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的探索作文(通用15篇)

我的探索作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探索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探索作文(通用15篇)

我的探索作文1

我家裏養了一隻可愛的小貓咪,她叫球球,有着一雙炯炯有神烏溜溜的大眼睛,可好玩了!每天做完作業我都要陪她玩一會兒。記得有一天中午在媽媽給它打掃貓舍時我趁機去和它玩,但卻發現它的瞳孔竟然變成了一條縫,這使我非常驚訝,於是我便問在一邊忙碌的媽媽,可媽媽卻漫不經心的回答我說:“貓咪的眼睛白天就一直是一條縫,到了晚上就是會變成圓的,你才發現呀!”

我是一個碰到問題就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寶寶,媽媽的回答讓我很不滿意,但又覺得很神奇,心想我自己去找答案,求助百度吧,打開電腦我就開始搜索,還真有人提出和我一樣的問題,並且下面有人已經回覆了最佳答案,原來貓咪的瞳孔會隨着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白天貓咪的瞳孔通常是半張狀態,看上去就像一個棗核,正午光線最強的時候貓咪的瞳孔會變成一細縫,到了晚上瞳孔會全部張開,就能看到烏溜溜的眼睛。我覺得很奇妙,真的會因爲光線產生這樣的.變化嗎?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冒出一個念頭,我打算自己“控制”光線來試試我家球球的眼睛。

拉着媽媽找來一塊深色的大布頭來到球球的籠子邊,它的眼睛現在是一條縫,確定之後我首先將布頭蓋住了半個籠子,用玩具把球球引了過來,過了一會兒我觀察它的眼睛果真變成一個棗核的樣子不像先前只是一條細細的縫,這讓我很激動,於是乎我就用布把整個籠子都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悄悄的掀開一個角,從外向裏看,一對又大又萌的眼睛在那裏莫名的望着我,看着球球那烏溜溜的眼睛我瞬間被融化了掀開布頭把它從籠子裏抱了出來,迅速的它的眼睛又恢復成一條縫,哈哈哈哈我歡樂的笑了,好神奇的眼睛,好可愛的球球,它讓我增長了知識。

我想世界上還有很多沒有被我發現的小祕密等着我去慢慢挖掘,探索知識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我的探索作文2

有一天,我在家覺得很無聊,便順手翻起了媽媽給我買的《動手小機靈》這本書,其中一個小實驗深深吸引了我,我參照書上的要求,立刻準備起實驗道具。我找了三個一次性杯子,還有牛奶、食用油、飲用水和紙、筆,開始按照書本上寫的步驟做起了實驗。

我在紙上畫好記錄用的表格,並將牛奶、食用油、飲用水分別倒入三個一次性杯子內,將它們放入了冰箱的冷凍室,記錄好放入的時間。我找了一個小鬧鐘,將時間設置爲一小時鬧鈴。

正當我看書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鬧鐘叮鈴鈴的叫了起來,我趕緊跑到冰箱前,打開冷凍室,發現裝水的杯子裏已經結了大塊的冰塊,我把冰塊拿起來,放在 手心裏,頓時我的手掌冰冷冰冷的,感覺也快變成冰塊了一樣。裝牛奶的杯子裏,牛奶的表面已經被凍住了,我喝了一口,涼絲絲的,爽極了。我又觀察了下裝油的` 杯子,發現食用油已經變得濃稠,用手一蘸,黏糊糊的,“好惡心啊!”我叫道。我立刻記錄了所觀察到的一切。

又過了一個小時,我再次跑到冰箱前,拿出三個杯子,發現水已經完全被凍住了,像塊透明的鑽石,非常的漂亮。牛奶也被凍住了,但凍得並不如水那麼結 實,我舔了一下“奶油棒冰”,味道不錯!而油則變得更加得稠密了,也快要成固體了。我很奇怪,爲什麼我一起放進冰箱冰的東西,變成固體的時間會長短不一 呢?我帶着好奇心去問媽媽,媽媽拍腦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我們只好去網上搜索。真是不查不知道啊,原來這些都是因爲密度的關係,水的密度比牛奶的密度 大,所以水會先被凍住。而油的密度最小,所以油是三個裏面最不容易凍住的。

通過這次實驗,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蘊涵着許許多多的科學道理,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和學習,我們就一定能弄懂其中的奧妙。

