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心安之處是吾鄉散文

心安之處是吾鄉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母親最小的弟弟生病了,年紀七十多歲的她寢食難安。她想去看她的兄弟,可他們相距三百多裏。爲了母親,我決定陪着她去武漢探望舅舅?

心安之處是吾鄉散文

我和母親班車火車地鐵地轉車,來到舅舅所住的醫院,舅舅剛從觀察室轉到普通病室,望着白髮蒼蒼的大姐,舅舅感嘆地說:“姐,你即使兩手空空來看我,我也彷彿看到了自己的老母親。”母親感激地說:“去年你一個人把父母的墳墓重修了,我也很感激你啊!”

其實母親和她最小的兄弟幾乎沒有什麼交集。母親結婚兩年後小舅纔出生,小舅出生還不到一歲,母親和父親帶着他們的一雙兒女離開家鄉來到三百里之外的黃蓋湖農場安了家。那時的農場蘆葦搖曳,釘螺遍地,蛇蟲遊走。父母和那些天南海北匯聚到這裏的'人們斫蘆葦搭建房子,滅釘螺,圍墾田地,他們用鐵肩和汗水把荒蕪之地變成糧田,同時繁衍着他們的子孫?

讀小學一年級時,我們讀着課本中的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外公外婆舅舅大姨小姨,回到家的煤油燈下就好奇地問父母:爺爺奶奶伯伯叔叔外公外婆舅舅大姨小姨長什麼樣?這時的爸媽總是甜蜜地給我們講述他們親人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叔叔一家從湖南江南公社搬回了老家。奶奶也從老家捎來信,催促他的二兒子(我的父親)抓緊時間搬回老家好分田。聽到這個消息,我極力遊說,老家離武漢近,我們將來在武漢好找工作,老家親戚多,方便走動。可父母說:這裏土地肥沃,種什麼都有收穫,這裏水利建設好,旱澇保收

一天閒暇,綠茶氤氳,淺香溢室,讀着蘇軾的一首《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小,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這首詞的原序說:“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餘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爲綴詞雲。”一道箭波剎那衝開了我堵塞的心門:父母早已適宜了他們的異鄉生活,多年他鄉成了故鄉。

父母的長年堅守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過去的蠻荒之地已成萬頃良田,四季平疇如畫。他們已在農場退了休,每人每月有二千多元的退休工資。他們的兒女都早已在赤壁成家生子,他們的孫子有的大學畢業遠在遙遠的城市工作,有的孫女遠嫁千里之外。對於下輩們的選擇只有一點:吾心安穩便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