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華】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八篇

【精華】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八篇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1

陽春三月,我和爸爸媽媽去東湖遊玩。漫步湖堤,我發現湖邊的柳樹長出了嫩芽,修長的枝條,像小姑娘的長髮,一陣風吹來,隨風飄蕩。

我走進柳樹,驚喜地發現樹下有一隻小螞蟻在拖一塊被人吃剩了的餅乾渣。我想,一隻螞蟻怎麼能拖動一塊餅乾呢?果然,身爲“大力士”的它沒能搬動那塊餅乾。它急得圍着餅乾團團轉,頭上的觸角在不停的.搖晃,彷彿是在發出什麼信息……突然,這隻小螞蟻鑽進了洞裏,我還以爲它要半途而廢呢,誰知不一會兒,一大羣螞蟻不知從什麼地方出來了,前面還有一個領頭的,好像老大一樣,樣子十分威武。這支“隊伍”衝向餅乾好像是爲了完成某項任務。只見這羣螞蟻兵分兩路,拉的拉,推的推,在“首領”的指揮下,齊心協力,終於,它們把餅乾搬回了洞裏。我彷彿聽見了咔咔的聲音,也許是他們在吃餅乾吧……

柳樹的不遠處,還有一隻不知名的甲蟲,堅硬的外殼上面還泛着綠光,樣子十分威武,花叢中還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忙着穿梭於野花之間的蜜蜂,多美的一個春天呀!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2

一天,在上學的路上,我看見許多小鳥,有的在電線之間飛來飛去,有的停在電線上一動不動,有的在電線上走來走去,有的嘰嘰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談論什麼開心事。我突然想:小鳥站在高壓電線上,爲什麼不會觸電死亡呢?

爲了解開這個有趣的'發現的謎底,我約了楊冰冰,多次在放學的路上認真觀察了很多次。我們發現所有的小鳥都是站在同一條電線上,不會同時碰到兩條電線。或許就是這個原因,但具體原因是什麼,我們還是弄不明白。

後來,我把這個有趣的發現告訴了爸爸,爸爸誇我觀察得很仔細,然後和我一起上網查找了原因。原來,電流有正極、負極之分,必須把正極與負極接通才能有電流通過。而小鳥總是停留在同一條電線上,只是在正極或負極的一條電線上,不會同時碰到兩條電線,沒有把正極與負極接通,電流沒有通過小鳥的身體,所以小鳥站在高壓電線上也不會觸電死亡。

小鳥站在高壓電線上也不會觸電死亡的原因終於被我弄明白了,我很高興。今天是個有意義的日子,我又學到了一個科學道理。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3

暑假的一天,我在外婆家裏聚精會神的'看電視——《三國演義》。“噌噌噌”,小黑狗跑着進來,轉了一圈又“噌噌噌”地跑出去了。不知什麼時候,灰色的小花貓一聲不響的躺在了沙發上。

看完電視,我一愣神,咦!爲什麼小狗走路有聲音,小貓走路卻沒有一點聲音呢?我趕緊把小黑狗和小花貓的爪子翻過來看看,結果發現他們的爪子上都有肉墊。難道小貓走路足不沾地?會“輕功”嗎?我帶着疑問去問媽媽,媽媽說:“它們腳上都有肉墊,但小黑狗體型大,走路會有聲音;小貓體型小,所以走路沒有聲音。”哦。是媽媽說的這樣嗎?我半信半疑。

回到家裏,我連忙打開電腦上網一探究竟。結果發現:小狗小貓腳上都有肉墊,小貓走路時腳趾甲會收起來,腳是點起——爪尖離地,點落——足跟落地,輕起輕落——輕輕地提起,輕輕地放下,自然就不會發出聲音了。而狗不會,所以夠走路有聲。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只要我們去仔細觀察,就能有所發現。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4

早晨,我揹着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此時,天空被烏雲籠罩着,到處都是灰濛濛的,好像大雨要來臨了。 一陣風颳過,窗門“嘩啦啦”地作音,好像窗戶要掉下似的',大門“霹裏啪啦”地唱歌。