我的探索作文3

我有一個美好夢想——去探索南極的奧祕,因爲我看了一本叫《南極大冒險》的書,從那時起,我就有了去南極的夢想。

這本書是一本既有豐富有趣的科學知識,又有幽默好看漫畫的書主要講了毛毛、咪咪、爸爸、姑姑(咪咪的媽媽)一起去探索南極的故事,探索南極一些神奇的自然現象,沒想到在途中遭遇強烈的暴風雪等困難,他們憑藉頑強的.毅力和豐富的求生技巧,最終化險爲宜。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用描述了幾種在南極遇到的美麗景象和一些關於南極的有趣小知識,比如可愛的企鵝、神奇的極光、南極冰塊的形成、鯨魚的種類等等。它爲我開啓了南極世界的大門,帶領我走入了美妙神奇的南極世界。以前我還不瞭解南極,總覺得它離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遙遠,這本書拉近了我和南極的距離,讓我深入地瞭解了南極。

這四個主角帶着我遊覽了冰天雪地的南極,我也身臨其境,彷彿也置身於這個美妙的世界中。我最喜歡的是南極的極光。它的形態有很多種,例如火紅的光束、綠色的窗簾或是黃色的布條等,這些奇特的極光形態,令我不禁敬佩大自然的奇妙之處。那麼,極光是怎樣形成的呢?太陽有時候會大量放射出一些電子或質子,叫做“太陽風”。那些太陽風被地球的磁場阻擋後,會與大氣層中的各種氣體撞擊產生廣水,那個光束就是“極光”。那極光的顏色爲什麼不同呢?極光會因爲空氣成分的不同,而產生波長的變化,所以產生不同顏色的極光。南極的美妙之處可不止這一處,它有許多有趣的自然現象,令人嚮往。

看完《南極大冒險》這本書,我便有了一個新的夢想——探索南極,去探索神祕而又美妙的南極,去看美麗的極光,去看可愛的企鵝……我愛南極!

我的探索作文4

午後的陽光緩緩流動,校園裏已是一派百花爭豔的景象。手捧語文課本,任目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昇華。

翻開書本,撲鼻的書香讓人心曠神怡。躍然於紙上的深刻的文字,引領着我走進文學的殿堂,飄蕩在耳邊的是笙簫聲、牧笛聲、還有那細緻的哀愁與悲涼的嘆息。我心裏搖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汪清泉,流入文學的殿堂。

探索校園的魅力。在文學的殿堂裏,諸子百家爭鳴。他們宛如一朵朵競相開放的鮮花,各有其獨具一格的芬芳。在文學的殿堂裏,流轉的是清風明月的雅緻,呈現的是梧桐細雨的韻律,還有那令人魂牽夢繞的濃愁與長情。

品味李白,感受到的是瀟灑不羈。“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鑄就了他的豪邁與飄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激盪着他的自信與博大。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品味李清照,感受到的是悽婉與哀傷。“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的一絲惆悵,“梧桐更兼細雨”是怎樣的一縷憂傷,“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是怎樣的一種悲壯,“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又是怎樣的一簾斷腸。

品味曹操,感受到的是遒勁雄渾的.意氣。那東臨碣石的一代梟雄,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鬚髮,也依然能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不屈之音。

被文學藝術感染了的靈魂與生命,在文學的殿堂裏凝固成了永恆,那軒昂的意氣已將我深深感染,浸染了悲歡離合的真情淚滴已將我浸溼。他們將筆下的文字化作一縷書香,存在於歷史的視線裏,他們用那高貴的靈魂所鍛造的文字凝滯我的步伐。

在悠然的午後時光感動,在靜謐的午夜時分流淚,在微明的晨光熹微中徹悟……

回首凝視,校園一角的鮮花綻開豔麗的花盤,百般妖嬈。瀰漫在校園的芬芳,是花香還是書香?

我的探索作文5

質疑是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事。之後,我們便餓漫長的探索之旅。

小時候,我總是向父母問這問那,一大堆疑問在我心中像細菌般滋生着。爲什麼太陽要“上班”又要“下班”?爲什麼月亮會被“吃掉”?爲什麼天會下雨?爲什麼……?

