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五月肉糉香的散文

五月肉糉香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題語:手捧糉子,緬懷離騷,思念瑤鄉的溫情……

五月肉糉香的散文

今天上午,在中巴車上,接到了來自大姐從瑤鄉捎來的肉糉。晚飯後漫步香洲廣場,佇立於太平溪畔邊,五月夏風吹掀我思鄉的情結……

家鄉那百年樹齡的梨樹濃蔭,一定支撐起夏日的涼棚,那青青的管葉竹筍在春天裏貯存的能量,藉着五月的端午雨,在一夜間竄出老高,寬大青翠的葉子搖一徑清香逼入心肺,我似乎聞到了管竹葉子裏糯米的清香了。小時候在瑤鄉我和姐姐多次採摘管竹葉子,那嘩嘩的聲響,猶如糯米和肉糉的清香,當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作爲一個特定節日確定下來的時候,我想:世界上這也沒有一個國家或民族,會給予一個愛國詩人如此高的榮譽和待遇,端午永遠是屬於我們華夏子孫的節日,五月端午人們都在在用自己的方式來祭奠一個遙遠的靈魂。在我們瑤鄉農村,農曆五月初五爲小端午,農曆五月十一到十五爲大端午,一般叫做過五月半,出嫁的女兒都必須已要包了糉子,提上雞、鴨、買了豬肉等禮物回到孃家,和父母團聚,品嚐孃家肉糉的風味。

在中方二中八年的教學生涯中,我記憶中最深刻的端午節就是那沅水江上的龍舟,在銅灣從農曆五月初五到十五,在這十天時間裏我們每天會在沅水河的兩岸,觀看沅水江上的龍舟,在這段時間河邊孩子們和我們學校的學生最興奮的,還是看划龍舟。河邊的人們早早吃了早飯,“走喲,看龍船去嘍——”,“來了——”這個時候,只要任意叫一出聲,就會從各家各戶出來三兩個邊跑邊應答的大人或小孩。往河邊出發,在河邊的公路上或者渡口的岸上看龍舟的隊伍極爲壯觀。有點傷老師腦筋的是這段時間學生的心也很躁動,到了中午有時會把課桌當龍舟上的大鼓敲起來。生活在河邊的人們,健壯的男子這十天主要的任務就是劃好龍舟,很多在外工作的人也都回家享受划龍舟的樂趣!划龍舟時他們一個個穿着彩色的盛裝,從青山綠水中如箭般穿射而出,激起的浪花散落在千古流照的陽光裏,鼓聲如雷喧囂,彩旗如閃電招展,呼聲若浪,競渡如飛。在銅灣沅水這段江面很寬,水流較緩,這裏時常有許多龍舟聚集。羣龍競渡,衝波躍浪,實在壯觀。在觀看龍舟是經常聽到一些老人的談話,姓周是哪條船,姓劉的又是哪條船哪個村莊換了新船,哪個村劃龍船最野蠻或最老實,哪個村莊水平最好或最差,他們都非常清楚,也看得非常投入。

划龍舟紀念屈原,這是民族精神的一塊豐碑。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在溼潤的仲夏五月裏尋覓屈原峨冠高揚的威儀,他們行吟在漲滿潮水的堤岸,傾聽江風敘說兩千多年來的心語,那浩浩蕩蕩的沅江水啊,清江流翠,紅絲纏臂,搖旗捶鼓,緬懷忠魂,爲屈子洗去千年怨恨。水天日暮,歸舟處,河兩岸那小小的李子正香,銅灣沅水段中間的小綠洲垂柳飄揚,真是悠閒玩樂的好地方!

現在身處鶴城,一般都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到市場買上一把菖蒲和艾草,掛在門上,買上糉子和其他好吃的,和親人們過一個開心節日。詩人啊,你看到你身後站起的一個個民族的脊樑了嗎?那忍辱含垢寫着“《離騷》者,猶離憂也”文字的司馬遷、那吟唱着“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岳飛,那發誓“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龔自珍,他們一個個地從屈原的詩賦裏走出,從他的靈魂裏走出,用不屈的氣節爲民請命,用沸騰的熱血踐行自己的忠貞不屈的誓言,高揚起中華民族驕傲的.頭顱。

