》的八處名勝是:西山、鈷潭、鈷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竭、西渠、西澗、小石城山。這八篇遊記各自成篇,但前後連貫,構成一個整體,展現出永州美麗的山光水色。

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2、通讀課文。

①初讀:學生默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然後藉助工具書及課本下注釋,自行解決。

②範讀:教師範讀或播放的朗讀磁帶,讓學生輕聲跟讀。同時補註課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詞。

參差(cēn cī)、寂寥(liáo)

搖綴(zhuì)、隸(lì)

③熟讀:學生參考註釋,誦讀課文,疏通句子,把握文章大意。

3、精讀課文。

在誦讀課文基礎上,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重點弄清楚如下幾個問題:

①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潭中水聲悅耳動聽,引動了作者的好奇,於是便“伐竹取道”,發現了這個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堪,爲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作者選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樹(蔓美)等景物描繪出了小石潭的概貌。作者由潭寫到水,由水寫到石,由石寫到樹和蔓,小石潭的景緻層次感強,錯落有致,富有立體感。

③游魚和潭水有什麼特點?

“潭中魚可百許頭……與遊者相樂。”這是全文寫景物最精彩的一段。作者首先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又使人感到象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則從另一個角度寫水澄澈空明。“似與遊者同樂”,把魚兒的那種閒適、輕快、靈敏、活潑的神態寫得維妙維肖。句句寫魚亦句句寫水,既寫了魚的形態,又襯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筆兩寫,互相點綴,寫來詩情畫意,寫出了大自然美景。一掃作者被貶後鬱悶沉痛的心情,而對小石潭這一奇趣感到輕鬆、快慰。

④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坐潭上……悄愴幽邃。”由“水清”到“境清”,一個“悽神”,一個“悄愴”,借景寫情,靜坐深思,不覺感到分外悽苦。

⑤跟作者同遊的好幾個人,爲什麼篇末纔將他們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後補敘同遊者,作爲遊記的結束是古代山水遊記的`一種格式,也可以看作遊記的附文。

⑥分析“以”“爲”在本文中的幾種不同用法?

4、研讀課文。

學生4人一組,開展討論,推薦代表在全班發言。重點研究下面兩個問題。

1、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

2、文章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

(解說:設計以上四步程序,是根據本文的特點決定的。設計第一步,意在瞭解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瞭解柳宗元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政治主張和有關文學常識情況。設計第二步,意在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通過初讀、範讀、熟讀,掃清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設計第三步,意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基本內容。設計第四步,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寫作特點,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自讀點撥

這篇遊記篇幅短小,全文只有192個字,卻寫得有聲有色,形象生動,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學習這篇課文,應把握好如下三點:

1、作者以遊蹤爲序採用移步換形,依序寫景組織材料。寫小石潭,先寫“聲”(水聲),後寫“形”(潭中景物),寫潭中景物又先寫“近觀”(水、石、樹、魚),後寫“遠望”(水源),最後概寫環境,引發感觸。

2、作者善於抓住事物特徵,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如臨其境。例如寫小石潭,不僅“下見小潭”,點出了“小”,而且說“潭中魚可百許頭”也暗示了潭的範圍不大,否則,潭的範圍怎能盡在眼底,又怎能一覽無餘?又例如寫“水尤清冽”,是從側面寫潭中的魚,“皆若空遊無所依”又清晰地寫出魚兒的靜態是“怡然不動”,動態中“傲爾遠逝,往來翁忽”,而且“似與遊者相樂”,又把魚兒的那種閒適、輕快、靈敏、活潑的柙態寫得維妙維肖。再例如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連用了“鬥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徵形象地再現出來,非常真切。

3、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對景物描繪中結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爲了擺脫抑鬱心情。此刻過於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他“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悽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解說: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是課文在內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點所在。把握了以上三點,就從整體上把握了這篇課文。)

自讀思考

1、試比較本文與《桃花源記》的開頭,有什麼相似處,這樣開頭有什麼好處?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語,仔細加以品味。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③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3、“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

②皆若空遊無所依

③似與遊者相樂

④天涯若比鄰

4、背誦全文。

5、觀察你所熟悉的某處景

物,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參考答案

1、兩文開頭部分都十分簡約地交待了是怎樣發現美景的,《桃》文:“緣溪行……忽逢桃花林……從口入”纔出現桃花源。:“從小丘西行……隔篁竹,聞水聲,……下見小潭”這樣先寫外景,從遠處寫來,爲主要景物的描寫作好鋪墊。

