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南史 > 《南史》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南史》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韋叡裴邃

《南史》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叡事繼母以孝聞。祖徵累爲郡守,每攜叡之職,視之如子。時叡內兄王憕、姨弟杜惲並有鄉里盛名,祖徵謂叡曰:「汝自謂何如憕、惲?」叡謙不敢對。祖徵曰:「汝文章或小減,學識當過之。然幹國家,成功業,皆莫汝逮也。」外兄杜幼文爲梁州刺史,要叡俱行。樑土富饒,往者多以賄敗,叡雖幼,獨以廉聞。

宋永光初,袁顗爲雍州刺史,見而異之,引爲主簿。顗到州,與鄧琬起兵,叡求出爲義成郡,故免顗之禍。累遷齊興太守,本州別駕,長水校尉,右軍將軍。齊末多故,欲還鄉里,求爲上庸太守。

俄而太尉陳顯達、護軍將軍崔慧景頻逼建鄴,人心惶駭。西土人謀之,叡曰:「陳雖舊將,非高人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天下真人,殆興吾州矣。」乃遣其二子自結於樑武。及兵起檄至,叡率郡人伐竹爲筏,倍道來赴,有衆二千,馬二百匹。帝見叡甚悅,撫幾曰:「佗日見君之面,今日見君之心,吾事就矣。」師克郢、魯,平加湖,叡多建策,皆見用。

大軍發郢,謀留守將,上難其人。久之,顧叡曰:「棄騏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即日以爲江夏太守,行郢州府事。初,郢城之拒守也,男女垂十萬,閉壘經年,疾疫死者十七八,皆積屍於牀下,而生者寢處其上,每屋盈滿。叡料簡隱恤,鹹爲營理,百姓賴之。

樑臺建,徵爲大理。武帝即位,遷廷尉,封都樑子。天監二年,改封永昌,再遷豫州刺史,領歷陽太守。魏遣衆來伐,叡率州兵擊走之。

四年侵魏,詔叡都督衆軍。叡遣長史王超宗、樑郡太守馮道根攻魏小峴城,未能拔。叡巡行圍柵,魏城中忽出數百人陳於門外,叡欲擊之。諸將皆曰:「向本輕來,請還授甲而後戰。」叡曰:「魏城中二千餘人,閉門堅守,足以自保。今無故出人於外,必其驍勇,若能挫之,其城自拔。」衆猶遲疑,叡指其節曰:「朝廷授此,非以爲飾,韋叡之法,不可犯也。」乃進兵,魏軍敗,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遂進討合肥。

先是右軍司馬胡景略至合肥,久未能下,叡案行山川,曰:「吾聞'汾水可以灌平陽',即此是也。」乃堰肥水。頃之堰成水通,舟艦繼至。魏初分築東西小城,夾合肥。叡先攻二城。既而魏援將楊靈胤帥軍五萬奄至,衆懼不敵,請表益兵。叡曰:「賊已至城下,方復求軍。且吾求濟師,彼亦徵衆。'師克在和',古人之義也。」因戰,破之,軍人少安。

初,肥水堰立,使軍主王懷靜築城於岸守之,魏攻陷城,乘勝至叡堤下。軍監潘靈佑勸叡退還巢湖,諸將又請走保三釜。叡怒曰:「將軍死綏,有前無卻。」因令取傘扇麾幢樹之堤下,示無動志。叡素羸,每戰不嘗騎馬,以板輿自載,督勵衆軍。魏兵鑿堤,叡親與爭。魏軍卻,因築壘於堤以自固。起鬥艦高與合肥城等,四面臨之。城潰,俘獲萬餘,所獲軍實,無所私焉。初,胡景略與前軍趙祖悅同軍交惡,志相陷害,景略一怒,自齧其齒,齒皆流血。叡以將帥不和,將致患禍,酌酒自勸景略曰:「且願兩武勿復私鬥。」故終於此役得無害焉。

叡每晝接客旅,夜算軍書,三更起張燈達曙,撫循其衆,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爭歸之。所至頓舍修立,館宇藩籬墉壁皆應準繩。

合肥既平,有詔班師,去魏軍既近,懼爲所躡。叡悉遣輜重居前,身乘小輿殿後,魏人服叡威名,望之不敢逼,全軍而還。於是遷豫州於合肥。

五年,魏中山王元英攻北徐州,圍刺史昌義之於鍾離,衆兵百萬,連城四十餘。武帝遣徵北將軍曹景宗拒之。次邵陽洲,築壘相守,未敢進。帝怒,詔叡會焉,賜以龍環御刀,曰:「諸將有不用命者斬之。」叡自合肥徑陰陵大澤,過澗谷,輒飛橋以濟師。人畏魏軍盛,多勸叡緩行。叡曰:「鍾離今鑿穴而處,負戶而汲,車馳卒奔,猶恐其後,而況緩乎。」旬日而至邵陽。初,帝敕景宗曰:「韋叡卿鄉望,宜善敬之。」景宗見叡甚謹。帝聞曰:「二將和,師必濟矣。」叡於景宗營前二十里,夜掘長塹,樹鹿角,截洲爲城,比曉而營立。元英大驚,以杖擊地曰:「是何神也!」景宗慮城中危懼,乃募軍士言文達、洪騏驎等齎敕入城,使固城守,潛行水底,得達東城。城中戰守日苦,始知有援,於是人百其勇。

魏將楊大眼將萬餘騎來戰,大眼以勇冠三軍,所向皆靡。叡結車爲陣,大眼聚騎圍之。叡以強弩二千一時俱發,洞甲穿中,殺傷者衆。矢貫大眼右臂,亡魂而走。明旦,元英自率衆來戰,叡乘素木輿,執白角如意以麾軍,一日數合,英甚憚其強。魏軍又夜來攻城,飛矢雨集。叡子黯請下城以避箭,叡不許。軍中驚,叡於城上厲聲呵之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