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一碗牛肉麪一生的堅守的散文

一碗牛肉麪一生的堅守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自工作以後,離開家鄉所在的小鎮,轉眼已是30個年頭。每當我回到家鄉,總會到鎮上的麪館吃一碗牛肉麪,算是對家鄉小吃的一種懷念吧。

一碗牛肉麪一生的堅守的散文

如今的牛肉麪,全國各地都能吃到。然而家鄉小鎮的牛肉麪卻特色鮮明,與衆不同。在我的味覺感受中,它至少有三個特點:一是油辣椒的香。因地處湖南省,鎮上的人都有愛吃辣椒的習慣,一碗牛肉麪,油辣椒必不可少。

說起油辣椒,在我所見過的大多數地方,做法大抵如下:把乾紅辣椒用機器打成粉,然後用燒得沸騰的油淋透,讓油的高溫沖泡出辣椒的香味和獨有的"椒紅色",並給這種油辣椒取名叫"油潑辣椒"。這樣做出來的油辣椒,雖然也有一股椒香味,但與我們鎮上人家做出的油辣椒比,其色、香、味卻要遜色不少。

我們這鎮上做油辣椒的方法很獨特:首先它不叫"油辣椒",而叫"擂辣椒"。"擂辣椒",顧名思義,它是用我們本地所燒製的"擂鉢""擂"出來的。所謂"擂鉢",是一種用本地所產的陶泥燒製出來的陶器。形狀類似於碗,口沿寬大,底部細小,但它比碗要深很多,並且內壁上有許多高低起伏的溝槽,應該是爲了便於"擂"辣椒而特意做成的。把乾紅辣椒剪成段,放鍋裏炒脆,再放一點食油繼續炒,炒出辣椒的香味,然後把炒好的"辣椒段"倒入"擂鉢"中,再用特製的木錘慢慢把辣椒中的椒油"擂"出來,再慢慢和成辣椒泥,一鉢"擂辣椒"便做成了。這樣做出來的"擂辣椒"才讓辣椒油的香味,真正發散到了極致,是"油潑辣椒"所無法比擬的。

其次是鮮。鮮的祕密在於牛肉麪的湯是用骨頭熬製的,再加上牛肉的味道,共同作用之下,自然會有一股很濃的肉的鮮味。

最後是麪條的"綿"。也許是因爲鎮上的人們喜歡吃麪條,在我小的時候,就發現鎮上有很多做麪條的作坊,那時基本都是手工作坊,做出來的麪條,耐煮、不渾湯,入口綿軟有軔勁,口感極其好。既便現在有了機器化生產,但鎮上的麪條作坊仍然堅守着傳統的方法,做出來的麪條仍然是老味道,如今市面上機器生產的麪條,很難與其相比。

因爲有了這些鮮明的特色,使得鎮上的牛肉麪館生意紅火,並在全縣小有名氣。如今,走在縣城的大街小巷,時常可以看到以我的家鄉命名的"低莊牛肉麪"。

然而要說到最正宗的"低莊牛肉麪",則是鎮上一對老夫妻所經營的`牛肉麪館。這家牛肉麪館面積不大,不過20多平方米;也沒有招牌;就夫妻二人經營,是一家夫妻店。男主人姓楊,鎮上的人都稱他爲"楊師傅"。

在我的記憶中,還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讀初中的時候,楊師傅就已開始賣牛肉麪。當時我去上學,每天都要從這家店門口經過,因而印象十分深刻。記得這家店是當時鎮上唯一的一家牛肉麪館,也是我有能力吃得起牛肉麪後,最早去光顧的一家牛肉麪館。

算來,這家牛肉麪館在我的印象中至少已開了有30多年。

爲了求證這麪館的歷史,上週日,我特意又去吃了一次牛肉麪。

"你回來了?今天是週末吧?"一見我來了,楊師傅就熱情打招呼。

"是的,今天是星期天。來碗牛肉麪。"我笑着回答。

"楊師傅,記得80年代初我讀初中的時候,你這個麪館就在賣牛肉麪呢,現在有30多年了吧?"趁着他下面條的空檔,我與他攀談起來。

"我這個麪館是1978年開的,到明年就是40年了。78年前我在鎮裏的飲食服務社工作,78年起服務社效益不行,我就在自己家裏開了家麪館。"楊師傅一邊下面條,一邊笑眯眯地回答。

"40年,是差不多有的了,我初中畢業也有30多年了。那你今年有60幾歲了?"我又問。

"我比他小一輪,他今年84歲"。楊師傅指着我旁邊一位正在吃麪條的老人說道。

"72歲?楊師傅你身體好哩,人過70古來稀,你都70多了還在賣牛肉麪?"他的年紀倒是讓我吃了一驚。

"身體還可以,只是耳朵有點背。"楊師傅一面回答,一面把下好的麪條端了過來。

"70多歲該是享福的時候了,你房子有了,車子應該也有了吧,賣了幾十年牛肉麪,有享福的資本了。"

"車子是有。前幾年給我兒子買了臺小車,他開出去出了幾次事故,現在車也不開了,兩口子出去打工去了,叫他接手牛肉麪館,他不肯,要出去打工。等他打幾年工厭倦了,肯接手了我們老倆口就休息。"楊師傅有些無奈地說。

"你兒子不接手,你們老倆口就不休息?"我接着問。

"我每天都忙忙碌碌做點事身體還好些,能做一天做一天,就當鍛鍊身體,一下子歇下來怕還不好呢。"楊師傅仍然是笑眯眯地說道。

見他如此樂觀,除了對這位70多歲的老人肅然起敬,我已再也無話可說,便匆匆吃完麪條,結完賬,告辭了。

也許,40年一碗牛肉麪,賣出來的是楊師傅這位可敬老人的一種堅持,更是他富足生活和健康體魄的源泉。倘若真有一天他賣不動了,對他而言,一定是一種不幸。這就好比射出的子彈,當能量耗盡彈頭着地時,也就成了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