兩千多年以前,詩人抱着一塊巨石,沉到滾滾的汨羅江,在水中站立起一個高大的身軀,一直從楚地的江邊走來,兩千多年之後,走進鄉村,走進都市,走進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裏。多少年過去了,那些江水依然滔滔東去;多少代過去了,那些詩句依然清脆響起。屈原,一個偉大的名字,不滅的靈魂啊,從楚國的大地騰空而起,澎湃成一個民族奔騰的血脈,匯聚成端午節濃郁的糉香,溫馨了一代代赤子充滿憂患的心靈。那帶着兮字的鄉音,那擲地有聲的楚歌,那一聲聲質問蒼穹的悲嘆,在楚國的原野上空悠悠迴盪;那聖潔的語言,高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醉入一卷詩詞深處,醉入一江清影裏.......不屈的氣節,傳向更遙遠的時空。現在對端午節的深層次的敬畏,悄然植根於人們的心頭。

過端午節,一定要吃糉子,在如今衆多的糉子裏,我還是喜歡吃我們瑤鄉的糉子。在瑤鄉父老鄉親們總會在端午來臨之前,採擷很多青翠的管竹葉,將那泛着不染塵埃的糯米包裹了,纏上棕葉,包成棱角分明的尖尖角糉或者長條條的肉糉。最香,最好吃的還是那長條條的像古代蕎麥枕頭一樣的肉糉。我從小時候到現在一般都是給媽媽或者姐姐或嫂子幫幫忙包肉糉,肉糉的主原料是瑤寨高山上自家種的糯米和瑤家上一年家裏在火炕熏製好的本土臘肉。臘肉最好是臘豬腳肉或者五花肉,有肥有瘦是最好的,洗淨切成長條形備有。淘糯米要快,儘量不要讓米吸水脹大。用米篩把水控幹,再將白糯米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其他原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可以加一點香料,蒜瓣,板栗、香菇、花生、芝麻等,糅合在一起後。原料準備好了,就開始包肉糉。如果是新鮮的糉葉洗淨,把根部(有兩個小尖尖)煎掉一點;如果是乾的糉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糉葉泡軟,剪掉根部後和新鮮的一樣處理。準備一個乾淨寬大的竹製器具和很多棕葉繩子。先放好幾根棕葉繩子,再把寬大、青翠的葉子放上到兩三層葉子,把加了鹼的溼白糯米放在寬大的粽粑葉裏,把切成條狀的臘肉放在糯米上,再把炒香了的蒜瓣,板栗、香菇、花生、芝麻、香料放在臘肉和糯米之間,在上面再加一層糯米,。然後就是捆肉糉了,捆的工序很關鍵,一定要捆好,把準備好的棕葉繩子把肉糉中間捆好,接着把一段的粽粑葉折過來用棕葉繩子捆好,最後把另一端的粽粑葉折過來用棕葉繩子捆紮實。在捆的過程中不要怕多用棕葉繩子,要捆緊捆好。最後可以煮肉糉,煮肉糉要用上你的十二分耐心和細心。準備一口大鐵鍋,把包好捆好的肉糉和尖尖糉放進清凌凌的瑤山清泉水裏,水一定要沒過糉子,先用大火煮兩個小時,煮糉子中間千萬不要停火,一定要保持水大開。水蒸發了,要不斷加水,在我們瑤鄉用山裏的柴火要煮上一整天,將多種美味的食物和臘肉相混,讓本來有點過於油膩的臘肉蒸煮出來的油汁被多種食物完美的吸收,使得臘肉肥膩正好。煮熟的肉糉,臘肉獨有的香味全都進入了糯米之中,使我們吃起來,感覺糯米的味道帶着十足的臘肉味,糯米也入口爽滑,吃了滿口留香,讓人回味無窮。作爲在異鄉的我,每年在端午節的時候收到來自媽媽、大姐、二姐或嫂子捎帶來的家鄉肉糉,讓我體會到那股濃郁的家鄉味道。滾燙的水花煮成特有的瑤家糉香,粒粒飽含溫馨的親情。

早上去學校上課,穿過橋下市場,陣陣艾葉的芳香撲面而來。順着香味流過來的方向望去,見不少大媽提着從小攤販那買來的艾葉,一臉微笑結伴而歸,原來又到端午節了。由於工作繁忙,我已經記不起有多少個年頭沒有回老家過這個節了。雖身在異鄉,但此刻,鄉下老屋裏飄出的糉香,似乎已撲鼻,銅灣沅水上的嘈嘈雷鼓,似乎就在耳邊。在遠方的朋友可聞到了家鄉的糉子香味?讓我託偉大詩人的福,請你吃糉子;讓我架一葉龍舟,滿載祝福駛向你,祝福朋友: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