這一堆疑問在我心中埋藏了很久,終於在一本書上我找到了答案。從有問題開始,我就成了一個小小探索家。我在電視上,電腦上,書上得到了一個個不容易的答案。媽媽給我買了本《青少年百科全書》,這本書很厚,裏面的.知識有天上的、地上的,數都數不清,讓人眼花繚亂。我打開書,開始了我的探索之旅。翻開目錄,我找到有關天文知識的地方情不自禁地讀了起來。讀完後我嚥了一口唾沫,終於一個問題經過這本書的解答由“?”變成了“!”,真是太好了!關於太陽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宇宙中每個星球都會自轉,像地球則繞着太陽公轉。由於地球一邊自轉一邊公轉就成了白天黑夜。而自轉呢,就會發生這一現象: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我又往後翻了翻,又是我想知道的:月食。古代人一位月食是天狗吃了太陽,哎,真是自欺欺人,沒文化真可怕啊!由於太陽系內的天體繞太陽公轉,太陽、地球、月球成爲一條直線,太陽照到月亮上的光被地球遮住了,從而形成了月食。“哇,這本書真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啊!”我感嘆道。

接下來是雨,這屬於天氣。我往前翻了翻,又找到了。雨有三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由於水被蒸發升到了空中,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爲大水滴,大水滴越來越重就掉了下來,就下雨了。這個問題在我心中就像被水沖走了一樣。

一個個問題,讓我在這本其妙的書上解答,也使我通過更多的方法去解答。譬如做實驗,以及各種方法去探索。我的探索之旅纔剛剛起步,加油,爲尋找問題並解答問題加油!

我的探索作文6

“準備好就出發了!”一片嘈雜聲中,突然響起一個洪亮的聲音。我回頭一看,立刻回答道:“嗯,好的,Sir。”現在,已是20xx年,一個科技十分發達的時代。而我,正是這裏的一名飛碟操縱者。

這可不是普通的飛碟操縱者,我可是一名操縱“飛舟光速“的駕駛員及其發明者。這架飛碟,外觀小巧,可輕易避開一些墜落隕石和一些炮彈,而且飛行速度也極快,像光一般,它飛過,你只能看到一點點的殘影,所以叫“光速”。

不僅如此,它還能自動吸收宇宙資源,爲我們提供一些東西,還爲其提供了動力;可以自帶超強的防禦屏障,時刻確保探索員安全……最主要的`,其實就是它雖身小,容量卻極大,可容納4萬人。是的,你沒聽錯,因爲我加了一些空間程序。下午一點,到達了目的地附近。

“哇!這些是什麼?”一位女士指着窗外,驚歎地問道。窗外一片絢爛無比,如地球上一齊放射的煙花,將太空宇宙映照得無比美麗。在大家仰頭讚歎不已的欣賞時,我感到一絲惶恐和不安,打開偵探器並搜尋這些是何物。

“糟了!”我一查到這些生物時就慌了。書上說,這叫水母蜇針,一種以自爆引出恐怖細胞的十分危險生物。我立刻開啓防禦系統並調到最大,防止會有所泄露,果然,這些藍色細胞吞噬了最外層,被內層電波所幹擾,有不少已經衰死。“不行!”這樣可不行,我的想想辦法。啊!有了,他們是視覺生物,我們要透明的!馬上我開啓了隱形,在電波的干擾下,我們終於成功逃離了那個是非之地,大家終於呼出一口氣……可萬萬沒想到,有一小隻竟留在了飛碟護罩外,得以倖存,於是,我們將它帶回地球,做實驗去了。哎,可憐的一小隻。

雖未收穫滿滿,卻也心滿意足,只不過,這“煙花之禮”我可受不起呀!我站在“飛舟光速”的眺望臺上,心中滿是無盡的期待。我相信,這不是我的第一次探索,真不知下次,又會發生什麼有趣之事呢?

我的探索作文7

我家裏養一隻可愛的小貓咪,她叫球球,有着一雙炯炯有神烏溜溜的大眼睛,可好玩!每天做完作業我都要陪她玩一會兒。記得有一天中午在媽媽給它打掃貓舍時我趁機去和它玩,但卻發現它的瞳孔竟然變成一條縫,這使我非常驚訝,於是我便問在一邊忙碌的媽媽,可媽媽卻漫不經心的回答我說:“貓咪的眼睛白天就一直是一條縫,到晚上就是會變成圓的,你才發現呀!”

