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回鄉的路散文

回鄉的路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xxxx年的年底,是我當兵的第四個年頭,也是我第一次請假回鄉探親。是在臘月的二十幾吧。那一次的回鄉之路讓我終身難忘。但我要交代的是,我當兵的部隊是在上海市區的閔行。離家也就不足千里之路。就這麼點路程,幾番的折騰,使得我筋疲力盡,以致於我放棄了第二次探親假的機會

回鄉的路散文

那天的早上,我從連長那兒得知,我的探親假期上級領導批了下來。離家四年的我,那份期盼回家的心情可想而知了。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來到上海的“十六鋪碼頭”去購買回家的船票。哪知道,一問,只有三天後的票,還得晚上九點後才能登船。捏着回家的船票,回到連隊,回家的激情先冷了半截。

準備回家的那天,雖然是晚上九點後才能登船,可我在部隊吃好午飯後,就收拾收拾離開了營區,從徐家彙轉乘電車早早趕至十六鋪的碼頭,生怕延誤了登船的時機。

到了候船大廳,人不是很多。我呆呆地坐在那裏,困了,也不敢睡,等的滋味實在是難受。只能掏出隨身攜帶的《沈從文散文集》,心不在焉地看幾行,合上,再看幾行……晚上八點後,人漸漸多了起來。

晚九點後,大家開始陸續登船。我那次乘坐的是巍巍壯觀的“東方紅417”號大輪。大輪在茫茫的夜色裏,向“高港”的碼頭駛去。

第二天的天剛矇矇亮,大輪在高港的港口靠了岸。我很疲憊的拖着大包小包,跟着如水的人流下了大輪。來不及喘氣或吃上一口,左問右問,左找右找,纔到了去往興化的輪船碼頭。到售票大廳口一問,竟然到下午4點後才能登船。從現在的矇矇亮,到下午的四點該是一個怎樣的漫長的等待的'滋味。我找了家麪館店,下了碗麪條先填飽肚子再說。吃好後,由於帶的東西多,不得脫身,中午只好仍在麪館裏吃了麪條。悶在麪館裏十多個小時,才登上去往興化的輪船。

到了興化,已是第二天的大早。等了幾小時後,終於登上了從揚州返回的“揚白班”的輪船,顛簸來顛簸去,總算鬆了口氣,算是真正地踏上了回鄉的路。聽到了家鄉人的口音。

“揚白班”的輪船如七十老人,慢騰騰地航行在海溝河上。離“釣魚”的碼頭不遠,輪船終於癱瘓在河的中心,動彈不得。船艙裏的人,如熱窩上的螞蟻。傍晚時分,輪船再次啓動航行。到了我們那兒的叫“葛垛營”的碼頭時,已是晚上的7點多鐘,延誤了好幾個時辰,天早已大黑。

下了船,我已分不清東南西北了。我家在海溝河南,雖然只一河之隔,這二里多的路程,我要揹着大包小包到家,實在不易。由於當時沒有通信聯絡,再加上我在接到探親假後,根本來不及寫信通知家人,所以那次回來,父母親是不知情的。我只能自己揹着大包小包,在漆黑的泥土路上艱難而行,渾身冒出熱汗。摸到家,敲開家門,父母親怎麼也不能相信是他們的兒子回來了。

來年,我又有了探親的假期。連長問我回去不?我乾淨利落,一口回絕。回家太難了。當兵5年,我只探家那一次,就讓我害怕了。後來,那年還是讓我的妻子去了部隊與我共度假期。

現在想起那年探親假的事,實在讓我不可思議。我常想,那年我好在上海當兵,要是在更遠的省份或邊疆,回家的路途又將會是怎樣的遭遇,真的不敢去想象。想起心裏頭就五味雜陳。

現在上海來去太方便了。在家吃早飯,到上海吃午飯,再立即返回,還能趕上在家等你的朋友們打幾圈子麻將,已不是神話。兒媳在上海工作,常常早上來個電話,說要帶他們中午飯,準能在午飯前趕回來的。現在的交通真的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