豆大雨點打着窗戶,落在地上,濺起水花,發出動聽的聲音,好像樂隊在舞臺上演奏悅耳的曲子。雨順着窗戶往下流,像斷離線的珠簾。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猛,傾盆大雨毫不留情地從天空灑下來。

透過雨幕向外望去,遠處的山坡蒙上紗巾,樹木隱隱約約地看得見。校園裏,陽臺上的杜鵑花被雨打得東倒西歪,玉蘭樹被吹得搖搖晃晃。有的玉蘭花被雨打落在校園裏,給校園披上一件新衣服。有的花兒還在陽臺上堅強地站着,好像說:“暴風雨,你來吧!我不怕你!”教室裏亮起一一盞盞燈,彷彿給這黑沉沉的世界添加幾分暖意。

風還在刮,雨還在下,好像是讓我們看雨景的表演吧……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5

初夏的傍晚,寧靜祥和,閒來無事的我獨自在院中散步。在一顆大樹下站定,我一眼就瞥見了樹幹上有個小黑點在緩緩向上移動。我嚇了一跳,定睛一看,是甲蟲。既然這麼無聊,就跟它一起玩玩吧!

我隨手從腳下撿起一根小棍,正準備把甲蟲往樹下掀,怎料,它猛地縮成了一團,垂直往地下墜去,我以爲它想逃跑,沒想到它趴倒在地,一動不動。它在裝死嗎?我一下子心血來潮,偏要看看它在玩什麼把戲。於是,我蹲下身去,拿小棍一挑,不小心把她的'腿弄斷了。可它卻像毫不知情,紋絲不動。我十分驚詫:它爲什麼沒有任何反應?難道它已經死了?

好奇心促使我耐着性子往下看。過了兩分鐘,它終於有動靜了,慢慢地舒展着殘肢,一瘸一拐地顫動着爬了起來,好像這時才發現自己瘸了條腿。

我更奇怪了,用手指去撥弄它,結果又出現了剛纔的那一幕:它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這次,我怎麼也弄不醒它了。我像個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它真是昏迷了嗎?一下子激起我濃厚的興趣,我決定探究到底。

我飛奔回家,問大人沒有獲得答案,便到處查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在一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昆蟲“裝死”實際上是一種暫時性休克,當昆蟲受到外界刺激時,肌肉便會不由自主的收縮,失去知覺,一般要持續幾分鐘才能恢復正常。

“啊,我終於知道其中的奧祕了。”我捧着書欣喜若狂。

這次揭祕活動,讓我更有興趣探究生物的知識了。漸漸地,我成了一個生物迷。我還真要好好感謝那隻不知名的小甲蟲呢!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6

一天,我去文化公園玩,走到一棵大樹下,突然發現有一羣黑乎乎的小東西在移動,我好奇地蹲下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羣小螞蟻在搬家。

我再一看,只見那一羣螞蟻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恨不得一下子把食物搬到新的家裏面,還有的.亂蹦亂跳。我正看的入迷,這時,突然天空下起了毛毛雨,媽媽叫我趕快回家,我邊跑邊想如果雨水衝到了它們的新家,會怎麼樣呢?我一到家就問媽媽,媽媽說:“現在你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要學會自己找答案。”我聽了媽媽的話,就迫不及待地翻閱那本《十萬個爲什麼?》的書,我看着看着,就知道了答案,原來螞蟻搬家是由於螞蟻的感應能力比人強,它們會根據空氣溫溼度的高低,來判斷下雨和乾旱,它們感應到空氣過溼,就知道快要下雨了,就會把家搬到高處,空氣溼度過低,螞蟻就知道要大旱了,就會往低處搬。噢,原來是這樣。

第二天,我又來到公園一看,發現它們正在擡一隻小蟲子,小蟲子的體積比螞蟻大得多,只見這羣螞蟻有的咬住蟲子的頭,有的咬住蟲子的尾巴,推的推,拉的拉,不一會就把蟲子搬進了洞裏,這也讓我真正地明白了團結真是力量大呀!