我是一個碰到問題就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寶寶,媽媽的回答讓我很不滿意,但又覺得很神奇,心想我自己去找答案,求助百度吧,打開電腦我就開始搜索,還真有人提出和我一樣的問題,並且下面有人已經回覆最佳答案,原來貓咪的瞳孔會隨着光線的變化而變化,白天貓咪的瞳孔通常是半張狀態,看上去就像一個棗核,正午光線最強的時候貓咪的瞳孔會變成一細縫,到晚上瞳孔會全部張開,就能看到烏溜溜的眼睛。我覺得很奇妙,真的會因爲光線產生這樣的變化嗎?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冒出一個念頭,我打算自己“控制”光線來試試我家球球的眼睛。

拉着媽媽找來一塊深色的大布頭來到球球的籠子邊,它的眼睛現在是一條縫,確定之後我首先將布頭蓋住半個籠子,用玩具把球球引過來,過一會兒我觀察它的眼睛果真變成一個棗核的樣子不像先前只是一條細細的縫,這讓我很激動,於是乎我就用布把整個籠子都蓋起來,過一會兒悄悄的掀開一個角,從外向裏看,一對又大又萌的眼睛在那裏莫名的望着我,看着球球那烏溜溜的眼睛我瞬間被融化掀開布頭把它從籠子裏抱出來,迅速的它的眼睛又恢復成一條縫,哈哈哈哈我歡樂的笑,好神奇的眼睛,好可愛的球球,它讓我增長知識。

我想世界上還有很多沒有被我發現的小祕密等着我去慢慢挖掘,探索知識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我的探索作文8

雙休日閒來無事,於是我翻出了家中的舊書解悶。突然,一本《家中也能做的小實驗》的書映入了眼簾,咦!這本書看起來蠻有趣的,今天我就看這本吧!

翻開書,一個個奇妙的科學實驗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在了眼前,看得我激動萬分,恨不得立刻把所有的實驗都做一遍。可是當我看了許多實驗的準備材料時,我泄氣了,小蘇打、紫甘藍、酒精燈……可麻煩了!翻着翻着,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實驗出現了:冰塊的“沉浮”。於是,我飛快地拿來2個玻璃杯,並按書上的要求分別往裏倒入半杯白開水和半杯油。接着,我又從冰箱裏到翻出好些個冰塊,放在小碗中備用。當我做好一切準備之後,看着桌上的2個杯子,不禁心生懷疑:難道白開水和油有什麼不同嗎?爲什麼冰塊在水中會浮起來,而在油中沉下去哪?我皺着眉頭,一會兒看着這2個杯子,一會兒看着書上的步驟,心中的疑團越來越大。不管怎樣,先試試再說。我小心翼翼地拿起兩塊冰塊分別放入水杯和油杯中。只見冰塊在水面上“撲騰”了幾下,就穩穩地浮在了上面。而油杯中的小冰塊哪?只見它慢悠悠地往下沉,最後停在了油層的當中。這可真是出人意料呀!

到了晚上,我把這個實驗結果告訴了爸爸。通過了爸爸的`講解,我才搞明白了:水和油雖然都是液體,但它們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大,油的密度小,冰塊的密度介於兩者之間,所以纔有了冰塊的“沉”與“浮”。

原來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藏滿了小祕密,只有不斷地探索、發現,纔能有不斷地發明、創造,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我的探索作文9

動物世界無奇不有,海馬爸爸有育嬰袋,蜘蛛結婚後,母蜘蛛會吃了自己的丈夫……但是螞蟻會有什麼令人吃驚的舉動呢?

螞蟻雖然看上去特別小,但你可知道,它是動物界的大力士呢?據書上記載,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以上的東西,但是我卻想不明白,“它真能舉起比它重好幾倍的東西嗎?”心動不如行動,我得馬上探索探索這之間的奧祕。

於是,我拿來了一個麪包,用手捏了一些麪包屑,把它撒在了螞蟻家庭經常出動的地方——門檻邊上的小洞。過了幾分鐘,有一隻頑皮的小螞蟻出來了,我想它一定被美食吸引了吧。只見它用小觸角碰了碰面包屑,然後用腳搬了一處特別細小的麪包粉沫,“咦,不是說螞蟻可以舉起比自己大的食物嗎?爲什麼這隻螞蟻只舉了這麼小的.一塊呢?而且比它的身子要小許多呀!”只看了一會兒,我心裏的大問號卻滿滿的了,難道說,書上的知識是錯誤的?

