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故鄉雜憶的散文隨筆

故鄉雜憶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我離開故鄉二十多年了,但是故鄉的山水時時縈繞在我的腦海,那山那河流,那祠堂那黃葛樹,那村莊和街道,都是一幅幅醉美的圖畫,每每念及無不感懷生動,總想以筆墨記錄下來。但又怕自己才疏學淺,不能表達於萬一,辜負了好山好水,所以遲遲不敢下筆。但是故鄉的確是我的根,我的精神家園,怎麼能夠忘記呢?

故鄉雜憶的散文隨筆

我的家鄉在川東大竹縣,三山兩槽。三山就是明月山、銅鑼山、華鎣山,縣城竹陽鎮在華鎣山與銅鑼山之間,我的家在銅鑼山與明月山之間。三山都不高,最高海拔就一千多米,但是樹木蔥蘢,百鳥爭鳴。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山上都是一派青綠色,或是水墨色。山上也有一些名貴的樹,但更多的是芳香四溢的野花,比如春天開的迎春花就煞是好看,金黃色,一小朵一小朵的,在風中搖曵,一般在立春前後開。我小時看馮德英的小說《迎春花》,寫解放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革命鬥爭,生出無限的.感慨,我母親說我們這裏也有迎春花,我便欣喜若狂。有一年我和幾個小夥伴到明月山去撿柴,他們一上山就四處踅摸,一會就是一大捆山柴,而我卻在那裏張望着,我在看什麼呢?原來我在看滿山滿嶺的野花,小夥伴們都滿載而歸,而我只有了一截小木頭,還是他們給我砍的。我們是四五月份去的,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開的正好,杜鵑花也就是映山紅,《閃閃的紅星》裏有句歌詞“嶺上開遍映山紅”,我對此也有同感。

家鄉的河流也不大,有兩條河印象深刻,一條叫白水河,一條叫銅鑼河。白水河離我家稍遠一點,有一二十里,離我祖父母家較近,白水河邊有一座古城堡叫黃城寨,我祖父母就住在寨腳。黃城寨在一片丘陵中拔地而起,四圍絕壁,有兩三百米高,地勢非常險要,是民國初年到解放初川東一帶比較大的封建堡壘,上面有很多達官貴人,爲了躲避匪亂到這裏來棲息,它的格局不亞於一座縣城。有一副墓聯說它的風水很好,是這樣形容的——“氣接黃城秀,向迎白水長。”可見黃城寨和白水河在家鄉人心目中的位置。銅鑼河就在我家門口,那裏有個水庫叫同心水庫,水面很大,很開闊,水庫裏面還有很多小島,從銅鑼河過去有跳蹬,下面流水潺潺,游魚可數,河邊有很多芭茅和蘆葦,還有一座碾房,還有水車。我每次同我父兄去銅鑼山撿柴挑煤都要經過這條河以及這座水庫,每次看到這裏的風景都令我流連忘返。銅鑼河的下游就是黃雀灘,也就是我祖父母家門前的河流,河水碧綠清涼,也有小船,有時也漲大水。有一年我和我弟弟妹妹到我爺爺奶奶家去就遇到漲大水,我們冒險而過,至今想來仍很有趣。

我們家住在一個祠堂裏,叫袁家祠堂,大殿巍峨高大,兩旁有石刻對聯“東漢門第高四世三公貴族簪瓔稱閥閱,西川子孫衆千秋萬歲雲祠俎豆妥蒸嘗,”這裏是全村的學堂,我父母就在這裏教書,這裏就是我們兒時的樂園。祠堂外面有三棵黃葛樹,很大,腰圍很粗,三四個人才抱得倒,而且樹葉很茂密,亭亭如蓋,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人在它下面玩耍,那時我們愛玩一種遊戲叫“殺國”,就是一羣兒童和另一羣兒童打鬥,跑去跑來的,常常累得滿頭大汗,直到把對方的國王捉住方纔算贏。我們每天就圍着祠堂,圍着黃葛樹快樂地成長着。

故鄉的街道也是很美的,叫周家場,那個時候就有三四條街,有兩三華里長,相當於有些縣城,每三天一場,逢場天人來人往,肩摩踵接,人聲鼎沸。場鎮上有七八個廟子,關帝廟、張爺廟、財神廟、藥王廟、自生廟、山聖宮、禹王宮、萬壽宮等等,惜乎解放後都改作他用了,但是仍然可以見到他昔日的風采。比如山聖宮和禹王宮就改作了周家高級小學,兩個大殿很寬敞,還有花園,有丁香花和其他藤蔓,我隨我父母到學校去開會我都要在那裏停留很久,看着那些花,再聽聽音樂老師的風琴聲真是一種享受。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故鄉的山水,故鄉的人物仍然清晰如昨。除此之外,故鄉的涼水涼粉也很好吃,還有我們家鄉的東漢醪糟也是一絕。東漢醪糟原名東柳醪糟,是用東柳河水浸泡的,香甜可口,其味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