2、①(小石潭四周)是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枝條相互)覆蓋着,纏繞着,搖曳連接,長短參差,隨風飄蕩。②(流進小石潭的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也像蛇那樣蜿蜒爬行,(有的地方)看得見,(有的地方)看不見,十分明顯。③(小石潭周圍的氣氛使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使人感到(情緒)憂傷,幽靜極了,幽深極了。

3、①√②×③×④√4、5、略。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3

[教學目的]

1.學習按照一定順序組織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徵,用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的方法。

2.體會本文融情於景,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

3.瞭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爲”在文中的用法。

[教學重點]

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流”導入。

2.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後,被貶爲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鬱,所以就以遊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粥發現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爲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3.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

4.師範讀課文,生輕聲跟讀,並補充。

參差寂寥搖綴隸愴

5.師生共同疏通文意。

(1)古今異義。

去:(古)離開(今)前往,到某處

然:(古)靜止不動的樣子(今)癡呆或深思的樣子

小生:(古)年輕人(今)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一詞多義

以:①全石以爲底(介詞,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譯)

③以其境過清(介詞,表原因)

爲:①全石以爲底(動詞,當“作爲”講)

②爲坻,爲嶼,爲堪,爲巖。(動詞,“成爲”)

清: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

②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①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②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

(3)翻譯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③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4)判斷。“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②皆若空遊無所依。()

③似與遊者相樂。()④天涯若比鄰。()

[課堂練習]

1.讀,背。2、翻譯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1.齊讀課文,把握課文大意。

第一段:寫發現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寫潭水清澈,游魚活潑。

第三段:寫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寫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記下與作者同遊小石潭的人。

2.賞讀課文。

(1)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點撥: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着“石”的氣息。“全石以爲底”,“卷石底以出”說明“潭”的的確是個“石潭”。“如鳴佩環”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美形態。“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水的清澈透明。“悽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

點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chu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面表現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小溪的形狀。

(3)文中的“動”與“靜”

點撥:①游魚的“怡然不動”及“chu爾遠逝”表現了魚兒的生動活潑。②小溪。就小溪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

(4)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①爲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chu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5)文中的“景”與“情”

點撥: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境結合起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對景物描繪中結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爲了擺脫抑鬱心情。此刻過於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他“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悽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6)文中的“鏡頭”與“畫面”

點撥:在第一段,作者採用的是“移步換形”的寫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採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個字,就活靈活現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魚的美景。

(7)文中的寫景短句。

3.精讀課文,鞏固。

(1)作者是怎樣發現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3)游魚和潭水有什麼特點?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5)跟作者同遊的好幾個人,爲什麼篇末才能將他們的姓名一一列出?

4.總結全文。

[課堂練習]

1.課後習題

2、寫熟悉的某處景物,二三百字。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4

  【學習目標】

1、能用普通話順暢地朗讀課文。

2、能利用頁下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

3、能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背誦課文。

  【課堂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讀一讀 1、導語:

由祖國江山多嬌導入課文學習,檢測課前學習。

2、明確學習目標,徵求學生意見。

3、組織學生誦讀課文。

4、評價學生朗讀。

明確任務,回答。

學生髮表意見,明確學習目標。

自讀課文聽讀課文伴讀課文。

自我評價朗讀。 二、想一想 1、導入想一想環節,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梳理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2、檢測問題達成情況。

3、導入活動一環節,請學生讀文作畫。

4、組織交流、評價。

梳理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發言反饋。

讀文作畫。

交流、評價。 三、比一比 1、導入活動二教學環節組織學生背誦比賽。

2、組織比賽、評價。

3、組織檢測。

背誦、準備比賽。

參與比賽。

完成檢測。 四、課後學習 探究本文寫作手法,借鑑本文的寫法,描寫一處你熟悉的(或常州的)旅遊景點,寫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徵和你的感受。

八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5

[教學目標]

1、瞭解遊記的有關知識。

2、理解本課抓住景物特徵寫景的特點。

3、體會作者用詞精煉,描寫生動、具體以及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難點、重點分析]

1、這篇遊記是作者被貶謫到永州時寫的,通過對小石潭的景物描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危機四伏的中唐時期。唐順宗時,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的以王叔文爲首的革新派執政,他們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當時柳宗元33歲,任禮部員外郎,也積極參與了這一革新運動。但是在保守勢力的瘋狂反撲下,順宗退位。憲宗即位後,對革新派進行了殘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繼遭到殘殺和貶謫。柳宗元被貶爲永州司馬。這時,柳宗元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後的地區,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鬱。《小石潭記》正是通過精細、生動的景物描寫,表現了自己憂傷、悽苦的思想感情。