我又耐着性子在小洞前等了一會。有一大羣的螞蟻出來了,只見它們個個身強力壯,而帶頭的卻是那隻小小的螞蟻。“難道書上的大力士是指這些身強力壯的大螞蟻嗎?”我又不明白了,爲了證實這個猜想,我又撒了一些大點的麪包屑。但是,結果出乎我的意料。

我撒下的大面包屑正好落在小螞蟻的身邊,這個“龐大”的物體可真嚇了它一跳,但很快,它定了定神,用頭上的觸角碰了碰面包屑,然後竟背上了這個比它還大的麪包屑。它會成功嗎?書上真的沒有講錯嗎?是的,它成功了,書上一點也沒說錯。

只見小螞蟻背起大塊麪包屑,慢慢地挪動着。速度雖然沒剛纔那麼快,但是它竟揹着麪包屑走了好幾釐米的路。哇,這個螞蟻王國的小螞蟻竟是偉大的大力士,看來,我真是小瞧它了。

一次探索讓我懂得了這麼一個知識,真是值啊。下次我一定要發現一個別人沒發現過的奇妙事件。

我的探索作文10

大自然是佈滿問題的,只要你認真發現就能實現。這就是一條雖然危險但卻成功的道路。

星期六的晚上我和往常一樣坐在電視旁看《快樂大本營》。每次看這個快樂的節目的時候我總是期待着最後一個也是最好看的壓軸戲——《啊啊啊啊科學試驗站》。因爲我分外喜歡去探索世界的奧祕,所以總是期待着《啊啊啊啊科學試驗站》講述科學的那一剎那,因爲在那一剎那我總能學到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學到的.東西。而今天說的竟然是用檸檬發電!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檸檬怎麼可能會發電呢?於是我開始了我的探索。

我和電視上一樣,準備了兩片金屬片——一片是銅片,另一片是鋅片,還有切成兩段的檸檬和一個發光二極管。我先把兩片金屬片(銅片和鋅片插進檸檬中,然後把線連上,最後接上發光二極管,“哇!”發光二極管亮起來了!我問了媽媽這是爲什麼,她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兩種金屬片的電化學活性是不一樣的,如銅片和鋅片,其中更活潑的那邊的金屬片(銅片)能與水果中的果酸物質起化學作用產生了正電荷,另外一片(鋅片)就會產生負電荷,再在兩金屬片上連接上一個發光二極管,當電流通過發光二極管時,發光二極管就被點亮,爲了使電池有更好的效果,可用多個檸檬點亮。”

“哇!”科學的力量讓我不禁讚歎。

探索,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纔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探索,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纔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探索,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纔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的探索作文11

我是一個喜愛科學的男孩,科學現象無處不在,只要您用善於發現的眼睛去尋找它。每每有我好奇的東西,我都會盡力地去尋找答案。

在這個暑假裏,我們一家三口乘飛機去泰國度假。坐在機艙裏等待飛機起飛的時候,一個問號在我的腦海裏閃過:飛機師怎樣飛上天的?我把這個問題告訴了爸爸。爸爸上大學的專業正是飛機修理專業,他還修過真正的飛機呢!爸爸隨手拿了一張紙問我:“如果我把這張紙放在嘴巴下面吹一口氣,你想想紙是向下還是向上?”“向下。”我毫不猶豫的回答爸爸。於是,爸爸把紙片放在嘴巴下面輕輕吹了兩口氣。可奇怪的是,紙片沒有像我想的那樣向下,而是輕輕地向上飄。“你答錯了。”爸爸說,“可這是爲什麼你呢?”我着急的問爸爸,爸爸說:“你想一下,爸爸吹了一口氣,就加快了紙片上的空氣的流動,而在紙片下的空氣流動的速度不變,而空氣流動的速度快,壓力就小,空氣流動速度慢,壓力就大。因爲下面的`空氣壓力大,所以就把紙片擡起來啦。那你現在想想,飛機是這麼飛起來的呢?”爸爸說完就把紙片地給了我。我拿着紙片照着爸爸的樣子吹動紙片,心裏不停地盤算着。半個小時以後我問爸爸:“爸爸,爸爸,那飛機的機翼是不是就像這張紙片一樣,是因爲空氣中的壓力把飛機托起來的?”“答對啦,我聰明的兒子,飛機起飛的時候,在長長的跑道上加速,就好像在飛機的上面吹氣加快空氣流動的速度,直到飛機慢慢飛離地面爲止,你現在懂了嗎。”

