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烏鎮來過也不曾離開散文

烏鎮來過也不曾離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劉若英的一句“來過,便不曾離開”,曾勾起了我對烏鎮的無限遐想。旅行第三日,這座被譽爲“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的千年古鎮,在溼漉漉的午後與我們相期而遇。淅淅瀝瀝的秋雨,從姑蘇城裏就開始飄零,一路上影響着行程,也讓遊玩的氣氛顯得倉促,不得已又註定了一次觀花走馬。

烏鎮來過也不曾離開散文

悠悠京杭大運河,一個在水一方的烏鎮,因水而得名的地方。這裏水網密佈、橋樑縱橫、古宅連綿。而小橋、流水、人家三個由古運河衍生典型性的文化符號,綿延了烏鎮千年歷史長廊。隨着世事的變遷,烏鎮早已褪去往日的商貿繁華,但還是留住了許多人們對於江南水鄉歷史與文化的記憶。

遠離了喧鬧與噪雜,烏鎮靜靜地等在那兒,嚮慕名而來的訪客詮釋着這個江南水鄉之前世今生,而過客也從古鎮收穫了各自的記憶。原汁原味的東柵少了些西柵的商業騷動,卻多了份江南民居的歷史積澱。園區特意收集了不少古件,濃縮着中國民俗的江南風情;水閣、雕牀、布染,彷彿在依依傾訴着古鎮曾經擁有的光彩容顏,經受了歲月無情的變遷,只能在流離中低聲嗚咽。在這裏,只有少數老人還在守望着這片故園,年輕人早已搬離到不遠的城市生活;只剩下老人爬滿皺紋的安祥的笑臉和古宅的白牆黑瓦攜伴廝守,靜靜地在歲月中流淌,向人們演示着時間與空間的不老故事。而鮮見的孩童的啼哭和商販的吆喝,似乎在提醒人們:古鎮雖完成了她的宿命,卻仍在這裏孕育着生命與生活的希望。

走在溼滑的石板路上,趕着昔日商賈的足跡,烏鎮讓人懷古,也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身臨烏鎮緊湊的街巷,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不就是我夢裏常常出現的外婆家的老宅嗎?曾經一樣有過熱鬧和溫情,如今卻已破敗不堪;那個留下我童年戲耍歡鬧的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個水岸默然獨居,演繹着同樣的歲月變遷。然而,逝去的,還有外公那雙溫暖的手……

烏鎮,我來過,也不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