2、《小石潭記》的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小石潭記》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佳作。它的精妙之處,首先在於它的結構。

全文共分五段,其內容如下:

第一段:敘寫尋潭的過程,概寫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寫潭水與游魚。

第三段:寫潭溪與岸勢。

第四段:寫潭上人的感受。

第五段:記同遊者。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文章有一先一後的兩條貫串動作線在流動,一條是遊蹤,一條是視線。

寫尋潭,以遊蹤爲序。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聽着如佩環碰撞那樣清脆悅耳的聲音,這不禁引起作者的極大興趣。於是,砍掉一些竹子,開出一條道路,穿過一大片竹林,一個美妙的天地便展現在眼下:潭。

寫觀潭,以視線爲序。尋到“心樂之”的小石潭,令人不由地急忙打開那猶如攝影機一般的眼睛,貪婪地攝下石潭的全景,唯恐漏下一星半點:清洌的潭水,全石的潭底,近岸“爲坻、爲嶼、爲堪、爲巖”的底石,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啊,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所在呀!尤其攫人之心的,是那清洌的潭水。這又使人不由地把散漫的目光收攏回來,投到那連游魚的影子都能看得真切的一泓迷人的潭水。可是,潭水從何而來呢?視線不由地又一次轉移,拉到很遠,很遠,去尋那源泉。於是“斗折蛇行”的小溪,“犬牙差互”的岸勢,四面“環合”的竹樹……便一收入眼底,令人嗟嘆“不可知其源”;“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3、本文是如何逼真、生動、傳神地描寫小石潭及周圍景物的?

試以第二段描寫潭中的游魚爲例。在這裏,作者不是單純地寫游魚,而是既寫魚,又寫水,最後還落筆於“其境過清”的意境。

你看,魚兒在水中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依憑一樣:陽光照射下來,深深透進水底,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三言兩語,在寫魚中,就寫出了水的澄澈和天色的晴和。如果不是日麗,不是風和,不是水清,游魚能“影布石上”,能給人“皆若空遊無所依”的感覺嗎?

我們再來看看寫魚。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又飛快地竄向遠處,來來去去,輕快敏捷,好像和遊玩的人嬉戲一樣。這裏有靜景,也有動景,不僅活靈活現地表現了魚的姿態,而且以動襯靜,惟妙惟肖地創造了“寂寥無人”的境界。魚兒能這樣往來自若,豈不正說明魚兒從未受過人的驚擾,此地的環境之清嗎?而段末一句“似與遊者相樂”則用擬人的手法,把人與魚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寄寓着作者的詩情。

在這裏,無論是以魚寫水,還是以魚寫靜,用的都是側面烘托的寫法。這種寫法用得好,往往能夠收到正面描寫所難以達到的境界。

4、本文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本文的重點無疑是寫景,但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難以排遣的憂鬱。篇末所表現出來的悽苦心情,是作者身世遭際的自然流露,悽心與“清”景融爲一體,情景相生,確屬難能可貴。

[教學過程設計]

一、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簡介。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著名的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原題是《至小丘西》。

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縣境內,當時是一個荒僻的地區。但著名的九嶷山聳峙在它的南面,衡山餘脈盤繞在它的北面,五嶺山脈中的越城嶺和都龐嶺綿亙在它的南面,澄碧的湘江和瀟水橫穿州境並在境內匯合,因此,全州山陵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縱橫,風景非常雄奇美麗。柳宗元到這以後,經常上高山,入深林,探尋幽深的溪谷流泉和怪奇的山石。大自然的雄奇景象,開闊了他的胸懷,陶冶了他的性情,使他那因政治上的不幸際遇而帶來的愁緒得到了寬解;同時,也使他獲得了更爲豐富的創作素材,從而寫下了包括《小石潭記》在內的,許多具有獨創性的山水遊記,爲中國文學史正式奠定了遊記文學的基礎。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語言清麗,手法巧妙,善於抓住不同山水的特點刻意描摹,個性突出,栩栩如生。更值得稱道的是,在精妙的景物描寫中,往往蘊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透露着強烈的傾向性,情景相生,意趣無窮。《小石潭記》是歷代傳誦的優秀篇什之一。

二、正音、正形。

1、正音:

篁(huáng)坻(chí)參差(cēncī)嶼(yǔ)嵁(kān)綴(zhuì)佁(yí)翕(xǐ)愴(chuàng)邃(suì)龔(gōng)

2、正形:

