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眼裏的孫方之的散文

我眼裏的孫方之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與孫方之主席同在一個小巧裏透着別緻、古樸中含着底蘊的一座小城居住,且兩相居住的樓房空間距離不過一千米,二十幾年間卻只是只聞其名,從未謀面,這對於通訊、媒體、社交方式等高度發達的現代人看來,簡直有些不可思議。一個近在咫尺的文化名人沒有被自己認識,除了深怪自己的孤陋寡聞之外,這位文學大家的低調內斂、不事張揚的個性品質由此約略窺見一斑。

我眼裏的孫方之的散文

初識孫方之,是在公元2009年。

所謂初識,也只是在網上留了一句話而已。

那天晚上,在網上瀏覽博客,百無聊賴亂點鼠標之際,突然就竄進了一個博客裏,先是被博主幽默風趣的一篇博文所吸引,依次點擊下去,一篇篇妙筆生花、夢幻玄妙、情節曲折生動的文章讓一雙眼睛捨不得離去。專心看下去,突然發現博主竟然與自己生活在同一個小縣城裏。當時不知其人,也不知其事,就是在博客裏看到“周村”二字而已。當時茫茫網海,渺渺衆生,真是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於是毫不猶豫留言,“老鄉您好,我也是周村滴”。

真是可笑。都說網絡是虛擬的,不可以全部將自己真實的面目示人。可是對於我這個初涉網事的女子來說,什麼都覺新鮮好奇,什麼都是虛擬的也都是真實的。更何況,能夠寫出這麼多酣暢淋漓、諷貪刺虐的文字的人,一定也是位正直善良、充滿正能量的君子。

於是一來二去,我和孫老師有了交集。所謂交集也只是僅限於網上文章的互相點評或者留幾句話而已。在孫老師的讚賞和鼓勵下,我這個一向懶散找不到目標的文字愛好者,竟也嘗試着寫出了幾篇像模像樣的文章,並深得一干好友的喝彩和孫老師的溢美之詞。

後來,孫老師說要送給我幾本書,問我放在哪裏?我回答說就放到我們醫院的傳達室吧。粗心是我的特點,太粗心是我的本事。我只說了地點,卻忘對孫老師說我的真實名字。

於是隔了一天,我去傳達室取書,問了一次說沒有,內心有些失望;第二天再去,還說沒有;第三天我自己忍不住動手翻找,從一堆報刊雜誌裏找出了我想要的東西:孫老師簽名的幾本書,其中就有那本著名的《孫方之中短篇小說集》。

我很不友好地對傳達室的師傅說,怎麼回事,這不就是我的書嗎,還說沒有,害得我好一陣焦慮。

人家湊上來一看,只見孫老師在書的扉頁上龍飛鳳舞地題寫着幾個大字寫着“輕舞飛揚”雅正。我說,這不,寫着我的名字!(輕舞飛揚是我在博客裏註冊的網名。)

人家一臉疑惑一臉狐疑一頭霧水一腦門子問號:輕舞飛揚,這是你的名字?這也是“人”的名字?

我撇撇嘴,鼻子裏輕微“哼”了一聲,什麼也沒說,揚長而去,心說,不懂了吧?不告訴你,告訴你也是白費力氣。

網上交流了好一陣子,孫老師的書也讀得如醉如癡,就連上初中的孩子也被孫老師書裏的魔幻故事迷得和我你搶過來我奪過去,爲此,在那個飄着雪的冬至那天,在讀完了孫方之中短篇小說集之後,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讀孫方之,體味不一樣的人生歷練》,因爲心有所感,情有所悟,故而下筆如神,一氣呵成,被當地媒體刊登,也被孫老師拿到博客裏供一干博友瞻仰,確實驕傲了好一個冬天。

可是說來有趣,相隔不過一里多地的距離,卻一直沒見過面,只是隱約知道孫方之——聊齋故里坐忘齋主竟然是響噹噹的知名作家,醫院裏有很多人都知道,獨我,這個把青春和歲月留在病房那道長長走廊裏的小護士一無所知。