通過這個小小的實驗,讓我感受到科學真是無處不在。只要耐心地去探究和發現,就能讓我們學會許許多多的知識。

我的探索作文12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要你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知道這其中的奧妙。

記得有一次,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其中有一個魔術表演吸引了我,只見魔術師拿來一個塑料袋、一隻杯子和一瓶水。他先將水倒進杯子裏,然後將杯子放進塑料袋裏,最後他拿起塑料袋360度飛快地旋轉,一圈二圈……當他停下來時,卻一點水也沒有灑出來。我覺得非常奇怪,怎麼一點水都不會灑出來?是不是用了什麼魔法呢?我也想試試看。於是,我來到廚房裏拿來一個塑料袋和一隻裝滿水的小杯子。我照着電視上的做法,逐步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動作。果然水一點也沒散出來,塑料袋都是乾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來,怎麼辦呢?這時,媽媽回來了,看見我抓耳撓腮的樣子,媽媽好奇地問我:“兒子,你怎麼了?猴子投胎啊!”於是我把今天做實驗的事告訴了她,“可是道理我卻不知道,您能告訴我嗎這是什麼原因?”我向媽媽求救。“兒子,你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多動動腦筋,到哪裏能夠找到答案?不要任何事情都依靠爹媽。”對了,我的腦子裏閃過一個詞:書。我立刻跑進書房,找到《十萬個爲什麼》並打開,可查了半天也沒有找到結果。無奈之下,我只能靠電腦了,因爲它功能強大,所以我希望它能幫我解決問題。不一會兒,真的就查到了我需要的`答案。原來,這是因爲引力都在杯子的底部,到達到一定的速度時水被杯底牢牢地吸住了。

通過親手做的這個實驗,讓我懂得,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現象都薀涵着科學道理,這一次的發現讓我快樂,這一次的探索讓我陶醉。

我的探索作文13

夏天睡覺時,蚊子會在耳邊嗡嗡地叫,吵得我心煩意亂,怎麼也睡不安穩,可一開燈,蚊子卻不見了,把我氣得牙癢癢。這是爲什麼?

一天晚上,我在做作業,看見有一個東西在飛,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隻蚊子。我想,有什麼大不了的,繼續寫作業。可是剛一拿起筆,那隻蚊子在我耳邊又飛來飛去,煩死了。我忍着怒氣,只想快點把作業寫完去睡覺。過了一會兒,我寫完作業,整理完書包,洗漱完畢,準備睡覺。剛關好燈,躺下來,那隻蚊子又飛來飛去,嗡嗡地叫,吵得我睡不着,我卻在想爲什麼蚊子在黑夜裏能找到人呢?

不然去問問爸爸吧,他的知識很淵博。於是,我一骨碌爬起來,披了件衣服,走到客廳去問爸爸。爸爸笑着說:“你還沒睡着啊。原來在想關於蚊子的問題呀。是這樣的,人身上的.溫度比空氣的溫度高,蚊子感到熱就會找到人。”

“噢,原來是這樣的,我明白了。”我鬆了口氣,點點頭,轉身回房間。

“小丫頭,不錯呀,開始學會思考了!”爸爸的聲音從身後傳過來。

我回到房間裏,關好燈,躺在牀上等蚊子來,蚊子果然來了,它還是嗡嗡地叫。我一開燈蚊子卻不見了。爸爸說的準確嗎?還是上網查一下吧,我打開ipad,輸入我的問題。網上說,我們人類會不斷呼出二氧化碳,蚊子就會沿着這個氣味準確無誤地找到人。此外,人的體溫也能吸引蚊子。這時我才真正地明白了,自然界的生物很神奇,有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終於可以安心的睡覺了。噴點花露水吧,這樣它被氣味干擾就找不到我了,就可以防止蚊子叮咬了,我可以安心的睡覺了!