通過這次觀察,讓我發現了大自然的奧祕,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多觀察,多思考,纔會發現更多的祕密,學到更多的知識。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7

我生活在洛陽市吉利區一個環境優美、花園一般美麗的小區——河陽新村。這個居民小區是吉利區最大的一個生活社區。它綠樹成蔭,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清潔工人每天清晨都把小區打掃的乾乾淨淨,是個生活的好地方,我喜歡這。

雖說我在這個小區生活了七八年了,可平時總是在幾個有限的地方玩。比如小區廣場、小區羽毛球場、我家樓前樓後的空地上,偶爾去同一個小區的小夥伴家玩一玩,對我們生活區的整體佈局並不瞭解。昨天晚飯後我們騎車在小區轉了轉,看看它到底有多大,順便也好好參觀一下旁邊的河陽家園。

晚飯後,我和媽媽騎車出發了,整整轉了兩個多小時,九點多才收兵回家。要問結果,一句話——那是大有收穫。

發現一:沒想到我們生活區真的很大,它和河陽家園連在了一起,我把它們看做一體。整個生活區有兩條南北方向的主幹道,把小區分爲三部分。河陽家園算一部分,它和河陽新村之間有一條寬闊的大路。河陽新村比河陽家園大許多,它被小區北門到南門的一條大道一分爲二。整個生活區好像是一個東西長南北寬的巨大長方形。這就是我們生活區的大概佈局。

發現二:河陽家園的路燈很綠色環保。它靠的是太陽能電池板供電,白天電池板將陽光收集轉化成電能,夜晚供路燈照明,它們造型美觀,黑色的燈柱頂端有一塊傾斜的太陽能電池板,像一頂頂漂亮的博士帽。夜晚一盞盞路燈發散出柔和的黃色光芒,使小區看上去很安靜很美。小區房子的陽臺都是玻璃的,屋裏的燈光把各種漂亮的窗簾一覽無餘地展示在我們眼前,像一幅幅溫馨的畫。

發現三:在河陽新村的最西面我們發現了一個綠樹成蔭、功能齊全的、鍛鍊身體的好地方。我的好朋友雪娃娃就住在那邊,我也常去她家,怎麼就沒發現這個好地方呢?因爲這邊的房子挨着一片樹林,所以這兒明顯要比其他地方涼快,樹林的樹挨着生活區的圍牆長的又高又大,在小區西邊形成了一個夏日裏濃廕庇日的涼爽地帶。樹下有許多乒乓球檯,還有好幾塊平整的'空地,是打羽毛球和乘涼玩耍的理想之地。靠近西南方向甚至還有一個老年人活動的門球場,這是媽媽告訴我的,以前我不知道門球場是這樣的。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喜歡上了這個花園般美麗的小區,如果真的喜歡,就親自來參觀一下吧,相信你也一定會愛上這裏的。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8

在快樂的童年裏,有許多發現,儘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我自己發現的嘛!其中有這麼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暑假時,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玩,剛到奶奶家的時候,看見奶奶在喂小雞吃米粒,奶奶笑着說:“快進屋吧,裏面涼快!”我對爸爸說:“您先走吧,我先觀察一下小雞。”爸爸和媽媽不出聲的走。

我看着小雞把米粒吃完,接着又去吃石頭,我連忙跑進屋裏問奶奶:“奶奶,小雞爲什麼吃石頭啊?”我迷惑不解地問,奶奶笑着說:“雞除了吃米粒、麥粒之外,還吃一些小石子、煤灰,這樣不但不會影響雞的消化,還可以幫助消化。原來雞是沒有牙齒的,它把食物吃下去以後,要經過胃初步加工,一部分被消化,而大部分被被雞胃吸收,雞吃了小石和煤灰後,就像人磨麥打到了磨盤一樣,將麥粒和米粒磨碎,有利於提高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另外,煤灰等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小雞吃後可以增加食物的營養成分。”哦,原來就是這樣。

童年,有許許多多的`發現,許許多多的趣事,讓人的回味無窮,我將隨着歲月的腳步,去探究大自然的奧祕。