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情迷西施故里隨筆散文

情迷西施故里隨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來到諸暨,來到西施故里,來到一段迷離的歷史片段面前。

情迷西施故里隨筆散文

一位出身貧寒的女子,本來與歷史留名有段遙遠的距離,但是她天生麗質。亂世之中,做爲男人就臥薪嚐膽,什麼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做爲女人的她,則在這紛爭中犧牲了自己的愛情。所謂的“以身許國”,其實就是在一個陰謀裏充當美麗的工具。放棄戀人、放棄女孩兒對愛情的憧憬、放棄一些我們說不出的什麼。

曾經,就在諸暨的溪水邊——我久久站立不願離開的清幽地方,西施有着快樂的生活,也許清苦,但是安然。“西施越溪女,出身苧蘿山。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這是西施到吳國之前的生活。而到了吳國,她想念戀人范蠡,想念家鄉,想念家鄉的父老。每每想到那些父老,這個昨天還清純的女孩又要想更多的事情了:想如何起到自己應該起的作用,誘惑吳王;想臨行前戀人和戀人的摯友是如何教自己做自己不願做的那種女人;想那個屈辱自己的國王。就這樣在吳國的宮廷,她活的很累。

在西施殿,站在古越臺前,我有過這樣的念頭,也許最讓她覺得累的事情是吳王對她的愛和自己動搖的心吧。一個英雄人物,站在人生的顛峯,把幾乎全部的愛情給了她這個敵國來的奸細,而且直到亡國。不能愛上他,他是敵人,要對他狠心;但是怎能不愛他,自己的戀人把自己送到別人的環抱,這個別人正是女人心中的黑馬,而且他又那麼真心地對待自己。

歷史那一瞬的舞臺,上演的是一出主角沒有了戲本的蹩腳愛情倫理劇。

感覺上,西施是幸運的,無論如何,她擁有范蠡的愛情,還擁有鄭旦的友情。自世人傳說西施之美,唯鄭旦稍可相比開始,兩位美女似乎就註定會相遇、相惜。最初是在井邊,兩美相爭,四目流連,世上就有了一口“四眼井”。然後是一起拔劍斷纜、進貢到吳。再就是一起在吳國生存和爲自己的'國家鬥爭。

我長久地站在四眼井旁,任思緒飛翔,彷彿能夠看到兩個女人的笑容,然後清風拂過水麪,那笑容便慢慢散去。畢竟,西施的幸運中之外全是層灰濛濛的霧;畢竟,她的幸運再多也無法改變她讓人惋惜的生命軌跡。

“一朝還舊都,靚裝尋若耶。鳥驚入松蘿,魚畏沉荷花。”這是詩人宋之問用來描繪西施的絕色容顏的。在歷史上,以美色著稱的女人很多,但是像西施這樣亡了一個國家還沒什麼罵名的人恐怕難尋第二個了。甚至是,人們還尊敬西施,當她是十二花神中高潔的荷花神。爲什麼呢?

默默站在西施斷纜處,我想明白了這一點,因爲她生命自從揮劍斷纜後就只有責任了,送她入吳的船纜斷開的一瞬間,她的生活只能選擇爲了越國付出一切,沒有任何回報地付出一切。她的犧牲是她自己主動選擇的,人們當然會記得她的好。

她的美名是犧牲到極至換來的。

坐在給過西施快樂的她的家鄉,來一份傳說中是西施發明的豆腐羹,我任憑自己沉醉在西施的美麗裏邊,絕世容顏、愛國之心,都如荷花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