洌(三點水)愴(右旁非“侖”)坻(右旁非“氏”)蔓(非)

三、疏通文意,點撥難句。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

“西”,方位詞作狀語,譯時要補出省略了的介詞“向”,講作向西。“步”,古時是量地單位,一步合當時六尺。《史記·秦始皇本紀》:“輿六尺,六尺爲步。”要注意的是,古時舉足兩次爲一步,今天舉足一次爲一步。也就是說,古時的一步,等於今天的兩步;今天的一步,等於古時的半步,又叫做“跬”。《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裏的“跬”就是古時的半步,今天的一步。“百二十步”,作行的賓語。“篁”,讀huáng,《說文》:“竹田也”,叢生的竹子;“篁竹”,竹林。“如鳴佩環”有兩種分析法,一種是作補語,摹擬水聲;一種是作分句,主語“聲”承前省略。“佩”同“佩”;“佩環”,古人系在腰帶上的玉製裝飾品,行則有聲。“鳴”是使動用法,意思是發出響聲。“樂”,古讀yào,動詞,喜愛。“之”指代這個地方,但不是小石潭,因爲小石潭是在伐竹取道之後才見到的。

全句的意思是:從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心裏很喜歡這個地方。2、全石以爲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爲坻,爲嶼,爲堪,爲巖。

“全石以爲底”,就是“以全石爲底”,意思是拿整塊石頭作爲底。“以”和它所介的詞語組成介詞結構,在句中一般是作狀語和補語。“以”所介的詞語,爲了強調它,有時可以提到“以”字的前面,如成語“夜以繼日”、“一言以蔽之”中還保留着這種句法。“卷石底以出”中“卷石底”就是捲起石底,也就是石底捲起。漢語中有一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方向很難說是從主語到賓語,例如“他流淚了”,是淚自己流下來,還是被人流下,就說不清。這類動詞,詞義不變,主語和賓語可以互調,而動詞並不轉爲被動。“卷石底”,既是“捲起石底”,也是“石底捲起”,意思一樣。“以”相當於“而”,可以不譯出,連接兩個動詞。

“爲”是一個意義很廣泛的動詞,有“做”、“當做”、“成爲”、“是”等意義,隨上下文而定。“爲坻”,成爲坻。“坻”讀chí,水中的小洲、高地。“嶼”,小島。“堪”,讀kān,指,山嵁崿形。“巖”,指峭壁。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石潭拿整塊石頭作爲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爲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這是個並列關係的複句。“可”本是能願動詞,用在數詞前面,詞義由可能引申爲約計,屬副詞;“可百許頭”,大約一百來頭。“許”用在數字後面,也是表示約計的,相當於現在的“光景”、“左右”等;“百許頭”,百把頭的光景。“可……許”複用,約計的意思更明顯。

“空”是名詞,作“遊”的狀語,意思是在空中。“空遊”就是無所依,“空遊無所依”是聯合結構的複雜謂語,前後互相補充。猶如“裹足不前”,把腳裹住,就是停止不前。“所依”是所字結構,在句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個名詞,實際上是“所依之物”的省略。“無所依”,沒有可以依託的東西。“若”用在動詞前是副詞,好像、彷彿的意思。“皆若空遊無所依”,好像在天空中游,沒有什麼依託的東西,意思是,好像並不在水中,並沒有水似的。這是形容潭水的清澈見底。“空”只是“遊”的狀語,“若”作狀語,修飾“空遊無所依”,“皆”作狀語,修飾“空遊無所依”。

這句的意思是:潭中的魚大約一百來頭,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依託的東西。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西南望”的“西南”是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的趨向,“潭”是“西南”的定語,“而”連接前後兩部分,而前一部分實際上省略了一個介詞“向”。“斗折蛇行”的“鬥”和“蛇”是名詞作狀語,意思是山溪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鬥折”和“蛇鬥”,結構並列,意思相同。名詞作狀語,既保有名詞本身的意義,還要從它作狀語的用法上,加上有關的詞來理解,如這裏的“鬥”和“蛇”是表示比喻的,所以它的前面隱含了一個“像”。

“明滅可見”的前面隱含了一個“其”字。站在高處看,曲曲折折的泉流,有的地方看得見,有的地方看不見,看得見的爲“明”,看不見的爲“滅”;因爲泉水彎彎曲曲,所以一段明,一段滅,明而又滅,滅而又明,其明滅隱顯皆可見。

這句的意思是:向小潭的西南望去,只見那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四、難點重點討論。

討論問題見前文“難點、重點分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