和孫老師的第一次見面就在醫院外面公路邊。那天很冷,誰也不忍把雙手伸出來讓北風隨意侵犯,路上的行人都瑟縮着將手揣在兜裏。

孫老師過來了,似乎大步流星就走過來了,彷彿空氣中的冷空氣對他沒有威懾力。見面五分鐘吧最多,就把我心中神祕、需仰視的那份畏懼感徹底打消。因爲一見面才知道,面前站着的這個中國作協的作家、這個在省市文學界得過獎、拿過名次、有着極高聲譽,這個著名編劇陳杰先生親自爲其小說做過序、這個曾陪着陳杰先生走遍周村大街小巷的人就是孫方之。況且他還是個曾經有某局局長、某委書記、某部部長之類頭銜的歷史,真可謂光輝燦爛,奪人眼目,名氣不謂不大也。

可是眼前這個孫主席,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他的作品裏那些頭頂高粱花子的耕者;看到他,就能聞見鄉間小路上雨後飄散着的泥土的氣息。唯一讓人覺得與衆不同的,是他的睿智的眼神和犀利的談風,一針見血,毫無掩飾,古道熱腸,磊落擲地。

而這第一次寒風中相見和攀談,只是爲了發展我爲淄博市作家協會會員,這樣可以讓我這個單純的文學愛好者有個可以依靠的港灣和歸宿。我的忐忑,我的自卑,我的不知所措,在孫老師的鼓勵和扶植下,蕩然無存。

雖然由於自己的隨性和懶散,至今也沒有一篇像樣的作品讓自己滿意,讓孫老師滿意,但是至今想起來,仍然發自內心地懷念那段美好的時代,那麼激情地在網上留戀自己的自留地,那麼忘情地構思自己晚上將要在鍵盤上敲打的東西,忘乎所以地驕傲於孫老師的每一次點評和激勵。

2013年仲春,作爲資歷最淺的作者亦或文友,我應邀參加孫方之《曼陀羅》出版發行及孫方之文學創作35週年座談會,並驚喜地看到我爲孫老師的一篇小說《夢刀之旅》所寫的'讀後感收錄在了他的新作《曼陀羅》裏。在這次座談會上,再一次感受孫老師的不同凡響。這種不同凡響,不是指他的名氣,他的影響力,他的研討會的氣場,也不是指看到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他的擁躉者之衆和平日只在報刊雜誌裏見過名字的作家,如今也坐在葫蘆山腰間的這個透着鄉野淳樸之風的莊園裏暢所欲言。這種種震撼,都比不過他對於文學的執着熱愛和其作品散發的獨特魅力來的驚心動魄,讓人難以忘記。

不得不承認,孫老師是個獨特的寫手,他是真會寫,真會講故事。他的會寫常常出人意料,不落俗套,甚至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會講故事也不是像老師課堂上教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等一二三、三二一;他的語言的運用,歷史人文知識的信手拈來,無不透露出身後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拿出其中一篇,先把作者隱去,單看語言,就知道是孫氏風格,帶着他的家鄉——葫蘆山的烙印,帶着葫蘆山上那座尼姑庵的印記,讓讀者忍不住一邊看一邊笑,一邊笑一邊掉淚,一邊掉淚一邊想:這是真的?還是真的?還是真的?!

當我第一次拿這個問題問孫老師時,他說,都問我書裏寫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也許是真的,要不怎麼會有這書裏這些人和事。也許是假的呢?你們自己去想想就是!

魔幻,現實;幽默,悲劇;生存,生命;動物,人類······在孫老師的書裏一步一景,俯仰皆是。你猜不透貌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個人,腦子裏竟然存着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東,彷彿自來水的龍頭,一打開就雙手可掬,且能滔滔不絕,飛珠濺玉。

你也猜不透,從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竟然文章寫得風生四起。謀篇佈局,四面埋伏,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暗藏玄機。就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寫出來的,又能怎地?

由此想到剛剛獲得諾獎的莫言,小學沒畢業,竟然也到瑞典拿了個諾貝爾,所以這世界,只要你想,沒什麼不可以。

到此打住,再說就露怯。結尾特別說明,當着方之主席的面,從沒叫過他老師,因爲小女子有自知之明,我這兩把柔軟刷子,實在不敢辱沒“老師”這兩個神聖的大字,就在網上過把癮吧,見了面還是喊:孫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