這天晚上,我學到了一個知識——在黑夜裏,蚊子不是靠眼睛來找人的,而是主要靠它的嗅覺。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值得我們不斷探索。

我的探索作文14

秋高氣爽,金桂飄香,正是出遊好時節。這次我們的秋遊地點是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聽別人說,這裏是上海的文化之根,裏面的建築也很有特色,是建在水上的。我聽了充滿好奇,決定趁秋遊的時候一探究竟。

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一下車就看到了大門口有兩堵殘缺的牆,我就想:“哎?爲什麼門口是殘缺不全的牆,而不是完好無損的呢?會不會是戰爭年代遺留下來的痕跡呢?可能這裏的人爲了能讓遺址百分百保留住原樣,也就沒做調整吧。”走着走着,突然聽到有人說:“天哪!快看!迷你版的趙州橋!”我循聲望去:“真的耶!”我看見橋上面刻着兩條互相纏繞的龍、回首遙望的飛龍和雙龍戲珠,很像書中描述的趙州橋。我們又向前走了許久,終天到了午餐時間,大家三五成羣,席地而坐,彼此分享食物。

休息後,我們繼續遊覽,來到一個外面都用玻璃做成的圓形館裏,沿着樓梯向下走,感覺深入到了水下。這裏面講述的是從遠古時代到民國時期廣富林人的歷史發展。穿着獸皮衣的遠古人有的拉滿了弓打獵,有的拿着大斧頭砍樹,有的用石頭劈柴,有的用木頭和茅草蓋他們的房子,還有的婦女在用柴火做飯菜。民國時期的.街上有包子鋪,有酒樓,有照像館,還有鐘錶店……逼真的生活場景圖,彷彿帶我們穿越時光,親眼看到上海的歷史變遷,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

廣富林湖上一個個三角形像屋頂一樣的建築,原來就是廣富林文化展示館的一部份。我回家後查閱了相關資料,原來水下的溫度和溼度能更好地使遺址和文物得好長久的保護,難怪廣富林文化展示館是建在水下的。

廣富林遺址公園實在太大了,這次遊玩意猶未盡,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我的探索作文15

這世上有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東西,想要解開它們的原理,就要多動腦筋,動手實驗,不斷探索,才能發現更多大自然中的奧妙,我也從未停止過探索,探尋這美妙的大自然。

有一次,我們學了一篇有趣的課文———《我躺在波浪上讀書》,作者躺在死海的波浪上,只需保持身體的平衡就能輕鬆地躺下,我有點不相信:“東西被鹽水託浮着,真的可以浮起來嗎?”我去請教媽媽,媽媽笑着對我說:“你自己動手做個實驗不就知道了?”

我拿來一個廣口瓶,往裏面灌了大半瓶水,把雞蛋放了進去,雞蛋毫不停留地沉了下去,這證明:“雞蛋在沒有任何鹽分的水裏是不會浮起來的。”我又往瓶子里加了點鹽,可雞蛋還是沒浮起來,我去問媽媽:“媽媽,雞蛋怎麼沒浮起來呀?”媽媽說:“呵,還沒攪拌就會浮起來了?”我恍然大悟,趕快拿起筷子把鹽攪拌至完全溶解,不過雞蛋還是沉了下去,我的心也隨它沉了下去。我看着媽媽,她向我眨眨眼睛,意示我繼續加鹽,於是我又往瓶子里加鹽,並攪拌,一勺、二勺……終於當我最後一次放鹽攪拌後,輕輕把雞蛋放了進去,我的心裏七上八下的',生怕這個實驗成功不了,可沒想到雞蛋浮了起來,我高興極了。媽媽對我說:“知道雞蛋爲什麼可以浮起來嗎?”我看着媽媽。媽媽說:“別看我呀,自己去找答案吧。”我“請教”了電腦,噢!原來隨着鹽水濃度的增加,對雞蛋的浮力也會增加,當鹽水的浮力比雞蛋的重力大時,雞蛋就浮起來了啦!

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奧妙等着我們去發現,每一次實踐和探索懂得一個原理,這是多麼快樂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